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颜伯玮是什么人?靖难之役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颜伯玮是什么人?靖难之役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15 更新时间:2023/12/20 14:03:03

靖难之役是一场由削藩引起的争夺皇位内战,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燕王朱棣反叛朝廷,打着“靖难”旗号相号召,希望天下群起响应,但是许多人并不买账,因为你朱棣虽说是朱元璋的儿子,但是这天下还是建文帝的。建文帝才是正统,才是明王朝的象征。所以,天下人心还是向着建文帝的,在此讲述一下颜真卿后人据守一个小县城,却坚决反对燕王叛军招降的事儿。

一、形势逼人

当时光的长河流淌到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时,这场被史称“靖难之役”、实际上称为叔侄大战更为妥当的明王朝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相互残杀的战争已经打了三年了,政府军一方颓势凸显,叛军一方也是实力大损。

到了这个时候,就看谁更能撑下去了,或许得到更多的支持,才能击败对方,取得最后的胜利。可是,取胜又谈何容易!

(以下为一组《山河月明》剧照)

建文三年(1401)年底,朱棣得到了一个令他激动万分的消息:京师南京城里的一个宦官投奔到他这,告诉他说现在政府军都在大河两岸与燕王军激战对垒,京城防守空虚,若是他此时直接率军出击京城,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朱棣想想也是,只要拿下了京城,自己夺位成功,其他事不就好办了吗?自己作为太祖之子,继承的是朱明王朝的江山,天下人谁再看不惯,又能如何?夺下京师,就是夺了天下。

于是,他改变战略战术,将进攻的重点南移,于建文四年正月开始,督军直扑江北去了,企图由此打开进攻江南、夺取南京城的道路。

二、据守沛县

正月中旬,燕王朱棣率部由馆陶渡过漳水,接连攻破了东阿、汶上等城,而后一路奏凯,突飞猛进,很快抵达了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沛县。

一路上,燕王叛军攻克的城镇不多,迎降的多,所以快到了沛县时,他们以为沛县一个小县城,肯定会和其他城镇一样争相迎降,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他们想错了。

负责守城的知县颜伯玮,本名颜瑰,字伯玮,是唐朝大书法家、为国尽节而死的名臣颜真卿的后裔。他无愧于自己的祖先,很有气节,决定像颜真卿那样,誓死抵抗叛军,纵使为国殉城也在所不惜。

颜伯玮,家在庐陵,建文元年(1399年),以贤良征,授予沛县知县一职。对于建文帝,他感恩戴德。尽管刚赴任知县,他就赶上了这场战争,但他以国事为念,不辞劳苦。当时,政府军连年北伐叛军,沛县的老百姓担负着往北方前线输送粮草的重任,政治军事责任重大,动辄以军法论处,颜伯玮的压力不可谓不大。但是,他很有头脑和能力,善于谋划和协调,总能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鼓励民众为国效力。

沛县是徐州的门户,地理位置重要。明王朝在此设立了军民指挥司,颜伯玮未雨绸缪,提前募集百姓五千多人在此修筑七个堡寨,防御叛军南下。本来这里的防御很坚固,力量配备也行,但是由于之前调兵北上支援山东,留守的都是些老弱病残,战斗力不强。所以,听说叛军突然间兵临城下,颜伯玮很惊慌。

颜伯玮明白敌强我弱,敌我双方力量相差过于悬殊,硬拼肯定不行,防守也难,只有求援了。他赶紧派出县丞胡先去徐州,请求当地守军支援。但是,徐州守将见叛军气势汹汹而来,先被吓破了胆,自己抗敌还难有胜算,怎么肯再分兵去救援沛县呢。

苦等援兵不至,颜伯玮知道凶多吉少了。于是,他让自己的弟弟颜珏、儿子颜有为叔侄俩赶快返回老家,替他侍奉父母双亲,并转告自己的遗言:“儿子叩谢双亲大人,忠孝不能两全,来世再报养育之恩。”

随后,颜伯玮在县衙题写了绝命诗,决定以死殉国,坚决抵抗叛军。可是,当他准备死战殉国时,负责军事工作的指挥王显却在半夜率军出城迎降,叛军不费一矢一刃便进入了沛县。

三、殉节而死

得知王显违背自己的意愿私自迎降叛军,颜伯玮痛心疾首,但想到能减少军民的伤亡,又有所欣慰。但别人迎降叛军,他却不忍背叛朝廷,于是穿戴着官服,面向京城和皇帝所在的方向做最后的叩拜后,上吊而死。

