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高宗赵构是怎样的一个人?关于宋高宗赵构的历史评价

宋高宗赵构是怎样的一个人?关于宋高宗赵构的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44 更新时间:2024/3/18 0:08:51

他贪图安逸,一味求和,而且与秦桧狼狈为奸害死抗金名将岳飞,从而留下千古骂名;也是他,把摇摇欲坠的大宋王朝重新扶稳,保住了半壁江山,使得赵宋的统治又延续了150年,被人称为“中兴之主”;他不信任任何文臣武将,牢牢把权力掌控在自己手中,但在56岁帝位稳固之时,却又主动退居二线,做了25年的太上皇。他,就是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他是一位什么样的帝王?在他心里,究竟有多少难言之隐?有多少无法化解的纠结?

一、不可告人的“恐金症”

1127年5月,在“靖康之变”中侥幸成为漏网之鱼的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南宋政权,时年赵构21岁。

金兵探知这一消息,遂于1127年秋大举攻宋,那时的赵构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路逃奔若飞。《宋史·高宗本纪》记载,赵构听到金兵南侵,急忙将朝廷迁到扬州。1129年2月,金兵奇袭扬州,正在后宫寻欢作乐的赵构,慌忙出城逃跑。他经镇江府逃到瓜洲,再渡江南逃,经过常州、平江府、吴江县、秀州、崇德县,最后才在杭州安置下来。但金兵依然在后紧追不舍,赵构又离开杭州狂逃,先后来到常州、江宁府、浙西、镇江府、平江府,又逃到浙东等地,经越州、钱清镇、明州、定海县、昌国县,到达温州、台州。而金兵也是日夜不停地在后穷追猛打,赵构眼见在陆地无法躲过金兵的追赶,急忙登船入海,在温州沿海飘荡了4个月。1130年4月,获悉金兵北撤,赵构才从温州经明州回到越州。1132年,赵构又迁都杭州,至此,南宋政府方才站稳了脚跟。

从宋高宗登基称帝后的几年间,他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期间受到过无数次惊吓,尤其是在扬州听到金兵来临的消息时,由于惊吓过度,竟然失去了生育能力。宋高宗唯一的亲生儿子,也在流亡过程中夭折。那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日子,让宋高宗一生一世都难忘记,想起来就后脊背发冷。这种“恐金症”,自然不敢在朝堂之上明言,只能悄悄地藏在心里,成为难言之隐。《朱子语类》记载道,直到1163年,也即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第二年,南宋军队被金兵打败,消息传来,当时已57岁、作为太上皇的宋高宗“日雇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备担索”,随时准备逃命。那时距离南宋建立已经几十年过去了,但宋高宗依旧如此害怕,心有余悸,真正是被金兵吓破了胆。谈金色变,成为宋高宗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无法言表的“钦宗纠结”

宋高宗心中还有一个无法明说的纠结,那就是被金兵掳走的其兄宋钦宗。宋高宗称帝时,宋钦宗不过28岁,正当壮年。宋高宗虽然表面上要“迎还徽、钦二帝”,但他心里十分清楚,一旦宋钦宗回来,宋高宗将面对一个烫手的洋芋,不好处置。万一惹急金朝,金朝为了瓦解南宋,立宋钦宗为宋朝傀儡皇帝,那样,势必使南宋臣民分心,到那时,宋高宗的皇位也岌岌可危。基于此,宋高宗权衡再三,想出了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一味求和,维持现状,偏安一隅。

(图)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

宋高宗心中的“钦宗纠结”,就是在与金人议和时,也暴露无遗。绍兴和议时,金人派遣使者前来,宋高宗道:“今立誓言,当明言归我太后”、“太后果还,自当谨守誓约。”宋高宗只要求将生父宋徽宗的灵柩与生母韦太后接回,只字不提宋钦宗。韦太后归来时,宋钦宗哭着对韦太后说,他若回去,只当一位太乙宫主即可,但宋高宗依旧不理不睬。绍兴和议后,金人册封赵构为皇帝,也算是金人给赵构的一个承诺。1143年,也即宋高宗母亲韦太后归国的第二年,金人就“有归钦宗及诸王、后妃意”,但宋高宗始终没有积极回应,致使包括宋钦宗在内的北掳的北宋宗室全部死于异国他乡。值得一提的是,宋高宗的妻女当时也一同被掳往北方,但宋高宗始终没有提及寻找或迎还之事,其中的隐情已不得而知。

