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下西洋简介,朱棣为什么让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简介,朱棣为什么让郑和下西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88 更新时间:2023/12/13 7:46:21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朱棣为什么让郑和前后六次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时朱棣已经死了),从永乐三年一直找到永乐十九年。第一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就已经到了印度西海岸一带的古里,并在那里立碑留念,碑上刻字“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如果仓皇出逃的建文帝能跑到比古里还远的地方,那得在海上以刘翔一般的速度飞奔了。寻找一个生死不明的废帝,根本用不着下西洋这么多次。

中国古代有一本书叫《春秋》,有一个历史时期叫春秋时期,另外,还有一种写历史的方法叫做春秋笔法。上面这段文字是燕朱棣干掉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篡夺帝位后,史官运用春秋笔法描写建文帝之死的“杰出”作品。当我们查阅中国的史书时,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遭遇春秋笔法了,那些毫无出处和佐证的历史根本没有参考价值。

更可怕的是,许多史官在皇权的威慑下胡言乱语、胡编乱造,误导我们这些后世的阅读者。建文帝之死就是一宗无头案。当时宫中大火也许是真的,但那些给朱棣脸上贴金的描写,你要真信,就上当了。建文帝也许的确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了,这让他的叔叔朱棣十分烦恼。

如果这个侄子还活着,可以逼迫其“退位”给自己;如果这个侄子的尸首找到了,旧帝死了,自己可以顺理成章地继承大统,成为新皇帝。找不到建文帝,朱棣只能编一套瞎话,说这个侄子想不开,放火烧死了他自己,龙椅自然也就该由叔叔来坐了。

朱棣当上皇帝,按说这宗无头案也就过去了。然而朱棣在位期间,命令手下一位太监率领庞大的舰队和士兵,劈波斩浪,耗资无数,多次下西洋,让人不禁疑惑朱棣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不是为了寻找那个人间蒸发了的建文帝?

找个逃跑的废帝,要七下西洋吗

郑和本名马三宝,12岁的时候,飞来横祸,明军打到了云南,他被抓进了军营,阉割后做了太监。不幸中的万幸是,他跟对了主子,进入了燕王府做事,这位燕王,当然就是后来的成祖朱棣了。

朱棣对这个马三宝非常赏识,在发动叛乱后,马三宝还为朱棣立下了战功,看来这个太监绝非常人。打下江山之后,朱棣论功行赏,赐马三宝“郑”姓,改名郑和,授予四品官职。皇帝赐姓对于臣子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许多一品大员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可见郑和多么受到朱棣的器重。

永乐三年(即1405年),郑和奉皇帝的命令,率领28000余人、40余艘船,从苏州刘家河出发,开始了第一次下西洋的壮举。到宣德五年(即1430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为止,郑和带队总共7次下西洋,每次的人员、船只规模基本上都和第一次没有什么差别。

按照永乐皇帝朱棣的诏书,下西洋的目的是扬我天朝国威,让四方蛮夷归服。不过根据《明史·郑和传》透露,“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也就是说,朱棣怀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派郑和去寻找这个废帝的下落。

这的确是一个貌似合理的下西洋理由。在儒家思想的灌输下,古代中国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朱棣虽然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但按照正统的说法,朱元璋的位子是要传给大儿子的,大儿子早死,所以才传给了大儿子的大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皇位根本没有朱棣什么事儿。

朱棣夺位之后,当时的天下第一大儒方孝孺拒绝为他服务,披麻戴孝在朝堂之上写下“燕贼篡位”,愤怒的朱棣灭了方孝孺的九族后还不解恨,连带着方孝孺的弟子、朋友一并杀戮,这就是所谓的灭十族。

