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是如何建立蜀汉政权?刘备是怎么成为蜀汉皇帝

刘备是如何建立蜀汉政权?刘备是怎么成为蜀汉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50 更新时间:2024/2/19 17:51:08

刘备出身于早已败落远支皇族,家境清寒,既没有曹操、袁绍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也不像孙权那样继承了父兄的大片地盘。但他以独特的济世情怀和人格魅力,汇集了一大批当世精英,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拥有了三分天下。

一、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

刘备能发展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信义招揽人才,用人所长,避人所短。从三国的实力来说,曹操占有天时,挟天子而令诸侯;孙权占有地利,江东三世经营,长江天险,易守难攻;而刘备,则主要靠人和了,他的手下,能臣猛将云集。这与他善于知人、用人是分不开的。

从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寄居河南新野达七年之久。在他辗转奔走的前半生中,这算是时间最长、相对安定的一个时期。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开始把人才置于战略的高度,努力求贤。

207年,四十七岁的刘备担任左将军兼领豫州(今安徽毫县及周围地区)牧(州长),这时的刘备经过多年的闯荡已经是“信义著于四海”了。他深知人才的重要,备感自己手下无能人,所以“思贤如渴”,三顾茅庐,恭请年仅二十七岁、无名无位、尚未建立任何功业的诸葛亮出山辅佐,其尊贤礼士的行为成为千古美谈。

对于在他的阵营而暂时被埋没的人才,一经发现也立即委以重任。历史上的庞统,在投入到刘备阵营的开始并未受重视,只当一个小小的县令,还因为不理政事被免了官。后来经过鲁肃、诸葛亮的荐举,刘备奉若上宾,畅谈一次后,他被庞统的见识深深折服,相见恨晚,马上就任命其仅次于诸葛亮的军师高位。

刘备的知人之明更是深为世人所佩服。他善于用人之长,也知人之短。比如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深受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却特别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要好好观察。”可惜后来诸葛亮没有听刘备的这一教诲,仍是对马谡委以重任。马谡也实在是不争气,丢了街亭,使得诸葛亮北伐的大好成果毁于一旦。对于像魏延这样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的将才,刘备用其长而避其短,大胆委以镇守汉中的重任,更是极具洞察力之举。

正是这种精湛的识人用人手段,使得刘备的事业蒸蒸日上。

二、身先士卒,善于权变

刘备胆大心细,在战斗中常常是身先士卒,给部属起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当他登上政治舞台之初,便经常亲冒矢石,不避艰险。年轻时,正是由于经常冲锋在前,“力战有功”、“数有战功”,才被授予了官职。赤壁之战时,面对生死存亡之机,他与众将士行在一起,寝不脱甲,合力破魏。到了五十九岁时,在争夺汉中的战役中,虽然手下兵多将广,但仍是亲当矢石,奋勇向前,这种精神极大的鼓舞了部下将士。

同时,刘备还善于审时度势,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对策。当他在事业上崭露头角时,正赶上朝廷下诏,要对因军功而当官的人进行淘汰。正在当安喜(河北定县)县尉(管军事与治安)的刘备担心自己用血汗换来的官职可能保不住,正好督邮(监察官)来到安喜县,准备遣还刘备。刘备抱着一线希望前往馆驿求见,可督邮却称病不见。见事已至此,刘备知道再求也无用,与其受这鸟气,不如主动弃官痛快。于是,带人闯入馆驿,将督邮捆起来,绑在树上狠狠打了一顿,然后解下自己的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扬长而去。

这种善于权变、根据不同形势做出不同决策的事例在刘备的一生中有很多。公元196年,吕布兵败投奔刘备,刘备收留了他,但吕布趁他与袁术相攻之机,袭取了江苏徐州,使刘备失去了立足之地。此时的刘备为了生存,转而向吕布求和,屯驻小沛(江苏沛县),可谓能屈能伸。198年,吕布被擒杀后,他随曹操至河南许昌,可谓暂栖虎穴,留下了“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佳话。不久又以截击袁术为名,离开许昌,从此摆脱曹操控制,称得上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于自己有利的机会。

三、败而不馁,折而不挠

在汉末逐鹿天下的群雄中,刘备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精神,使他每每渡过难关。从刘备的大事年表便可知道,他一生戎马倥偬,东奔西走。赤壁(今湖北蒲沂县境,长江南岸)大战前,接连不断地征战,接二连三地挫败,一次又一次地寄人篱下,基本上没有真正拥有一块巩固的地盘。赤壁大战后,才拥有江南四郡。211年领兵入蜀,212年借故进攻刘璋,经过两年征战,平定益州(今四川成都及周围地区)。215年与孙权争荆州(今湖南常德及周围地区),217年与曹操夺陕西汉中。219年占有汉中,但不久又失去了荆州,损失头号大将关羽和大批精兵。221年四月称帝,七月便率军伐吴,次年遭到惨败,再过一年就病死了。刘备屡遭挫败,有时甚至败得很惨,只能孤身逃命,老婆孩子都顾不上。但他从不灰心丧气,而是败而不馁,折而不挠。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每每转危为安,终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抓住历史机遇,逐步发展壮大,成就三分霸业。

