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真正目的是什么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真正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89 更新时间:2023/12/23 19:12:04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乱世时期,广义上来看,它处在东汉末年与西晋初年之间,长达近百年。所谓三国,指的就是曹魏、蜀汉、孙吴三大势力,而这三国当中,刘备自称汉室宗亲,又以仁德知名,因此在后世颇受赞誉,被不少人视为正统。

可惜的是,刘备建立的蜀汉在三国当中实力最弱,也最先被灭亡。说到蜀汉的灭亡,有人会归功于邓艾的奇计,但也有人表示关羽北伐的失败早已奠定了败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从荆州北上讨伐曹操,一路上势如破竹,一度“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准备迁都以避锋芒。不过,当关羽专心北方时,孙吴却出兵袭取了其后方,断绝了他的物资供应。

最终,关羽兵败被杀,而东吴的举动则激怒了刘备,后者出动全部可调动的兵力东征,结果既损兵折将,自己也病重不治。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这次托孤感动了许多人,还被陈寿夸赞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不过,一些相信阴谋论的人则认为这是刘备安排好的一个试探,如果诸葛亮回答不当,就会被当场格杀。

章武二年(222年),刘备率领的大军在夷陵被陆逊击败,戎马半生的蜀汉皇帝被爱将关羽张飞先后丧命、复兴汉室希望进一步减小等消极因素击败,不久后就感染了重病。根据刘备写给刘禅书信中的“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我们可以得知,最初他只不过是有点拉肚子,但不久后就发展出了其它症状,逐渐变得难以医治。

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许是为蜀汉的今后做打算,面对孙权派来求和的使者,刘备选择了放下仇恨,重归于好。第二年的三月,在白帝城休养了半年多的刘备终于来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叫来曾经为自己谋划三分天下计策的诸葛亮,准备托付后事。在《三国志》中,陈寿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场景。

面对从成都风尘仆仆赶来的诸葛亮,病榻之上的刘备托付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古往今来,几乎没有哪个皇帝能在托孤时对大臣说出“他要是不中用,你可以自己当皇帝”这样的话,而面对主公的推心置腹,诸葛亮当即痛哭流涕地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将大事交给诸葛亮后,刘备还专门修书一封,告诉刘禅要把诸葛亮视为父亲,对其尊敬和信任。

如果光看这一场面,可以说刘备和诸葛亮堪称我国古代君臣和睦的典范,也难过后人对此的态度基本都是感动不已。

不过,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对刘备托孤的场景也会有一千种解读。首先,有人表示刘备作为一代枭雄,不会对到底还是身为外人的诸葛亮如此信任,所谓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用来试探诸葛亮的野心,如果诸葛亮当时就答应下来,恐怕会被当场擒杀。

诚然,作为一国之君和自诩汉室正统的刘备不太可能将自己的基业交给外人,就算刘禅愚钝,但那也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因此,说刘备是在试探诸葛亮,确实也能说得过去。不过,有人在试探的基础上,认为刘备还在暗示诸葛亮,其依据便是“君才十倍曹丕”。对于这六个字,可能大部分人看到时会理解成刘备是称赞诸葛亮的能力,来表示他可以在与曹丕的较量中占据上风。

可是,有人却联想到曹丕的登基方式,即胁迫汉献帝禅位给自己,认为刘备在托孤时提起曹丕,是想用曹丕篡汉的事例暗示和警告诸葛亮,让他不要效仿。

总之,在阴谋论者看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关系并不好,而对于诸葛亮,刘备仅仅是当作帮忙治理蜀汉的工具,并没有太多的信任。其实,我们从历史事实出发,是很容易看得出阴谋论存在的问题的。

在历史上,诸葛亮称得上是贤臣的典范。首先,他做事缜密认真,事无巨细几乎都要自己亲自把关,做到了事必躬亲,替君主分忧。其次,因为后主能力不足,他代为行使权力,但一举一动都严格按照先帝的托付,在礼仪上也不敢有丝毫僭越。

北伐临行前,他倾注感情写成的《出师表》被后人誉为“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最后,尽管身居高位,他却生活俭朴,死后家中没有半点余财。诸葛亮令人敬佩的品行,其实就是对一切阴谋论的最好回击。

--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刘备撤退时,百姓是自愿跟随刘备离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东汉,刘备

