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什么杀荀彧,荀彧为什么自杀

曹操为什么杀荀彧,荀彧为什么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07 更新时间:2024/3/6 19:18:46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他们或勇猛或忠义名留青史,如身跨赤兔的吕布,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孤身杀敌救阿斗的赵子龙,长坂坡一声暴喝吓退敌军的张飞等等。然而还有一个群体他们凭借过人的才华和智谋,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津津乐道的故事。谋士是当时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依附在各个势力之下,为其主出谋划策,同时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荀彧是魏国前期谋士之首,他的谋略为曹操成就霸业起了重大作用。他的智计精湛,而他本人的人格也格外高尚,具有极高的人格魅力,可谓是千年以来文人士大夫的榜样。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悲惨的。

《三国演义》中写荀彧服毒身亡,被曹操害死:彧也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终寿春。乎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荀彧虽于曹魏集团的建立居功甚伟,却落得个被曹操逼死的下场。

关于荀彧为什么自杀,有人说是因为荀彧是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荀彧作为曹操集团的重要谋臣,曹操在政治上、军事上由一个一般的割据武装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确立了最后三足鼎立的历史格局,可以说多半归功于荀彧的谋略。然而荀彧却是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他的个人政治理想是匡扶天子,维护汉室,中兴大汉王朝。

当初投入曹操手下尽心扶持,也是为了将来的某一天曹操能清君侧、勤王事,尽心辅国。他不要求曹操是一个仁主,却希望他恪守礼法,不僭越天子礼法。然而曹操势力日益强大,天子不过就是他的玩物,他要取而代之。

荀彧一直坚持着正统礼法,不因为外在的因素而改变自己的,固执的坚守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坚持让曹操感到了反感,最终荀彧从曹操的宠臣,变成边缘之臣。这些旧的思想恰恰在荀彧的心中根深蒂固,也成为了他思想的一个桎梏,这时的荀彧就像当时的屈原追求美政理想一样,不切实际,不合时宜,最终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他不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观念,及时调整自己与曹操的君臣关系,固执使他送了命。

但是对于以上说法,来揭秘吧却存在着异议,理由有三:

荀彧一生为曹操制定过无数重要谋略,其中不少明显地为曹操建帝王之业服务,荀彧自己也直接了当的表明此点。下面的例子就很清楚,兴元二年荀彧劝曹操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时,他说: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建安元年劝曹操迎汉献帝时说:昔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在劝曹操建立各种制度时,以舜、汉高祖及光武帝为例说明其重要性。

再三以开国帝王为榜样说服曹操,以义帝比喻汉献帝,其含意是很清楚的。荀彧没有以齐桓公的尊王攘夷霸主之业来劝说曹操,更不是用周公的王道,而是明明白白地以辅佐开国之君的架势在为曹操服务。否则他是不会接二连三的以开国帝王来激励曹操的。

像荀彧这样具有极高智慧的大谋士,是不会再三用词不当而造成误会的。只能说从一开始荀彧就是以助曹操一统天下成曹操迎来汉献帝后,荀彧就任皇帝的侍中兼尚书令,也就是任献帝的亲近的高级顾问,并管理奏章诏书等,担任着类似于秘书长的职务。这当然是按曹操意思任命的。曹操常年在外征战,留荀彧在京城为他控制皇帝。荀彧也确实不辱使命,献帝只能是听话的傀儡,曹操可以放心在外打仗。

在荀彧任此职的十七年中,没有他为献帝的利益出谋划策的任何记录,未见他为献帝作任何好事(除了建议曹操迎献帝来当工具之外),只有他不断为曹操出各种极高明策略的记载。一生如此,而在最后殉难,太不合逻辑了。

如荀彧有为汉朝皇帝服务之心,虽然不可能使东汉避免灭亡,但是,改善献帝的处境,以荀彧之高明,使献帝生活的舒畅点,稍有点安全感,在位时间稍长一点,可能性还不能说绝对没有。

