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嘉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

郭嘉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69 更新时间:2024/1/19 20:22:08

郭嘉是怎么死的?

曹操为何三哭郭嘉呢?郭嘉是曹操远征乌丸回来的时候病死的,当时郭嘉在易城。《三国志郭嘉传》的记载是:“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可见当时曹操已经从柳城班师回来,但是郭嘉的病情实在太重,曹操还没到易城,郭嘉就病逝了,享年38岁。所以才有“太祖问疾者交错”的说法,如果两个人在一起,那么就不用不断派人去问病情了。

郭嘉的病情,起于身体虚弱,又长年生活放纵,不拘小节,曾多次被陈群指出批评,这在《三国志》中有记载。加上多年来一直操劳过度,处心积虑为曹操谋划,身体越加羸弱,最后在北征的途中不适应气候和水土,终于在易城病倒,最终没能等到曹操回来就去世了。曹操关于“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的说法是在给自己的赤壁之败找台阶下。

首先,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比如濮阳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征刘表张绣中贾诩之计等,何以见得郭嘉在,曹操就一定能避免赤壁之败呢?

其次,曹操手下谋士众多,并不是每件事情郭嘉都会给曹操出主意,有主意他就会说,没有主意他可以闭口不言,自有他人为曹操出谋划策。比如官渡之战,郭嘉主张曹操迎战袁绍并给曹操作了一定能战胜袁绍的有力分析,使曹操建立了必胜的信心。但在战争相持阶段,是荀彧而不是郭嘉给曹操写信阻止了他撤军的打算并最终赢得胜利。因此,何以见得赤壁之战时,郭嘉就一定有主意出给曹操呢?

第三,从正史对郭嘉的记述来看,他擅长的是战略分析,是对战争胜负走势的把握,而排兵布阵、具体的用兵韬略则是曹操的长处而非郭嘉的强项。换言之,如果郭嘉在,除非郭嘉能说服曹操根本就不下江东,否则,只要孙、曹在长江对垒,那末,曹操的失败就将不可避免,郭嘉恐怕也无能为力;

第四我以为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官渡一战,曹操打败了当时最强大的袁绍,收取荆州又出乎意料的顺当,他的骄傲情绪不可抑制的膨胀起来,恐怕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就算当时郭嘉活着并给他以提醒,想必也不会入他耳,充其量是有礼貌的挡回去。

总之,自古骄兵必败,曹操就是犯了这个忌,与郭嘉在不在关系并不大。当然,历史没有“如果”,都是各人的想象。见仁见智吧。

郭嘉是曹操最为倚重的最有谋略的谋士,可惜天不假寿。郭嘉生前死后,曹操曾三哭郭嘉。

一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讨乌丸的行军路上。按照《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的说法,当时“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操有回军之心。问于郭嘉。嘉此时不服水土,卧病车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郭嘉年纪比曹操小得多,作为下属,生病之时,领导前来探视问计,已属难得和高看,哪能指望领导伤心流泪!可是,这位大领导曹操就真这样哭了一回!

关羽当时远征樊城,荆州空虚。曹操采纳司马懿之计,一面调五万精兵去救援樊城,一面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那时,东吴守将是大将吕蒙,很厉害。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防范,吕蒙难攻。这时,陆逊献计说:‘关羽自恃英勇无敌,所怕的就是你。如果将军辞职,关羽一定中计。吕蒙依计而行,关羽果然中计,便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结果,吕蒙率吴军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被吴军设计俘虏并杀害。

二哭郭嘉发生在当年九月,曹操讨平乌丸三郡回师到达易州时。郭嘉已经病得很严重,奄奄一息。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问疾者交错”。即一遍又一遍地问候。郭嘉一死,他“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节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曹操亲自参加了郭嘉的葬礼,哭得很伤心。并且对荀攸等人说,他打算让郭嘉做他的接班人。可是他却中年夭折,难道这是命吗?可以说,郭嘉之于曹操,犹张良之于刘邦。曹操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没有郭嘉恐怕难以想象。所以,郭嘉死,曹操大哭、特哭,确实是发自肺腑的,很真诚。

