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高祖王建:前蜀开国皇帝,他是如何开国称帝的?

蜀高祖王建:前蜀开国皇帝,他是如何开国称帝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23 更新时间:2024/1/7 20:55:08

王建,即前蜀高祖,字光图,小字行哥,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天复七年(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光天元年(918年)六月初一日,王建病故,终年七十二岁,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建为人隆眉广额,龙睛虎视,机略拳勇,出于流辈。据说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做饼师的。

王建年轻时是个无赖之徒,以杀牛、偷驴、贩卖私盐为业,被乡人称为“贼王八”。后来,王建犯罪入狱,被狱吏偷偷放走,藏匿在武当山上。武当山僧人处洪遇到王建,相面惊奇说:“子骨法甚贵,盍(何不)从军自求豹变”,指点他前去投军。王建于是到忠武军(今河南淮阳县)从军,后节度使杜审权提拔他为列校,从征王仙芝有功。

护驾有功

中和元年(881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逃往巴蜀。忠武军监军杨复光率八千兵马击退黄巢,并将部队分为八都,任命牙将鹿晏弘、晋晖、王建、韩建、张造、李师泰、庞从等八人为都头。杨复光率八都头击败了朱温,攻克邓州。

中和三年(883年),杨复光病逝,鹿晏弘率八都前往巴蜀迎驾,沿途扩充兵力。鹿晏弘行至兴元(今陕西汉中)后,驱逐山南西道节度使牛丛,自称留后。中和四年(884年),唐僖宗任命鹿晏弘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王建等人皆领刺史。不久,鹿晏弘率部东归,而王建则与晋晖、韩建、张造、李师泰四人入蜀,面见唐僖宗,被十军观军容使田令孜收为养子。唐僖宗将五人的部队并入田令孜麾下,赐号“随驾五都”,官拜卫将军。

元年(885年),唐僖宗返回长安,命王建等人统领神策军,宿卫宫中。不久,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因与田令孜争盐池,联合河东军进犯长安,唐僖宗逃往凤翔(今陕西凤翔)。光启二年(886年),唐僖宗又逃往兴元。王建被任命为清道使,并负责保护玉玺。逃亡途中,山中栈道被烧毁,王建拉着僖宗的马,冒着烟火突围而出。在休息时,唐僖宗枕着王建的腿睡着了,睡醒后,又将自己的御衣赐给王建。到了兴元,命王建遥领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开创了将帅遥领州镇的先河。

初入蜀中

田令孜因担心僖宗加罪,要求担任西川监军,前往成都依附任西川节度使的同母弟弟陈敬瑄,并推荐枢密使杨复恭担任观军容使。杨复恭上台后就排斥田令孜的党羽,王建因为是田令孜的养子,被外放为利州(今四川广元)刺史。

光启三年(887年),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对王建十分忌惮,屡次召他前往兴元,王建都没有听从。后来,王建在龙州司仓周庠的建议下,招募八千士兵,顺嘉陵江袭击阆州(今四川阆中),并驱逐阆州刺史杨茂实,自称阆州防御使。王建在阆州招兵买马,扩张势力,并在牙将张虔裕、部将綦母谏的劝说下,网罗人才,善待百姓,坚守尊奉唐室的大义名分。

攻打敬瑄

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朗曾同在神策军中,关系很好,陈敬瑄对此非常忌惮,害怕他们二人图谋西川,并问计于田令孜。田令孜道:“王建是我的儿子,我只要写一封信,就能把他叫来。”陈敬瑄大喜,派人拿着田令孜的书信去召王建前来。

王建得信后,非常高兴,到梓州(今四川三台)面见顾彦朗,道:“父亲召我前去,我也想到成都去见陈公,向他求取一个藩镇的位置。”并将家眷托付给顾彦朗,自率精兵二千西去成都。谁知王建刚刚行到鹿头关(今四川德阳东北),陈敬瑄在幕僚李乂的劝说下又后悔了,命王建返回阆州,并加强城池防御。王建大怒,攻破鹿头关,败汉州刺史张顼于绵竹,夺取汉州(今四川广汉)。

王建又进军学射山,击败西川偏将句惟立,一举攻取德阳。陈敬瑄遣使责问王建,王建道:“父亲召我前来,半路又命我回去,顾公一定会怀疑我,我已经没办法了。”表示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不久,顾彦朗任命弟弟顾彦晖为汉州刺史,出兵帮助王建,围攻成都。顾彦晖围攻成都三日,见无法破城,便返回汉州。

