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濙是什么人?他的谥号有何讲究?

胡濙是什么人?他的谥号有何讲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58 更新时间:2024/3/8 15:36:54

建文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年号建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建文帝在失去皇位后,是死于皇宫大火,还是隐姓埋名远走他乡?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能被广泛接受的答案,直到明朝建文年间兵科给事中、永乐年间户科都给事中、礼部左侍郎胡濙的墓碑文被发现,这个秘密才算被揭开了一角:原来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死,他一直活在明成祖朱棣的严密监控之下,直到危险彻底消除,完成任务的胡濙才回到朝堂,最后一路高升,成了仕建文(朱允炆)、永乐(朱棣)、洪熙(朱高炽)、宣德(朱瞻基)、正统(朱祁镇)、景泰(朱祁钰)、天顺(朱祁镇)的六朝元老。

很多人都知道胡濙是六朝元老,却可能不知道他还是明朝最早特务世家的首任掌门人——胡家世代供职锦衣卫,就是因为他跟踪监视流亡在外的朱允炆十四年而没出半点差错。

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来聊一聊明朝最早的特务世家秘闻:半个和尚胡濙寻找邋遢道士张三丰,其实是在跟踪监视出逃的建文帝朱允炆?

胡濙的谥号很有意思,这位生前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师,死后追赠太保的六朝元老,谥号为“忠安”。笔者遍翻古代名人录,好像谥号“忠安”的,仅胡濙一人:危身奉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好和不争曰安,庄敬尽礼曰安。胡濙获得“忠安”谥号,属于实至名归。

胡濙的墓碑文是李贤亲自撰写的,这位李贤也是明朝一位名人,他的名气比胡濙还大。据说于谦之所以平反昭雪,李贤出了不少力,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于谦之死,李贤难逃干系。

李贤是害了于谦还是帮了于谦,这件事有时间再讨论,咱们今天的主要话题是李贤为胡濙写的碑文。

那篇《礼部尚书致仕赠太保谥忠安胡公(濙)神道碑铭》很长,咱们只摘录跟建文帝朱允炆有关的一段:“上察近侍中惟公忠实可托,遂命公巡游天下,以访异人为名,实察人心向背……丁内艰,乞终制不允,寻进礼部左侍郎……车驾亲征北方,驻跸宣府,公驰谒行在所,上卧不出,闻公至,喜而起且慰劳之,赐坐与语。凡所历经川道里郡邑丰啬民情休戚以至所闻所见保国安民之事悉为陈说,上欣然纳之,向所疑虑者至是皆释,比退,漏下四鼓。”

这段碑文并不深奥,读者诸君一看就懂:胡濙如果真的是考察民情当巡视员,是不可能连母亲死了都不回家守孝的——这在明朝是绝不允许的。

胡濙为什么半夜三更前来打搅明成祖朱棣,这件事在《明史》本纪第四和列传第五十七中有不同记载:“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朱棣)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惠帝(乾隆给朱允炆的谥号)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很多人都认为清朝人编修的《明史》不可靠,因为明朝世袭建州卫家族出身的清朝皇室,对明朝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既不能断绝关系,也不能刻意抹黑,就只好在修史的时候用春秋笔法,告诉人们明朝皇帝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

清圣祖仁皇帝玄烨对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是极其推崇的,“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就是玄烨对朱元璋的终极评价。

虽然清朝皇帝对明朝皇帝比较尊敬,但是清朝的遗老遗少们为了证明自己“通天纹”的高贵,却编造出了“明朝无明君,清朝无昏君”的顺口溜,估计这话被玄烨听见了,也会气得从景陵中爬出来扇他们的耳光:虽远必赔乃至认倭为父的咸丰、道光、同治、宣统不昏吗?

明朝有没有明君,清朝有没有昏君,这件事十万八万字说不清楚,但是《明史》与《神道碑铭》互相印证,却可以解答一个问题: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驾崩于宫中大火,而是在朱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离开了京城——杀侄子这种事情做不得,养在宫中,燕王朱棣又不肯做辅成王的周公,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让他在大明臣民面前销声匿迹,但却又在朱棣亲信的严密监视之下。

胡濙母死不葬,在外漂泊十四年,就是为了监控朱允炆的一举一动,寻访张邋遢(即张三丰)那不过是借口而已,因为张三丰是道家人物,而胡濙则是“半个和尚”,和尚找道士,这件事是不是有点太滑稽了?

胡濙是“半个和尚”,事实李贤在碑文中写的:“公生而髪白,弥月方黑,母梦一僧持花以遗之,觉而生公,居数日,有僧至家索观,公见僧即笑。僧曰:‘此吾师天池髙僧后身也,命我求见,以笑为志,果然。’闻者咸惊异之。”

“天池僧”胡濙寻找邋遢张三丰是不可能的,于是碑文和《明史》的记载就解释得通了,胡濙半夜三更跟朱棣密谈的内容也可以推断得出了:

胡濙详细汇报的朱允炆这些年的行踪,并表示其人已经壮志全消,朝中大臣也没有跟他有什么接触,您可以放心了;朱棣一听侄子比较懂事,也表示比较欣慰,对建文朝留下的大臣也可以放心使用了。

