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叔宝有哪些才艺?他的悼亡词有何特点?

陈叔宝有哪些才艺?他的悼亡词有何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664 更新时间:2024/2/12 16:04:04

陈叔宝,即陈后主,南北朝时南朝陈国的最后一个皇帝,在位共七年,在位期间,荒废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诗文和音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派晋王杨广统兵灭陈,国亡后,陈叔宝被押至长安。

隋文帝倒也没有为难他,不仅赦免了他,还让他客居长安,时常设宴召见他,就如同三国时期的蜀后主刘禅一样,国亡被俘后,安然地做了个安乐公。

仁寿四年(604年),陈叔宝病逝于洛阳,终年52岁,也算是一个能安享晚年的亡国之君了。

我们都知道,陈后主是因宠信贵妃张丽华而亡国。唐朝的魏征评价陈后主就是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亡国之君。

而且,魏征还说过:“古人有言,亡国之主,多有才艺,考之梁、陈及隋,信非虚论。”(《陈书·卷六·后主本纪》)

依照魏征说的这句话,说明陈后主也很有才艺,就如同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南唐后主李煜、北宋的宋徽宗一样,虽然政治上昏庸腐败,治国不行,但在诗词上却都有很高的才华。

那么, 陈后主又有何才艺呢?

陈后主精通音乐,且造诣颇高,他又是创作宫廷艳情诗的高手,今留存《陈后主集》,里面共有99首诗词,代表作有:《玉树后庭花》(在历史上被称为亡国之音)、《三妇艳词十一首》、《采桑》等。

明代的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也称赞说:“陈后主五言声尽入律。”

陈后主自幼嗜好读书,擅长文墨,大量文士遂成为其东宫僚属,这个时期主要有江总姚察、顾野王、褚玠、陆瑜及义阳王陈叔达等约三十余人成为陈后主的东宫文人群体。

他当太子的时候,就喜欢收集古书中的妙语警句,并辑录成册,以备自己称帝后济世之用。

但令人搞笑的是,陈后主早年学习的这些精炼语言没有用在治国上,倒是用在了一些大臣去世后,他写的祭文倒是很精彩,悼亡词语读来每每催人泪下。

吴郡吴州(今江苏苏州)人孙玚在陈宣帝(后主之父)时就被委以重任。陈后主即位后,不仅继续重用,而且常常与孙玚讨论辞赋,君臣相得,颇为契合。

后来,孙玚以年老体弱辞归故里,后主不许,使孙玚最后以七十二的高龄卒于任上。

陈后主不仅亲往哭丧,还让尚书令江总(519—594年)作墓志铭,自己亲题了四十字,命人刻于石碑之上,词曰:

“秋风动竹,烟水惊波。几人樵径,何处山阿?今时日月,宿昔绮罗。天长路远,地久云多。功臣未勤,此意如何?”(《陈书·孙玚传》)

这段悼词也是哀婉凄凉,催人泪下了,当时孙玚家人都以此为荣。

陆瑜(约541年——约574年)是陈后主当太子时交往的一位颇有才华的学士,“太子设奠于太学宫,群臣并赋诗,命瑜为序,文甚赡丽……皇太子欲博览群书,以子集繁多,命瑜钞撰,未就而卒。”

陈后主对陆瑜的早亡颇为惋惜,他还给当时任詹事的江总写了一封长信,在里面声情并茂地抒发了对陆瑜的怀念之情:

管记陆瑜,奄然殂化,悲伤悼惜,此情何已。吾生平爱好,卿等所悉,自以学涉儒雅,不逮古人,钦慕贤士,是情尤笃。梁室乱离,天下糜沸,书史残缺,礼乐崩沦,晚生后学,匪无墙面,卓尔出群,斯人而已。吾识览虽局,未曾以言议假人,至于片善小才,特用嗟赏,况复洪识奇士?此故忘言之地。论其博综子史,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一褒一贬,一激一扬,语玄析理,披文摘句,未尝不闻者心伏,听者解颐,会意相得,自以为布衣之赏。吾监抚之暇,事隙之辰,颇用谈笑娱情,琴樽间作,雅篇艳什,迭互锋起,每清风明月,美景良辰,对群山之参差,望巨波之滉洋,或玩新花,时观落叶,既听春鸟,又聆秋雁,未尝不促膝举觞,连情发藻,且代琢磨,间以嘲谑,俱怡耳目,并留情致。自谓百年为速,朝露可伤,岂谓玉折兰摧,遽从短运,为悲为恨,当复何言,遗迹余文,触目增泫,绝弦投笔,恒有酸恨。以卿同志,聊复叙怀,涕之无从,言不写意。(《陈书·陆瑜传》)

在这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陈后主把他对亡友的真挚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让人随着他的笔锋时而黯然神伤,时而破涕为笑。

此文开头写对亡友的悼惜,自己对贤士的仰慕,赞扬江南自梁朝以来,卓尔不群之士,仅陆瑜一人而已。接着又写亡友聪慧绝伦,经史子集,触目成诵,每每激扬顿挫,让听者心服口服。

想起和亡友在良辰美景、风清月朗之际,他们或在群山之巅,或在江水之涯,观落叶,赏新花,听鸟语,互相唱和,往往欣然陶醉,流连忘返。

可惜现如今亡友撒手尘寰,每睹遗物,便涕泪沾襟,不能自已,即使写上千言万语,也是言有穷而情未尽啊!

