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魏之霸业者,昱、嘉之谋为多,而曹公尤痛惜嘉之死也。——陈亮看过《说唐》的话,就会记得程咬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别看我粗鄙,我祖上可是文官。”那程咬金的祖上是谁呢?《程伯献墓志铭》记载:公姓程氏,讳伯献,字尚贤,东郡东阿人,魏安乡肃侯昱十五代孙。这个程伯献便是程咬金之孙,而魏安乡肃侯昱则是曹魏名臣程昱。
说起程昱,很多人应该都有印象,《新三国》中帮助曹操战胜袁绍的三位谋士中,除了汉室忠臣荀彧和英年早逝的郭嘉,这第三位便是程昱,不过相比起前两位,程昱的名气却没有郭嘉、荀彧两人那么显著,甚至在后期被排挤到了曹魏群臣的边缘,地位比一心忠于汉室的荀彧都不如,直到212年荀彧服毒自尽,次年曹操进位魏王,程昱才成为卫尉。和很多人印象中不同的是,与自己的十三世孙程咬金一样,程昱本质上就不是一个文臣,他最初是一个武将,早年间兖州刺史刘岱招程昱为将,公元192年,公孙瓒与袁绍不和,作为夹在两人之间小小的兖州刺史刘岱可就倒了大霉,险些被两方压死在之中,好在程昱的谋划下为刘岱保留了兖州这一片土地,刘岱则为程昱上表去请封骑都尉。
骑都尉不必多说,根据骑、尉两个字不难分辨出这是一个武将官职,不过程昱当场就拒绝了,并且程昱看出了刘岱必不可能成大器,于是称病请辞,后来刘岱兵败黄巾军,曹操控制了兖州,再次招程昱为将,任命程昱驻守鄄城,后来由于曹操好兄弟张邈造反,兖州险些被吕布夺取,在程昱的努力下才保住三座城池。那之后,程昱便变成了谋士,和郭嘉、荀彧一同为曹操出谋划策,公元198年,刘备被吕布占去徐州,被逼无奈之下投奔曹操,荀彧则认为刘备是汉室宗亲不可杀,当降服,程昱则与郭嘉一样,他们两认为刘备非池中之鱼,当杀,可惜最后曹操选择了荀彧的想法,事实证明刘备确实怀有二心,不久后便杀车胄,叛曹操,赤壁一战断送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野望。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早早的就深入权利中枢的人却在荀彧、郭嘉屡屡得到升迁时依旧原地踏步,其中有四个最主要的原因,其一,程昱和曹操手下另一位著名谋士贾诩一样,最擅长的便是洞察人心,如前文帮助刘岱保留兖州方寸之地,其实刘岱寸兵未出,早在开战前,程昱便算出了袁绍和公孙瓒的心性,料定只需要拖就能胜利。其二,程昱是一个极其注重自己前途,而毫无忠诚可言的人,看出刘岱成不了大气后,程昱便会直接离刘岱而去,后来刘岱兵败黄巾,作为程昱的老上司,程昱没有任何感触,甚至对同乡说自己对当官没有兴趣,自然不需要去救刘岱。
然而曹操来了之后,只需要一封信,程昱立刻走马上任,《三国志·程昱传》记载: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足以见得程昱的志向是只服侍明主,然而曹操也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符合程昱心中的明主形象,直言这个人太可怕,程昱太懂得揣测人心了,但是和贾诩不同的是,贾诩揣测出来后只会偷偷说,程昱则会闹得天下尽知。其三,程昱很傲气,人一旦聪明,就容易傲气,和程昱的后辈杨修一般,历史中只要是善于揣测人心的人,没有一个不傲气的,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只有自己是聪明人罢了,其他人的想法不足考虑,《三国志·程昱传》就多次记载程昱:昱性刚戾,与人多迕。甚至经常有人诬告程昱谋反,如非程昱是跟随曹操起家的老臣,下场恐怕和杨修没差。
其四,贾诩因为揣测人心被称为毒士,但实际上程昱其实更适合这个称号,因为其毫无道德良知可言,如兖州之战时,曹操因为丢了大本营,又没能拿下徐州,全军上下粮草不及,《新三国》中,这一段被拍成曹操斩杀运粮官解决了军士哗变的危机。而历史中解决这一危机的却是程昱,郭颁的《魏晋世语》曾记载了这一段故事,为了解决缺量的问题,程昱在自己所经营的县城里强抢百姓粮食,造成饿殍遍野,程昱又收敛这些百姓的尸体放入粮食之中供曹军食用。
曹操评价程昱:程昱之胆,过于贲育。王彧评价程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勇武双全的将领,因为自己人性之中的自傲,良知的缺乏,一生没能位列三公,不说与同时期的曹魏谋士荀彧相比,就连后来居上的贾诩,都比程昱在曹操阵营的地位高超,到死后才追赠了一个车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