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是如何赢得邯郸之战的?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是如何赢得邯郸之战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93 更新时间:2023/12/11 1:18:40

邯郸之战,或者是邯郸保卫战,不是赵国一个国家把秦国打败的,是东方六国合纵跟秦国打,只能说当时的秦国刚从军队损失过半的长平之战中恢复过来,单独打个赵国或许有胜算,还没有实力一挑六。确切地说,秦国是一打三都没打过,赵国和楚国魏国联军里应外合,打败了秦国。但是邯郸之战秦国主力并没受什么大的损失。

话说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二六〇年七月,然后在下一年,公元前二五九年的十月秦国就霸占了韩国的垣雍,垣雍这个地方对魏国来说至关重要,在魏国的国都大梁的上游,控制了垣雍,就可以随时发大水淹了魏国国都。在长平之战发生的时候,秦昭王担心赵国合纵魏国,就对魏王说等打完赵国就把韩国的垣雍割给魏国。因为秦国信誉不太好,魏国也没完全相信,但是魏国总之考虑到其他原因,最后反正是没有帮助赵国,却在赵国忙活长平之战的时候,乘机派兵东进,兼并了鲁西几个小国。

秦国占领垣雍,就是为了控制魏国,目的在于他马上要再次攻打赵国,而且兵分两路进攻赵国邯郸,占领了垣雍,魏国就不敢轻易援赵了。

秦国经过一番布置,接着派大将五大夫王陵率大军正式攻打赵国国都邯郸。由于对长平之战还记忆犹新,此时的赵国实在是上下一心,对秦国痛恨至极。《战国策》上白起曾经说“主折节(君主放下架子)以下其臣,臣推体(官员推心置腹)以下死士,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赵国上下是空前的团结,大臣的妻妾都跑到军队里帮忙了,士兵们能不勠力同心对敌吗?所以王陵攻打赵国邯郸失败了。只能围着赵国邯郸,却打不进去,这一围就是三年。

第一次打邯郸秦国没拿下,于是秦王急匆匆地就赶紧找白起,让白起去打赵国,白起由于具有上面对赵国的认识,认为不好打,也因为跟丞相范雎有矛盾,装病不愿意去。而且范雎跟白起的矛盾很大,直接影响了这次战事。

我们先说说白起跟范雎的几次矛盾。

白起是魏冉的人,范雎干倒魏冉得到秦国相位,白起早有怨言,梁子算是第一次结下了。

长平之战之前赵国和秦国已经对峙了三年,两国近百万大军的消耗是非常大了,都消耗不下去了,所以赵国换掉廉颇用赵括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两边换了主将以后,赵括被切断粮道等待救援,秦国也需要粮草啊,于是白起派手下去秦王那里要粮食,派去的这个人是白起的心腹,结果让范雎给杀了,秦王也痛斥白起不体恤民情,因为秦国刚发生过灾荒,实在也没粮食了。因此白起跟范雎又结下了梁子。

而长平之战之后,本来秦王是让白起攻赵的,但是范雎怕刚大胜了长平之战的白起功上加功,势力大过自己,就听从别人的建议跟秦王说可以和谈,让韩国和赵国献出几个城池,就不打了,因此二人再次结下了梁子。

白起于是托病不愿意攻赵,也有跟范雎的矛盾的原因在里面。

王陵攻打邯郸失败,秦王没办法又急匆匆去找白起,白起又是装病不出,实在没办法范雎于是起用郑安平为将军,成为进攻邯郸的主帅。这个郑安平曾经帮过范雎大忙,范雎能进入秦国,就是郑安平的功劳。

在围困赵国邯郸的过程中,东方六国也没闲着,战国四公子里面的三个,信陵君、春申君和平原君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赵国平原君异常活跃,南走北窜,终于合纵赵魏楚三国,集结魏楚联军成功,后来韩国也加入合纵之列,将秦国打败。

正当赵国几十万大军被围困在长平等待救援的时候,东方其他几个国家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坐看两虎相斗,但是这次秦国围困赵国邯郸,赵国有灭国之虞,赵国被灭,东方六国的合纵之势势必瓦解,秦国将异常强大,虽然各国国君仍然磨磨蹭蹭不愿出兵,但是各国的上层有识之士觉得必须要救赵国了。

主持这次合纵事宜的是赵国的平原君。毕竟处于危险之地的是自己的国都,最是着急。

平原君先找的魏国,因为平原君的老婆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是魏国的王族,但是魏国由于垣雍这个地方被秦国霸占,实际上已经被秦国控制,魏王虽然派将军晋鄙率十万大军前去往救赵,但是因为怕秦移兵还击,大军走到汤阴(今河南汤阴)就不敢前进了。

平原君没办法,于是只好带着门下三千食客中的二十人去楚国游说,毛遂自荐就发生在这次游说,毛遂到了楚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按剑而前,说服楚王,歃血为盟,迫使楚王同意派春申君和大将景阳为主帅出兵合纵救赵,:

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

楚国是定了,但是楚国和赵国中间还隔着一个魏国,楚国大军北上救赵,势必要经过魏国,于是平原君没办法,还得再去说服魏国,历史上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就发生在这时候。

信陵君魏无忌本来是魏王的弟弟,但是魏王一直很忌惮他,魏国虽然也出兵救赵了,但是大军由大将晋鄙率领,停留在汤阴,不再前进一步。平原君是信陵君的姐夫,跑来魏国把信陵君说了一顿,信陵君也觉得要救赵国,多次劝谏魏王,但是魏王害怕秦国,不敢让大军前进一步。

