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指哪七个国家,战国七雄的疆域位置对应地图

战国七雄指哪七个国家,战国七雄的疆域位置对应地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76 更新时间:2024/1/18 19:29:19

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

早在西周时期,周朝分封的诸侯国至少在100个以上,这些诸侯国遍布各地,很多甚至在史料中几乎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个大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对于战国七雄来说,虽然各自的疆域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战国七雄的核心区域还是比较稳定的。

在此基础上,地理位置上的好坏,自然对各个诸侯国起到了重要影响,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诸侯国的强大与否。那么,问题来了,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国家是哪个?地理位置最差的诸侯国又是哪一个?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诸侯国应该是秦国和齐国,而最差的就是韩国。

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差的是韩国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先秦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对于韩国来说,地理位置最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是因为韩国的疆域面积相对较小。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互相攻伐,目的自然是为了争夺地盘。因为获得更多的城池,往往意味着拥有更多的人口,更多适合耕种的土地,从而继续支撑该诸侯国攻城略地。但是,就韩国来说,在三家分晋后分得的疆域是最小的。因此,这成为韩国成为战国七雄最弱小诸侯国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韩国的地理位置最差,显然是因为韩国地处多个大国之间,也即是大家熟悉的四战之地。对于韩国来说,主要疆域在今山西省、河南省一带,这正好处在秦国、魏国、赵国、楚国、齐国等大国的包围之下。于是,对于韩国来说,不仅没有足够的扩张空间,反而要担心自己的疆域被周边大国蚕食。总的来说,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楚国包围,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面积也是战火七雄之中最小的一个,于是,到了公元前230年,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

战国七雄中,魏国、燕国、楚国、赵国的地理位置,也是相对一般

对于魏国来说,实际上和韩国一样,都处在四战之地。不过,好在魏国的疆域相对较大,又在战国初期率先进行了变法,这让魏国得以在战国初期崛起,从而称霸中原。当然,因为地处四战之地,魏国在战国中期就逐渐衰落了。

对于赵国来说,向北需要防御匈奴的袭扰,向东则是强大的齐国,向西则是虎视眈眈的秦国,而向北则有魏国的阻碍。于是,赵国的地理位置,也很难说要比韩国、魏国好到哪里去。

对于燕国来说,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原之地,也即燕国的疆域,在当时是偏远之地,人口稀少,技术、文化也没有中原之地繁荣。而燕国想要向中原之地扩张,又会遭到赵国和齐国的阻碍。

对于楚国来说,是战国七雄中疆域最为辽阔的诸侯国,在此基础上,楚国的人口和兵力,也是战国七雄中最多的。不过,楚国的问题也非常明显,因为疆域实在太辽阔了,所以,楚国需要在西边防御秦国,在中部防御魏国和韩国,在东边防御齐国。因此,对于楚国来说,存在较大的防御压力。

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是秦国和齐国

最后,就秦国和齐国来说,则是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诸侯国。一方面,就齐国来说,地处今山东省一带,也即在地形上以丘陵、平原为主,不仅适合耕种,人口也比较密集。更为关键的是,齐国三面环海,所以其只需要防御好西边,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对于齐国的临淄,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城市之一,再加上山海鱼盐之利,这让齐国非常富庶,甚至可以说是战国七雄中最富庶的诸侯国。基于此,在战国初期,齐国可以和魏国相抗衡,并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击败了魏国。到了战国中期,齐国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如果不是五国伐齐,齐国自然不会走向衰落。换而言之,不管是秦国还是赵国、楚国,如果单独和齐国较量,很可能都要处于下风的。

另一方面,就秦国来说,地理位置同样具有优势。对于秦国的关中之地来说,关中,地名,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关中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

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并且,除了关中之地,秦国还可以通过函谷关等关隘,以此抵挡山东六国的合纵攻秦之战。在战国中期,秦国不仅夺取了汉中之地,还拿下了拥有成都平原的巴蜀之地,这让秦国疆域辽阔,还拥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并且,秦国的防御压力集中在东边这一个点,而不用像韩国、魏国、赵国等诸侯国一样,因为地处四战之地,而在防守上消耗太多的精力。所以,在笔者看来,秦国最终可以在战国末期一统六国,自然离不开优越地理位置上带来的先天优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当局者迷是什么意思,当局者迷有什么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如何解释成语“当局者迷”?有什么典故?【成语】:当局者迷【拼音】:dāngjúzhěmí【解释】: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成语故事】:唐朝的大臣羹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家的

  • 当头棒喝是什么意思,当头棒喝有什么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如何解释成语“当头棒喝”?有什么典故?【成语】:当头棒喝【拼音】:dāngtóubànghè【解释】: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成语故事】:黄檗禅师是古代一个有名的高僧,

  • 当务之急是什么意思,当务之急有什么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如何解释成语“当务之急”?有什么典故?【成语】:当务之急【拼音】:dāngwùzhījí【解释】: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成语故事】:有一次,孟子的弟子问起,现在要知道和要去干的事情很多,究竟应该先知道和干些什么。孟子回答

  • 杨坚是如何建立隋朝的,杨坚是如何铲除北周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杨坚,即隋文帝,接受北周静帝的禅位,建立隋朝。大象二年(580)五月,宣帝暴病而亡。早在大象元年(579)二月,宣帝就传位于长子静帝宇文阐,成为太上皇,自称“天元皇帝”,依然总揽大权。宣帝去世时,静帝年仅八岁,无法亲理政事,刘昉、郑译等人遂矫诏推杨坚辅政,杨坚由此得以入总朝政

  •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十恶不赦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十恶不赦”,常用来形容恶贯满盈、罪无可恕之人。那其中的“十恶”指的是什么呢?有不少人以为是“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大错特错了。在现代汉语中,成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并非实

  • 曹丕的儿子哪个当皇帝了,魏明帝曹叡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黄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

  • 甄宓为什么被称为洛神转世,洛神就是甄宓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曹植《洛神赋》生动形象的将这样一位姿态绝伦的神女描述出来。洛神本来应该是指上古神话中伏羲氏之女,但是因为曹植《洛神赋》出来之后,后人将其与嫂

  • 鸦片战争是哪国发起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鸦片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

  • 秦始皇统一货币是什么币,秦朝统一的货币名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从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钱(

  •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是谁,罗家伦是清华大学第几任校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969年12月25日,罗家伦因肺炎、血管硬化等症状并发,病逝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年72岁。罗家伦(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罗家伦(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字志希,笔名毅,浙江绍兴柯桥钱清镇江墅村人。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