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曹操杀人,还有一个人的死,不少网友应该比较感兴趣,那就是天才杨修之死,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呢?对于这个问题争议非常大,据说有一种说法表示杨修被杀的导火索是因为他和曹操一起猜蔡邕在曹娥碑背面所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的含义,曹操问杨修:“你理解不理解?”杨修回答说“理解。”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曹操才说:“我已经解出来了。”
结果两人都猜中了其中意义,都知道是绝妙好辞,但是杨修猜得比曹操早,结果遭到嫉妒,最终被杀。
以上是《三国演义》的记载,很多人说那是小说,是罗贯中跟曹操有仇乱编的,不过关于曹操嫉妒杨修的故事,除了文学作品有记载,在史书《后汉书》里也有相关记载。有一次丞相府建花园,曹操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很多人都猜不出到底是什么意思。杨修却说:“丞相嫌园门太阔。门中写个‘活字,不就是‘阔吗!”所以杨修下令将门改小。结果杨修猜对了。
因为杨修屡屡猜透曹操的心思,这让曹操很不满意,非常不舒服,便有了要杀杨修的想法。
对此一些学者还是要反驳,说《三国志》里没有这样的记载。但杨修确实死在曹操的手里,这是不争之实。究竟杨修因何而死,《三国志》里有明确的记载,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他极力辅佐的曹植。
首先老兵是认可这样的说法的,曹操杀杨修可能有这么一层意思,但是用《三国志》来反驳《反汉书》,这个确实不是很妥,欺负一下《三国演义》就行了(其实曹娥碑的故事罗贯中是引用《世说新语》里的,并不是他乱编的。),为了证明曹操的伟大连《后汉书》都要欺负和否定,这个让人实在看不下去了。
其实在老兵看来,任何史料都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我们只能用来参考。关于杨修之死,肯定是方方面面的因素造成的,比如他有点骄傲,曹操早就看不惯他,然后又因为在接班人问题上站错了队,所以曹操就干脆把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