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辽威震逍遥津解析真相,张辽一战成名是什么战争?

张辽威震逍遥津解析真相,张辽一战成名是什么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64 更新时间:2023/12/19 4:21:43

曹操张辽一战成名

都认为曹魏很强大,蜀汉、孙吴加在一起也没有它的势力强,但这要看怎么说,如果只比人口、经济、军队数量也许成立,比地盘可能就不成立了,比真实的战斗力更勉强。还要看在什么时候比,曹操在世的时候情况还要更弱些,理由是曹操从来不敢同时打2场甚至3场大决战,西线用兵,东线、中线就防守;东线用兵,西线、中线也得低调。曹操在西线的汉中,东线合肥吃紧,这一回要命了。但他对此早有预料,就在大约1年前他到过合肥,临行时决定留7000人马守城,因为其它人马他要带走。

人马不多,但曹操特意把3员猛将留了下来,分别是张辽、李典乐进,同时留薛悌任留守部队的护军。曹操还交给薛悌一个密函,在密函的边上写了4个字“贼至乃发”:等敌军来了再打开!曹操走后薛悌谨遵指示,没有打开过那个密函,直到孙权率10万人马向合肥杀来,薛悌赶紧当着张辽、乐进、李典诸将的面打开来看。

“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大家有点失望,当前明显寡不敌众,宜采取守势,等待援军的到来,如果主动出击,能否取得胜利实在很怀疑。只有张辽认为丞相的指示是正确的,他说:“曹公远征在外,如果我们坐等待援,敌人必然会击破我们。所以曹公命令我们趁敌人没有集齐之时发起攻击,挫伤他们的锐气,以安定军心,然后才能守住。”乐进、李典等人还有些犹豫,张辽有些生气:“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如果还要怀疑,我张辽愿意单独一战!”李典跟张辽平时有矛盾,此时慨然说道:“这是国家大事,我不能以私心而忘记公义,请让我跟随你前进!”于是张辽连夜召募敢死队,共选了800人,给他们杀牛飨食,饱餐一顿,到了天亮,张辽亲自披甲持戟,率领这800勇士杀入敌营。张辽一边杀,一边大呼自己的名字,他们连杀数十名敌人,其中还包括两员将领,势不可挡。他们冲锋的速度极快,“冲垒入至权麾下”。孙权完全没有料到,他大吃一惊,不知道如何办,跟前有一个土堆,可能是一处“高冢”,也就坟堆,孙权顾不了那么多,抱着一把长戟就上了土堆。

张辽站在土堆下,高喊让孙权下来一战,孙权不敢动,这时孙权手下诸将杀了过来,将张辽围住。张辽率身边数十人又往外面杀,刚杀出重围,听见后面有人求救,回头看是自己带来的人里有被孙吴的士兵围住不能脱身的,张辽于是又往回杀,敌兵人马披靡,没人敢挡。张辽顺利将被围的士兵解救出来。这一战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张辽就用这800人在孙权大营里连冲带杀,孙吴军队居然无奈,看着他们杀进杀出,孙吴士气大损。

这就是著名的逍遥津战役,此役曹军以7000人打退了孙吴10万人的进攻,先后2次陷孙权于危难,使孙权损兵折将,创造了战场神话。张辽经此战名气更大,自那时起张辽的名字便与逍遥津联系在了一起。后人评论此战的胜利,一方面归功于张辽等人作战勇敢,面对强敌敢于主动出击,以不足十分之一的力量对比,打得敌人节节退缩。另一方面,对于曹操知人善任也给予高度评价。曹操在留下的封函里仿佛已经预估了1年后发生的情况,对于如何用兵给出了清楚的指示,他知道张辽、乐进、李典等人互相不服气,平时都不买对方的帐,所以把拒敌方案暂时秘而不宣,他相信关键时候张辽等人能以大局为重,且互相激励,一定能出奇致胜。之所以让张辽、李典出战,是因为曹操了解他们的性格,张辽作战勇猛,有狠劲,李典号称“军中长者”,是一员儒将,他们在性格上形成了补充,面对强敌,既需要勇猛、也需要冷静。