三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大战回归的路上。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的记载:“太祖征荆州还,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傅子》的记载是:“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当时主要谋士都在。曹操怀念郭嘉,毫不掩饰对众谋士的失望,认为如果有郭嘉在,绝对不会让他吃这样的败仗!真让一帮谋士无不黯然自惭,无地自容。听,那一声接一声的“哀哉,痛哉,惜哉”,让我们听到了曹操呼天呛地的号啕。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中遭受的最大的打击,犹似雄鹰折翅。他此一哭,与其说是在懊悔与自责,不如说是对统一中国梦想的破灭和绝望。所以此哭是他平生最痛心的一次,达到了悲伤的顶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贾诩为什么叫毒士,贾诩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贾诩和诸葛亮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字文和,三国时期曹魏谋士。诸葛亮,生于181年,死于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历史评价很高。207年,刘备受徐庶提醒,三次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助自己一臂之力。与诸葛亮相见后,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当今天下的局势,还建议攻下荆州

  • 历史上贾诩是怎么死的,三国谋士贾诩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曾在东汉年间历仕于董卓、李傕、段煨、张绣、曹操等人,后官至太尉,谥曰肃侯。年轻时声名并不显赫,唯独受到汉阳的名士阎忠高度评价。后来成为董卓部下,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牛辅帐下。董卓灭亡后,

  • 昆阳之战的双方都是谁,昆阳之战陨石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和刘秀是西汉末东汉初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一个是结束了西汉的人,另一个是开创了东汉的人。不过王莽和刘秀他们两个人之间注定不能和平共处,因为这天下最终都只承认一个王,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刘秀画像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出生于魏郡元城。西汉末年,由于汉成帝和汉哀帝两位皇帝

  • 典韦是怎么死的,典韦是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战将典韦简介: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县黄岗乡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群雄,相貌魁梧,膂力过人,因保护曹操而死。小说《三国演义》中称典韦为“古之恶来”。典韦表字不详,袁阔成评书称其字洪飞,早年,襄邑的刘氏与睢阳的李永有仇怨,典韦要为刘氏报仇。但李永为富春长

  • 陆逊简介资料生平,陆逊的实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中文名:陆逊别名:陆议,伯言国籍:东吴民族:汉族出生地: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出生日期:183年逝世日期:245年3月19日职业:政治家、军事家主要成就:夷陵破刘备,石亭败曹休官职: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爵位:华亭侯,娄侯,江陵侯谥号:昭侯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

  • 三国征西将军夏侯渊怎么死的,夏侯渊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夏侯渊(?-219年),东汉末年名将。字妙才,夏侯惇族弟,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擅长千里奔袭。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于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战

  • 《三国演义》中的庞统之死,庞统之死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为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

  • 公孙瓒怎么死的,公孙瓒为何要自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孙瓒怎么死的?公孙瓒(?199年),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他貌美,声音洪亮,机智善辩。涿郡刘太守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

  • 三国袁术手下谋士武将,袁术帐下有哪些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纪灵:袁术手下大将,山东人,擅使六十五斤重三尖两刃刀。刘备进攻袁术时,他提兵迎战,同关羽大战三十合未见胜负。后提兵十万,攻打小沛,但在吕布的调解下退兵。袁术称帝后,分兵七路下徐州,任命纪灵为救应使,但未能挽回袁术兵败的命运。后袁术在北上投靠袁绍的途中,遭到刘备拦击,纪灵出战,十余合死于张飞矛下。刘勋

  • 三国袁术怎么死的,袁术称帝当了几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袁术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就是自己,故袁术获得玉玺后,197年即于寿春称天子,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但是袁术称天子的行为,惹来曹操的反感,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术等于否定了曹操手上的天子正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