陈后主的这一段悼亡文字,即使比起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约227年-272年)所创作追思好友嵇康和吕安的《思旧赋》,也是丝毫不逊色的!

陈后主在即位之初也曾有过一段政治比较清明的时光,也许是他以为陈朝稳定,无须居安思危,而宠信貌美的张丽华贵妃,每日饮酒作乐,最终导致亡国。

正如隋文帝这样评价陈后主:“此败岂不由酒?将作诗功夫,何如思安时事?当贺若弼度京口,彼人密告急,叔宝为饮酒,遂不省之。高蠙至日,犹见启在床下,未开封。此亦是可笑,盖天亡也。”

标签: 陈叔宝南朝陈

更多文章

  • 曹丕和曹植相比 曹操为什么会传位给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曹丕

    曹操死后,汉室王朝就成了曹氏的天下,曹操的儿子那么多,曹操最后为什么会选择文物不成的曹丕继位,曹丕是靠什么继位的?首先说,曹操的长子曹昂,曹昂是曹操和丁氏的孩子,但不是丁氏亲生的,宛城之战的时候,被张绣所杀。而曹操心目中王位继承人是曹冲,就是那个称象的曹冲,只可惜曹冲只活到十三岁就去世了。之后就是王

  • 李世民为什么不等李渊去世了再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为什么不等李渊去世了再登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玄武门之变改变了李唐王朝的走势,本该是太子的李建成命丧玄武门,李世民则从秦王摇身一变成了大唐帝国的新太子。而令人不解的是,明明李世民已经拥有了合法继承皇位的地位和资格,但是李世民还是非常着急逼迫李渊让位。这一点,与历

  • 从宫女到因祸得福成为皇后,窦漪房有多幸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窦漪房,汉朝

    从宫女到因祸得福成为皇后,窦漪房有多幸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窦漪房本是农村来的,要求也不高,分配就分配吧,但她希望自己能被分到自己的家乡,于是他托关系找到负责分配人员的太监,太监收了钱却不办事,或许是太监忘记了,总之最终窦漪房被分到了代国,离自己的家乡赵国相隔万里。对

  • 后世如何评价赵祯?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祯,北宋

    赵祯,即宋仁宗,原名赵受益,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北宋第四位皇帝,在位共43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

  •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成功登基,背后的策划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夺门之变,明朝

    夺门之变是景泰八年被代宗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历史事件。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封建王朝皇位的传递一般是传给自己的孩子,但有的时候也会因为其他的原因发生一些例外,比如在明朝时,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敌方抓获,当时的孙太后便采纳了忠臣于谦的建议,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这样一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武将都有谁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对杯酒释兵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宴席上是哪些武将,他们后来下场如何?很多君王在成就大业之后,就会赶紧清理后自己身旁的臣子。越王勾践复仇之后,就直接刺死宰相,汉朝成立之后,刘邦就把之前封异姓王全部诛杀。而朱元璋,更是把所有的功臣歼灭。这

  • 宋徽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他在艺术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佶,北宋

    赵佶,即宋徽宗,号宣和主人,宋神宗赵顼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宋代著名书画家,北宋第八位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佶在位期间追求奢靡、政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来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战争更是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对于中国来说,战争就是意味着权利的交替。从原始部落到封建社会,无一不是这样的。特别是

  • 董卓死后王允如果控制西凉军 东汉王朝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允,董卓,西凉军

    对东汉王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诛灭董卓后,如果王允控制了西凉军,东汉朝廷还能维持多少年?三国演义中,很多人说董卓入洛阳,天下大乱,东汉朝廷彻底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的。董卓虽然独霸朝纲,但是汉室在大家心目中还有有一定的威严的,百年余威怎么可

  • 后世如何评价宋度宗?他有哪些为政举措与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禥,南宋

    赵禥,即宋度宗,初名赵孟启,又名赵孜,字长源,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宋朝第十五位皇帝,南宋第六位皇帝,在位共10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宋理宗无子,赵禥被收为养子,先后被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 景定元年(1260年),被立为太子。景定五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