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陌刀什么样?陌刀威力有多大?陌刀大概的形状

陌刀什么样?陌刀威力有多大?陌刀大概的形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36 更新时间:2024/1/19 3:43:07

单兵武器的话,我认为是陌刀。

唐刀,是唐代4种军刀制式的总称,在冷兵器史上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和声誉,是唐朝武力达到顶峰的标志之一,号称我国刀剑史的巅峰。

陌刀是唐刀4种军刀制式中,最神秘的、最著名、威力最大的一种。陌刀在唐代是军队的重要战争物资,价格昂贵,威力很大,严禁民间私造和私藏,故而存世极少,至今未有实物传世。

这便导致陌刀的形制难以为后人所知。

1、陌刀什么样?

《唐六典》记载:“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可见:

1、陌刀很长;(疑问:刀身长还是刀柄长,还是都长?针对这一疑问,后人对陌刀形制的猜测就有好几种)

2、陌刀是步兵武器;

3、陌刀是步兵对抗骑兵的大杀器。

《新唐书》里还有:”阚棱,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陌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可见:

1、陌刀是两刃;

2、陌刀可以用来挥砍:

3、挥砍的威力很大。

《旧唐书·李嗣业传》有载:“步卒二千以陌刀、長柯斧堵進,所向無前。”还有“如墙而进”的说法。

密集的队形下,挥砍功能是无法发挥的。

可见:

1、陌刀可能有刺、劈的功能;

2、刺、劈的威力还是很大。

结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猜到陌刀大概的形状。

据称,日本长枪的形制就是仿自唐朝的陌刀。截图参考一下:

我还找到本多忠胜的蜻蜓切:

日本人用得,唐人用不得?参考后,我们有必要对陌刀做以下的想象。可能是这样:

和这样:

2、陌刀威力有多大?

陌刀是唐步兵的正式装备,为步兵主战兵器,有具体部门铸造、贮藏、管理。陌刀极为锋利,砍杀效果极佳,在战争中主要用来砍杀敌骑兵,追击或砍杀敌人时“白刃霜飞,红血星流”,或如《奉天录》卷一所云“白刃如雪,排次如鳞”,很骇人的。而且由于其威慑力大,又被用于文武高官及藩镇的仪卫。

陌刀制作成本很高,对士兵的素质要求也很高。持陌刀作战者,非精兵不可。唐朝诸藩镇长官,皆把陌刀队当做自己的亲卫队或杀手锏。《安禄山事迹》卷中载,崔乾佑哥舒翰时,列“白刃五千”,《新传》作“陌刀五千”。李光弼亦有陌刀手四千,田承嗣常以一千陌刀手自随。这些刀手都是在军中经过严格挑逃的壮勇有臂力者。陌刀长一丈,刀势沉重,如果力量不足,刀法不精,操击不便熟,反会为此刀所制。唐东北、西北诸军有如此众多的清一色的勇士组成的陌刀手,

唐军的作战对象,外部的突厥、契丹、吐蕃、南诏,内部的河朔三镇及其他叛藩,都以精锐骑兵为作战主力,长于利用骑兵快速机动、冲击力大的特点打击对方,令对方在组织起有效反击之前就被击败。史称骑兵“飙举电至”,“风弛鸟赴,倏来忽往”,“头别冲突,乍出乍入”,“倏来忽往,云飞鸟集”,很难抵御在杀伤力大的火器发明之前,除陌刀、长戟、长矟等长而锋利的兵器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对方暴风骤雨式的攻袭外,尚无其他根本措施能保证克敌制胜、万无一失。而唐代恰又是兵器史上冷兵器时代与火器时代的分水岭,当此骑兵横行疆场之际,就不能不用到陌刀。

使用陌刀、结阵防守也是因为看到了“胡骑虽锐,不能持重”、“不能持久而果于驰突”、“乍出乍入,不能坚战”的弱点。骑兵发动一波一波的强力冲击时人马的体力消耗甚大,利在速战速决、冲开缺口。一旦攻势不能奏效,便气沮心离了。是以秦观也说:“夷狄之兵,甲马如云…故方其犯边也,利速决以折其气。”“敌人一旦委顿下来,长于步战、以持重见长的唐军使能转被动为主动,相机歼敌。比如《新唐书·李光弼传》及《通鉴》卷二一七载,李光弼守常山,问计于降将安思义,怎样才能打败史思明的铁骑,思义日:“胡骑虽锐,不能持重。苟不获利,气沮心离,于时乃可图矣。”光弼从之,以弩阵大败思明,又结枪城以护送粮车。长枪长而尖锐,可刺倒人马,制服敌骑有一定效果。但陌刀双刃而长,一挥可杀数人,近战时当其锋之敌骑人马俱碎。显然在近战时陌刀的杀伤力、威慑力比稍及弩要大,能镇慑敌骑,稳住大阵,是以盛唐时诸军都成立陌刀队,有专门的陌刀手、陌刀将而没有长枪队,陌刀也因此而更流行。

