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朕的含义是什么,秦始皇为什么选择朕作为自我称谓?

朕的含义是什么,秦始皇为什么选择朕作为自我称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88 更新时间:2024/2/12 13:12:57

在古代,“我”有很多个说法,例如“俺”“孤”“吾”“朕”等等,其中“朕”字最为特殊。

在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称帝后,“朕”这个字就成为了皇帝的专属,一直到两千多年后的溥仪都在用。但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何中国古代这么多自我称谓词,秦始皇偏偏选择了朕这个字呢?难道是这个字有什么神奇的意义所在?其实不然,朕这个字的奥秘,就藏在这个字本身。

01秦始皇与朕

朕这个字由来已久,据现代考古学的考究,早在甲骨文上就已经有了朕这个字,因此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在春秋时期,朕这个字依旧存在,并且成为了十分常用的自我称谓。

上至天子贵族诸侯,下至黎明百姓乃至奴隶,朕这个字都是十分常用,类似于今天的“我”。在中国时,天下被诸侯分裂,而为了与平民百姓区分开来,因此绝大多是诸侯王都放弃了用朕来自称,多用寡人。

寡人这个字也是当时少数人才能用以自称的字。在秦王嬴政尚未统一六国之前,也是用寡人自称。而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和先前的诸侯与天子区分开来,秦始皇先是自创了皇帝一词,取“功盖三皇五帝之意”。

名号已经改了,那秦始皇自己的称谓也应该改一改。在他思索多次,并且接受了当时的丞相李斯建议后,他选择了朕这个字。但这确实是一个十分令人费解的决定,因为朕这个字用的实在是太多,很多百姓都在用朕自称,秦始皇称朕岂不是自降身份?

不过也有一些野史和网友觉得“朕”这个字,与始皇嬴政的“政”十分相似,尤其是这两个字在小篆的写法中十分相似,包括现代也有很多人分不清这两个字。觉得秦时皇只是为了避嫌才选择了朕,虽有一定道理,但这个说法却没有史实的依据。

02朕的含义

朕这个字有很多的含义,一是征兆,迹象,现代还在沿用的词语中有一个“朕兆”便是由此而来。第二个意思则是缝隙的意思,在戴震的《考工记图函人注》中曾解释“舟之缝隙曰朕”。翻译过来便是,船的缝隙称之为“朕”。

而“还有”第三个意思,则为“又”,不过这个意义比较少见。因此并不能看成秦始皇选择“朕”的理由。不过从上面的两个意思,便可以看出一些秦始皇之所以选择“朕”的理由。

首先是“缝隙”,这里的缝隙不能作为直译,而是要意义为连接,团结的意思。如是这么看,秦始皇选择朕的含义便很明显了。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整个中国的权利巅峰,也是中国上下所有人与权利的连接。

就像是船的缝隙一样,缝隙越小,这个船便更加稳固,更加的能够抗住风浪。寓意着大秦帝国千秋万代的意思。不过这个解释还是有些不妥,毕竟皇帝怎么能是缝隙呢?以秦始皇的性格而言,这个解释的可能还是有些小的。

而“征兆”的意思就很明显了,秦始皇身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他本身就是一种征兆,是秦国与中国历史的征兆,正如三皇五帝开创中国历史一般,秦始皇也是开创中国历史的人物。值得上征兆这个词,因此选择了用“朕”,来作为自己的称谓。

但这个解释也有些许不严谨的地方,就是“朕”这个字在秦朝时和春秋时期,是不论尊卑,谁都可以用的。这个词还是不能体现秦皇的尊贵。因此,有关朕这个词还有一个猜想。

03舟火为朕

若是将朕这个字拆开,便是一个“舟”与一个“关”。但这个字并非是朕的本字,朕的象形文字才具有它的本意。在象形字中的朕,左边是一个“舟”,而右边则是一个“灷”,而“灷”则意为舟中之火。

这么看,朕这个字便有一些意味了。众所周知,中华民族起源自黄河长江流域,水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源,上至天子皇帝,下至黎明百姓,总不能有人不喝水吧。因此,舟就成为了早期先民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更重要的是,舟还是金钱与财富的象征,在古代只有有钱人才能拥有一条舟。而“灷”这个字则是舟中之火,火对人类的意义则更为重大,人类因火而通人性,因为火才与普通动物区分开来。

这两个字结合起来便成为了“朕”,若是按照这个思路,推导出朕的意思,则是:金钱与财富的象征,是人类的火种。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能担得起这个字的,天下也唯有一国之君了。这个解释相比于前两种,也没有了不能够凸显秦始皇身份尊贵的缺点。

此处也可以看出秦始皇嬴政绝非只懂武力的暴君,相反,他的文字造诣和文学造诣也是十分的高。除此之外,皇帝一词,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用天圆地方的秦币等等策略也可以看出秦始皇嬴政的文韬武略。