东汉灭亡没有殉难烈士,在董卓之乱后,汉朝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文臣武将都有各自的主公,有不少人是绝对忠于自己的主公的,早把皇帝忘在脑后了。例如,袁绍的谋士沮授、审配都被看作忠烈之士,为袁氏尽忠。审配更是在临刑刑前大呼,我主在北方,要面朝北方去死。

在他心中确实把袁绍的猪狗般的儿子当自己的主子,而完全没有南边的汉朝皇帝。董卓之乱后,找不到一个真正为汉殉难的烈士,在这样大环境中,突然冒出荀彧这么一个杀身成仁的英雄,实在是不合常理。

根据以上几点,真是无法以有理想、品德高尚等词汇来描述荀彧之死。但是,当董昭向荀彧谈及准备进爵曹操为公及加九锡时,荀彧确有不同意的表示,而且,从时间上看也确实和他的死有某种因果关系,荀彧死后第二年,曹操就为魏公加九锡。和以上所讲似有矛盾。究竟荀彧死因是什么?

前面已经讲了,荀彧一生就是为曹操一统天下成帝业而殚精绝虑沤心沥血,怎么在曹操要跨出关键一步时却不赞成呢?很可能不是原则上反对,而是策略上有不同意见。不同意之处可能有二:

一是一统大业尚未完成,南边还有孙权、刘备、刘璋等。在荀彧看来,可能改朝换代的时机尚未到。曹操自己也可能是这样看,他并未在生前当皇帝。

二是加九锡是王莽在篡汉前玩过的把戏,王莽的名誉极差。很可能在荀彧的观念中,要成帝王大业是不应该学王莽,而应以一种看似更高明的手法。

荀彧为什么自杀,曹操为什么杀荀彧,众所周知,荀彧是被曹操被逼自杀的,关键点应该在于曹操为什么杀荀彧,荀彧是曹操的谋臣,为曹操成就霸业起了重大作用,那为何曹操还要杀荀彧呢。

本来,这样的分歧倒不一定会成为死罪,但是,由于曹操的疑心极大,越老越重,任何和他意见不一致都会引发他高度怀疑。另一方面曹操也可能以为当时有必要、也有可能进一步加重自己的权威和地位。这样,荀彧就很难活下去了。

据《三国志》中裴注引《彧别传》中说,荀彧想借他犒劳军队的机会和曹操面谈,但被曹操揖而遣之,拒绝了。荀彧想谈什么?不知道,有可能和加九锡等事有关。曹操拒绝和他谈,说明曹操已经有了置这个头号大功臣于死地的定见了。

虽然荀彧曾被他誉为自己的张良,结为儿女亲家,断言天下之定,(荀)彧之功也,曹操也不会手软。能力越强,功劳越大,威望越高,像曹操这样的人一旦起疑,处理起来只会更狠。荀彧实际上是死于曹操的多疑和冷血。

荀彧悲剧命运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曹操思想的变化。早期的曹操,起兵的出发点是,讨伐董卓,肃清朝纲。这一点与荀彧入世的初衷是一样的,所以荀彧在初期看重了曹操的首倡义兵和上文的大顺、大略、大德。于是从那一刻开始,他就选择了一心一意的追随曹操。此时的曹操,由于在众多的诸侯之中,虽然力量弱小,但是为前来的谋士提供了一个十分宽松的舞台来施展才华,这一做法大大的迎合了谋士的心理,于是许多的能人志士慕名而来。

自官渡之战后,曹操成了势力最强的诸侯,这时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思想又进一步的显露出来,这个时候他所要的谋士要带有一定的奴性,不能有独立的人格和个人的自主性,只需要在他需要的时候为他出谋划策,从而达到他的目的。

一旦有表现出一种独立的人格便会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例如:杨修因为屡次道破了曹操的意图而被杀,孔融也因进谏被杀。荀彧在曹操封魏王时极力的劝阻,最终落得个死亡的下场。

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但我们所知道的却是荀彧默默无闻的死去,并无太多的人哀叹,荀彧的死是一个悲剧,可以说他死于对汉室的忠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伪娘是什么意思?造成伪娘越来越多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伪娘是什么意思为何越来越多不知何时,伪娘悄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曾几何时,伪娘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不知不觉,伪娘一词成为我们最常见的词汇之一。在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上海,在每天都有新潮故事发生的上海地铁上,前几天刚刚爆出女性被性骚扰,接着又爆发了女性高举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的女权运动,今天,又在上海地铁爆出