《旧唐书·李嗣业传》:“天宝初,(安西)诸军初用陌刀,咸推嗣业为能,每为队头,所向必陷。”天宝七载(748年)高仙芝征小勃律,与吐蕃会战于娑勒城,嗣业率队持长刀登山陷垒,凌空而下,攻下敌人所据险绝,唐军大胜,收小勃律、西域七十二国来献。十载(751年)又从平石国。这都是跟吐蕃作战的战例。至德二载(757年),唐军与叛军大战于长安西南香积寺一带,双方布下大阵。开战后,敌骁将安守忠、李归仁率精骑突人唐军阵中,大阵将乱。嗣业见势危急,“乃肉袒持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奋击。当其刀者,人马俱碎。杀数十人,阵乃稍定。于是嗣业率前军各执长刀,如墙而进,身先士卒,所向摧靡”《新传》于此更详:“步卒三千,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在回纥配合下,是役“斩首六万”,收复西京。可见,陌刀及陌刀队的巨大作用在当时是任何武器所不能替代的。

前军三千步卒,即陌刀将嗣业所统的陌刀队、战锋队。嗣业率之大战安西,又奉诏入援,擅长于使用陌刀等长兵器。除嗣业外,还有高陵、田珍等为著名的陌刀将,刀法精熟。香积寺大战,嗣业率队为前军。由于一向战功大,饮誉当世,还未收西京,杜甫即盛赞“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又曰:“北庭送壮士,貔虎数犹多。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对之寄予厚望。肃宗也很器重嗣业,他一抵达行在所,就对他说“今日得卿,胜数万众。事之济否,实在卿也。”像香积之役这种大战,参战双方兵力达三十万,唐军能否挡得住胡骑,关键要看前军。肃宗所言,即寓此意。

以后的战例也证明,陌刀的主要用处就是杀骑兵、斫战马。《旧唐书·张巡传》载:巡阴遣数十人持钩、陌刀,杀的是尹子奇的拓羯千骑。《奉天录》卷二载,德宗被困奉天,内库出陌刀五千口,也是针对气焰正凶的“城外群凶”。册《府元龟》卷一二四载,元和九年(814年)三月,赐振武军弓甲三百驮。八月,以戎械赐宥州。七月命淮南、两浙、江西、荆南造甲,并付刀样。弓甲、戎械主要就是指陌刀、长枪等。大和二年(828年)七月出内库弓箭陌刀三千四百只口,令度支差送银州防御屯田。五年(831年)五月,内库出陌刀百五十口、马甲一百领、器械一百万、斫刺刀百口赐盐州。银、盐、宥、振武四州军,代、德以来成为防御吐蕃的重镇,属于拱卫京师的西北前线,所赐弓甲、戎械、陌刀都是为了防御吐蕃骑兵。赐、造军械与边州,属于唐室修武备的重要措施,这种情况维持到了晚唐。《蛮书》卷四载,望苴子蛮驰突若飞,常为南诏入侵之前锋,成通四年(863年)二月,战败唐将蔡袭。樊绰乃携印渡江,请到救兵。“荆南、江西、鄂岳、湘州将健四百余人携陌刀骑马突到城东水际,列队于城门…一边排长刀,一边排长马突…此日午前杀贼并马仅二三千,马三百来匹。”新《唐书·南蛮传》载,西川节度使卢耽守城,以陌刀大战南蛮,获胜。总之,战例表明,无论守城、追杀、止奔冲、偷袭,陌刀都是极有效的兵器,它长而锋利,有双刃,在刀制上天然是骑兵的克星。

不但战争实例充分说明陌刀流行是因为它刀制上长而锋利,能大量杀伤敌骑,从唐之行兵布阵上也可看到这点。《通典》卷一五七“分布阵”说,诸军“逢平原广泽无险可恃即作方营。”列阵时,全军二万人,分列七行,“第一队战队为首,其次右战次之,其次左战队次之,其次右驻队次之,其次左驻队次之。”战锋队由步兵组成,列于阵前,执长刀、长戟、长柯斧、木棒、弓弩迎击敌骑。后面战、驻队马步车混编作为中坚,香积寺之战阵势正是如此,嗣业率陌刀队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通典》同卷又谓弩手亦持陌刀、弓弩、木棒于战队前雁行分立,战锋队梯形分立,每队五行,各行依次为七、八、九、十、十一人,队副一人持陌刀于阵后督战。人数从前至后由少到多,意在加强后面的阻击力量,以抗击敌骑越来越强的冲击。《太白阴经》卷六、《武经总要》卷三“叙战”说,唐军所设阴阳阵、雁行阵都用到陌刀。《武经总要》卷二“教弩法”说:“唐诸家皆谓弩不利于短兵,必以长戟大牌为前列以御奔突,亦令弩手负刀棒。若贼薄阵,短兵交则舍弩而用刀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唐诸家”即曾公亮、丁度据以编书的《新志》所载的李靖、李筌诸家兵书。这又从理论上说明陌刀、陌刀队的作用是“御奔冲”。

3、为什么会消失?