颜伯玮的儿子颜有为明白父亲殉国之志后,不忍心远离,更不想抛下自己的父亲,自己回老家。他走了一段路程后,让叔父颜珏独自回家,然后又返回了沛县。

回到沛县的颜有为,见叛军已经入城,父亲已经殉节,十分悲痛,跪在父亲的尸身前,也举刀自刎了,表明了誓死反对叛贼的决心。

没有能搬来援兵的胡先从徐州归来,见严氏父子殉城而死,叛军已经入城,大放悲声。而后,他起来将严氏父子葬在城南,以示他们誓死守忠、维护南边朝廷尊严、不同北边而来的燕王叛军同流合污的志向和决心。

沛县主簿唐子清、典史黄谦均被叛军抓捕。叛军想让唐子清投降,唐子清却只说了一句话:“愿随颜公地下。”再也不说别的话了。叛军闻此大怒,将其斩杀;而后,派遣黄谦去徐州招降政府军,黄谦一口回绝,也被杀害。

标签: 颜伯玮明朝

更多文章

  • 杨玉环备受宠爱,却在安史之乱中成为替罪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杨玉环,唐朝

    杨玉环,即杨贵妃,唐玄宗李隆基宠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安史之乱中被赐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719年初秋的一天傍晚,蜀州闹市街头杨玄琰家深宅大院里,有喜鹊成群结队地从天头地脚飞来,落到了院子里那几棵高大的梧桐树上。它们兴奋地喳喳叫着,仿佛在等待着某一特定时

  • 张居正改革是为了大明江山 万历为什么对张居正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张居正

    还不了解: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居正的改革都是为了明代,为何万历皇帝还要严厉打击他?张居正的结局确实非常惨。可以说,他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稳固,累死在任上。可是他死后才第四天,七名言官就集体弹劾张居正选定的接班人潘晟。潘

  • 探索虞姬与项羽之间的爱情绝唱,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虞姬,秦末

    虞姬,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名虞(yú)(一说姓虞),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项羽为了她作《垓下歌》。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风飞蝶舞,百花盛开,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有个小男孩手里举着一朵野花,向前方那个小女孩跑去,他调皮地将粉红色的

  • 和珅去世后后代过得怎么样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和珅

    对清代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有后代吗?和珅的后代结局是怎样的?这背后有何猫腻?只不过这个绝户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就是可以归类为绝活那一类,因为在和珅去世之后,自己的孩子们过的日子实在是太惨了。第1点,和珅的子女状况解析。要注意,和珅其实是有后代的,

  • 韦温:唐朝时期宰相,在唐隆政变中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韦温,唐朝

    韦温(?-710年),字号不详,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外戚、宰相,韦皇后堂兄,许州刺史韦玄俨的儿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神龙中,累迁礼部尚书,册封鲁国公。景龙三年,迁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授扬州大都督。既居荣要,熏灼朝野。唐中宗驾崩后,总知内

  • 赵元佐:宋太宗赵光义长子,因病发疯,被废为庶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元佐,北宋

    赵元佐(965年—1027年),本名赵德崇,字惟吉,东京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宗室大臣,宋太宗赵光义长子,宋真宗赵恒同母兄,母为元德皇后李氏。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聪明机警,擅长骑射。跟随宋太宗征战北方,拜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封为卫王。迁检校太尉

  • 项伯在鸿门宴上得到什么好处 项羽为何要投靠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项羽,刘邦

    还不了解:项羽和刘邦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却在鸿门宴上投靠了刘邦,他到底得到了啥好处?秦朝末年天下各地爆发了大规模地农民起义,最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起义军脱颖而出,成了秦朝灭亡之后,争夺天下的主力,史称楚汉之争。楚汉之争最终以汉取得胜利而收

  • 龙且的死能扭转楚汉相争的局势 龙且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龙且,项羽

    对龙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龙且有多厉害,为什么他的死,能够导致楚汉相争的局势逆转?项羽虽然没有成功地统一天下,更没有当过一天的帝王,却仍然被司马迁归为本纪,反观胡亥、刘盈等有名分的帝王,倒没有这种待遇。司马迁如此看重他,原因就在于项羽这个人很有魅力,他虽然

  • 戚夫人被吕后制作人彘后 戚夫人为何没有失血过多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戚夫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戚夫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没因失血过多死亡,为何?在古代尤其是利用权力争宠的后宫中,往往面对的都是一些笑里藏刀的人。他们的生活并不像我们现在一样讲究人道主义,在后宫里哪怕你只是犯了一点点的错误,面临的或许就是

  • 董旻是什么人?董卓能够掌控东汉朝廷与他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旻,汉朝

    董旻,字叔颖,东汉末年,凉州陇西郡临洮县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董卓一共兄弟三人,大哥叫董擢,字孟高,去世较早(有一子董璜)。后来董卓父亲在担任颍川郡轮氏县尉时,生下了董卓和董旻,所以分别给他们取表字:仲颖、叔颖。从史书记载来看董卓是没有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