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后面攻打东吴是因为报仇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后面攻打东吴是因为报仇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93 更新时间:2024/2/13 3:37:10

对刘备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后期攻吴真的是为关羽报仇吗?

公元219年,东吴都督吕蒙“白衣渡江”拿下了刘备集团的重镇荆州,并且在麦城擒杀了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这在当年是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

关羽乃一代名将,威震海内,当初“水淹七军”后就连曹操都避其锋芒,如今却被一介江湖后辈吕蒙干掉,大有阴沟里翻船的意味。

刘备的悲伤和愤恨自不必说,甚至就连曹操都替关羽可惜。

这一次事件之后,有识之士感叹,天下的风云即将开始变幻。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终于撕下了最后一层遮羞布,逼迫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退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魏国,并自称皇帝。自此,东汉覆灭,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

三国鼎立

刘备的抉择

此时的刘备集团,在内忧外患中不知所措。

一直以来,刘备以中山靖王后世自居。从“赤壁之战”后拿下荆州,到分兵入蜀占领益州,扛着这杆恢复汉室为己任的大旗戎马半生。刚刚积攒了可以逐鹿天下的资本,但陡生变故,失掉了关羽这位肱股之臣。

摆在刘备面前的路已经不多了。

一方面,刘备的年岁已老,而集团内部荆州派和益州派正闹得不可开交,一统内部已经成为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他不由得感叹时日无多。

另一方面,曹魏代汉之后,汉朝在名义和实际上已经灭亡了。那么刘备扛的这杆恢复汉室的大旗到底还有什么意义?这也是困扰刘备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于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刘备做了一个决断。

在他的嘱意下,刘备集团众文武大臣纷纷上表请求刘备称帝。因此,在按照惯例再三推辞后,终于在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国号:汉。也就是后世史家所说的“蜀汉”。

刘备登基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却站出来反对。

这个人叫张飞,张翼德。

张飞拉着即将登基的刘备愤怒地说:大哥难道想当皇帝而忘记了二哥的仇恨了吗?

张飞的这句话,再次地戳中了刘备的痛处。

从刘备与关羽的兄弟之情,再加上关羽为刘备集团立下的汗马功劳来说,刘备都有出兵东吴的理由。而且,如果放任此事不理,那得让多少人寒心啊。但这些事相较于延续汉室这个问题来说,只能先放一放了。不然,你刘备算什么?你一向不是标榜恢复汉室吗?汉室现在都死翘翘了,你刘备顶多只算得上一方军阀罢了。

所以,刘备称帝是很有必要的。至少从道义和名义上得到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分,而且也可以赢得汉室老臣和百姓的同情心。

到底是政治家,在这点上真的丝毫不含糊。所以,刘备在没有报仇之前首先称帝是正确的抉择。

为什么要攻吴

称帝后的刘备,在稍事休整之后,决定出兵伐吴。

对于出兵伐吴这件事,作为玩政治的刘备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既然是政治家,那么出兵伐吴就不仅仅是为了报仇。亲情在政治家心中的分量一向就不是主要的,为的只是基业发展和一系列的政治考量。所谓的亲情,只是基于政治考量的一个由头。

所以,出兵伐吴只是政治需要,而非为关羽报仇。但是,出兵伐吴恰好需要为关羽报仇这个理由。这个理由恰好能鼓舞三军,给出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兵理由。

张飞了解这个消息后是兴奋的,也是急迫的。

但是,他这一着急就坏事了。

因为着急打造白旗白甲,但部将范强、张达并不能在期限内完成这个任务。抱着横竖都是一死的想法,这俩人在一天夜里弄死了正在醉酒的张飞。

弄死就弄死吧,谁了解这俩人转身又投奔了孙权

范强、张达

这下刘备炸锅了。

本来关羽之死就已经对东吴怀恨在心,现在又加上杀张飞的俩人投奔了东吴,换成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坐得住。

但刘备不是常人。虽然也很悲痛,但是他对于伐吴清醒得很。

作为曾经的一方诸侯,而今的蜀汉皇帝,刘备对于利害得失一直都很清醒。

他对于出兵伐吴是有另一番的考量。

第一,为了拓展基业的需要。

刘备当初天下逐鹿的资本是拥有荆州和益州。自从荆州丢掉之后,他就一直图谋再次得到荆州。

所以,他一方面称帝,建立自己名正言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几次三番调整干部,加快了荆州派和益州派的融合。

荆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可以连接益州彼此呼应,共同发展;同时荆州地处东南,还可以适时向东发展蚕食东吴。

