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侯渊被杀后,曹操说了一句话,道破刘备夷陵之战惨败的根本原因

夏侯渊被杀后,曹操说了一句话,道破刘备夷陵之战惨败的根本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苼清栀 访问量:2685 更新时间:2024/3/13 2:42:51

汉中之战,应该算是刘备这一生的高光时刻,此一战,他终于堂堂正正击败了一生之敌曹操,令天下震惊。汉中之战的转折点乃是定军山之战,黄忠斩杀夏侯渊。曹操在听闻夏侯渊阵亡后,曾说过一句话,无意中道破刘备夷陵之战惨败的根本原因。

定军山之战

刘备进攻汉中,看起来声势浩大,大家也总以为刘备是势如破竹,一举将曹军击溃,实际上情况根本不是这样的!在战役的前期,刘备曾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夏侯渊驻守的阳平关地势险要,非常难打。而刘备这边久攻不下,催促诸葛亮发兵,诸葛亮竟然也开始怀疑了,这样打下去,会是个什么结局。可见当时的刘备,其实情况并不乐观,若他不改变战略,继续强攻阳平关,最终很可能败北,止步于此!

说到这里,就得说到刘备这人了,虽然刘备有数十年的作战经验,算是个老兵了,但刘备前期指挥的军队,都是比较少的,这就意味着刘备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其实都是小规模战斗经验,他并不具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验,汉中之战他止步于阳平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好在刘备旁边还有个法正,他劝告刘备既然打不下阳平关,那就换个地方打,最终兵出定军山,把坚守不出的夏侯渊给调动了出来,战场形势发生了转变。而后,法正又建议刘备集中兵力进攻张郃,逼迫夏侯渊分兵相救,待夏侯渊分兵后,又派人去烧毁夏侯渊的鹿角,等到夏侯渊修补鹿角时又派黄忠突袭,最终成功的击杀了夏侯渊,创造了三国经典的斩首行动!夏侯渊乃是汉中曹军主帅,他的死给汉中曹军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几近崩溃,再也没有进攻刘备的能力了,只能等曹操前来援助。

《三国志》: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听闻夏侯渊战死,曹操悲痛欲绝,冷静下来后,曹操说了这么一句话。

原文: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

曹操这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作为主帅,不应该去一线战场死战,而应该是在后方运筹帷幄!一军之帅,重要的并不是多么的勇武,而是多么的有谋略,多么的善于指挥众人干活,但是夏侯渊却亲自上到一线战场补鹿角,最终被袭击身死,这并非统帅所为!

事实上,曹操说的这番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这才是真实战场所需要的!像演义中那种双方主将单挑的情况,在真实战场很少发生。大多数情况下,主帅都是居中指挥,运筹帷幄,主帅更看重的其实是谋略!而这,其实正是刘备所缺少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到大败!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的前期,刘备的军队势如破竹,战斗力非常强悍。然而当陆逊统帅吴军后,选择了坚守不出,刘备顿时就没了办法。当年在汉中,刘备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最终是法正出谋划策,将夏侯渊给调动了出来。但是这一次,刘备自己做主帅,做谋士,他没有了法正当年的谋略,没能想办法调动出陆逊,反而是和陆逊在那里对耗,最终锐气尽失,军心动荡,被陆逊一战击败,彻底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希望。

从刘备在夷陵之战的表现来看,他的缺点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缺少谋略!虽然他没像夏侯渊那样亲自深入一线战场,但是他和夏侯渊一样没能用出好的谋略,而这正是一个统帅的精髓所在!曹操当年说夏侯渊缺乏谋略,导致定军山大败。夷陵之战刘备缺乏谋略,也是大败,这岂不就是印证了曹操的那句大实话吗?刘备不顾诸葛亮反对,御驾亲征东吴,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结语

黄忠斩杀夏侯渊后,曹操说了句大实话,却一语道破刘备夷陵惨败的根本原因!这句话便是“为督帅尚不能亲战,况补鹿角乎”?在曹操看来,作为一个统帅,不需要亲自上一线作战,而是需要居中谋划,指挥作战,统帅最需要的是方略,是智谋,而并非个人武力!很明显,在这一点上,刘备并不合格。夷陵之战,面对坚守不出的陆逊,他并没能想方设法调动陆逊,反而是和陆逊硬耗,殊不知蜀军远道而来,根本耗不过吴军,最终被打得大败,令人遗憾!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标签: 夏侯渊曹操刘备夷陵之战法正

更多文章

  • 夏侯渊有八个儿子:一位投靠蜀汉,一位死于黄忠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夏侯渊,黄忠,夏侯霸,蜀汉,曹操,曹魏

    夏侯渊早年跟随曹操征伐四方,先后任骑都尉和陈留、颍川二郡太守。参加官渡之战,负责督运粮草。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出其不意,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渭南之战后,夏侯渊率军剿灭关陇地区的韩遂余部以及羌、氐部落,威震关右地区。凭借功勋,累迁征西将军,受封博昌亭侯。公元215年,张鲁投降曹操后,夏

  • 定军山战役:诸葛亮未出马,法正为何派黄忠与夏侯渊硬碰硬?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黄忠,法正,三国,诸葛亮,夏侯渊,曹操手下,定军山战役