不久,唐昭宗即位,命左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和协使,下诏令顾彦朗罢兵停战。顾彦朗则要求朝廷另派大臣镇守蜀地,并为王建求取节度使的官职。

夺取西川

文德元年(888年),王建进攻彭州,并大掠西川十二州。唐昭宗任命宰相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同时将西川的邛州(今邛崃)、蜀州(今崇州)、黎州(今汉源北)、雅州(今雅安)划为永平军,治邛州,任命王建为永平军节度使。

陈敬瑄不肯奉诏,唐昭宗便派韦昭度与顾彦朗出兵讨伐,又任命王建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龙纪元年(889年),王建大破眉州(今眉山)刺史山行章于新繁(今新都区新繁镇),虏获万余人,伏尸四十里,又击败屯守彭州的威戎节度使杨晟和山行章的五万援军。陈敬瑄再次发兵七万增援山行章,两军相持百余日。王建再败山行章于广都(今双流),山行章请降。大顺元年(890年),围攻成都,侍奉韦昭度十分小心。简州(今简阳西)、资州(今资中)、嘉州(今乐山)、戎州(今宜宾)、雅州、邛州、蜀州前后来降。

韦昭度率兵围攻成都三年,且聚兵十余万,难以破城,朝廷有意休兵。大顺二年(891年),唐昭宗下诏恢复陈敬瑄官爵,令顾彦朗、王建罢返回镇地。

王建接到诏书后,不愿罢兵,上表请求继续攻城。王建又劝韦昭度道:“关东各藩镇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您还是回朝做宰相吧,这里交给我就可以了。”韦昭度犹豫不决。王建又命士兵杀死韦昭度的亲兵,并道:“士兵们饿了,要吃人肉!”韦昭度吓坏了,将符节留给王建,任命其为知三使留后兼行营招讨使,自己当天就返回京师。韦昭度走后,王建派兵扼守剑门(今剑阁北),切断了中原与两川地区的联系。

此后,王建将成都团团围住。田令孜登上城头对王建道:“我与您这么好的关系,怎么到了这个地步!”王建道:“我和您的父子之恩,怎么能忘!但我可是奉皇帝之命,讨伐不听诏令的人!”田令孜无奈,当夜进入王建军营,交出西川节度观察牌印。次日,陈敬瑄开门投降,王建入城,自称留后,时为大顺二年(891年)八月二十六日。王建将陈敬瑄送往雅州,又任命田令孜为监军,但王建屡次请求朝廷杀此二人,朝廷不许,王建便于景福二年(893年)四月找借口把这两人杀了。

大顺二年(891年)十月初六日,唐昭宗正式任命王建为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

王建既得西川,留心政事,容纳直言,好施乐士,谦恭简素,用人各尽其才。但猜忌好杀,诸将有功者,多因事被诛。

吞并东川

王建攻陷成都一个月后,东川节度使顾彦朗病逝,其弟顾彦晖继任。十二月,唐昭宗命宦官宗道弼(一作宋道弼)为使,赐顾彦晖旌节。绵州(今绵阳)刺史常厚(杨守厚)拘押宗道弼,并攻打梓州(今三台)。王建得知后派建遣李简、华洪(即王宗涤)等人讨伐常厚。此时的王建已有吞并东川之心,对李简等人道:“你们击破常厚,顾彦晖一定会犒军,倒是把他一起拿下。”李简等人在钟阳击败常厚,夺回旌节,让宗道弼将其送到顾彦晖处。顾彦晖得到旌节后,却因王建养子王宗弼的通风报信而称病不肯犒军,王建的计划落空。

景福二年(893年),王建被加封为同平章事。乾宁二年(895年),邠宁节度使王行瑜、镇国节度使韩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联合进逼京师,诛杀宰相韦昭度、李溪,并谋废唐昭宗。李克用在河东起兵勤王,王建也派简州刺史王宗瑶带兵救驾。同年,王建以顾彦晖不出兵为由,命王宗涤讨伐东川。不久,王宗涤在楸林击败顾彦晖,斩杀敌将罗璋,进围梓州。

乾宁三年(896年),王建在唐昭宗的诏令下,罢兵返回成都。同年七月,李茂贞再次进犯京师,烧毁宫殿,唐昭宗逃往华州(今陕西华县)。王建得知后,上表请求皇帝迁都成都。不久。王建被任命为凤翔西面行营招讨使,讨伐李茂贞。