    公元208年7月,曹操挥师南下,攻打荆州。由于荆州刘表病逝,刘表次子刘琮继位荆州牧,曹操得知消息后,当即抢先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叶,以达到出其不意,威胁荆州的目的。得知曹操来袭后,章陵郡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劝刘琮投降曹操,这些投降派认为荆州尚属于汉室,如今以臣属的身份去对抗天子,是对国家的叛

  • 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马超为什么不去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东汉,关羽,马超

    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马超会不救关羽吗?不可能的,先不说关羽对蜀汉的重要性,就凭他和刘备“恩同兄弟”的关系来说,马超也不会不救他。马超之所以不救关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没办法救。而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从一个叫临沮的小县城说起。马超本是西凉军阀马腾的儿子。曹操进军关中,将欲攻汉中军阀张鲁之时,

  •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让关羽去守华容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东汉,诸葛亮,关羽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让关羽去守华容道呢?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真的让曹操死在华容道,那么很容易就能想到才统一不久的北方势必大乱,可能又是一群诸侯再次崛起,更有可能孙权也会挥师北上分一杯羹,而刘备此时实力太弱,根本无法和孙权等人抗衡。那么这天下迟早就会成为孙权的囊中之物,而刘备也只能沦为附庸。只要曹操不死

  • 周瑜真有反叛之心吗,为什么曹操刘备说周瑜要反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东汉,周瑜

    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就荆州的控制权,他趁着曹军元气大亏的时候,大力发展军队,逐渐有了跟吴魏两国叫板的资本。而先前孔明的隆中对里也曾提到过,这荆州就是蜀国赢取天下的重要条件,凭此刘备才能有机会光复汉室。不过早在蜀国占据荆州之前,有传言一直称东吴大都督周瑜,想要借助这片地域,自立为王,与群

  • 吕雉给刘邦戴了多少绿帽子,吕雉为什么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西汉,吕雉

    在历史长河中,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的爱情故事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在这对传奇夫妇的婚姻生活中,关于吕雉给刘邦戴了多少绿帽子的问题,却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为了揭示真相,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分析事实背后的原因。首先,我们要了解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的婚姻生活。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了项羽,建立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没能攻下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曹魏,司马懿

    在景初元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叛变魏国,自立为燕王,南联东吴、北通鲜卑,成立了独立的国家,与魏国形成鼎足之势。面对这一局势,魏明帝迅速召回司马懿,并派他征讨辽东。司马懿率领着四万大军踏上平定辽东叛乱的征程,在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平息了叛乱,解决了曹魏数十年的问题。然而,刚刚平定叛乱之后,魏明帝却再次紧急召

  • 汉朝建立之后,为什么没有秦人反汉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西汉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存在时间长达15年。在这段时间里,秦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秦朝灭亡后,汉朝建立,一些人开始反叛汉朝。那么,为什么秦人没有反汉朝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秦人和汉人的区别。秦人是指居住在秦地的人,而汉人则是指居住在汉地的人

  • 秦始皇寻海上仙山并非日本,徐福或登陆美洲大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秦始皇,徐福

    长生不老药是神话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的药。相传秦始皇曾经为求取长生不老药,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女寻找海上仙山,求取仙药。但最终,秦始皇并没吃到长生药,就连秦朝也早早灭亡了。那么求取仙药的徐福到哪里去了?《史记·秦始皇本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仙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

  • 齐桓公作为一代雄主,为何晚年凄惨无比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朝,东周,春秋,齐桓公

    春秋时期一代霸主齐桓公,其实与战国中后期的赵武灵王遭遇有些类似,两人均为一代雄主,但结局均凄惨无比,而且两人结局悲惨的原因,皆为储君选择出了问题。齐桓公病重之际,五个儿子争权夺利,齐桓公死后竟无人收尸,以至于尸体放置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作为一代雄主,齐桓公可谓妻妾成群、女子众多,然而他

  • 华阳夫人膝下无子,为什么能稳坐太后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秦国,华阳夫人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后宫往往是充满了竞争的,能受到皇帝的宠爱,那么在宫中的地位也就越高。当然除此之位,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生下优秀的皇子也是其中一种,这是真正的“母凭子贵”,只要皇子得宠,甚至被立为继承人,那么他母亲的地位大概率也会水涨船高。不过历史上也有例外,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华阳夫人一生无子,却能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