  • 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塞翁失马的寓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淮南子中记载的一个寓言故事,战国时期,在西北某个要塞附近住着一个老人,他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都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老人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邻居听了他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

  • 什么是宦官,何谓宦官是指太监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太监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型产物,是封建王朝极端残忍、极不人道的具体表现。太监一般都是贫苦出身,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入得皇宫去侍奉皇室成员。作为太监,不仅要饱尝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低层的可怜人。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几位“幸运&rdquo

  • 杨贵妃为什么爱洗澡,杨贵妃每天洗澡三次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杨贵妃每天洗澡三次真相杨贵妃是很喜欢洗澡的,骊山的华清池常年为她准备着。常人洗澡是为了去除身上的污垢,然而杨贵妃洗澡却不是这个目的。她有自己的苦衷,以至于每天都要洗上三次澡。下面揭秘杨贵妃每天洗澡三次的背后隐情以及她和李白不为人知的隐秘情史...开元4年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死了,后宫数千,无当意者,高

  • 三让徐州主人公是谁,三让徐州的主角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因镇压青州(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镇北)黄巾军,率军进入充州(治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自领充州牧。曹操占领充州后,第二年便派人去琅邪(今山东诸城县)接他父亲曹篙与他同住。不料,途经徐州(治今山东郑城)时被徐州牧陶谦的部下杀死,掠其财物。曹操迁怒于陶谦,便发兵攻打徐州,接连攻下

  • 隋炀帝杨广怎么死的,隋炀帝杨广死于兵变叛军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据史书所载,隋炀帝杨广死于兵变,被叛军所杀,大致经过是这样的: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炀帝幸江都(今扬州)。北方混乱。李密在洛口起兵。炀帝不敢北归。似乎想久驻扬州。而随隋炀帝南下的禁军都是关中人。久客羁旅,见帝无西意,谋欲叛归。这时管领禁军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恐难驾驭,索性乘机煽动禁军叛乱。司马德

  • 诸葛亮为何要布下八阵图,黄承彦带陆逊出八阵图背后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黄承彦带陆逊出八阵图背后隐情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当蜀汉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的时候,陆逊进入了诸葛亮早先做好的埋伏圈,八阵图中,原本陆逊必定死于八阵图,可是黄承彦却出面救了陆逊。作为岳父的黄承彦,为何要救自己女婿的死对头呢?《三国演义》中有一处文字颇耐人寻味。小说八十四回名为《陆逊营烧七百里

  • 安禄山的儿子都有谁,杀死安禄山的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安禄山儿子安禄山有名有姓记载的儿子有十个,分别是安庆宗,安庆绪,安庆恩,安庆和,安庆余安庆则,安庆光,安庆喜,安庆祐和安庆长。但是很多儿子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也就安庆宗、安庆绪、安庆和与安庆余几人在历史上有较多的文笔来记叙。当初唐玄宗察觉到安禄山的反叛之心的时候,就准备用给安庆宗赐婚为民,命

  • 东吴为什么会灭亡,三国东吴怎么被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东吴为什么会灭亡,和曹魏相比,东吴没有像司马懿父子那样的权臣,也没有像刘禅那样的平庸的君主,为什么也会灭亡呢。来揭秘吧认为比起曹魏和蜀汉,江东的吴国更有亡国的理由。其一,孙权晚年的极端猜忌。孙权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早期运筹帷幄,善于识别人才,多次挽狂澜于既倒,比如赤壁之战前任命周郎,白衣渡江任用了

  • 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到底谁先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鸡生蛋,蛋生鸡,到底谁先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鸡还是蛋的问题。这个鸡与蛋的问题也常常激起古代的哲学家们去探索并讨论生命与宇宙的起源问题。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经典问题困扰了人类数百年。近日,英国科学家宣称已经破解了这个谜团,答案就是先有鸡后有蛋,理由是他们发现一种能够催化蛋壳形成的蛋白质只存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