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世凯复辟和取消帝制的原因,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

袁世凯复辟和取消帝制的原因,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79 更新时间:2024/1/17 2:51:42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亭,号容庵,汉族。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军事人物,他在915年12月称帝,建立了中华民国。那么,袁世凯他为什么要在当时称帝呢?下面,小编将带大家去看看这一历史悬案的个中缘由。

说白了,不为别的,就是被孙中山逼的。想当初,孙中山当上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却无力推翻清朝。后来经与袁世凯密谋,以退位让贤为条件,换取袁世凯的支持,袁世凯这才反戈一击,逼得清帝退位,结束了清朝的统治。事后,孙中山不得不履行承诺,让出了大总统一职,由袁世凯接任。按说,此时二人关系还不算错,完全可以携手合作,共建民国。可是孙中山刚当了几天大总统就下野,心中着实不甘,于是想搞党政,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以此来制约袁世凯,如此,孙中山作为国民党党魁,组成一个影子内阁,随时可以接替袁世凯了。这就好比封建时代,袁世凯好比皇帝,孙中山就是太上皇了。

孙中山可以制造舆论,可袁世凯手中有枪。动嘴皮子的斗不过拿枪的,二人的较量自然以袁胜孙败告终,于是“二次革命”,孙中山逃亡日本。虽说袁世凯打败了孙中山,可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为什么呢?中华民国的建立是在孙中山任上,若以封建朝代打比方,孙中山就好比开国皇帝,袁世凯只是第二任继任皇帝,可是开国皇帝居然反对其继任者,那么从继任者的角度看,是一种什么感觉?那就好比,开国皇帝反对他所建立的朝,要推翻他所建立的王朝一样(这是从继任者的角度出发,向民众做出的宣传)。就好象朱允文对百姓说:“朱元璋要推翻明朝”,百姓怎么会相信呢?

所以,孙中山与袁世凯从真刀真枪地干起来,舆论就站在了孙中山一边,因为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中华民国的建立者要推翻中华民国尽管袁世凯是那么宣传的。

尽管袁世凯获胜了,但他知道,他当这个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子,百姓是不赞成的。不是因为他的施政不行袁世凯治理国家的本事比孙中山强多了,从他在晚清做了那么多实事就可以知道而是因为人们绝对不会相信中华民国的建立者要推翻中华民国。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以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推行政治,总不能得到众的信服(尽管他施政不错)。

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是该考虑换一个头衔了。换什么呢?总不能将中华民国改为中华联邦,或中华合众国,那对于中华民国这个称号来,只是换汤不换药,难不成袁世凯是以中华合众国大总统反对中华民国?若他那么做,人们会更加相信是他背叛了中华民国。

于是,袁世凯只有一条路,改共和为立宪,以皇帝取代大总统。如此,袁世凯才名正言顺,而名正言顺才能事成。如此,袁世凯想不背叛中华民国也不成,想不当皇帝也不成。袁世凯称帝,他还能成为新朝的开创者。若仍然当中华民国大总统,或当中华合众国大总统,他给人的感觉只能是一个“僭主”,一个“伪大总统”,这对于才大志高的袁世凯来说,是不能忍受的。

袁世凯复辟和取消帝制的原因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下令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正式登基,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但袁世凯还未登基就四面楚歌,不得不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号,6月6日,他在人们的唾骂声中死去。其间,仅仅83天时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闹剧呢?

1.复辟帝制的原因

(1)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没有摧毁封建制度和封建势力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因此在斗争过程中具有软弱性。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但君主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封建土地所有制及与之相适应的官僚体制没有大的变化,这是袁世凯复辟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2)封建意识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辛亥革命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只是在一些城市中。在农村和许多城市,中国盛行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仍旧没有变化,加之袁世凯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成为其复辟的思想基础。

(3)帝国主义为扩大在华权益,支持袁世凯复辟。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感到恐慌,为把中国变为其永远的资本、商品输出场所,英、美、日等国干涉中国革命,并积极扶植袁世凯。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也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换取列强在政治、外交、财政、舆论等方面的支持,如与日本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在列强的支持下,袁世凯更是有恃无恐了。

(4)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涣散。清帝退位后,许多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认为革命任务已经完成,无心进取,思想混乱,纪律涣散。他们对袁世凯的本质面目没有认识清楚,纵容袁世凯一步步走向复辟的道路。

