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手下谋士排行榜,曹操有哪五大军师?

曹操手下谋士排行榜,曹操有哪五大军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24 更新时间:2024/2/13 0:32:01

2017年,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虎啸龙吟》轮番上演,为观众展现曹魏大军师司马懿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很多人认为,司马懿是曹操手下最能干的大军师。然而,在真实历史上,曹操手下有五大军师,而司马懿根本就排不上号。

很简单,司马懿在208年“赤壁大战”之后才加入曹操阵营,最初又被曹操顾忌,没有得到重用。直到219年,司马懿才有机会向曹操、曹丕提供计谋,“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但短短一年后,曹操就因病去世。司马懿自始至终没有进入曹操智囊团的核心层。

那么,在司马懿之外,曹操有哪五大军师呢?他们分别是郭嘉、荀彧、贾诩、荀攸、程昱。

郭嘉:第一军师

郭嘉是曹操阵营中最年轻的军师,也是公认的曹操第一军师。就如诸葛亮以“隆中对”进入刘备集团核心层一样,郭嘉以著名的“十胜十败”说,帮助曹操拟定了近期和远期的作战目标,从而确定了自己在曹操智囊团中的核心地位。

在郭嘉的策划下,曹操打败了远比自己强大的袁绍,擒杀了勇猛无敌的吕布,击败了浑水摸鱼的“江东小霸王”孙策,更是将刘备玩弄于股掌之中。207年,曹操有意远征乌桓,别人都不同意时,正是郭嘉力排众议支持曹操。最终,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以一支奇兵远袭乌桓,彻底征服了黄河流域以北地区。此后,曹操平定北方的趋势不可避免了。

荀彧:吾之子房

荀彧早在191年就加入了曹操阵营,是五大军师中最早“弃暗投明”者。当年,28岁的荀彧离开袁绍,前去投奔曹操。曹操高兴坏了,说:“吾之子房也。”曹操把荀彧当作辅佐汉高祖刘邦张良

事实证明,荀彧当得起“吾之子房”这个评价。194年,曹操打着“为父报仇”的名义,大举进攻徐州牧陶谦,一路势如破竹,陶谦根本就没法抵挡。眼看胜利在望,曹操却遭遇“后院起火”,陈留太守张邈其弟张超发起叛乱,迎接吕布攻占兖州。曹操时任兖州牧,兖州是他的根据地。

怎么办呢?曹操想征服了徐州,再回师消灭吕布。这时候,荀彧站出来劝阻。他以刘邦和刘秀分别占据关东和河内,取得巩固的根据地才得以获得天下为例,极力说服曹操先回师稳定兖州,否则,万一徐州攻克不了,兖州也已失去,到时候“将军当安所归乎”?一语惊醒梦中人。曹操迅速回师,打败了吕布,夺回了兖州。这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贾诩:算无遗策

贾诩最初是张绣的军师。曹操征伐张绣时,贾诩献计于张绣,用散兵游勇击败了曹操后卫部队。后来,贾诩竭力劝说张绣投降曹操。曹操闻讯大喜,亲自迎接贾诩,说:“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军师的作用就是为主帅提供作战对策。贾诩做得怎么样?陈寿在《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算无遗策,经达权变”。这个评价是很高的。

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当时,曹操大军的军粮已经用尽,处境相当危险。曹操咨询贾诩,贾诩说:“公明(曹操)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意思是说曹操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4个方面都胜过袁绍,只要抓住机会,一定能战胜袁绍。

于是就有了写进历史教科书的“官渡之战”。

荀攸:非常人也

荀攸比曹操小2岁,他们算是同龄人。荀攸成名很早,早在189年,他就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密谋,要杀掉朝廷重臣董卓。事情败露后,同谋者有的被收监入狱,有的畏罪自杀,只有荀攸镇定自若,照样喝酒吃饭,安然度过。

由此可见荀攸具有过人的胆识。因此,196年,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到许昌后,亲自给荀攸写信,请他来辅助自己。荀攸应召而来,被任命为汝南太守。曹操还高兴地对荀彧、钟繇说:“公达(荀攸),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荀攸在曹操阵营妙计百出。200年,“官渡之战”前夕,袁绍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曹操亲自率部前去解围。荀攸提出“声东击西”计策,先派人佯攻袁绍后方,待袁绍分兵应战后,立即派轻骑袭击进攻白马的袁绍军队。曹操采纳了计策。果然,曹操派关羽率一支轻骑袭击白马,于万军之中斩杀了大将颜良。

白马之围解除后,袁绍派兵来追赶。当其余将领感到害怕时,荀攸又献计诱敌深入、趁机歼灭。结果,大破袁军,斩杀袁绍大将文丑

程昱:站对队伍

在曹操五大军师中,程昱年龄最长,出生于141年的他,甚至比曹操还大了14岁。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路诸侯都在招兵买马,稍微认识几个字的读书人都得到重用。当时,兖州刺史刘岱想招徕程昱,被他拒绝了。后来,曹操兵临兖州,也来招徕程昱,他却一口答应。

同乡人都很疑惑,问他:“何前后之相背也!”程昱不说话,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站队这种事情,能给别人说吗?

