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元甲是怎么死的,霍元甲是被毒死的吗?

霍元甲是怎么死的,霍元甲是被毒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75 更新时间:2024/2/1 6:32:32

说起霍元甲,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咱们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武道宗师。1910年9月初,日本对于霍元甲将俄国与英国大力士吓跑之事很是不服气,于是便找了十几名高手去找霍元甲过招。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日本武士惨败。然而就这件事,就跟日本人结下了梁子,这样的失败日本人怎能忍气吞声呢?

过了没多久,日本人改变了对付霍元甲的策略,开始准备使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来对付霍元甲。在比赛过后没多久,日本人设宴宴请了霍元甲,在这席间听说了霍元甲有着呛咳症这种病,于是便假装好心的为霍元甲介绍了一名叫做秋野的医生给霍元甲看病。但是霍元甲一生坦荡,哪曾想日本会下套呢?根本就没有怀疑的接受了秋野的治疗,并且留住在了虹口白渡桥的秋野医院当中。

然而霍元甲在服用了秋野的药物之后,不但不见病情好转,反而是越来越严重。治疗了没几天,9月14日就仙逝了,享年42岁。霍元甲仙逝后先是下葬在了上海,1年之后又迁坟到了故乡天津。关于霍元甲的仙逝,多年以来都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关于他的死主要有三种:

第一点是死于自己的武功。在早期精武会的实际操办者之一的陈公哲回忆说道:“霍元甲本身就患有咳血病,也就是说是痨病,经会发作,所以很有可能就是霍元甲死于自己练气功而不得法导致的病症。”关于这种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在《精武会五十年》中有记载着这么一句话,说是霍元甲在少年的时候就开始练气功,“吞气横阙,遂伤肺部”,于是便导致了咳血,面色蜡黄,所以人称“黄面虎”。

第二点就是对药物的排斥性。这些习武之人,尤其是像霍元甲这种武林宗师级别的人物,用药是非常谨慎的。霍元甲很有可能是排斥吃药而导致突然病情加重而死。往后小龙就是个例子,只吃了几片药,最终就去世了。

第三点就是日本人怀恨在心,下毒将霍元甲给毒死了。这种说法是传的最广的,也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尤其是在那个对着日本有着极度仇恨的时代,下毒的说法更是激起了各界人士爱国情绪以及同仇敌忾之心。后世在影视作品中,也都是这么安排的。不过这并不是说故意挑起中国对日本的仇恨情绪,而是霍元甲的死确实存在着太多的蹊跷。

你想想,霍元甲吃了日本人给的药之后为加速了病情加重?遇到这种情况,当时精武会还准备接霍元甲出院,然而秋野却是百般阻挠,这不就有问题了么?后来霍元甲的徒弟将药物拿去进行化验,结果这才得知霍元甲一直服用的是慢性烂肺药。在1919年精武会成立十周年出版的《精武本纪》中记载着这么一句话:“力士(指霍元甲)殁之翌晨,秋医(即医生秋野)已鼠窜归窟,力士门弟子大疑,检力士日服之药,付公立医院察之,院医曰:‘此慢性烂肺药也。”

从这一段记载的来看,日本人就是狼子野心,用了下三滥的手段将一代大侠霍元甲用慢性毒药给毒杀了。然而霍元甲在离世之后并没有进行过尸检。所以当时即便是《精武本纪》中有明确记载,但也不能保证100%保证是日本人下毒害死了霍元甲。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的人心。想象一下,一位武功高强、道德高尚、名声在外的人必须要去死,若你是电影编剧的话会不会安排成被下三滥的暗算给弄死呢?就比如下毒。霍元甲当年处在的时代就是一个中日矛盾激烈的时代,这种死法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不能保证当年没有心怀不轨之人在暗中搞事情。

