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西汉为何会出那么多的明君 离不开前人的正面影响

揭秘西汉为何会出那么多的明君 离不开前人的正面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80 更新时间:2024/1/28 21:09:38

自刘邦建立西汉,到王莽篡位建新朝,在西汉的二百一十年间,这个王朝共出现了十二位帝王。其中,光是贤明赞誉千古未绝的帝王,就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汉武帝刘彻和汉宣帝刘询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刘家能出如此多明君,首先便与其时代密切相关。我们不难发现,西汉的明君,主要生活在西汉早期,直到盛世。从汉高祖在刀光剑影中建立起西汉,到汉武帝将这个王朝迎上巅峰,再到汉宣帝继承汉武帝的政治遗产,这些明君所在位的时代,要求他们为政得当。

越是亲身经历过创业的艰难,就越清楚守业的必要。刘邦作为一个典型的草根帝王,有着强烈的巩固家族统治的欲望。在萧何、张良等贤臣的辅佐下,他顺利的从一个农家子弟,转变为一个体察百姓的出色的政治家。刘邦不但自己为政贤明,还对自己的继承人提出为政要求。

而汉惠帝刘盈,不仅有汉高祖、吕后、曹参陈平等人的耳提面命,他本人,也是经历了秦末的战火,深知刘家的家业来之不易。刘盈在十六岁时便即位,之后国家大权实际上由吕后掌握。因而刘盈也不得不采取更温和的为政风格。换句话说,有了强势的吕后唱红脸,白脸自然就留给了刘盈。他推行仁政,放宽思想文化控制,因而政治愈发清明,他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代明君。

而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他们也从自己做起,带领西汉迎来了著名的“文景之治”。刘家子弟能做好自己,也是他们明君频出的重要原因。当时仍处于西汉初年,人们还在努力摆脱秦末以来战乱带来的经济凋敝。因而二帝继续推崇黄老之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不仅汉文帝一生节俭,二帝还在春耕时下地劳作,以此来劝课农桑。正是他们身上那种纯朴而又真挚的情感,引导他们成为了真正为民着想的明君。

而汉武帝刘彻,本已经是家业稳固的天选之子,但他自己却很有抱负。在刘彻出生的三年前,即景帝三年(前154),七国之乱爆发。虽然这场叛乱在三个月内即被平定,但这场祸患却给刘彻敲响了一个警钟:危险一直都存在,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守住天下。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朋友们应该都有所了解。虽然这位带领西汉走上巅峰的君王和秦始皇一样,功过皆有,历史评价颇为复杂。但他通过推恩令等解决郡国并行制的弊病,推行平准等稳定经济秩序,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而推广教育,都切实推动了西汉的发展。

而西汉的最后一位著名明君汉宣帝刘询,也是一位复杂而简单的帝王。他的复杂,来源于他的经历。刘询确实是汉武帝的嫡系血脉,但由于巫蛊之祸,刘询早年一直苟活,因而接触到真正的底层民众。继位后,刘询又受到霍光的控制。因而对刘询而言,只有自己成为一位有真材实干的君主,才能不负家族,不负余生。

刘询是因为才能和德行而被霍光送上帝位的。他不缺为政的能力,更不缺将心比心体谅百姓的气度。因而他也是简单的。在自己饱经苦难以后,刘询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治理国家的事务中。这位帝王像他的前人们那样,一心为国,励精图治,政绩颇丰。

再之后,刘家也没逃过“富不过三代”的厄运。安稳的社会让帝王沉迷酒色,日益荒淫,明君也就不再出现。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西汉明君一代接一代,自然离不开前人的正面影响。而早期西汉社会的落后和不安,也要求这些帝王成长为实干家,成长为有真材实料的明君。最终,在他们的努力下,臣民对他们称赞,青史将他们留名。

标签: 西汉刘邦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元顺帝为何如此热爱做木匠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什么样的皇帝都有,宋代的皇帝喜欢书法字画,明代的皇帝不爱上朝,而介于宋朝和大明之间的大元,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时间,产生了十一位皇帝,大元换皇帝的速度太快,导致人们对元朝的皇帝了解都不多,大明天启皇帝喜欢做木匠活,在元朝也有这么一位喜欢做木匠活的皇帝,这就是元顺帝妥欢帖木尔。元顺帝是元明宗的