三、难以齿的猜忌与防范

宋高宗深知,南宋初建,国力弱小,财力匮乏,灭金谈何容易,再加上“恐金症”与宋钦宗的纠结,于是他量身定制了安内和外,维持现状的治国战略,但又不能过于明言,否则会被认为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为实现自己的战略决策,宋高宗便在文武大臣中施展拉拢、平衡、猜忌、排挤、打压之事。宋高宗对待文臣武将,往往口是心非,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软弱中隐藏着强硬,微笑中透露着凶光。很多时候,宋高宗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真正威胁到自己的权力和议和策略的时候,他就会采取断然措施,毫不留情。

譬如对于抗金名将岳飞,他一方面极力拉拢,目的只是保住南宋的半壁江山。《宋史·岳飞传》记载道,宋高宗曾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给岳飞,还对岳飞说:“中兴之事,一以委卿”。但另一方面,因为岳飞屡屡提出主动进攻,要“迎还徽、钦二帝”,这正戳痛了宋高宗敏感的神经。有一次,宋高宗当面答应将淮西军划拨给岳飞指挥,但又害怕岳飞拥兵自重,因此又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岳飞一气之下,以为母守孝为借口,擅自离开鄂州军营,上了庐山赌气,引起了宋高宗的极度不满,他引用宋太祖的话严厉警告岳飞:“犯吾法者,唯吾剑耳”;还有一次,岳飞竟然建议宋高宗早立太子,这让没有亲生儿子的宋高宗十分反感,对岳飞呵斥道:“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更重要的是,岳飞坚定地反对宋高宗制定的议和大战略,成为议和之路上的绊脚石,不得不让宋高宗痛下杀手。

对丞相秦桧,宋高宗表面上也是极力赞赏,《宋史·秦桧传》记载道,宋高宗“初奇桧,继恶桧,后爱桧,晚复畏桧。”宋高宗曾夸赞秦桧说:“桧朴忠过人,朕得之喜而不寐”,并亲书“一德阁天”匾额赠给秦桧,但暗地里却对秦桧防范有加。绍兴二年八月,当听到秦桧拉党结派时,宋高宗果断罢免其丞相职务。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记载,宋高宗曾对大臣说:“此乃秦桧任意所为,不欲朕知天下事耳”,矛头直指秦桧。《宋史·秦桧传》记载,秦桧病重时,宋高宗亲临秦桧府邸探视,秦桧儿子秦熺乘机“奏请代居相位者”,但宋高宗绝不糊涂,回应道:“此事卿不当与”,直接拒绝了秦熺想要继任丞相的愿望。第二日,宋高宗便将秦桧、秦熺父子免官,其党羽纷纷被贬或被罢职,当晚,66岁的秦桧一命呜呼。《朱子语类》中还说,秦桧死后,宋高宗对其心腹大臣说,“朕今日始免得膝裤中带匕首”,意思是宋高宗经常身藏匕首以防范秦桧,尽管里面有夸大其词、推卸责任的成分,但足可看出他对秦桧的不信任。

由此可见,岳飞也好,秦桧也罢,都是宋高宗求和大棋局上的几颗棋子而已。

四、不能明说的禅位原因

1161年,对于宋高宗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那年有两件事,让他悲喜交加。第一件事是宋钦宗之死。早在1156年6月,57岁的宋钦宗就病死在金朝,但直到1161年,宋钦宗的死讯才传到南宋。宋高宗得知消息后,表面上悲痛不已,实质上乐在心中,他心中最大的纠结终于化解,从此一身轻松;第二件事是金兵南侵。1161年,金朝完颜亮政变夺权后,随即发动了对南宋的进攻,此役宣告让宋金之间维持了20年和平的“绍兴和议”作废,这对一直主张和议、为和议付出毕生心血的宋高宗打击颇大,彻底击碎了宋高宗凭一纸和议就可高枕无忧的美梦。1162年5月,宋高宗提出禅位,宰相劝道:“靖康之事,正以传位太遽,盍姑徐之”,但宋高宗置之不理,毅然以“老且病,久欲闲退”为由禅位。1162年6月,时年56岁的宋高宗正式下诏退位,由养子宋孝宗继位。禅位时,宋高宗对大臣们说:“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赖卿等掩覆。”可见,他对自己当皇帝以来的所作所为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