(5)袁世凯自身的因素。袁世凯本是封建官僚,深受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一心想当皇帝。同时,他也是北洋军阀首领,手中握有重兵,在建立北洋军阀统治后,大耍政治手段,迫使革命派裁减革命军队,以至革命党人力量弱小,无力遏止帝制的复辟。

2.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

(1)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虽然袁世凯手握大权,有北洋军作支撑,但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

(2)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有所提高,复辟帝制缺乏生存的思想基础。

(3)袁世凯遭到举国上下的反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积极斗争;以梁超为代表的立宪派也积极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李烈钧等人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并不断取得胜利。

(4)北洋军阀内部矛盾和帝国主义态度的转变。随着形势的变化,帝国主义为确保在华利益,转变了对袁的支持态度;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分化,其亲信也要求取消帝制。这些最终使袁世凯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火把节的来历传说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和节日,火把节就是很多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火把节当天,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个传统节日。而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很多人都知道彝族火把节,但是,火把节不止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还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

  • 圣手书生萧让人物生平,圣手书生萧让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圣手书生萧让,位列第四十六位梁山好汉,星号地文星。萧让会写如今天下盛行的四家字体(苏东坡、黄鲁直、米元章、蔡京四家字体),人都唤他做圣手书生。梁山受招安后,攻打辽国、田虎、王庆时,萧让一直在队伍之中。萧让最后在蔡太师家做了门馆先生。以下情节根据120回本概括,百回本内无征田虎、王庆部分,简本系统中的

  • 秦朝的李斯是如何死的?李斯被满门抄斩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生于楚国上蔡,官拜秦国左丞相,亦是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主要作品有《谏逐客书》《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等。李斯师从荀子,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极力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

  • 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的故事,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末年,群雄逐鹿,争夺天下,各路兴师之军互相吞并,最后只剩下两支势均力敌的部队:一支是以陈友谅为首的队伍,占据着以江州(九江)为中心的湖广、江西等广大区域,国号大汉;另一支是以朱元璋为首的部队,占据着以集庆(今南京)为中心的江苏、安徽一带的广大地域,国号西吴。两支队伍为了争夺天下,在长江中下游多次

  • 谷寿夫简介,南京大屠杀首恶谷寿夫被枪毙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谷寿夫,日本陆军中将,侵华日军乙级战犯,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日本冈山县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曾参加日俄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派往中国,在华北他就纵容部队烧杀劫掠。淞沪会战期间率军绕道杭州湾登陆。1937年12月12日率所部由中华门侵入南京,并伙同第16师团、18师团、114师团等制造了南京大屠

  • 三国董卓是怎么死的? 董卓是被吕布杀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公元192年5月22日),别名董仲颖,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官拜太师、相国,封爵郿侯。董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协众,睚眦之隙必扳,人不自保”;用搜括来的钱财,整日歌舞升平,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无度。董卓遭到李肃等人的突袭,向吕布呼救,当场被杀,并诛连三

  • 郭松龄是个怎样的人?郭松龄为什么反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郭松龄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后人如何评说这些都是不标准的,所以应当找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人,来看看他眼中的郭松龄是个怎样的人,这个人选最好就应该是张学良了。张学良是张作霖的儿子,与郭松龄也是亦师亦友的至交好友。《少帅》中黄品沅饰演郭松龄郭松龄当初在奉天讲武学堂任教,而张学良正好也在这里学习。虽然郭松

  • 晁盖的性格特点,晁盖的绰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晁盖晁盖的一身集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不作第一人,可乎?晁盖,山东省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财主。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取妻室,终日打熬筋骨。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一日,村中人

  • 过五关斩六将都是谁和什么关?过五关斩六将主人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过五关,斩六将“过五关,斩六将”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的杜撰情节。后世用来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那么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又是怎样一个故事?东岭关,斩了孔秀汜水关,斩了卞喜洛阳,斩了太守韩福和手下大将孟坦荥阳,斩了太守王植黄河渡口,斩了秦琪第一关是东岭

  • 胡兰成有多少个女人?胡兰成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胡兰成1906年生于浙江绍兴,1981年死于日本,中国现代作家,原名是胡积蕊,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大汉奸,也是著名作家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曾经在燕京大学做旁听生,后来追随汪精卫成为了大汉奸,为汪伪政权摇旗呐喊,并且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了汪伪政权的宣传部副部长,成为汪伪政权中的一位著名人物。胡兰成照片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