信陵君没办法,就自己带了自己的宾客,想去赵国帮忙打仗,但是人毕竟太少,才凑了一百多辆战车,刚出了城门就想到自己的门客侯嬴,于是侯嬴就给信陵君设计下“窃符救赵”的计策,信陵君依计而行,从魏王的宠姬如姬那里得到了虎符,然后侯嬴又让自己的朋友朱亥跟着信陵君到晋鄙的大军那里,杀了晋鄙,拿到了魏国十万大军的指挥权。

到此,赵魏楚的合纵之事已经形成。赵国的平原君听从赵国李倓建议,让妻妾去军营劳役,感动了士兵,得三千死士,由李倓率领,与秦国决一死战,正好魏楚联军也赶了过来,内外夹击,秦国终于被打败。

这时候秦王又想起了白起,但是白起仍然托病不出,而且还拿以前说的那些话挤兑秦王,大概意思就是“莫为言之不预也”,不客气地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秦王听了很气愤,就找理由逐渐把白起弄死了。

标签: 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捻军”是什么组织?为何鲜有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时期太平天国,就算是不熟悉历史的人,也能知道洪秀全的名字,不过说起捻军二字,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捻军是与太平天国,同时期出现的农民武装,而且活跃了近十五年才消失,最鼎盛时期甚至佣兵可达20万,只是因为名号没有太平天国响亮,于是就算有很多壮举,也只能被历史埋没,所以很多人对他们了解甚少。其

  • 古代真的有指纹鉴别技术吗 为何古人会在案中按手印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手印,历史解密

    指纹是很重要的,用指纹可以开手机可以开门锁,在探案的时候警察根据指纹可以找到嫌疑人,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也就成为了一个人的代表。所以凭借指纹就可以解决很多麻烦。在古装剧里可以看见很多按指纹的画面,不过那个时代鉴别技术还没出现,他们为什么还要按手印?在古代如果发生案件,是无法对现场的指纹进行鉴

  •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颖达,唐朝,历史解密

    孔颖达(574年-648年),字冲远 (一作仲达 、冲澹),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唐朝经学家,孔子的第31世孙。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574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大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入

  • 什么是虎符?是权利的象征,能调动整个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虎符,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古代的传播不是很发达,所以有些士兵可能没有机会看到皇帝在他们的生活。于是皇帝授权将军打仗,授权的标志就是虎符。士兵参军必修课是阅读和理解虎符的图纸,以便遵从调度。在这一点上,有人问为什么没有人抄袭虎符叛乱。你真的是个傻瓜吗?如果反叛如此容易,皇帝会死多少次?首先,你需要皇帝的命令,虎符和军队。当你调

  • 范蠡能几次发家,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范蠡,春秋,历史解密

    可以说,历史上每一位开国皇帝的崛起,都离不开他身边的功臣们。而这些功臣,尽管他们在皇帝打江山的时候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旦皇帝登基之后,这些功臣则成了皇权的最大威胁,以至于他们几乎会被屠戮殆尽,很少有人能够幸免。不过,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人物,不仅在帮助皇帝夺取天下之后功成身退,而且,还凭

  • 孝烈方皇后的坤宁宫着火,明世宗为何不让人救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孝烈方皇后,明朝,历史解密

    方皇后是一位集才、色、识、胆全面的女子,在处理明世宗险些被宫女勒死的事件的时候,表现出的机智和才华,更是让明世宗更加宠幸于她。那为什么在方皇后所住的坤宁宫突然着火的时候,明世宗却未让人去救火,以致于方皇后被活活烧死呢?明世宗朱厚熜有三位皇后,分别是孝洁皇后陈氏、废后张氏还有就是孝烈皇后方氏。明世宗对

  • 日本为什么叫“倭国”?古代的日本人有多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日本,历史解密

    日本在古时被称为倭国,这里的倭是指矮的意思,所以倭国也就是矮国,还记得童话世界里的小人国吗?那么日本古时到底有多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虽然说因为缺乏营养的原因全世界人类古时都会普遍矮小,但日本确实矮小的让人惊叹!日本人与弓的比例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片,还没有弓箭高的日本人。古代一张最长的弓一般长5英

  • 弘历给儿子一个宫女,之后此女生下了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在清朝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是属于一夫多妻的制度,包括当时的皇帝也是这样,女子出身很重要,皇上娶的女子,都是名门家族的女子,皇上上位以后,每三年都会选一次秀,只要是八旗中的女子,一定要参加选秀,不能自己进行婚嫁,皇上选中的女子有很多,他们选出的女子基本上都会赐给皇子或者是皇室家族的人,但有一次弘历给儿子

  • 伊索寓言简介 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伊索,古希腊,历史解密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7篇。《伊索寓言》中收录有三十多则寓言,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书中讲述的故事简短精练,刻画出来的形象鲜明生动,每则故事都蕴含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经验。该寓言

  • 古代不同时期的主流肉食 古人三千年吃肉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先秦时期牛羊肉便是高大上肉食在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就懂得驯养“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牲获得肉食,但不同的肉食在食物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地位,这种地位甚至影响到今天的肉类价格。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牛羊毫无疑问是最贵族化的肉食,《礼记·王制》也说:“诸侯无故不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