所以,刘备从战略上考虑,荆州无论如何都要重新夺回来。

第二,出于自身年龄的考虑。

此时的刘备,自知自己年龄已经偏大,谁了解还能再活多少年。如果仅仅留给儿子一个益州,虽然有诸葛亮等一批能臣辅佐,但蜀地向来只能偏安,不能进取。所以,一定要在自己百年之前把荆州夺回来,不然基业太单薄,很容易被魏国和吴国吞并掉。

本来他想让张飞出兵阆中,和自己一起同时进击东吴。但如今张飞已死,又丢失了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所以,刘备进攻东吴的心情比之前更加急迫。

这一代能做的事情,绝不给下一代增加烦恼。在自己手里能干的事情,绝对不能寄希望于下一代。这就是刘备作为一位皇帝和一位好父亲所做的决定。

自古以来,当皇帝在别人看来是很牛逼的,但是其中的苦处又有谁能了解呢?

周瑜鲁肃

第三,对于两国力量的衡量。

东吴自从周瑜、鲁肃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名震天下、能文能武的大都督了。吕蒙虽然也很厉害,但他和前两位并不在一个重量级。况且,吕蒙在拿下荆州之后不久也因病去世。

从刘备的角度看,东吴实在是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人物和自己的集团所抗衡。就算有,也只是水平一般的将领。跟自己这个南征北战的老油子相比,那还不是分分钟被秒。

而且,东吴这些年来的军事战斗乏善可陈,并没有什么能够炫耀的战役。加上曾经参加“赤壁之战”的大将如今都没有当年的朝气了。

反观自己,蜀汉的第二代将领差不多已经开始成长了,让他们跟着自己多历练历练,对以后的队伍建设有很大的必要。

好吧。刘备这样想也没什么错。于是准备停当,即将发兵。

但此时,一个人站了出来,并且极力反对伐吴。

谁?诸葛亮。

诸葛亮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自从加入刘备集团以来,一直主要负责政务工作,就像刘邦萧何。所以,他的战略眼光是独到的,也是很卓越的。

从“隆中对”开始,刘备集团的一系列动作就是按照诸葛亮的思路来推进的。所以,诸葛亮此时是非常冷静,而且有自己的坚持。

作为老道的政治家,诸葛亮何尝不理解刘备的心理。刘备的想法,诸葛亮肯定全都清楚,但是诸葛亮有自己的坚持。

同刘备一样,诸葛亮对外也宣称恢复汉室,但更多的是借用了这个旗号。诸葛亮对于三国之间的关系有着一贯的主张。

他主张联吴抗曹,而且一如既往。

孙权

从实力上来说,曹魏是最强大的,刘备只有联合孙权才能在这乱世之中存活。所以,他眼中的敌人一直都是魏国。尤其是拿下了汉中之后,他把汉中作为了进攻魏国的前哨站。

荆州失守是他始料未及的,但他还是认为平衡三国的策略是不断蚕食魏国,而不是举国征伐东吴。

如果举国征伐东吴,那么魏国来攻怎么办呢?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刘备。

刘备回答他,魏国新建,朝局不稳,而且暗流涌动。曹丕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稳住内部不乱,不可能在背后捅刀子。

诸葛亮反问,那为什么不趁机进攻魏国呢?而且东吴日渐势衰,夺取荆州已是不易,已经没有力量来和蜀汉作战了。

在诸葛亮看来,他和刘备同样认为东吴目前并不强大。

但俩人不同的看法在于,刘备想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大举进攻东吴,除了拿回荆州,而且再得到三瓜俩枣就更好了。在刘备的眼中,他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信心。更何况,关羽和张飞的死更能激励三军。哀兵必胜嘛!

诸葛亮的想法一直都是紧盯最强大的目标,能夺取的就夺取,为以后能够在关中,甚至中原地区和魏国角逐增加力量,增添砝码。更何况,魏国目前政局不稳。至于东吴,还是联合起来比较好。如果东吴太弱小,甚至被灭了,那么蜀汉就单独暴露在魏国的视野之下。到时候蜀汉国力没缓过来,单独面对魏国的进攻就很不妙了。

不能说谁对谁错,俩人的想法都有道理。但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皇帝,你不听皇帝听谁的?

