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军长征的历史价值是什么,长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是什么?

红军长征的历史价值是什么,长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799 更新时间:2024/1/26 21:33:16

1.红军长征的历史价值

一、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

4、通过长征确立了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

5、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二、长征胜利的军事意义

1、长征的胜利说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军优良传统的核心和灵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战无不胜的法宝。

2、长征的胜利说明,只有思想、路线上的团结,才能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

3、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4、长征的胜利同样凝聚着军队建设和发展的丰富经验。

5、长征血与火的斗争保存、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经过长征洗礼的党员和红军,许多人后来成为治党治国治军的栋梁。

三、长征的精神意义

1、实事求是的精神。长征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典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这项原则的魅力在长征的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

2、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

3、长征的红军将士心系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彪炳千古。

4、红军将士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品质光耀历史。

2.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长征,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这是老人家的原话,言简意赅却寓意深远。在70年后的今天,这段话仍是对长征最精辟最全面最权威最生动的诠注。

长征毫无疑问是不朽的,长征精神也确实需要发扬光大,可长征对于70年后的我们还有没有意义呢?当然有,而且很多!但大多数国人渴望听到清新一点现代一点现实一点的长征精神,一种用老百姓的语言讲出来的长征精神。在我这个小字辈看来,长征首先是人与三种极限的斗争:一是与人的生理极限的斗争,二是与人的心理极限的斗争,三是与自然极限的斗争。

先说说理由:一、长征是人与人的生理极限之间的斗争。长征为时一年,走了两万五千里,途中作战两万多次,可以说是无时无刻的不面临着战斗。

有的是一天之中几次战斗,有的战斗一打就是几天。战斗间隙就是那漫长的行军,极少有休整时间。

关于长征,有这样一组数字:“中央红军,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位战士壮烈牺牲。”这还是平均数字,急行军时还要惊人。

拿飞夺泸定桥为例,红军战士以疲惫之躯,一昼夜强行军二百四十里,而且还都是崎岖蜿蜒的山路,非战斗减员非大。这是对人的生理极限的挑战,即便是没有战斗,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一项运动能如此考验人的生理机能。

二、长征是人与人的心理极限之间的斗争。长征途中每天都有人生病,有人掉队,有人牺牲。

每时都有可能被子弹击中,每刻都有可能被疾病吞噬,途中不停的有战友掉入万丈深谷和茫茫沼泽,一觉醒过来后就会发现同伴悄悄的离去,一坐下去就会有人再也站不起来。最痛心的莫过于那些经过九死一生到达陕北的红军战士,敌人疾病雪山草地都未能将他们征服,几个带着麸皮的馒头却夺去了他们无比年轻的生命(长时间的饥肠辘辘早已使肠胃薄得像一张纸,再加上极其匮乏的医疗条件,才会有这种悲剧发生)。

这种心理挑战不是一天,而是368天!诸君不妨自问一下,你能迎接这种心理极限的挑战吗?三、长征是人与自然环境极限的斗争。气候除了热带和极寒带,地表除了沙漠和海洋,连续走了368天共计2万5千里,红军什么都经历了。

如果能有人比他们经历得更多,那就只有极少数职业探险家了。但红军是一支执行武装任务的军队,不是职业探险家。

而且他们没有时间没有金钱没有药品也没有装备,更没法和职业探险家们比。这是与自然环境极限的殊死抗争,不管是谁想要否定都只能是睁着眼睛说梦话。

这样看来长征就不难理解了。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这就是长征带给70年后的人们的第一认识或感性认识。

现在不是流行野外生存、极限运动吗?这些运动的目的不就是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吗?当然这未必能让人人理解,特别是对于一个喜欢安逸生活的人更是无法理解。现在很多国人只对现实感兴趣,对过去对未来没有兴趣;只对享受赚钱感兴趣,对吃苦付出没有兴趣;只对有利可图的感兴趣,对事不关已的没有兴趣……这样的人,有资格谈论长征吗?至于对长征的理性认识,现在有些不同意见。

但在遥远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有那么一群人,为了一种信念一种理想,上刀山下火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的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这种精神即使你不能认同,也绝对应该尊重。

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一点精神将一事无成。长征是波澜壮阔的史诗,是无与伦比的传奇,它前无古人,它后无来者,它既不可复制,更无从假设。

尊重客观事实,才是我们尊重历史的唯一选择。将这种朴素的认识加以升华,就是一种伟大的长征精神,一种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小部分人的精神,一种为了理想信念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一种默默奉献不图任何回报的精神,一种舍弃名利、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精神,一种大公无私、宁死不屈、甘当苦行僧的精神,是一种排除万难不惜代价夺取最后胜利的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这样的精神,尤其是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缺乏过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演过很多次,这种精神一直在保佑民族前行。

正因为中华从来就不缺乏忧国忧民、高风亮节、以天下为已任之士,所以华夏能繁衍生息五千年而不止。他们的名字都被记在书中,颂在口中,听在耳中,刻在心中。

他们的精神与长征精神相同之处不是太多太多了吗?所以长征精神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特例,它是中华深厚的人积累的必然,是民族精神气节特性凝聚的必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集中爆发的必然,没有这种底蕴就不可能有空前绝后、惊世骇俗、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的烈士致敬!向所有掩护、帮助红军的国人致敬!向所有老红军致敬!您们的壮举写就了一个词叫长征,您们。

3.长征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腥风血雨刀、枪相见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使我们把前辈们的努力只是看作历史书中的一页时,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段历史,去善待并铭记呢?我想真正值得记忆的,能矢志不忘的都已经融汇在我们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之中,通过我们的基因遗传代代相延。比如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纯朴敦厚……,“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一部分吗?或者说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呢?直接查证“长征精神“是不是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组成部份,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是找出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其他组成部分的联系确是现在就可以作的工作。

