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前,处于劣势的曹操为何能获胜?

官渡之战前,处于劣势的曹操为何能获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84 更新时间:2024/1/24 2:38:56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官渡之战前,曹操其实处于绝对的劣势,一方面是曹操本身实力不如袁绍;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曹操除了需要应对袁绍,还要面对各方诸侯的虎视眈眈:东面刘备占据徐州反叛曹操,西面凉州刺史韦康观望,南面宛城张绣如芒在背,荆州刘表选择和袁绍联合……

但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总会在关键时刻遇到贵人或者上天的帮助,比如光武帝刘秀就被称为“位面之子”。其实曹操能够在汉末三国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自身能力之外,也有气运加持,比如官渡之战前,有四位和曹操不熟的人,都选择支持曹操,为他解决了大麻烦。

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

从地图上看,宛城距离许都最近,而且张绣和刘表相互结盟,对曹操是很大的威胁。所以根据“远交近攻”的原则,在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张绣,张绣投降,但因为曹操之好色,张绣降而复叛,不但击溃了曹操,还杀死了曹操长子曹昂、爱将典韦

公元198年曹操二次征张绣,曹操听说袁绍欲趁虚袭取许都,便立即从穰城撤退。建安四年(199年),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张绣准备同意,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准确地指出袁绍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

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后大喜,亲自接见贾诩,执其手说:“使我的信誉扬于天下的人,是你啊!”曹操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张绣投降曹操,一方面解决了曹操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让天下人看到了曹操的大度。

田豫劝鲜于辅归顺曹操

鲜于辅本是幽州牧刘虞手下,公孙瓒败亡后,鲜于辅为属下官民所推重,代行太守之事,他与田豫素来关系很好,任命田豫为太守府长史。当时群雄并起,鲜于辅不知依从谁好。田豫对鲜于辅说:“最终能够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应该赶紧投奔他,不要等着以后遭祸。”

鲜于辅听从了他的建议,率领部下归附朝廷,曹操任命鲜于辅为建忠将军,都督幽州六郡军务。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鲜于辅到前线拜见曹操,被拜为左度辽将军,封昌乡亭侯,遣还镇抚本州。曹操打败袁绍后,高兴地对鲜于辅说:“之前袁绍把公孙瓒的头送来,我看自己也很快被他消灭。如今却打败他,既是天意,也是你们的功劳。”

桓阶策动张羡叛乱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表绍在官渡相持不下,刘表准备带领荆州的人马全力接应袁绍。桓阶见到这种情况,就对长沙太守张羡道:“不论干什么事情,采取什么行动,只要不是以礼义为根本,就没有不失败的。如今袁绍违背了这个道理,而刘表又紧随其后,他们走的都是自取灭亡的路啊。您一定要深明辨是非,决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

张羡问:“咱们该怎么办呢?”桓阶说:“眼下曹操的力量虽然很弱,但是他仗义起兵,挽救朝廷的危亡,奉王命讨伐罪臣,天下人谁敢不服?如今您若能把四郡的力量联合起来,保住三江,等待曹操的大军,到时候里应外合,难道这不是一条出路吗?”张羡说:“好!”于是把长沙和周围三郡的人马都动员起来对抗刘表,又派出使者前去谒见曹操,曹操十分高兴。

历来都认为刘表胸无大志,虽然答应袁绍联合,但官渡之战却没有出一兵一卒,只是坐观曹操击败了袁绍。其实,刘表并不是不想出兵,只是长沙太守在桓阶的策动下发动叛乱,导致刘表后院起火,无暇出兵帮助曹操。

杨阜劝说韦端力挺曹操

在即将到来的袁曹决战中,关中诸将也不知该站在那一边,凉州牧韦端遂派从事杨阜到许都察看情形。在许都,杨阜被汉献帝任命为安定长史,回来后,关中诸将问他:“袁曹二人谁能取胜?”

杨阜回答:“袁绍宽和缺少决断,好计谋却又不会选择;优柔寡断就难以树立威信,不知该如何选择就会误事,看起来虽然很强,但最终难以建成一番大业。曹操雄才大略,处事果断,法令统一,部队精良,往往能重用一些意想不到的人才,重用的人又都能尽心竭力,非常称职,他一定能成功!”