这种维护正统的观念在古代异常强大,所以一天不能确定建文帝已经死了,朱棣一天都不能安心。这样看来,让自己的心腹郑和兴师动众地去海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并不算是铺张浪费,事关自己的宝座,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但是这个理由无法解释朱棣为什么让郑和前后六次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时朱棣已经死了),从永乐三年一直找到永乐十九年。第一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就已经到了印度西海岸一带的古里,并在那里立碑留念,碑上刻字“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如果仓皇出逃的建文帝能跑到比古里还远的地方,那得在海上以刘翔一般的速度飞奔了。寻找一个生死不明的废帝,根本用不着下西洋这么多次。

所以,寻找建文帝最多只能算是个附带任务。那么扬我国威是不是主要任务呢?明朝的确有这样的传统。朱元璋开国之初,就派人奔赴日本国和东南亚各王国,宣布现在中土是明朝了,各位要积极前来朝贡,还把许多东南亚王国列为“不征之国”,那意思就是天朝不会派兵攻打你们,你们不用害怕,我天朝过去不称霸,现在虽然强大了,但还是不打算称霸,只是你们一定得来朝贡啊!

明朝建立的事情,经过朱元璋这么大肆宣传,早就被东南亚各国所知晓了,本来不需要再去宣传。不过朱棣篡位之后,为了打扮自己的“正统”形象,还是很有必要再次对外宣传宣传,让国际友人都知道自己是如假包换的明朝新皇帝。

郑和下西洋在外交上的确下足了功夫,每到一国,就和国王搞好关系,撒下大把的财物,力邀国王派出使节回访天朝,甚至有些国王还亲自动身回访天朝。

当然,那个时代不是联合国里一国一票,大家平等的当代,当年那些东南亚国家国王虽然贵为国家元首,其实比部落酋长强不到哪里去,随便带一些土特产去明朝,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顺便旅游一下见见世面,还不用自己掏路费,何乐而不为呢?有些小国国君甚至在旅游期间,病死在大明王朝境内,真是此间乐,不思蜀啊!

但话分两头说,如果郑和下西洋真的是为了扬我国威,建立睦邻友好关系,明朝似乎也太不值得了。首先论实力,当时郑和接触的这些东南亚、南亚国家没有一个能上台面的,不论人口、面积还是经济,和明朝至少差两个数量级。一头狮子愿意和一群狼睦邻友好一下,却肯定懒得搭理一群老鼠。

生物界的规律如此,古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弱国无外交。第一次下西洋,郑和这个老江湖就已经把这些小国的实力摸得八九不离十了,扬我国威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没必要再浪费财力再下西洋了吧?

其次论距离,郑和拜访的一些国家甚至远在印度洋的西海岸,那些阿拉伯部落和非洲沿海部落除了给天朝送来几只长颈鹿,让天朝误以为是麒麟之外,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呢?就算是为了交朋友,也没必要带上两万多士兵和几十艘大船过去吧?

千万别低估朱棣与郑和的智力,这一君一臣完全可以位列最精明的一批中国人之列,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只是脑子发热,才干出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不会,绝对不会!这君臣之间一定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郑和连下西洋,其实是为了执行某些秘密任务。

差钱,还是差钱

下西洋行动的总策划是朱棣,因此我们得站在朱棣的角度来想问题。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皇帝,朱棣要处理的重大问题无非是两件事,一件是国防,要时刻警惕元朝的后裔蒙古人卷土重来。朱棣雄才大略,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直面北方的挑战,并数次御驾亲征,大大削弱了蒙古各部的实力,使蒙古铁骑几十年间不敢越雷池一步。郑和下西洋显然和国防扯不上关系。

另一件就是内政了,朱棣面对一个老爸朱元璋留下的难题:差钱。

其实我们在第六篇中就已经谈到,中国境内金矿和银矿十分稀少,因此在金属作为货币的古代,一旦中国的经济有所发展,经济总量和货币总量的矛盾就会日益突出。朱元璋一开始试图沿用元朝印制纸币的老办法,发行大明宝钞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与日益增长的经济总量相适应,结果由于无法控制纸币的贬值问题,大明宝钞可耻地失败了,民间依旧用铜钱作为货币。