  • 清朝建立前的满洲八大姓,慈禧家族为何入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满洲八大姓,清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是清朝至高无上、最为尊贵的姓氏。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清朝建立前,爱新觉罗在满洲女真族部落不是贵族姓氏,只是一个普通家族姓氏,因为努尔哈赤崛起,统一了满洲女真族部落,才让爱新觉罗这个普通家族姓氏走上历史舞台。在清朝建立前,准确来说应该是后金建立前,因为努尔哈赤建立的

  • 李世民军事能力如何?领兵能力第一,但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唐太宗的评价是这样的:重用人才、虚怀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李世民在后世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力,一方面是他个人能超强,另一方面也是杰出人物广为推崇的结果。众所周知,毛主席喜欢读古书。一次,毛主席在读完明朝冯梦龙编纂的《

  • 大清满族女子与汉族女子是怎么区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大清满族与汉族女子如何区分?从耳朵就可以分辨出来。不得不说一直以来不管是哪个民族,他们都有着各自和其他部落不一样的生意习惯以及文化习俗。而在大清时期满清正统之下,满族和汉族出身的女子也分别有着自身的特质,而她们之间的区别也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大家想要区分满女和汉女的话,其实也是很好分辨出来的,下面小编

  • 天下无敌的吕布,为什么最后下场还是那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吕布,三国,吕布,历史解密

    三国乱世,多少英雄登上历史的舞台想要留下浓厚的一笔,然而都潦倒退场。乱世之中,天下出过很多英雄,但能让世人记住的少之又少。三国第一武将吕布,一生天下无敌、骁勇善战,而白门楼被自缢多少让人感叹。要说吕布的武艺,那绝对是让天下群雄所仰望,可又因为名声不好,也让天下英雄不屑。“三姓家奴”是他一生无法抹去的

  • 被康熙连降3级,却乐滋滋跑回家,多年后重出江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历史解密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人心是最难搞懂的东西,古代权力集中在皇帝的手中,所有的大臣身家性命也在皇帝的手中,但想要别人为你好好卖命,也不能天天拿死去威胁别人,如何更好的掌控臣子,是每个帝王必修的功课。把这个功课做到极致的当属明清时期的皇帝,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明清之后很少有大臣造反的,基本都是民间起义。清朝

  • 揭秘:反清复明的人为什么比反元复宋的人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以汉人为传统政权,但是也经历过两次异族统治,一次是蒙古人的大元政权,一次是女真人的大清政权,两次异族统治皆有汉人政权在与之盘旋,南宋爱国人士称反元复宋,南明政权爱国人士称反清复明,那么,同时为赶走异族人,为何为何反清复明的人比反元复宋的人多?首先旗号问题。古人讲究

  • 秦国的建立者是谁?他是怎么建立秦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秦国的开国君主是秦非子,嬴姓,名非子,号秦嬴,他的祖先伯益曾辅佐舜帝驯服众多鸟兽,舜帝赐其嬴姓。后来,伯益的后人造父平定了徐偃王之乱,周穆王便将赵城赐封给造父,从此以后,造父的族人就以赵为氏,即为嬴姓、赵氏。秦非子生活在周孝王统治时期,那时他居住在犬丘,以擅长喂养牲畜而闻名。在古代,牲畜不仅仅是食物

  • 揭秘:名将关羽比较尊重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关羽这个人武艺高强,性格孤傲,一生中非常敬佩有本事的人,比如他自己曾说:“益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即吾弟也:位与吾等,可也。黄忠何等之人,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看来老将黄忠不是关云长欣赏的人物,除了张飞赵云马超,那么谁还能再入关二爷法眼呢?其一,张辽。昔日张辽曾在吕布手下效力,三国

  • 唐朝时期的昆仑奴是怎么来的 为何他们会受到贵族的争抢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昆仑奴,历史解密

    奴隶在封建社会是一种身份和地位很低的人群,但是在唐朝有一种奴隶——昆仑奴却颇受贵族的喜爱有的昆仑奴甚至过比一般的百姓还要好,这主要是因为昆仑奴们有许多中原人难以比拟的过人之处。据一些典籍记载,昆仑奴主要是来自东南亚等国他们肤色黝黑,是卷的因为这些与众不同的外形,所以他们颇受唐朝一些贵族的追捧,这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