出生便被送到赵国让人质,回来后统掌秦国大权,并且统一全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将中国历史推开了崭新的一页。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几十载,开辟疆土扬大秦威名镇世界。秦始皇的功绩又怎么是一个朕字能说的尽。

04总结

朕这一个词,有很多的意思。秦始皇选择朕为自己的称谓至今的考究也无法得出明确的解释。但朕这个字,见证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并且无论是什么意义,这个字被秦始皇选中时候,都必然被赋予皇帝的意义,延传千年。

朕的本意是什么并不重要,这将是史学家和汉语言文字学家们千百年的考究得来的。而这个字所背负的历史含义是沉重的,它是秦时皇的功绩见证。

但这个字也是中国两千多年帝制的见证,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见证。诞生于公元前221年,永远的消失在公元1912年,消失在人民民主的革命浪潮之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嘉庆除掉和珅的原因,是因为和珅贪污还是弄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796年,乾隆帝退位做了太上皇,让第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接了班。颙琰在位的前四年,并没有实权,乾隆帝死后才亲政。他亲政的第一件事却是除掉了大贪官,乾隆非常宠信的重臣和珅。那么嘉庆之所以着急忙慌的除掉和珅,到底是因为和珅贪污还是弄权?和珅是大贪官这不假,他贪污的钱还真的不是一点半点,不

  • 崇祯帝杀魏忠贤是对是错,杀魏忠贤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朱由检,即崇祯帝,他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末代皇帝。1627年,年纪轻轻的天启皇帝因为服用了“仙药”而去世了。在他临死前,把大明这个烂摊子交给了自己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客观说一直到1644年大明灭亡,崇祯皇帝做的还不错,至少比很多大明的皇帝强的不是一点半

  • 陈友谅为何败给朱元璋,陈友谅身边难道没有什么谋士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陈友谅,元末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曾与朱元璋多次大战。说起刘伯温,那可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他是朱元璋身边的谋士,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古代创业帝王,一般都很重视军师,尤其是三国时期的蜀汉的诸葛亮,曹魏

  • 朱常洛的死亡是怎么回事,红丸案的背后主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期的宫廷中发生了三大疑案,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个案件都和一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就是泰昌帝朱常洛。朱常洛是万历的儿子,也是一个不受待见的儿子。但他还是在万历之后做了大明的皇帝,可惜他这位皇帝屁股还没有坐热就离奇去世了。他是大明皇帝,为何却让自己深陷三大疑案,最终仓促离世?万历

  • 鄱阳湖水战双方兵力多少,鄱阳湖水战结果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是元末时期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爆发的一场规模非常大的水战,以陈友谅惨败告终,就连他自己也死在了这场战争中。鄱阳湖水战,意味着陈友谅所部失去了抵抗力,被彻底消灭只是时间问题。也让朱元璋奠定了统一江南的基础,为他以后北伐和攻灭元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陈友谅

  • 八角亭谜雾凶手是田老师吗,跟踪念玫的是田老师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八角亭谜雾这部悬疑剧不敢看的就要来了解一下人物关系图,以及剧情解析一下到底凶手是谁呢!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跟踪念玫的田老师吗?!妻子秀媛似乎对父女俩的矛盾早就习以为常,甚至认为丈夫心结太深,所以根本没有意识到女儿所遭遇的事情,将会造成多么不可预估的后果。当天夜里,玄梁辗转难眠,不由回想起十九年前发生的一

  • 为何古人可以吞金自杀,古代黄金难道有毒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有三种自尽方式十分常见:上吊、服毒和吞金。按理说黄金作为货币也没有剧毒,为何古人可以吞金自杀呢?根据现代研究,人们发现纯金并没有毒性,因此吞入纯金物件是不是因为中毒而死的。那么,在《红楼梦》中,王熙凤借刀杀人,尤二姐吞金自杀。无独有偶在《延禧攻略》傅恒侍女青莲吞金自尽。你可能会说这是影视剧中

  • 清君侧是什么意思,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怎么发动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的“清君侧”是指清除皇帝身边的亲信或者奸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有云:“此逐君侧之恶人。”而唐·李商隐更是在《有感》一诗种写到:“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历史上第一次&

  • 秦始皇都有哪些功绩,秦始皇到底是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建立封建王朝的皇帝,做出了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等一系列功绩,那他到底是是怎样的人呢?第一,我们都知道在他还没有统一六国的时候,那些诸侯国都各自为政,所使用的文字形体也都不一样,可以说是相当的混乱以及复杂。当然这个情况对于他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在管理下面各个地方的时候无疑是一道难题,

  • 坐怀不乱是什么意思,成语坐怀不乱是指哪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坐怀不乱出自《诗经·小雅·巷伯》。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用于男女之间。今天要讲到的这个男人,他本名叫做展获,因为食采柳下,且谥号为“惠”,故被后人称为柳下惠。柳下惠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柳下惠说话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