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一种酷刑没有任何疼痛感,但却十分耻辱

古代一种酷刑没有任何疼痛感,但却十分耻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299 更新时间:2024/1/22 3:10:57

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对于那些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的臣子,以及犯下十恶不赦的罪犯采取了严刑酷法。据统计,古代的酷刑大致可以分为二十二种,如凌迟、腰斩、车裂、剥皮、炮烙、斩首等等。这些酷刑让人闻风丧胆,不战而栗,有效地维护了封建统治。

这些酷刑在今天看来都极不人道,但在当时的社会确实司空见惯。历朝历代死于酷刑的人数不胜数,比如以严酷著称的商鞅最终也是受到了车裂之刑。一般情况下而言,被施以酷刑的大多是情节极为严重者,又或是在政治斗争中失势的一方。在二十二中酷刑中,凌迟是最为残忍的一种,也是最高统治者最喜欢的刑罚,凌迟直到清末才被废除。至于其他酷刑,并非每个朝代都会沿用。

当然,既然被冠以“酷刑”二字,必然会带给受刑者无尽的身心痛苦,其实用摧残来形容或许更为贴切。可是还有一种酷刑比较奇特,受刑者不需要承受任何的身体疼痛,而是一种精神摧残,受此刑罚的人将为世人所不容,所带来的后果也比凌迟更加残酷,这就是髡(kūn)刑。

古话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思是连死都不怕还怕以死相要挟吗?还别说,说这话的人就是不知髡刑的厉害。髡刑最早源于西周,王族中有人犯宫刑者,以髡取代,就是剃光头发和胡须,以达到侮辱人格的目的。髡刑所应用的朝代并不多,东汉以后就慢慢废除了。

有人会问,剃掉头发和胡须也算酷刑吗?在古代,向来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在传统文化的思维下,人们往往视头发胡须为生命,甚至比生命更为珍视。设想,受髡刑的罪犯处于非正常的状态,在精神上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也势必引起人们的反感和仇视,这样的人,世俗社会认为是大不孝行为,所以当时的人蔑称他们为“髡人”。

自西周到东汉这段时期,对于髡刑的实施大多持谨慎态度,即便在最高统治看来,若不是罪大恶极者也不会轻易判处髡刑,因为这样等于就是葬送了一个人未来。而对于那些受髡刑得人来说,宁愿凌迟处死也不愿意受这等人格侮辱,被视为愧对列祖列宗,还让子孙后代世人瞧不起。

三国时期,曹操在一次行军中颁布命令让军队不许践踏田地,违者斩首。可不巧的是,他的坐骑因为一时失控,冲进了农民的田地踩踏禾苗。为了严肃军纪,曹操割掉了自己的头发以代自己的头,给了将士们 一个交代。显然,当时的人将头发和头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说起剃发,最著名的还是清代。1644年,清军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下达了剃发易服令,并且声明“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显然,那个时候头发和头也是并重的。对于明朝百姓来说,改朝换代是天经地义的事,服从新的统治者并不耻辱,老朱家当皇帝和爱新觉罗氏当皇帝,对于一般的百姓而言都要纳粮交税,只要有饭吃其实都一样。

可是历史告诉我们,清入关后很长一段时间,民众纷纷起来反抗清廷,其根源就在于剃发。为了保住自己的头发,人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无不告诉世人,为了捍卫民族尊严和传统文化,无数的义士抛弃生命作出了最后的抗争。

说到底,髡刑是想从根本上击溃犯人,用传统儒家思想去瓦解他们的精神和信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少,髡刑作为一种惩罚手段也逐渐偏离了初衷。而且对于那些罪大恶极之人来说,只有凌迟这样的酷刑才能起到震慑作用,因此髡刑也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标签: 古代商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北伐成功,为何桓温和岳飞北伐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与岳飞恒温比比有三胜之利,其实拿朱元璋和岳飞恒温来比较的话,从形象上来说恒温和岳飞是铁骨铮铮硬汉将军,朱元璋是动辄抄家灭族过河拆桥喜怒无常的天子,可是朱元璋综合实力确实胜过恒温岳飞等人!各位小主且听老龙细说一番!介绍:比较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战争历来是往南方经济中心打打,可是历史上就有这么

