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北宋灭亡时著名的杨家将去哪儿了?

揭秘:北宋灭亡时著名的杨家将去哪儿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23 更新时间:2024/1/16 21:16:20

北宋灭亡时著名的杨家将去哪儿了?受评书、戏剧、电影及电视剧等影响,杨家将的声威在普通人眼里那是神威无比的——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其实,杨家将并不仅仅是传说,历史上真有杨家一门忠烈御敌。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战斗力,北宋灭亡时,这样一支生力军又去哪了呢?

杨家将的威名实际上只维持了三代而已,在北宋灭亡前,就已实力不在。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个人是历史中杨家将的主要人物。杨家将三代血战报国的事迹,为后人所传扬。尤其是杨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已经天下闻名。

历史上的杨家将里并没有佘太君,没有杨宗保,也没有穆桂英。害死杨业的,应该是王冼,而非潘美。王冼是个小人,以诬陷主帅而起家。可能是由于王冼官职太小,不足以突出杨家,所以在杨家将的传说中潘美很倒霉地摊上了这件事。第一代,就是大名鼎鼎的杨业(演义小说的杨令公)。

杨业是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今陕西神木)。后汉被后周所灭,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建立北汉。杨业弱冠即跟随刘崇,年少英武的杨崇贵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

北汉灭亡以后,刘继业归降北宋,宋太宗素知刘继业威名,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刘继业归宋以后,复本姓杨,单名业。宋太宗以杨业"老于边事",拜其为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以后辽国望见杨业的旌旗,就不战而走。守边的主将忌杨业威名,屡次向宋太宗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封其奏交给杨业,以表示对杨业的信任。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潘美、杨业为西路军主将。途中由于曹彬于歧沟关战败,田重进、潘美蔚州战败,导致辽军的优势兵力正面与其决战。耶律斜轸大军来追,杨业主张避其锋芒,但遭到监军王冼的讥讽,并诋毁他怀有二心。杨业身为前朝归降的武将,最忌讳他人猜测。于是不顾前途凶险,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村中伏大败,并且没有得到支援,最后被包围于陈家谷(今山西宁武),杨业见无人支援,拊膺大恸,全军覆没。其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役中战死,杨业无限悲愤,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

杨业在杨家将中功名最盛,牺牲得也最壮烈。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延昭本名杨延郎,为了避讳,而改名杨延昭。

雍熙三年北伐,杨延昭与父兄一起出征,攻击朔州的时候,杨延昭作为前锋进攻,被流矢射穿了手臂,他却更为勇猛的作战。杨业阵亡以后,杨延昭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后来有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在河北的边防前线任职。

杨延昭因为守边的功劳,屡次升迁,景德二年,杨延昭被授予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在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卒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

杨家将的第三代表人物是杨文广。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随军从征,但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治平中,选拔宿卫将领,宋英宗以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功劳,提拔杨文广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他由此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

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沉寂了大约三十年辽宋边境又其争端——辽朝遣使到宋朝,争河东地界。定州路副都总管杨文广献阵图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朝廷还没有来得及审批和回复,当年的十一月,杨文广病逝。享年75岁。

杨文广死后,此后大约有三代人没有什么大出息。这时大多数人已搬出天波杨府。作为一个贵族府第他们已没有资格居住,因为他们只是充当一般的下级军官。据说到了宋徽宗初年,杨家将已完全衰落下去了。

53年后,北宋灭亡。北宋王朝因其来路不正,属于兵变而产生,所以,从太祖起就一直致力于重文抑武的经营,“杯酒释兵权”的思想是历代皇帝脑子里的鬼影。那么,北宋末年的军队是什么状况呢?据说,全国的兵力有160万,首都有20多万。而前来入侵的金人不过是6万人。然而,竟一败涂地。

即使是在亡国之危危在旦夕的情况下,面对有着杨家将一样忠勇的李钢,宗泽种师道,徽宗却让他们靠边站。他宁愿相信一叫郭京的骗子带领所谓神兵用法术去战金兵,结果,城破,国亡。

即使杨家将在北宋末年仍然是国家军队里的骨干力量,那也仍然无济于事。

标签: 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百越: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百越,古越族人,历史解密

    百越,是指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从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局部零散分布还包括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

  • 大非川之战唐朝十万精锐全军覆没 他们到底是怎么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大非川之战,历史解密