“向所疑虑者至是皆释”“至是疑始释”,碑文和《明史》如出一辙的记载,表明了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已经将这对叔侄之间的恩怨消磨殆尽,从此朱棣安心做皇帝南征北战,朱允炆隐居山野相伴青灯古佛,明朝的车轮走上了平安的正轨。“喜怒不形于色,待人温恭有礼”的胡濙最后谥号“忠安”,就是对他一生的最中肯评价。

我们细看明朝史料就会发现,虽然“靖难之役”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是朱棣确实比朱允炆更适合当大明帝国的掌舵人:当时北方不稳,而朱允炆又过于柔弱,是绝不敢以天子的身份去镇守国门的。

朱允炆的下落,直到今天也是一团迷雾,永乐二十一年的午夜密谈,只是揭开了秘密的一角,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胡濙已经给朱棣吃了一颗定心丸,他的特工本领,也得到了朱棣的认可。

听完胡濙的工作报告,朱棣下旨,尽赦因建文帝而受株连的大臣及家属,发还其田宅家产,胡家也得到了一个“世袭锦衣卫镇抚”的铁饭碗,成了大明王朝最早的特务世家:“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南京,帝改濙官南京,因命廉之。濙至,密疏驰上监国七事……赐玺书、白金、楮币、袭衣,官其一子锦衣,世镇抚。”

胡濙跟踪监视朱允炆十四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紧接着又肩负起了监视皇太子朱高炽的重任,说他是明朝最受皇帝信任的“首席特务”,还真是一点都不为过,他的两个儿子穿上飞鱼服、挎上绣春刀,也当上了职业特工:长子胡长宁世袭锦衣卫镇抚使,次子官至锦衣卫指挥佥事,连名字都没留下,可能是他从事的工作,太过秘密了吧?

标签: 胡濙明朝

更多文章

  • 刘禅真的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真的有那么差劲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禅,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禅不可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禅作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刘禅真的不可扶吗?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样的?既然是扶不起的阿斗,为什么刘备还要立其为太子呢?历史上,刘禅是刘备的长子,在古代就有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刘禅注定成为蜀汉的储君。所以,刘备平时自然

  • 王荣:汉灵帝的妃子,因生下皇子被皇后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荣,东汉,汉灵帝,汉献帝

    她是汉灵帝的妃子、汉献帝的生母,最后却被毒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此人便是王荣,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汉灵帝刘宏的妃子以及汉献帝刘协的生母。她容貌美丽、身姿丰满,起初以良家子的身份选入掖庭,后来被封为美人。可以说当汉灵帝的妃子挺惨的,因为他有一

  • 孙嘉淦是个怎样的官员?为官清廉,洁身自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嘉淦,清朝

    历史上的清官一直是官场上的清流,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百姓的好榜样,也是赞叹的对象。说到清官,代表人物就是包拯和海瑞,他们的故事被世人口口相传,赞不绝口,虽然他们的功绩并不大,但他们的精神却令后世折服。清朝也有这样一位清官,他虽然不出名但他的事迹却口口相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唐代宗是如何处理升平公主与郭暖之间的矛盾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升平公主,唐朝

    唐朝时期百姓的思想相对,再加上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女性的地位得到提升,因此唐朝的公主大多比较个性,唐肃宗李亨的孙女、唐代宗李豫的女儿——升平公主也是如此。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升平公主出生以后不久就遭遇安史之乱,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很快她的母亲也因

  • 主父偃极受汉武帝器重,最后却被族诛,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主父偃,汉朝

    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主父偃出身于临淄贫寒之家,因受齐地儒生排挤,先后北游中山、赵、燕等诸侯国,

  • 能以一郡之力抵抗刘璋,那张鲁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鲁,汉朝

    张鲁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汉中,并在此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师君”。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因背疮迸发而逝世,刘焉之子刘璋在众人的拥护下成为新的益州牧

  • 三英战吕布刘备没有上场的话 吕布能够击败击杀关羽和张飞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布,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英战吕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英战吕布时,刘备如果没有上场的话,吕布能够斩杀关羽和张飞吗?吕布能不能击败两人?如果不放箭用暗器的话,吕布不可能杀得掉关羽张飞,不被他俩杀掉就不错了!既然提起三英战吕布自然是说演义,正史帝请勿杠!演义里的武将排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

  • 薛举:曾打败过李世民,他的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薛举, 隋朝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时出了一位猛人,他曾打败过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可偏偏这位猛人突然去世,如果此人不去世,唐朝还有可能建立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薛举在历史上好像没什么名号啊,他真这么厉害吗?说起来,薛举在当时绝对是个猛人。史书上描述他是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这

  • 杨贵妃被独宠多年,为何却只是个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杨贵妃,唐朝

    古代四大美人中,身份最尊贵的就是杨贵妃了,那么她被独宠多年,却也只是贵妃,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要想当上一名皇后,一国之母,身世,名声,品德,才华,这些缺一不可,那杨贵妃缺的是什么呢?她缺的是名声,因为她曾是皇帝的儿媳,也就是皇子的王妃,后来被玄宗设计做了他的妃子

  • 嘉庆遇刺身边有上百名侍卫 最后护驾的人为何只有六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嘉庆

    很多人都不知道清代嘉庆皇帝,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赏识。嘉庆身为皇帝到底有多悲哀?嘉庆遇刺的时候,身边有上百侍卫,最后护驾的人为什么只有六人?场面很激烈吗?清代曾经出过多位皇帝,在这里面比较有作为的君王,就要提起康熙,雍正与乾隆。而乾隆的儿子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也算兢兢业业。在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