但是铜钱本身是贱金属,一枚铜钱的价值很小。在小额交易中铜钱还是很方便的,比如买棵白菜、打瓶酱油什么的,但是经济越发展,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大额交易,这时铜钱的麻烦就来了。大额交易对铜钱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是古代铜的开采量受到技术落后和铜矿难寻的限制,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

同时从铸造角度看,铸造一批铜钱和铸造一批银币所费工时基本一样,但是平摊到每枚钱币上,铜钱的铸造成本同它本身的价值相比,就非常可观了,相反银币由于本身价值高,所以铸造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梁红玉金山击鼓退金兵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韩世忠与梁红玉夫妻二人同心协力为抗金效力。宋高宗软弱无能,又受到卖国贼的蛊惑,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建炎四年,金人再度南侵,兵分两路,一路由黄州渡江,一路由采石矶渡江,其主帅是金兀术。此时韩世忠率领着部队驻扎在江阴以下的长江沿线一带,可没过多久金军就打来了。韩世忠的部队提前做好准备,想在此截住金兀术

  • 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叫什么名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是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64年的时候成功试爆,该消息一出便立刻惊动了整个世界。因为这代表着我国军事实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再也不用承受其他国家核武器的威胁了。而这颗原子弹也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名字,那就是“邱小姐”。1964年10月16日,随着罗布泊上的一声巨响,新中国第一颗

  • 扁食名字的来历,饺子叫扁食是哪里的方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有记载:“元旦拜年”要“作匾食”,匾食指?答案:饺子匾食是北方的方言,一般指水饺、锅贴之类的面食。扁食是古代对饺子称唿,江苏中北部(秦淮河)和福建地区因古文化区域一直保留着叫扁食,也是该地区一直常见小吃。扁食扁食是古代对饺子称呼,江苏中北部(秦淮河

  • 夜游神是什么意思,夜游神是什么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夜游神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神灵。据传其生在南方荒野,共有十六位,一个个都是小脸颊、红肩膀,他们手挽手连成一片,为天帝守夜。一到白天,他们就会隐去。因只在夜晚出现,故被称作“夜游神”。(据《山海经·海外南经》)在现代社会,一般泛指喜欢夜间在外游荡的人。简介&ldquo

  • 李嘉诚是怎么创业的,李嘉诚的发家史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李嘉诚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成为连续15年华人首富的呢?下面一起看一下李嘉诚的发家史吧。贫苦童年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家庭。5岁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1939年6月,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

  • 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印尼五月骚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黑色五月暴动”是指,从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印度尼西亚(主要是:棉兰、巨港、楠榜、雅加达、梭罗和泗水)暴徒发动的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暴动,亦称为“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或“印尼五月骚乱”。1998年8月8日,旅美华人抗议

  • 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开国十大元帅名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授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是中国国家最高军衔。其中朱德、彭德怀、林彪等3人在1952年全军评

  • 百老汇在美国哪个城市,美国百老汇的历史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百老汇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9世纪初。当时的百老汇大道就已经成为美国戏剧艺术的活动中心。建立于公元1810年的ParkTheater是现今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始祖,第二间剧院TheBroadway在1821年才出现于百老汇大道(Broadway)上。百老汇在这期间的戏剧风格受到当时欧洲维多利亚风格(Vic

  • 饿鬼道是什么意思,饿鬼道的人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鬼道,亦称鬼趣,六道轮回中的一道,属于三恶道之一,也称为饿鬼道。简介鬼道之所以也称为饿鬼,是因为鬼道众生由于不善业的感召,大多都是肚大如盆,咽喉细如针孔,经年累月吃不到食物,见到食物扑上去吃,或因口中燥热喷火咽喉太细咽不下去,或者食物瞬间化为火炭烧穿肚肠,如此痛苦万状,称为饿鬼,是比较形象的。据大乘

  • 东北虎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虎濒危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东北虎,学名西伯利亚虎,是虎的亚种之一。东北虎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活动范围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不会爬树,很少袭击人类。东北虎极其珍贵,属于濒危级物种。东北虎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