    公元7世纪30年代,唐蕃关系以和好为基础,并因文成公主的和亲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唐太宗和松赞干布相继逝世后170年间,两大帝国却以斗争为主。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大权掌握在大论禄东赞手中,吐蕃开始向四周扩张,与唐和好的国策发生逆转。而大唐的国势却在这十余年中日益衰竭,军队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差,对周边各藩属

  • 如果说没有辛酉政变的发生 肃顺究竟会不会篡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辛酉政变,历史解密

    辛酉政变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权利斗争,斗争的最终结果以两宫垂帘、亲王辅政胜利,八大臣失败告终,八大臣中肃顺被问斩,载垣、端华命自尽,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被贬官,政变的结果彻底打破了咸丰帝苦心构造的政治格局,清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政治模式:即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醇亲王辅政。清

  • 古人的夜生活是怎样的 他们的夜间娱乐生活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电,历史解密

    提到娱乐生活,现代人的娱乐生活真是多种多样,尤其是现代的文明生活这么发达,生活节奏也不断的加快,致使很多人白天都没有时间去享乐,晚上便成了许多人的人间天堂,那么现在的晚上大家都在做什么,看电视,打游戏,还是在外面high呢?相信答案肯定五花八门,那么古人的夜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他们又有什么我们想不到的

  • 齐诸儿设计想把郑亹杀掉,没想到高渠弥也跟了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渠弥,春秋,历史解密

    早年的郑庄公,挟王室权威,号令四方诸侯,何等的意气风发。到他晚年的时候,虽然霸业仍在,但是估计此时的他,心里总会时常涌现出一丝的不安,因为他的儿子们太优秀了。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儿子优秀老爹不应该高兴才对吗?可是郑庄公是一国之君,他是有一个爵位要传承的。倘若只有一个优秀的儿子,那么就直接传给

  • 英国人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带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清朝,令妃,历史解密

    乾隆时期,欧洲有许多“中国迷”,也就是向往和崇拜中国的人。那时欧洲学者们认为要向中国学习,要与中国接轨。伏尔泰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马戛尔尼、斯当东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迷,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并且,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他

  • 揭秘:余叔岩为什么不愿意收徒?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余叔岩,民国,历史解密

    余叔岩是余三胜之孙,曾用艺名小小余三胜火遍京津,后倒仓退出舞台,复出后用余叔岩一名,一直到43年去世为止。余叔岩和梅兰芳,杨小楼合称“三大贤”,是二十年代生旦武的三座高峰!余叔岩还和高庆奎,马连良合称老生三杰,又与言菊朋,马连良,高庆奎合称四大须生!余叔岩也是京剧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个传奇人物!余叔岩,

  • 伯颜杀人如麻 为何到了临安却没有杀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伯颜,历史解密

    江苏地区自古富庶之地,地处沿海,是北方政权夺取天下的屏障。加上江苏乃是文风昌盛之地,文人武将更有傲骨傲气,在中国历史之上,扬州、南京、嘉定、苏州、常州都曾是血流成河。当年伯颜一路打到常州,常州知州逃窜,城内投降。而正当伯颜打算进攻杭州的时候,常州却反悔了,拒绝投降。蒙古军对复叛之人深恶痛绝,立刻派二

  • 春秋时期:鱼国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鱼国,春秋,历史解密

    鱼国,发现于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的黄土台塬上,村民在耕作时无意中刨到一个土坑。据古文献记载,鱼人在春秋时期就已立国于江汉地区。唐·杜佑《迪曲·州郡》载:"夔州(注:今理奉节县):春秋时为鱼国,后属楚。"周成王之际,鱼人参加了洛邑盛会.《逸周书·王会》载:"其西,鱼复(献)钟鼓、钟牛。"鱼复为春秋时庸国

  • 她不及孝庄的美貌才华,却能赢得皇太极的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海兰珠,清朝,历史解密

    提起孝庄,大家都会觉得,这是一个传奇的女人。她是被誉为满蒙第一美女的科尔沁格格,在13岁那年,肩负着科尔沁和后金联姻的使命,嫁给了皇太极。这是她命运的起点,正是因为嫁给了皇太极,她才有机会成为了后来那个影响两代皇帝的孝庄太后。她抚育了两代幼帝,平衡了当时波涛汹涌的朝局,却在一切稳定以后,甘心退居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