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渊明怎么死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怎么死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00 更新时间:2024/2/15 13:38:52

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是怎么死的

陶渊明怎么死的?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是个代表主要有《饮酒》《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关于他的故事,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不为五斗米这药。那么,性格如此清高的陶渊明,究竟是怎么死的?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毅然辞官,回到了家乡,跟夫人翟氏一起过着自耕自足的小农生活。最开始的时候,两人的确过得很悠闲,陶渊明在周围种满了句话,饮酒无度,喝醉了就睡去。

可是,后来陶渊明所住的地方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金山麓)失火,陶渊明只好携妻子迁至栗里,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喜度日。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一个老人劝陶渊明重新入仕,陶渊明依然没有答应。随着陶渊明的年纪越来越大,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甚至有时候,陶渊明经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

因为饮食较差,经常填不饱肚子,穿不暖衣服,陶渊明病重,在他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就这样,陶渊明在饥饿病痛交加中,死去了。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孙所立。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画蛇添足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以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画蛇添足这句成语,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办糟了。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反而坏事。画蛇添足,语出《战国策齐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人心不足蛇吞象:或为巴蛇吞象。传说古时四川有一条蛇,头大口大,以至于吞下了一头象,三年之后名胜的骨头才吐出来。比喻人心不足,贪午无厌,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下句:元

  • 历史上书圣是谁,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 抗日战争的英雄人物故事,整理了7个抗日英雄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电视荧屏上,每天都播放着各种抗日战争剧,那抗战期间,都有哪些抗日英雄呢?抗日英雄背后都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整理了7个抗日英雄的故事:1、抗日英雄杨靖宇杨靖宇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

  • 多尔衮为什么不当皇帝,多尔衮是如何败给皇太极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多尔衮简介,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他的母亲阿巴亥十分得宠,因此他曾经很有可能当上皇帝,不过最终还是败给皇太极。多尔衮简介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

  • 涿鹿之战简介,涿鹿之战是怎样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历史君主为了争夺江山社稷必须通过战役,这样的“传统”从古至今,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黄帝和蚩尤为了争夺适于放牧和耕种的土地也进行了多次战斗,其中的涿鹿之战是一场非常有名的战役,它的发生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呢?涿鹿之战涿鹿之战发生的时间据说至今500

  • 彭雪枫将军简历生平,彭雪枫将军是怎么牺牲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彭雪枫简历,彭雪枫是我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长征和多次重大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新四军最高将领之一。彭雪枫投身革命20多年,被毛泽东和朱德赞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彭雪枫照1907年彭雪枫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农民家

  • 白帝在历史上是谁,白帝城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导读:白帝是谁?白帝在上是指白帝城,是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时所建。那么白帝城在哪里?白帝在历史上是谁?白帝就是公孙述。历史上的白帝城,是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时所建。公孙述字子阳,所以白帝城也叫子阳城。这个人很有政治才能,年少时曾为当地太守所重用,治下兼摄五县,竟能做到“政事修理,奸盗不发,郡

  • 张骞是怎样的人,张骞简介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张骞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名人,他出使西域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一生两次出使西域,很好的完成了汉武帝给予的使命,为中国之后和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东西方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骞是西汉时期的人物,当时正是西汉之初,经历了文景两代的休养生息之后,汉朝的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有能力去消

  • 历史上高俅是怎么死的,高俅的下场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高俅虽然位至太尉,是北宋末年的权臣,统领禁军,但是正史上对高俅的记载是相当的不足。在《水浒传》里面高俅被施耐庵描写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坏人高俅的下场并没有那么的惨,那么历史上高俅是怎么死的呢?他的墓在哪儿?在水浒传后来的演义里面人们因痛恨高俅最后将他的结局是写被吊死的,但是历史上高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