惠于中华文明熏陶的华夏儿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除了作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外,还作为一种传统、一种信念存在于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这种精神的力量。

4.关于长征的历史意义

长征,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这是老人家的原话,言简意赅却寓意深远。在70年后的今天,这段话仍是对长征最精辟最全面最权威最生动的诠注。

长征毫无疑问是不朽的,长征精神也确实需要发扬光大,可长征对于70年后的我们还有没有意义呢?当然有,而且很多!但大多数国人渴望听到清新一点现代一点现实一点的长征精神,一种用老百姓的语言讲出来的长征精神。在我这个小字辈看来,长征首先是人与三种极限的斗争:一是与人的生理极限的斗争,二是与人的心理极限的斗争,三是与自然极限的斗争。

先说说理由:一、长征是人与人的生理极限之间的斗争。长征为时一年,走了两万五千里,途中作战两万多次,可以说是无时无刻的不面临着战斗。

有的是一天之中几次战斗,有的战斗一打就是几天。战斗间隙就是那漫长的行军,极少有休整时间。

关于长征,有这样一组数字:“中央红军,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位战士壮烈牺牲。”这还是平均数字,急行军时还要惊人。

拿飞夺泸定桥为例,红军战士以疲惫之躯,一昼夜强行军二百四十里,而且还都是崎岖蜿蜒的山路,非战斗减员非常大。这是对人的生理极限的挑战,即便是没有战斗,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项运动能如此考验人的生理机能。

二、长征是人与人的心理极限之间的斗争。长征途中每天都有人生病,有人掉队,有人牺牲。

每时都有可能被子弹击中,每刻都有可能被疾病吞噬,途中不停的有战友掉入万丈深谷和茫茫沼泽,一觉醒过来后就会发现同伴悄悄的离去,一坐下去就会有人再也站不起来。最痛心的莫过于那些经过九死一生到达陕北的红军战士,敌人疾病雪山草地都未能将他们征服,几个带着麸皮的馒头却夺去了他们无比年轻的生命(长时间的饥肠辘辘早已使肠胃薄得像一张纸,再加上极其匮乏的医疗条件,才会有这种悲剧发生)。

这种心理挑战不是一天,而是368天!诸君不妨自问一下,你能迎接这种心理极限的挑战吗?三、长征是人与自然环境极限的斗争。气候除了热带和极寒带,地表除了沙漠和海洋,连续走了368天共计2万5千里,红军什么都经历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是多少,唐山大地震时间是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导致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三十亿元以上。公元1976年7月28日,中国北京时间3时42分53点11秒,东经一百一十八点二度、北纬三十九点六度,在距地面十六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原子弹强烈四百倍的猛烈爆炸发生了。唐山大地震是

  • 美国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美国人男女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美国人平均身高美国男性平均身高:1.775米。美国女性平均身高:1.692米。身高是指从头顶点(v)至地面的垂距,一般以厘米(cm)作单位,也较经常用"米"(m)。身高是对人体纵向部分的长度,源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女孩比男孩身高发育的早,在12-13岁为快速增长时期,到19-23

  • 隋唐名将罗成的真实死因是什么,罗成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罗成,《隋唐演义》等多部小说中虚构出来的人物,是燕山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精通枪法,在《兴唐传》胯下闪电白龙驹、手中五钩神飞枪。在小说中是被称为可以比于赵云的存在。那么,你知道罗成是怎么死的吗?罗成的真实死因是什么?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罗成是怎么死的?关于罗成的死因有几种说法,不过

  • 袁世凯称帝时间,袁世凯称帝到底坐了几天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破坏镇压人民斗争①戊戌变法期间,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但另有研究证明袁当时并无法左右局势,慈禧太后早已获知维新派的行动!②义和团运动时期,疯狂镇压义和团。③辛亥革命中,凭借帝国主义支持和北洋军阀武力,利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篡夺辛亥革命果实。④1913年,镇压“二次革

  • 中国主席任期是几年一届,中国政府主席几年换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国家主席任期期限为五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中国政府主席,

  • 历史上有没有柏灵筠,历史上柏灵筠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史书上对于柏灵筠之死并无明确记载。拓展资料:柏夫人,柏姓,其名在史书无记载,三国曹魏大臣司马懿的宠姬,是八王之乱时代称帝的赵王司马伦的母亲。司马懿晚年宠爱柏夫人,疏远夫人张春华,所以张春华很少见到司马懿。史书《晋书·张春华传》中有记载,司马懿后期由于独宠柏灵筠,而疏远的妻子张春华,张春

  • 吴用智取大名府简介,水浒传吴用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智多星吴用梁山中担当的是军师的职责,可见他的十分智慧。吴用智取大名府就是他智慧的一个体现。吴用智取大名府的经过是怎样的?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吴用是怎么死的呢?吴用要在元宵节时,先于京城中埋伏,里应外合,破城救人。吴用又告诉宋江东京蔡太师力主招安之意。北京城元宵放灯。梁山泊宋江守寨,吴用引八路人马进驻城下

  • 趋之若鹜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趋之若鹜的读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拼音】qūzhīruòwù【解释】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鹜呢!”【例子】【近义词】如蝇逐臭,如蚁附膻【反义词】敬而远之,无人问津

  • 九歌是谁的作品,《九歌》的作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在楚地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九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多

  • 张学良吸毒戒掉了吗,为何张学良会染上烟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张学良是1901年出生,21岁--25岁这个年龄段染上毒瘾,一般认为他是1925年24岁开始吸毒。24岁正是张学良意气风发的时候,可这“了不得”的“英雄时刻”背后,细思却极恐:彼时民国军政界的重量级人物,奉系集团的掌舵人,风度翩翩的少帅,堂堂&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