因此霍元甲的死因就这么扑朔迷离了79年,79年之后,霍元甲墓出土了,揭开了霍元甲的真正死因。1989年,天津西青区在修建霍元甲陵园的时候挖出了他的遗骸。法医经过鉴定之后发现在胯部的地方发现了很多黑斑,经过鉴定之后确定为是中毒现象,至此霍元甲的死因是彻底真相大白了,果然是被日本人用下三滥的手段给无耻毒杀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霍元甲死于日本毒杀的确凿证据,日本官方是没有任何回应的。

然而近代历史上的日本还在搞什么“脱亚入欧”,自诩高人一等的明人,简直可笑。在说自己是文明人的同时却又频频对中国的名人采取着各种下三滥的手段,刺杀张作霖、巴玉藻,毒杀霍元甲、吴佩孚等,手段简直是卑鄙无耻到了极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人鼠之叹是什么意思,人鼠之叹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秦国宰相。“人鼠之叹”的意思,就是感叹人和人之间的地位差距,也用来感叹世道不公。那“人鼠之叹”的典故出自哪里呢?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故事?说的主人公是谁呢?“人鼠之叹”出自《史记·李斯列传》,书

  • 行百里者半九十是什么意思,行百里者半九十典故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行百里者半九十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那“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典故出自哪里呢?有什么历史故事呢?“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时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书中是这样记载的:诗云:“行百里者

  • 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朱允炆下落之谜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朱允炆,即建文帝,明朝第二位皇帝,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他的去向至今仍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话题。说起明朝的皇帝,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朱元璋或者是朱棣这俩父子了,毕竟他们两个人算是整个明朝最有名的两位皇帝了。既然有著名皇帝,当然也有存在感低的皇帝了,大家是否还记得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呢?他是朱

  • 什么是巫蛊之术?巫蛊之术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巫蛊之术,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一种邪术。很多人都不知道,如雷贯耳的巫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古代这东西,被视为绝对的禁忌,一旦发现就是杀头的罪。巫蛊一般认为,它起源于远古,包括诅咒、偶人厌胜和毒蛊等,又因为这东西一般都存在于贵族和高层的秘密斗争里,所以前两种比较普遍,而下毒则很少适用。主要是因为,但

  • 班姬团扇是什么意思,班姬团扇的典故主人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班婕妤,西汉后期著名的一代才女,曾是汉成帝宠幸的后宫妃子。“班姬团扇”的典故,是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也比喻形容凄凉哀怨的情感,毕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失宠而极其有才的才女。“班姬团扇”的主人公,是汉成帝刘骜的妃子

  • 爱屋及乌是什么意思,爱屋及乌的典故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爱屋及乌”的典故,出自于《说苑·贵德》,书中是这样记载的:“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意思就是:“臣听说,如果喜欢一个人,就会连他屋子上的乌鸦也喜

  • 历史上真实的潘金莲是什么样的,潘金莲被抹黑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潘金莲,明朝时期人物,因为小说故事的中伤诋毁,她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主角一般都是以男人为主,毕竟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从帝王将相到市井百姓,男性都是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中坚力量。然而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女性,特别是一些坏女人的角色对整个历史进程的发展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逍遥津之战的过程,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逍遥津之战,指的是公元215年,曹魏名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的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役后期,张辽率领追兵,以分兵毁桥的战术,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孙权蹴马趋津,跳过断桥,才得以逃脱。一些东吴军人被俘。此战化解了合肥之围,又称逍遥津之战,是三国时期合肥之

  • 柔然人是现在的什么人,鼎盛时期的柔然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柔然,是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制汗国,最高统治部落(可汗郁久闾氏本部)柔然是北方草原的部落联合体,国灭后,柔然上层离散逃亡,部分并入西魏和北齐,最终融入中原汉族。留居草原的柔然部众成为突厥汗国的一部分,之后经突厥高车契丹成为现在蒙古族的组成部分。柔然统治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成语故事,项庄舞剑的故事简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这句话的意思是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秦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