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87 更新时间:2024/4/7 9:15:18

纸上谈兵说的是谁的故事?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一起来了解一下纸上谈兵的故事吧!

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

纸上谈兵,读音是zhǐshàngtánbīng,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纸上谈兵的出处:纸上谈兵的故事

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然而战国时并没有纸,最原始的纸诞生于西汉,晚于春秋。故纸上谈兵四字出典既非《史记》,亦非司马迁。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

纸上谈兵文言文: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纸上谈兵翻译: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

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军。"等到赵括(被拜为大将)即将出兵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告诉赵王说:"赵括(这个人)不可以让他当大将。"赵王说:"为什么?"

(赵括的母亲)回答说:"当初我开始侍奉他的父亲时,(他)当时做大将,亲自捧着饭把食物送给(别人)的有几十次,所交的朋友有几百个;大王和宗室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把它送给军中将士和士大夫,从(他)接受任命的那一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现在赵括刚当上大将,就面朝东方接受朝拜,军中将士没有敢抬起头来看他的,大王所赏赐的金银财宝,(他)都拿回来藏在家里,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买下来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赵括)跟他的父亲相比如何呢?他们父子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兵。"

赵王说:"老太太你的意见还是先放在一边吧,我已经打定主意了。"赵括的母亲于是说:"大王最终决定要派他出兵,那么如果有不顺利的情况发生,我能够不受到连累吗?"赵王答应了她。

赵括代替了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并撤换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引诱赵括做出错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的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军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图穷匕见的故事,图穷匕见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图穷匕见是什么意思?说的是谁的故事?一起了解一下图穷匕见的历史典故吧!图穷匕见是什么意思?主人公是谁?图穷匕见,读音túqióngbǐxiàn,说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图:地图;穷:尽;见:通假字,同"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出自《战

  • 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孙叔敖举于海是什么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学时期,大家都学习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词语精炼,充分的表达出了一个人若想要完成一番事业必须要经历各种磨难!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流芳百世。文章前面还用了许多名

  • 女相扑是什么意思,女子不能参加相扑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相扑,是日本持续千年的国粹运动,完美呈现力与美之结合。然而,此项运动却有着禁止女性进入相扑台的不成文规定。细看日本千年相扑传统,女性相扑与污名的挂钩和脱离,有着一段非常有趣的过渡。在日本江户时期,有种女子相扑表演叫做「女相扑」,它被视为与舞蛇、杂耍同等级别,仅仅是属于江湖营生表演手段中的一种。其中,

  • 李世民有几个儿子,李世民的几个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千古一帝,而他的儿子我们却很少听说。他有14个儿子,但没有一个儿子有一个好的结局,三个儿子被杀,三个儿子自杀,还有三个儿子夭折,还有两个儿子被贬为庶民流放他地,一个儿子被幽闭。下面就来一一介绍李世民14个儿子的悲惨结局。大儿子承乾李世民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所以取名为承乾。他的

  • 齐闵王是昏君吗,齐湣王死得到底有多痛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齐湣王名田地,是齐宣王之子,田氏齐国第六任国君。宣王薨逝时,留给儿子的是一个大好局面,此时的齐国凭借着强大的军力、国力,在名将匡章等人的指挥下,通过桑丘之战(前323年)、灭燕之战(前314年)和垂沙之战(前301年)等一系列战役,不仅一度吞并燕国,还迫使强大的秦国、楚国称藩,成为山东六国中实力最强

  • 泗水亭长是一个什么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是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混混,一路“混”到了皇帝的位置上,能够把让后世赞叹两千年的霸王项羽打败,创立对后来影响极其深远的汉王朝,不得不说的确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然而这位奇迹人物,最初虽然是小混混,但在秦朝统治时期,也是担任过官职的,泗水亭长。这个官是一个什么

  • 广州骑楼是什么样,广州骑楼的特点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骑楼这个玩意如果没有看到过,那一定是不知道它的好的,如果知道会发现这个东西是真的强,很有特色,也非常的有历史,如果不是广州人海口人,如果去了这两个地方,被一种第一层只有几根柱子的楼吸引住的话,那就要告诉你了,你看到了传说的中的骑楼了,那么这个骑楼到底是什么呢?又有什么文化呢?下面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 清朝抚远大将军是多大的官,年羹尧大将军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年羹尧虽然进士出身,但是却极为擅长带兵打仗,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仕途上表现得极为突出,不到30岁就已经官至巡抚了。而正是看到了年羹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雍正还是亲王的时候就将其纳入其麾下,而且为了更好地笼络年羹尧,还娶了年羹尧的妹妹。雍正登基之后不久,年羹尧便被任命担任抚

  • 秦武王举鼎有什么意义,秦武王为什么要举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鼎在古代算作是国之重器,最开始的鼎只是作为盛载食物的器皿,后来鼎被赋予了越来越深厚的含义,逐渐发展成为代表国家,象征着地位的礼器。周朝时期,对于鼎是非常重视的,鼎也确实很重。但是,仍旧有人能够将数百斤重的大鼎举起来,这个人就是秦国秦武王。可惜的是,他不幸被砸中,当晚身亡。然而,看似可笑的死

  • 武德星君是什么神,武曲星和武德星君是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电视上经常会说“此人是文曲星下凡”之类的台词,比如传说历史上的包拯就是文曲星下凡,而对于武曲星转世下凡之类的,可能就不是很了解。关于武曲星转世下凡的传说,有这么几个人,周武王、狄青、关羽、窦荣。传说周武王即位后,励精图治,使国家安乐,百姓富庶,是一位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