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陶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陶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28 更新时间:2023/12/16 20:44:54

三国演义上面写得清楚,陶谦是一个很谦虚厚道的老者,为了让徐州的老百姓能有一个好的归宿,不把自己的官位传给儿子,而是不惜三让徐州给刘备。似乎陶谦就是一个柔柔弱弱的人,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陶谦究竟是怎样的人,是不是只讲仁义,没有手段的君子,如果是那样的话,为何能长期占据徐州?,难道他有很大的背景和后台,江湖没奈何只得看看历史。

原来陶谦也曾经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小时候,父亲死得早。学习很刻苦,但是很顽劣,不是一个老实孩子,喜欢和别人争强好胜。十四岁的时候,曾经扯一块红布或是其他颜色的布匹,挑在旗杆上,后面跟着他玩的有好多人,也就是小时候就喜欢做领袖。苍梧太守的老乡甘公两个人坐车一块儿出游,路上遇到陶谦,那甘公善于看相,竟然说此人将来会有一番成就,就把女儿嫁给了他,惹得甘夫人大为恼火,说:一个穷小子,要车子没车子,要房子没房子,属于裸婚一族,你个糟老头子到底想把女儿怎么样,真想把女儿往火坑里推,是不是?甘公说: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你懂的什么,老夫的眼力是不会错的。婚后的生活自然多亏了老丈人的帮衬。

陶谦的确不同凡响,因为学问比较出众,被推举为茂才,从此慢慢步入仕途。不久担任了尚书郎,然后从基层做起,做过舒县令、卢县令。接着担任幽州刺史,后来到中央担任议郎。陶谦很会做官,当时监察部门经常过来调查材料,在那个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年代里,贪官污吏到处横行,陶谦居然被冠上了“在官清白,无以纠举”的称号,实在很难得。如果不是上下打点的话,的确是个难能可贵的好官。

陶谦很狂,常常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面对朝廷大员,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陶谦敬佩的是东汉名将皇甫嵩,可惜皇甫嵩得罪了朝廷宦官张让等人,被迫去职。朝廷又派车骑将军张温讨北宫伯玉等羌胡叛军,张温也请陶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但陶谦却不领情,毕竟和皇甫嵩比起来张温的确显得无能多了,因此陶谦对张温的态度是“轻其行事,心怀不服”。终于,在回军途中火山爆发,陶谦公然羞辱张温。张温本想处置陶谦,却被和事佬劝说,张温也看重陶谦的材略想一笑眠恩仇。可结果却是换来一句:“谦自谢朝廷,岂为公邪?”张温倒是大度,不愧是连董卓都能放过的“宰相肚”,仅笑说一句:“恭祖痴病尚未除邪?”两人和好如初。

不久徐州黄巾军起义,朝廷派陶谦前来镇压。书生出身的陶谦很有两下子,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结果一战便大破黄巾军,剩下的黄巾军也被逃出徐州境内,北上青兖两州。这一仗,打出了威风,当时徐州太平,朝廷便任命他为徐州一带的政府官员。

打仗是好手,管理政务陶谦更是身手不凡。两个贼首臧霸与孙观,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皆听命于朝廷,被封为骑都尉。维持当地的治安,兴修水利等;一个叫陈登的豪华公子很有才气,被推举为典农校尉,负责三农工作;一个叫赵昱的名士,任命为广陵太守;还有糜竺等人,凡是有点本事的,都有用武之处。一时间徐州大治,尽管其他地区比较乱套,可是风景这边独好。

此时的陶谦不想卷入政治与君似的漩涡,因此面对董卓的倒行逆施,他不急于表态。面对气势汹汹的讨伐董卓的大军,他也不与联合,演义中说他是十八路诸侯的一员,那是抬举他,反正陶谦没有参加。但是并不是不支持,当朱俊驻军中牟县时,陶谦曾送于三千兵士、柴米油盐粮草供给,有力的支持了正义的事业。后来,董卓派李傕郭汜前来攻打朱俊的队伍,还是陶谦联合北海相孔融、太山太守应劭、扬州刺史周乾等共同支持朱俊,请他去长安打李傕郭汜。

陶谦并不是冥顽不化的人物,有时头脑很灵活。当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渐成气候以后,陶谦不在于他们为敌,相反接受了朝廷的封赏,此时被任命为徐州牧。

陶谦是一个眼光独到的人物,可惜所用非人。当年的曹操还名不见经传,陶谦觉得此人志向远大,前途不可限量,就一心前来结交。曹操的父亲曹嵩带着金银细软路过徐州时,陶谦特意前来相陪,给他说了很多客气话,并且好酒好菜好款待。并且让部下张闿护送,哪知知人知面不知心,张闿见财起意,把曹操的父亲给杀了,从此好心的陶谦办了错事,自此与曹操交恶。