结语

公元221年,就在刘备称帝的当年,蜀汉大军在刘备的带领下,从长江三峡进军,开始了大规模的伐吴行动。

战争开始,吴军接连失败。孙权在临危之际,任命寂寂无名的陆逊为东吴大都督抵御蜀军。

在一系列有目的的战略撤退之后,双方在夷道和猇亭一线进行了决战。

最后,陆逊采用火攻一举击败来犯的蜀汉大军。蜀汉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刘备逃至白帝城。

次年,刘备病逝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

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猇亭之战(yilingzhizhan)

从我们现在来看,刘备的伐吴行动不能说不对。从政治角度,进攻吴国可以夺取更多的地盘,还可以使蜀汉内部上下一心得到团结。从感情上,他是为关羽和张飞报仇。

但是他犯了轻敌的兵家大忌,尤其面对了东吴后期的国之柱石陆逊,虽然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

有人假设刘备当初如果没有出兵伐吴,那么蜀汉的结果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

但历史就是历史,就算后世人如何假设,它也已经是过眼云烟了。

标签: 刘备关羽

更多文章

  • 赵金仙:宋徽宗赵佶第十五女,封号为徽福帝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金仙,北宋

    赵金仙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五女。封号徽福帝姬。于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十月,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之前去世,追封悼穆帝姬。母亲是崔贵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帝姬封号赵金仙,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正月,封为徽福公主。《宋大诏令集

  • 诸葛亮的历史地位那么高 诸葛亮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的诸葛亮究竟有多厉害,为什么的历史地位会如此之高呢?忠诚与能力,成就了千古第一良臣之名。而要说忠诚,那先得看诸葛亮的权势有多大。蜀汉的军、政大事,将臣官吏任免,法令推行等等,到后主刘禅该纳几个嫔妃,

  • 孙尚香和刘备结婚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没有一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孙尚香

    对孙尚香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尚香和刘备结婚多年,为何没有一儿半女?引言孙尚香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以孙尚香的出身地位来讲,她嫁给刘备也算是门当户对,才子佳人。但是这场婚姻被覆盖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最后还是没能获得圆满的结局。刘备一直在心中对她有所抵抗

  • 赵佛宝: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六女,被金太宗分配到洗衣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赵佛宝

    赵佛宝(1112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六女。封号永福帝姬。母亲是崔贵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时年十六岁,没有出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五起北行,押往金国。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八月

  • 康熙死后与五人合葬,四位皇后,还有一位是敏妃章佳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章佳氏,康熙

    敬敏皇贵妃海城牛庄章佳氏(原称张雅氏),康熙帝的后妃,初为宫女,康熙朝时无册封,为庶妃。生一子二女:和硕怡亲王允祥、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敦恪公主。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雍正下旨追赠其为皇考皇贵妃(仅其一人连升两级),并且开启妃子从葬帝陵的先例,将章佳氏迁葬于景陵。清朝皇贵妃从葬帝陵系由雍正开创。下面中国

  • 宋江招安后被封为安抚使 这个官职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江,官职

    还不了解:宋江官职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江接受诏安、平定方腊后,只被封为安抚使,这官是干什么的?水浒中,前半部分非常精彩,英雄能人辈出,比如说、鲁达、武松等人,都是有名的好汉。中期的时候,各好汉纷纷前往梁山聚义,在当地过着快活的日子,这是最吸人的地方。梁

  • 历史上陆贞是谁?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陆贞,,南北朝

    在电视剧《陆贞传奇》中,陆贞作为傻白甜玛丽苏女主,她的成长故事还是挺感人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陆贞,本名陆令萱。曾经是北魏的贵族,但是因为先祖参与了谋反,所以被流放。陆贞自小就生活在卑微和乱世里。所幸,陆家碰上了大赦天下,可是苟活性命的陆家,并没有放弃谋反,而

  • 历史上惇妃汪氏生下公主之后,乾隆是如何赏赐她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最近一部《延禧攻略》的大火,使得世人又开始关注起了清朝时期的乾隆皇帝。剧中的乾隆可是个十分傲娇的之人,不过却被璎珞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不过,既然作为皇帝,自然就不可能只有一个妃子,再者说乾

  • 霍去病当初射杀李敢 霍去病之后有付出什么代价和惩罚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霍去病,李敢

    还不了解:霍去病惩罚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霍去病射杀了李广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最终结局如何?李敢是谁,他是李广的儿子,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李敢呢?其实李敢还是霍去病的部将呢,李敢将当时的大将军大司马卫青给打了。为什么?李敢跟卫青有什么深仇大恨吗?算是

  • 杨丽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杨丽华,南北朝

    在我国古代,一般来说,皇后的身份就是皇帝的正妻,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乱世出传奇,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美男子叫独孤信。独孤信有三个女儿,这三个女儿,分别在不同的朝代,成为了皇后。独孤信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婚后夫妻举案齐眉,生下了女儿杨丽华。(一)杨坚的女儿曾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