宋孝宗继位后,立即对岳飞冤案进行平反昭雪,此举得到了当时已经退居太上皇的宋高宗的默许。宋高宗心中比谁都明白,岳飞的确是冤枉而死的。在平反岳飞一案中,宋孝宗在诏书中就有“太上皇念之不忘,今可仰承圣意,与追复原官”等语,显然是受到了宋高宗的支持。

看来,无论心中有多少纠结,宋高宗至始至终都是一个明白人。1187年,当了25年太上皇的宋高宗带着他一生所有的纠结离开了人世,时年81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桧的历史个人资料,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秦桧的资料中文名:秦桧别名:秦长脚国籍:南宋民族:汉族出生地:江宁(今南京)出生日期:1090年逝世日期:1155年11月18日职业:御史中丞、礼部尚书、宰相等秦桧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秦桧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秦桧是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也一直被世人视为汉奸或卖国贼,因其以&ldquo

  • 秦始皇身世之谜到底是怎么回事?嬴政的亲爹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无疑是中华帝国统一的大英雄,其严刑峻法、焚书坑儒,也需要放在历史的现实环境下去评价。他的雄才大略,无法掩盖和抹杀。作为推翻他的汉朝臣子们,出于媚上的文人习性,自然要在他身上找点让后人喷饭的污点。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

  • 吴三桂是什么样的人 ,后人对于吴三桂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吴三桂的资料中文名:吴三桂别名:长伯,月所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宁前屯卫中后千户所(绥中县)出生日期:1612年(壬子年)逝世日期:1678年10月2日职业:总兵→藩王→皇帝庙号:周太祖谥号: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政权:吴周年号:昭武嗣帝:吴世璠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

  • 唐朝皇帝列表简介,唐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葬在献陵。朝代故事:玄武门之变。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

  • 纪晓岚的个人资料,纪晓岚真名叫纪昀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纪晓岚(1724.6~1805.2)中文名:纪昀别名:纪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国籍:清朝民族:汉出生地:河间府献县崔尔庄(属河北沧县)出生日期:1724年6月逝世日期:1805年2月职业:文学家、官员主要成就:主编《四库全书》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籍贯:应天府上元县谥号:文达纪晓岚乾隆年间的著

  • 川岛芳子的生死真相, 川岛芳子真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日军战败后,针对战犯的审判逐一进行。此前川岛芳子的挚友李香兰(本名山口淑子)已因其日本人身份而被予以释放。川岛芳子若能证明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则同样可以脱罪。川岛芳子生性机敏,善于言词,常让法官哑口无言。事实上她的身份既不可能直接屠杀平民,也不可能参与制订日军军机大事,法庭受审时已无昔日风采所以法庭定罪

  • 杨修之死的原因,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杨修(公元175年~219年),字德祖,今陕西华阴人,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杨修学问渊博,极聪慧,任丞相府主簿。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为人好学,

  •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和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820年9月,嘉庆帝在承德中暑,突然病死。皇子旻宁继位,改元道光,世称道光帝,也叫清宣宗。道光帝除了同他父亲一样,疲于应付国内此伏彼起的反清起义外,还面临了另一重危机,即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和威胁。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发生的。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户部尚书潘世恩正

  • 李元霸最后是怎么死的,李元霸是被雷劈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元霸是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隋唐演义全传》虚构的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母窦皇后,隋朝大业十年(614年)英年早逝,得年十六,被唐高祖李渊追封为卫王。在小说中为隋唐第一条好汉,盖世无敌。要说罗士信和李元霸哪个厉害,那么还要从《隋唐英雄传》里罗成和李元

  • 峨嵋派是郭襄创建的吗?郭襄和张三丰有什么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郭襄,金庸小说《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的人物。郭靖和黄蓉的二女儿,与郭破虏是龙凤胎,郭芙的妹妹。外貌又三分像黄蓉,肖似外婆。名字出于父母镇守襄阳的信念。自打出生起便历经危险,是喝豹奶养大的,她幼年便天真胆大,喜结江湖人士,不存偏见,不拘小节,行事纵性,与外祖父东邪黄药师相类,遂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