江湖客先生道:陶谦,字恭祖。初读三国的时候,莫不被他的谦谦的君子之风所吸引,后来研读到历史,才知道他也是个嫉恶如仇甚至有点侠义心肠的人,三国演义在神话刘备的同时,也被刘备的这些给与一臂之力的贵人给仁慈化了,其实他们也有血性,曾经也是个保国安民、报复非凡的人物。可惜三国演义里面,只看到他的懦弱与谨小慎微,这反而引起对这个人物的反感,多读读三国志与后汉书,对于全面把握人物的大致动态还是有好处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要把伏皇后杀死?伏皇后到底写信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伏皇后的家族势力,恰恰是汉末仅存的一股与曹操不合拍的力量,必须加以剪除。从案子侦办过程与结果来看,大概情形也能反映他的这种心态。建安十九年,汉献帝的伏皇后被废,“下暴室,以幽崩”,罪名很蹊跷,“阴怀妒害,苞藏祸心”。这是汉末最著名的一段公案,《后汉书》

  • 八王之乱带来了什么后果?八王之乱导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魏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继续掌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

  • 三国中孙权是个怎样的人,孙权是怎么样驾驭手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的时候最需要武将,但立功的是他们,不听话的也是他们,或者造反或者叛逃。那么孙权是怎么样驾驭这些强悍员工的呢?上期假想孙权上了电视接受采访,在电视节目里一般旁边都坐着负责点评的专家。中国人是炎黄子孙,姑且称这名专家为“黄教授”,下面听听“黄教授”是怎

  • 潘安生活在哪个朝代?美男子潘安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你是一个对中国古代美女感兴趣的人,你不得不相信这样一句话,“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女人啊,不可长得太过漂亮,凑凑合合做一个大众人儿算了,平平凡凡过一生,其实活得要比那些名噪一时的“国色天香”安稳得多。就连曾经拥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rdq

  • 西晋灭吴是哪一年?三国吴国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西晋一统天下。西晋建立的时候,三国中惟一留下来的东吴早已衰落了。吴国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他不但不懂得治国治军的策略,还专横残暴,惟我独尊。他曾经下令迁都武昌,可武昌物产不多,要从扬州那里运粮运物,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后来只好又迂回了建业(今南京)。他贪图享乐,乱杀大臣,

  • 戚夫人怎么死的,刘邦最爱的女人是戚夫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大汉朝成立,因为汉高祖刘邦是平民出身,又亲眼目睹了秦朝的灭亡,刘邦对于百姓的困难生活都是感同身受,他登基以后,便很用心的选择一种最温和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并且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和措施,维持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而深得百姓的爱戴。然而说刘邦是个流氓皇帝,大概并不过

  • 霍光算是忠臣还是奸臣?如何评价霍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由于汉昭帝没有儿子,霍光拥立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继承大统,即汉宣帝。汉宣帝即位之后,霍光继续独揽朝政大权,而且得到汉宣帝的赏识。直到公元前68年,霍光生病去世。昭帝即位初期,霍光围绕是不是要改变先前的盐铁官营、均输、酒榷等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桑弘羊等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昭帝始

  • 甘罗是怎么死的?甘罗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小神童,比如甘罗,据说他十二岁就做了秦国丞相。只可惜,他的寿命也不大,也才活了十二岁。那么当时秦王为何让十二岁的小孩做丞相,他又为什么死的呢?这里面有些故事。甘罗这个人可不是别人,他是正儿八经的官二代,祖父甘茂是秦国很有本事的政治家,曾经做过秦国的左丞相。常言道:相门出才子,小甘罗小

  • 秦始皇的父亲是谁?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的父亲名字叫做异人,在秦昭王时期被派到赵国做人质。秦昭王原来立的太子去世了,就把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安国君一共有二十几个儿子(秦昭王的孙子更是多得很),异人在这些儿子当中不长也不幼,又远在赵国都城邯郸,无论是秦昭王还是安国君,都几乎要把他给忘记。本来,王室公子到他国做人质就是一种信誉的保

  • 秦宣太后芈八子的风流韵事,最早被称为太后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太后的人,为了保住儿子的王位,她联合自己的哥哥对秦国王室进行了一次大清洗,除掉了秦惠文王的众多儿子和结发妻子,开始了对秦国政权长达四十一年的控制,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后妃执政的先河,她还被认为是秦兵马俑的主人,她就是秦宣太后,又称芈八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女强人,竟然在正史之上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