程昱对局势的判断极为准确。194年,曹操在与吕布争斗时失利,又碰到蝗虫灾害,进入人生的低谷。就在这时,袁绍抛来橄榄枝,请他到邺城去主持工作。曹操一想,跟着袁绍也不错,是一份有前途的工作。然而,程昱及时制止了曹操。

程昱说:“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将军以龙虎之威,可为韩、彭之事邪?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业可成也。”在程昱看来,袁绍根本就不具备夺取天下的实力,曹操能力远在袁绍之上,不可屈居袁绍之下。只要奋起神武,整顿残局,霸业可成。

好在曹操听取了这一番话,否则三国就没他曹操什么事情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正史上包青天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包拯生平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包拯与海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清官,对于人品,更是“头铁”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辞官不赴任。受任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

  • 姜维一计害三贤怎么回事,如何理解姜维的一计害三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三贤是指邓艾、钟会、姜维。司马昭掌权后,为树立威望为自己篡位铺平道路。召集人员商议论,蜀汉有天险,易守难攻,众将领都不敢应答,只有邓艾愿意前往。此时钟会拿出事先画好的蜀汉地图,陈述自己的伐蜀谋略,司马昭听后表示十分赞同。于是令钟会为主帅、邓艾为副帅,卫灌为监军,一起伐蜀。钟会大军离开后,有人对司马昭

  • 陶谦三让徐州是怎么回事,陶谦为什么杀曹操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陶谦三让徐州”是我国第一部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则经典故事。讲述的是陶谦三次想将徐州转交于刘备进行掌管的历史故事。陶谦作品陶谦原来在徐州担任刺史一官,后因年老,且身体抱恙,想将掌管的徐州让与他人。“陶谦三让徐州”讲述的是陶谦三次想将徐州让

  • 岳飞著名的三个故事,岳飞的五个经典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中国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他在抗金战争中训练出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岳家军,让敌人闻风丧胆。然而就在岳飞抗金取得节节胜利时。宋高宗赵构、奸臣秦桧却以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杀害。当时岳飞年仅39岁。如今,岳飞“精忠报

  • 南宋中兴四将是哪四人,中兴四将之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宋高宗赵构在绍兴重建宋王朝及南宋初年宋军抵御金军入侵这段历史称为一次“中兴”。其中有四位军事统帅抗金功绩最为突出,他们是: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中兴四将指中国南宋时期四位著名南渡将领,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四位将领是指岳飞、韩世

  • 张顺的绰号是什么,张顺为什么被称为“浪里白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中的张顺为什么被称为“浪里白条”?张顺简介张顺,《水浒传》里的人物,在梁山排第三十位,水寨八员头领第三位,因为水性极好所以外号“浪里白条”,天损星。在对抗朝廷的几次围剿里,张顺接连擒拿牛邦喜、高俅,威名大振。最后随宋江征讨方腊,在涌金门被乱箭射死

  • 历史上郭嘉的才能如何,三国演义郭嘉被神化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三国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有众多的谋士,要说哪个谋士能排第一?恐怕很多人都会选郭嘉(字奉孝),认为这个人能力实在太强了,甚至现在很多人说郭嘉不死就没有三国,或者郭嘉不死诸葛不出(郭嘉辞世与与诸葛出山为同一年),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夸大呢?人们之所以常说郭嘉不死,就没有三国,其实多是因为《三国演义》中曹操

  • 李存勖是哪个朝代的人,李存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时期的传奇人物中有这么一个人,他少年成名,出身军旅世家,他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他曾吓得乱世枭雄朱温胆战心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他称王称霸,灭亡了不少割据军阀,甚至一度击溃契丹,威震天下。但同时,就在他着手统一中国的最后阶段,他死了,死于兵变,确切的说是死于一场困扰了中国几百年的难题。这个人

  • 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孔融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的好解答的,孔融也是一位让个性害了的人,太过于的心高气傲了,下面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把曹操逼上杀自己的道路上来的。首先孔融成名很早,孔融让梨的事情大家早有听说,所以孔融从小就被誉为是孝子,品德好,懂谦让,感觉就是一个未来的大儒之人。孔融也的的确确是很有才华,但是文人其实都心高气傲,

  • 万历皇帝到底算是一位明君,还是一位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皇帝,是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时间里,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在他统治期间,既出现过奋发图强的局面,也出现过荒废政事的情况,很多人也都认为,正是因为万历的这些做法,使得明朝走向了毁灭。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综合来看,万历皇帝到底算是一位明君,还是一位昏君?大明每年农税二百万两白银,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