陌刀是汉民族与善骑射的游牧民族在战争中改变自己马少不精的劣势、发挥步兵优势的关键兵器。但陌刀制作工艺要求严格,成本很高,对士兵的素质要求也很高,非强盛之帝国无法支撑批量的生产和装备。在唐朝,陌刀只在千人之数的精锐部队中使用,并未大量装备。

到五代,使用陌刀的事例便少多了。北宋居守势,国力远不及唐,不能与敌国争胜于中原,守土、守城比原野大战更重要,攻守城池之具获得大力发展,陌刀则嫌其太长而改得短小精致,便于使用。同时,火器、舟车之具纷纷涌现,掩盖了陌刀的光辉。虽然宋修《武经总要》不少地方提到它,但实际上是援引唐代载籍,讲述的是唐之遗法而非宋制。宋刀比唐刀更多样化,也更精巧。《武经总要》中绘出的几种刀,只有棹刀形制类似陌刀,可见陌刀的地位大降。宋神宗时造兵,讲求精巧,标准是“制作精而操击便”。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所造斩马刀才四尺余,唐刀的沉雄气韵尽失,其与先唐斩马剑更是两回事。后来又研制出麻札刀用以斩截敌人的马腿。如此,则即使从刀制上也可见出两代国力的不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个酒鬼戒酒的故事,酒鬼陈镐戒酒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工作劳累,适当喝酒可以解累去乏;日常应酬,喝酒可以活跃气氛;不得意时,喝酒可以消愁解闷;鬼才人士,喝酒之后灵感有如泉涌,有益创作。药酒还能强身健体、治病救人。是的,酒有千般好处,万般妙用。但是喝酒喝到烂醉如泥不但会严重损害健康,还会给别人制造麻烦。酒醉误事,人人皆知。酒鬼们也知道贪杯醉酒没啥好处。于

  • 宋江脸上为何会被刺字?宋江是如何去除脸上的金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之后有一段很好看,就是上东京闹元宵。在这之前,宋江要做一番打扮。其中主要便是去掉脸上的金印,七十二回有所交代:看官听说,宋江是个文面的人,如何去得京师?原来却得神医安道全上山之后,却把毒药与他点去了,后用好药调治,起了红疤;再要良金美玉,碾为细末,每日涂搽,自然消磨去了。那

  • 花和尚鲁智深有妻子吗?水浒中鲁智深都有哪些大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所着意描写的人物,不过林冲、鲁达(即智深)、武松、李逵数人而已;除了这几个虎虎有生气的英雄外,其他像晁盖、宋江、吴用、卢俊义诸大头领却都写得不大动人。自第二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起,至他成了和尚,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以至单打二龙山,凡七回有半,都是写他的事,且是很用

  • 诸葛亮为什么要重用马谡?马谡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历史疑云读《三国演义》就知道,诸葛亮在杀马谡的前后,其心情极其纠结,刘备生前对于诸葛亮的嘱咐不是小说家之言,确实是史有记载的,既然诸葛亮已经得到预警,马谡不能重

  • 浪子燕青是怎样的一个人?水浒中浪子燕青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燕青第一个好处是一表人才,英俊倜傥。那两个长得虽然也不差,但柴进的贵气让人觉得高高在上,敬而远之,不容易有亲近感。戴宗则很一般,只要不迈开大步赶路,在哪都显不出什么来。燕青风流俊俏的仪表非常招人喜欢,在泰安州打擂时,惹得台上台下“如搅海翻江相似,迭头价喝采”(第74回)。人都

  • “茅山道士”的真实原型究竟是什么?茅山道士会法术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曾开创出被称为“灵幻功夫片”的新片种,这类以灵异鬼怪与功夫喜剧为主题的电影名噪一时,卖座的《僵尸先生》、《一眉道人》等影片,让林正英饰演的“茅山道士”形象深入人心。不过港片中的“茅山道士”,当然只是电影语

  • 奇才诸葛亮究竟师从何处?诸葛亮的师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天纵奇才,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为刘备打下了一片天地。但是小编不禁有一个疑问。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并非天生就那么高,他究竟是师从何处。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

  • 巫山云雨的来历是怎样的,楚怀王与神女的风流韵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楚怀王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是关于他的许多故事却也都流传了下来。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他与神女的故事,巫山云雨这个成语的出处也是源于此处。巫山云雨最早是出自战国时期的古文,这些古文中记述了楚顷襄王和宋玉游览云梦台的种种事迹。在他们游览之时,宋玉曾经对楚顷襄王说了楚怀王与神女的一场相遇。这种种都被记录了下来

  • 王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但他可不是一般的名士,还是一位立过战功的将军。王戎活动于三国至西晋时期,他早年承袭父爵,后来一路高升,成为豫州刺史、建威将军。王戎还参与过灭吴之战,期间立下功劳。但王戎此后却慢慢退居二线,不在理会天下之事,而是沉迷玩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王戎早已提前嗅到天下将会大乱,西晋政

  • 后人如何评价司马光?司马光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从小就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觉得司马光是一位聪明机智的少年。不过在《清平乐》这部剧中,司马光的为人事处之道让不少观众感到讨厌,司马光不仅思想保守,而且更是把徽柔公主的幸福往火坑里推。其实多数人对于司马光的认识,可能都停留在他砸缸的时候,对于他后来为官的事情就不怎么了解了。那司马光到底应该如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