更难能可贵的是刘备在安危之际从不抛弃百姓。208年秋,曹操南征,适逢荆州刘表病死,刚刚继位的少主刘琼不战而降。此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刘琼而夺荆州,他却答道:“同为刘家宗室,不忍自相攻杀。”当他由樊城(今湖北襄樊)向南撤退时,不愿随刘琼投降曹操的刘琼属下和荆州大批民众都跟着刘备一起撤退。一路上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到了湖北当阳时,已有民众十几万人,辎重数千辆。这么庞大的队伍,每天只能行十多里路。这对于撤退逃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有人就劝他抛开百姓,他却断然拒绝:“成大事的人必须以人为本,必须爱护百姓,现在这么多百姓跟着我,我是绝不会弃他们于不顾的。”在生死存亡的安危之际,哪怕有生命危险也不愿抛弃百姓,这实在是一种了不起的气度。

刘备的一生中,时时体现出的这种济世情怀,使得他得到了民众的普遍拥戴。虽然经常颠沛流离,没有固定的地盘,但手下总有一些忠诚之士跟随;虽然在前期的征战中,没有机会系统实施自己的治政理念。不能给百姓带来多少明显的实惠,但信义之声卓著,使他深得人心。有人才相随,有人心依附,正是这两点,成就了刘备的辉煌大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宰相房玄龄很怕老婆吗?房玄龄为什么怕老婆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起兵前久居晋阳,“醋”也成为唐宫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且因皇上喜吃,皇宫储存极多。据说,唐太宗年间,宰相房玄龄惧内是有了名的。其妻虽然霸道,但对房玄龄衣食住行十分精心,从来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别人插手。一日,唐太宗请开国元勋赴御宴,酒足饭饱之际,房玄龄经不得同

  • 南明战神史可法生平简介,怎样看待史可法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史可法死后,福王政权失去了唯一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大臣。从此,各路兵马或降清清军势如破竹,长驱直下,顺利地占领了南京,福王逃出不远,被清军抓住,后来被杀死。同甘共苦史可法,河南人,明末军事统帅,他为人正直、做官廉洁的人。率兵打仗,他总是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士兵们没吃饱他不肯先吃饭,士兵们没有御寒的衣服

  • 曹操刘备孙权三帝王谁更有气节? 曹操刘备孙权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人讲究一个气节,尤其是古代士子,这会被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有“杀身成仁”、“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等说法。但在三国鼎立之前,有一个特殊现象,将军士子改换门庭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成是一种投降文化。实际上,这种

  • 历史上王舜臣真的那么厉害吗?一人射死一千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其实有很多名将,比如杨家将、呼家将,还有一些名气不大的如种家军的祖孙三代种世衡、种谔、种师道。种谔乃名将,曾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打败西夏八万援军,但他儿子种朴就差了点。种朴有一次刚上任到知河州,就发生了叛乱,是羌族的首领阿章和其他族人带领的吐蕃叛军,上司要种朴去抵抗。种朴才到两天,而且对方声势浩

  • 苏轼的历史详细资料,苏轼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苏轼(1037.1.8~1101.824)苏轼的资料姓名:苏轼外文名:Sushi别名:苏子瞻、苏东坡国籍:中国北宋民族:汉出生地:四川眉山出生日期:1037年1月8日(丁丑年)逝世日期:1101年8月24日职业: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主要成就: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代表作品:《赤壁赋》《石钟山记

  • 王昭君个人资料介绍,王昭君怎样成为四大美女之一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昭君都知道是四大美女之一,然后联想到昭君出塞,“昭君出塞”背景传奇不?其实一点儿也不,只是寻常赐婚罢了,连和亲都不像。历史上的和亲,通常带有一定的屈辱感,用女人换和平,即意味着真刀真枪干不过人家,说起来也是没脸。“昭君出塞”则不同,其时匈奴经历了&

  • 鲁迅写的文章杀伤力有多大?杂文之杀伤力更是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段祺瑞反对学生运动。在亲自撰写的《内感篇》一文中,他分析道,国内的一般学人在游历欧美后,都想把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立刻移植过来,就好象是拿别人的装饰物,来美化自家厅堂一样。素不知上层建筑的东西绝非如此简单,毕竟西方人对他们的那一套早已习惯,而国人在此前的三千多年里,一直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明,如果一定

  • 淝水之战苻坚败给谁,为什么苻坚大帝败得那么彻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痛苦、最混乱的时期,辽阔的大地上,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割据政权,进行了长达一百三十多年的混战,出现了七十多位君主。在这段历史中,苻坚以其散发着人性光芒的行为,留下了辉煌的一笔。一、腹有诗书气自华苻坚自幼聪明过人,慷慨好施,言谈举止犹如大人,八岁时就主动求师读书。他

  • 忽必烈的历史资料,忽必烈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忽必烈(1215年~1294年)忽必烈的资料中文名:忽必烈国籍:大元民族:蒙古族出生地:漠北草原出生日期:1215年9月23日(乙亥年逝世日期:1294年2月18日(甲午年)职业:可汗,皇帝主要成就:建立元朝,定都大都、改革政体,首创行省制度、灭亡南宋,统一全国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忽必烈

  • 陶谦三让徐州的的事迹,陶谦三让徐州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陶谦,受三国演义三让徐州的影响,人们基本都会认为他是个“好老头”,但历史上的陶谦,却与演义中形象完全相反。《三国志》及《后汉书》均称陶谦疏远贤人、任用小人"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琅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曹宏等谗匿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