为什么曹操特意强调不许护军薛悌出战呢?薛悌是文职,冲锋陷阵不是他的长项,当然这算个理由。而更重要的理由是,薛悌在合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别人无法替代。当时合肥的防务是由互不隶属、主将军职也相当的几路人马共同担任,薛悌这个护军作用除了监督部队外,还负责各路人马的沟通、联络,相当于联席参谋长。薛梯22岁当过郡太守,是曹操格外欣赏、信任的文职人员之一,他可直接向曹操本人汇报情况,直接接受曹操的指令,因而很重要。张辽等3人资历差不多,脾气也都不小,平时互相也不太服气别人,薛悌的作用就是代表曹操协调他们的关系,这种协调作用很重要,如果首战失利其作用更加重要,所以曹操特意强调要保证薛参谋长的安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荀彧是自杀还是被曹操杀死的,曹操为什么杀荀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是自杀还是被曹操杀死的?荀彧的理想就是辅佐曹操这样一位英雄把国家重新平定下来,让大汉王朝延续下去,这是荀彧的理想。但是荀彧没有想到人是会变的,随着曹操的功劳越来越大,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他的权力越来越大,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到了他决心要封魏公、建魏国的时候,政治上极为敏感的荀彧马上意识到问题

  • 胡兰成的八个女人,胡兰成的子女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胡兰成是一个大汉奸,也是一个情场浪子,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臭名昭著的人却是一个情场高手,在胡兰成的一生之中有名有姓的女子,胡兰成记得住的女子就有八位,在这八位女子之中有的是平民百姓,也有著名的作家张爱玲,更有黑帮头子的遗孀,从现代人的角度看胡兰成完全是一个随处留情的人,对女人胡兰成可谓是高手中的高手。胡

  • 嘉庆传位给谁,乾隆的儿子嘉庆在位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的父亲乾隆,是清朝历史在位时间上仅次于康熙的一位皇帝,而实际上,乾隆实际掌权的时间达到六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那么乾隆的儿子嘉庆在位多少年呢?嘉庆皇帝的画像嘉庆皇帝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即公元1760年,名爱新觉罗·永琰,登基后改为颙琰。乾隆六十年的时候,乾隆将帝

  • 董卓是怎么死的,董卓性情残忍暴力被吕布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简介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官至太师,封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被其亲信

  • 南怀仁的贡献有哪些,对南怀仁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南怀仁,一六二三年出生于比利时的首都,一六八八年逝世于北京。一个比利时人为什么会死于北京呢?这就要看南怀仁简介了。南怀仁简介介绍了南怀仁的一生,从中可以看出南怀仁于中国历史之间的渊源。南怀仁图片南怀仁是一个天主教徒,十八岁的时候加入了耶稣会。而南怀仁与中国之间的联系则是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南怀仁三十

  • 董卓之乱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共同讨伐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盟军决裂,形成

  • 嵇康最后是怎么死的,嵇康究竟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魏晋风流人物,以嵇康为首。他不但文采飞扬、精通音律,而且“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可谓是天之骄子。然而嵇康横遭杀戮,又仿佛是天妒英才,究竟原因何在?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司马昭在继承父兄权力之后,篡位的野心暴露无疑。据考证

  • 嵇康是什么时代的人,嵇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嵇康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情结,他的风骨成为中国文人推崇的精神,他的为人成为后世贤者效法的榜样。他性格外露,愤世嫉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面对屠刀,神情自若,抚琴而歌,使从容赴死成为一种境界。一、广陵音绝,浩气长存公元262年的一个夏日,在都城洛阳的东市刑场上,嵇康悠然地席地而坐,刽子手持刀肃穆侧立,监

  • 嘉庆有几个儿子,嘉庆的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皇帝有过两位皇后,一位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另一位是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孝和睿皇后是在孝淑睿皇后死后被册立为皇后的。《嘉庆皇帝》嘉庆与后妃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是内务府大臣、副都统和尔经额的女儿,在公元1774年,就是乾隆三十九的时候嫁给了当时还是皇子的嘉庆皇帝颙琰,是颙琰的嫡福晋。而且孝淑睿

  • 貂蝉的身世是什么,貂蝉和王允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貂蝉从小就被王允选入府中,被教以歌舞,后来渐渐出落成为一个绝色美女。面对有着“闭月”之貌的美色,再正经的男人也不会置之不理、无动于衷的,即使是有着强烈“正义感”的王允,也不会放过她。王允是自己的恩人,又是自己的主人,貂蝉即使不愿意也难以拒绝,只得委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