贾诩、田豫、桓阶、杨阜四人和曹操并无交情,也没有受过曹操的什么恩惠,但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他们凭借自己的慧眼看出最终取得胜利的必将是曹操,并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了曹操,这不得不说是上天对曹操的眷顾!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在古代,那些士兵在战场上是如何睡觉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士兵,三国

    中国历史上爆发过很多战争,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有军队行军打仗的场景,将军一声令下,士兵们前赴后继,冲锋陷阵,画面十分的壮观。古代打仗不像现代这么高科技,拼的就是数量。因此在电视中,每次出征时,我们都能看到将军的身后有大批的士兵跟随。小编小

  • 朱棣登基为帝长达二十几年 朱棣为何再无子嗣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朱棣

    众所周知,朱棣在当皇帝前,他的生育能力绝对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如果有问题,肯定不会有这四个儿子的,所以说,朱棣生育能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没有孩子诞下,只有两种可能,一不能生,二不想生。那朱棣当皇帝后,再无子嗣出生,是不是就是以上两种原因的其中一种呢?首先说,关于朱棣不育一事,中国

  • 赵棣:宋徽宗赵佶第十四子,靖康之变时十九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棣,北宋

    赵棣(1109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四子。母亲是王贵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六月。九月赐名为赵棣,并授封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徐国公。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二月,改封镇南军节度使,加封开府

  • 刘岱是什么出身?他一生为何毫无作为就无疾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岱,汉朝

    喜欢汉末三国历史的朋友对于“汉室宗亲”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自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后,便开启了刘氏皇族四百余年的江山。三国时期的刘备我们都知道号称刘皇叔,刘备作为一代枭雄,其之所以能在东汉末年开创蜀汉基业,除了其以仁义为立身之本外,其汉室宗亲的光环同样对其助力不少。除了刘备,汉室宗亲的数量并不少,比如刘

  • 丁奉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东吴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丁奉,三国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三国中,如果说曹操是奸臣,刘备是忠臣,那么孙权就只是一个偏安一方的王,他的心中没有谋划天下的梦想,或许如果时机得当,孙权也会想办法图谋天下,但是只是不是百分之百得把握。孙权一直都是在三国中处

  • 汉献帝禅让之后 曹丕为何不将他送到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丕,汉献帝

    对曹丕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为何不将汉献帝送到蜀国,让打着除贼兴汉的刘备左右为难呢?公元220年,曹丕逼迫着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禅让,经过三次虚伪的谦让,曹丕取代了汉献帝,终于如愿以偿登上皇帝的宝座,国号魏,完成了一代枭雄曹操奋斗一生的

  • 关羽败走麦城后,孙权为了击败关羽都派出了哪些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三国

    三国时期最遗憾的莫过于关羽兵败荆州,最后被东吴将领擒杀了。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将樊城守将曹仁死死困住,曹操派于禁督七军救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把曹操打的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然而,关羽万万没

  • 历史上鳌拜掌握兵权却没有造反称帝,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鳌拜,清朝

    鳌拜,中国清初权臣,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算是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对于这个朝代,不少人都是持着反感的态度,因为正是在清朝所谓盛世的统治下,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基本上被确定下来,而清朝也是正式开启了中国被世界拉远的先河,在清之前,中国的各方面都是领先于全世

  • 赵楗:宋徽宗赵佶第二十一子,与父亲皇兄一起被俘北上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楗,北宋

    赵楗(公元1112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一子。母亲是韩修容。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十月。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正月,赐名为赵楗,并授封感德军节度使、检校少保的官职,封为韩国公。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

  • 历史上项羽不愿过乌江东山再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项羽,秦朝

    项羽出身高贵,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古代,提起楚汉,相信大家都会想到项王的英姿飒爽,历史总是由成功者编造的,虽然项羽是失败者,但是对于这位落难英雄,刘邦倒也没有刻意去遮盖住历史的真相,刘邦也认可这位项王是一位英雄,可惜最终还是败给了身为小人的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