  • 朱元璋宠爱郭宁妃,为什么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子掌管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宁妃,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这个李氏不仅在位分上落后郭氏许多,连出身背景都不如郭氏出色,其父名为李杰,早年就在征战途中牺牲了,也没有其他的家族势力,与郭氏两相对比,显而易见李氏比郭氏的条件差一大截,那为何历史成为了名义上的“后宫之主”呢?朱元璋可能也考虑到了李氏名分卑微的问题,所以有意晋升她的位分,可是由于马皇后刚刚香消玉殒不

  • 在太后的庇护下,铁木迭儿无恶不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铁木迭儿,元朝,历史解密

    元朝统治者中的贤君屈指可数,致使权臣当道,朝纲混乱,祸国殃民。一些奸佞小人在残忍的宫廷斗争中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留下了昭昭臭名,奸相铁木迭儿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铁木迭儿也算是名将之后,他是成吉思汗时期功臣者该的玄孙。可他并没有继承祖先的忠勇之风,只有一颗投机钻营的小人之心。铁木迭儿是元朝官场上的不倒

  • 韦昌辉杀掉杨秀清之后,为什么还要大开杀戒呢?防止残余势力反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韦昌辉,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1856年,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高层突然撕下了和睦的面具,兄弟间开展了一场毫无人性的混战,先是东王杨秀清被杀,接着洪秀全又处决了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翼王石达开家眷也大部遭受屠戮,随后率精锐出走。这场内讧使得太平天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史称“天京事变”。杨秀清是太平天国最具才干的人才之一,太平军在

  • 元朝灭亡成吉思汗的后人怎么样了 他们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成吉思汗,历史解密

    元朝灭亡成吉思汗的后人怎么样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朝代,这个王朝被灭后,却继续存在,只不过是苟延残喘,备受欺凌,它就是大元王朝。大元曾经是世界上版图最大,国力最强的国家,没想到灭亡后惶惶不可终日,如丧家之犬被追逃,所谓

  • 他被贬官,临行前他对武则天说了一段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武则天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了很长的时间 ,到后来才终于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立下了李显为太子。但是这个时候的武则天虽然立下李显做的继承人,但是却并没有削弱武氏家族的权力,武承嗣和武三思依然是亲王,在朝中依然十分的得宠,这就使得这两个人并没有放弃成为武则天继承人的想法。于是就形成了两股争夺继承人的势

  • 郑子婴:春秋时期郑国第八任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郑子婴,春秋,历史解密

    郑子婴 (? ─ 公元前680年),姬姓,郑氏,名婴,字子仪,史称郑子婴,郑庄公之子,郑昭公、郑厉公、郑子亹的弟弟,春秋时期郑国第八任君主,公元前694年─公元前680年在位。公元前694年,齐襄公杀掉郑子亹,郑国大夫祭仲迎立公子婴为君,祭仲继续执政。公元前680年,郑国大夫傅瑕杀掉郑子婴,迎接郑厉

  • 他们是梁山上的三大恶人,相比较杀人不眨眼的李逵,智多星吴用更是阴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其实在小编眼里觉得,梁山好汉里确实没多少善茬,除了林冲、朱仝等少数人吃过皇粮的除外,大部分人在上梁山前都干过偷鸡摸狗杀人越货的勾当。如果要列数梁山中排名前三的恶人,非数以下几个人不可。一、李逵说道恶人黑旋风李逵肯定首当其冲,这个人长得五大三粗,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又容易暴躁。虽说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急

  • 朱元璋的侄儿送来一个会写诗的女子,为何被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明初大臣刘辰的《国初事迹》记载:太祖亲征婺洲,有侄男子进女子一人,约二十岁,能作诗。太祖曰:“我取天下,岂以女色为心?诛之于市,以绝进献。”就是说,朱元璋率军攻打婺洲的时候,朱元璋有个侄儿给朱元璋献上了一个会写诗的女子。朱元璋说,我现在是在打天下,岂能沉湎女色?把这个女子拉出去杀了,避免将来再有这样

  • 揭秘:为什么清朝三个皇帝庙号都带“祖”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皇帝是九五至尊,是最尊贵的身份,关于皇帝的繁文缛节是多之又多,从登基到退位,从出生到去世,都是要严格遵守礼法和规矩的。当朝的历任皇帝需要遵守一套体系,他们有独属于自己的谥号、庙号和年号,不仅是代表说明皇帝本人的功绩,后世人也会以此为称呼用来辨别皇帝身份。比如一个朝代中的历任皇帝都会有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