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其实不姓乔,而姓桥,是大将桥蕤的次女,小乔其实是后来被误传的。小乔与她的姐姐大乔并称为“江东二乔”,据说容貌可以和古代的四大美女媲美,是三国出了名的美女。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与好友周瑜一起攻打皖城,并取得了成功。当时兄弟俩虽然攻下了城,但并不会欺压百姓,深得民众的尊敬。孙策早就听闻桥公的两个女儿美若天仙,一见面果真如此,甚至比传闻所说的还要漂亮。二人被勾了魂,于是便下了聘书,孙策娶了大乔为妻,周瑜娶了小乔。二人也是无奈之下同意了这门婚事。
《三国演义》中周瑜也算得上是个完美的人物了,年纪轻轻便满腹经纶,21岁便跟着孙权四处闯荡。传闻周瑜长得十分英俊,还精通乐曲,不少女人为了博得他回头一望,故意在他面前弹错曲子。自古以来,英雄配美人,周瑜才华横溢、英俊神武,小乔国色天香,可谓天造地设的一对才子佳人。
小乔和周瑜情深恩爱,生活在一起,随军东征西战。而周瑜不仅仅是英勇善战,回到家里也是对小乔宠爱有加,两人关系非常亲密,小乔也为周瑜生下了三个孩子。小乔的姐姐大乔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孙策平日里并不顾家,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还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大乔和孙策仅过了六年的夫妻生活。当时,大乔大概就二十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丰富了周瑜和小乔的爱情故事。讲到诸葛亮抗击曹操想要孙权联合刘备一起。虽然周瑜有心与刘备合作,但是他对刘备仍有戒心。诸葛亮为了消除周瑜的疑虑,便假装不知道周瑜孙策和大小乔的关系,谎称自己听闻曹操想要建造一座铜雀台,曹操早已得知大小乔长相貌美,是国色天香的美人。曹植还做了一篇《铜雀台赋》,文字中流露出渴求两位美人的愿望。后人杜牧在《赤壁赋》中也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周瑜听后气愤不已,更加坚定了和刘备对抗曹操的合作。但周瑜并不是如《三国演义》中所讲的那样被气死的,他其实是在赤壁之战时中箭负伤,最终倒在了行军的路上,死时才三十六岁,可以说是天妒英才。
在周瑜死后,小乔和大乔一起在江南生活,驻守庐江,并且带着自己和周瑜的三个孩子(长子周循、次子周胤、女儿),抚养他们成人。二乔在如诗如画的江南,过着寂寞生活。有诗描述小乔的生活:“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虽说当时改嫁之风很盛行,但是小乔却始终未嫁,为周瑜守寡了一生。
孙权也对小乔爱慕许久了,但他并没有在周瑜死后就强迫小乔,原因是他看到了小乔对周瑜的痴心,深受感动。同时,孙权知道周瑜对他有恩,就决定用帮助小乔来报答周瑜的恩情。他不仅时不时派人为小乔送去钱财和生活物资,还在周瑜的儿女都长大后,对他们照顾有加。小乔是一个优秀的母亲,她将周瑜的孩子都教育得像周瑜那样,颇有“儒将之风”。如此,孙权也放心地把自己的大女儿和侄女分别许配给了周瑜的大儿子周循和二儿子周胤。孙权还将二人分别封为骑都尉和都乡侯,让他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周瑜的小女儿也许配给了他的长子 ,实在是对周瑜的家人关爱有加。
小乔的内心无疑是十分孤寂的,漂亮的她生前一直都是一边为自己深爱的丈夫守墓,一边则是抚养周瑜的几个孩子。长时间的劳累,加上抑郁,导致小乔的身体也被拖垮。小乔47岁的时候,她再也撑不住了,去到了另一个世界和丈夫团聚。小乔在生前还特地嘱托她的子女,让不要把她和周瑜埋葬到一块,她只需要在远处默默陪伴就好了。在庐江的周瑜墓和小乔墓,在《光绪庐江县志》中也证实道:周瑜在逝世后葬于庐江东门横街朝墓巷。时年四十七岁的小乔在庐江因病辞世,葬于庐江县城西郊,与周瑜墓遥遥相望。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很少有这样一个受丈夫疼爱的女人。如果不是周瑜早逝,也许小乔晚年会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