    三国时代的定军山战役其实同前期的赤壁之战一样名气巨大,只不过赤壁之战之后,对天下诸侯的割据划分正式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但是定军山战役之后,这对三国的划分有了更清晰的界定,而且定军山战役还致使曹魏失去了吞并刘备的最后机会。不仅如此,定军山战役,曹操麾下损失了一员名将,而刘备麾下的一位名将彻底闻名天下

  • 夏侯家两兄弟之夏侯渊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夏侯渊,曹操,夏侯,刘备,夏侯惇,张郃,黄忠,夏侯家,汉朝,三国

    我们这期来讲讲夏侯两兄弟中的夏侯渊。夏侯渊和夏侯惇都是曹操的同宗兄弟,在曹操创业初期就已经在帮助曹操征战四方,说起来曹操和刘备创业初期的团队很像,都是带着自己的兄弟,只不过曹操这两位兄弟是真的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夏侯渊字‘妙才’,是曹操最信任的武将之一,为曹操立下了不少的战功,但是最后却在汉中之战被蜀

  • 汉中之战,曹操名将夏侯渊阵亡,刘备死了哪些武将?说出来真丢脸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曹操,夏侯渊,刘备,汉中之战,吴兰

    三国时期群雄荟萃,在这个大舞台话弄枪舞剑,古人云好男儿志在四方,相信这句话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男人的用武之地,在遥远的古代时期,主要体现在战争与朝堂方面。在封建制度的盛行下,男人们开始大肆在朝堂上大展手脚,战争中军师与骁勇善战的武将,皆不可缺少,二者缺一不可,只因为有勇无谋的军队,绝对无法获得最终的胜

  • 三国隐藏最深的好人:夏侯渊,生前干过一件事让人眼眶湿润

    历史解密编辑:炜数码标签:刘备,黄忠,张郃,蜀汉,三国,汉朝,夏侯渊,夏侯惇,曹操手下

    提起黄忠,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战长沙与关羽对刀一战成名,为蜀汉开疆辟土立下赫赫战功。其实这是《三国演义》对他进行的夸张渲染。在正史《三国志》中,黄忠是个存在感很低的人,只参加了一场大战:定军山之战,并在此战中杀了曹魏大将夏侯渊,此前此后对他的描述都极为简略有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 一个敢吃自己眼球,一个被黄忠斩杀,夏侯渊真的比夏侯惇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黄忠,夏侯渊,夏侯惇,曹操,夏侯霸

    夏侯惇受《三国演义》影响,敢于不打麻醉、当场拔箭还生吃自己眼球的夏侯惇绝对是三国里为数不多的狠人;而夏侯渊却默默无闻,最后在定军山被老头黄忠斩杀,直接导致曹操汉中战略的崩溃。所以惇比渊强是最普遍的印象,就连各种三国游戏里,惇的属性也比渊强。但历史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夏侯兄弟的战绩和能力。

  • 夏侯渊被黄忠斩杀30年后,刘禅对夏侯渊之子说:你爸那事不能怪我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夏侯渊,黄忠,刘禅,夏侯霸

    一、夏侯渊之死公元219年,对曹操来言可谓糟糕透顶了。四年前,他亲统大军杀入汉中,一举降服了张鲁。当时刘晔和司马懿,都劝曹操:“老大,这是天赐良机,啥也别说了趁势入川先干掉刘备,再回身灭了孙权,一统天下在此一举。”可惜曹操却表示:“人啊,别那么贪得无厌,即得陇何必望蜀啊?做人,还是要厚道些好!”结果

  • 张飞抢了曹操表妹夫夏侯渊的侄女,夏侯一族没报复,反而很感恩?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张飞,曹操,夏侯渊,夏侯霸,刘备

    张飞抢了曹操的表妹夫夏侯渊的侄女,夏侯一家先是没机会报复,等有了机会报复了却只能去报恩,却绝不是以德报怨哦!一、张飞的夫人对夏侯渊有多重要?夏侯渊宁舍子不舍姪?!张飞的夫人夏侯氏是夏侯渊的姪,夏侯渊就是滕公夏侯婴的后代。侄是侄子,而姪就是侄女。夏侯渊对他这个侄女非常宠爱,他曾经为了这个侄女舍弃了自己

  • 许褚暗中埋怨曹操:我能斩杀马超,主公为何让夏侯渊曹洪来添乱?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许褚,曹操,马超,汉朝,三国,夏侯渊,曹洪来,艺术家,五虎上将

    马超和许褚在渭河之畔展开了生死大战,很多人都认为那次单挑是马超赢了,因为许褚胳膊上中了两箭,曹操被马超追得把头盔摔在地上悲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这当然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三国正史的说法是许褚赢了马超输了:“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如果

  • 夏侯渊二十合战平黄忠,最终却为何被黄忠斩杀,夏侯渊武力很弱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黄忠,马超,汉朝,夏侯渊,夏侯霸,三国志战略版

    曹操手下人才济济,武将也多如牛毛,顶尖的有典韦、许褚,能跟五虎掰手腕;比较虎的有夏侯惇,敢和关羽刚正面;其他诸如张辽、张郃、徐晃、庞德等,都有自己的闪光时刻。相比之下,夏侯渊武力不算突出,曹操也很少派他单挑,关于他的武力,我们可以从一些例子中看出点端倪:就说跟黄忠的二十合吧,虽说不分胜负,但曹营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