乾宁四年(897年),王建再次命王宗涤攻打东川,又命王宗谨攻打凤翔。不久,王建命王宗侃取渝州、王宗阮取泸州,开通峡路。同年五月,王建亲自率兵攻打东川。不久,唐昭宗任命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使,诏令王建罢兵。王建不肯奉诏。唐昭宗贬王建为南州刺史,任命李茂贞为西川节度使。李茂贞拒绝接受任命,唐昭宗只得恢复王建官爵。十月,梓州城破,顾彦晖自杀,王建任命王宗涤为东川留后。

加封蜀王

光化三年(900年),王建兼任中书令,东川、信武军两道都指挥制置等使,赐爵琅琊王。天复元年(901年),王建被改封为西平王。同年,宦官韩全诲将唐昭宗劫持到凤翔,被梁兵围在城中。李茂贞坚守不住,打算求和。王建暗中派人劝说李茂贞,让其坚守城池,并称自己会出兵救援。不久,王建派王宗涤攻取兴元。天复二年(902年),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归降王建,王建终于得以兼并山南西道。天复三年(903年),荆南节度使成汭兵败身死,王建趁机夺取夔州(今重庆奉节东)、施州(今湖北恩施)、忠州(今重庆忠县)和万州(今重庆万县)。八月,王建被封为守司徒,进爵蜀王。

天复四年(904年),王建与李茂贞修好,将女儿(即普慈公主)嫁给李茂贞的侄子李继崇。不久,朱温弑唐昭宗,立唐哀帝,并迁都洛阳,改元天祐。但王建仍使用天复年号,并在成都设立行台,自行任命官员。天复六年(906年),王建取归州(今湖北秭归县),占有三峡之地。

开国称帝

天复七年(907年),朱温篡位,建立后梁。王建不承认后梁的正统性,并传檄天下,要联合各藩镇讨伐朱温。但是,各藩镇都知道王建的真实用意,无人响应。王建又打算称帝,并写信给晋王李克用,主张二人“各帝一方”,李克用没有同意。与此同时,两川之地不断有祥瑞出现。同年九月,王建召集将佐,商议称帝之事,众将都劝道:“大王虽然忠于唐朝,但是唐朝已经灭亡,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于是,王建率领官员、百姓痛哭三日,随后于九月二十五日即皇帝位,国号大蜀,并大封百官、诸子。

翌年正月,王建在成都南郊祭天,然后大赦境内,改元武成。同年六月,王建加尊号为英武睿圣皇帝,并立次子王宗懿为皇太子。武成二年(909年),王建颁行《永昌历》。

永平元年(911年)正月,普慈公主与丈夫李继崇不和,要求返回成都,王建便把公主召回。李茂贞大怒,发兵攻打蜀国边境。王建命王宗侃、王宗祐等人讨伐岐国。王宗侃在青泥战败,被围困在西县。王建亲自出征,岐军方才退去。

晚年去世

永平二年(912年),王建因击退李茂贞入侵而受尊号为英武睿圣神功文德光孝皇帝。同年五月,朱温派光禄卿卢玭出使蜀国,并在书信中称其为兄。

永平三年(913年)七月初七,宠臣唐道袭因与太子王元膺(即王宗懿)不和,对王建诬称太子谋反。次日,王元膺属下惊惧之下,发动兵变,杀死唐道袭。王建派兵镇压,王元膺逃到民间,藏匿起来。后王元膺被人认出,被卫兵杀害。王建乃废王元膺为庶人,立郑王王宗衍为太子。

永平五年(915年),王建兴建扶天阁,并将功臣画像挂在阁中。通正元年(916年)十二月,王建改国号为“大汉”,改明年为天汉元年。

天汉元年(917年)十一月,王建祭天发生“大风拔木”的凶兆,翌年正月初一日恢复“大蜀”国号。光天元年(918年)六月初一日,王建病故,终年七十二岁,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皇太子王宗衍继位,改名王衍。

标签: 王建前蜀

更多文章

  • 王建有哪些作为与成就?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建,前蜀

    王建,即前蜀高祖,字光图,小字行哥,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

  • 此女15岁入宫,27岁就当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清朝

    此女15岁入宫,27岁就当上皇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后宫是一个多是非的地方,因为后宫中的女人大多都喜欢尔虞我诈,想在后宫中顺利的存活下去,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后宫中也有一些非常幸运的女子,她们进入后宫就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根本就不需要使用任何手段去争取,一进

  • 杨素论能力不亚于隋文帝杨坚 杨素为何自愿投靠杨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杨素

    对隋朝杨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素身为开隋九老之一,实力不在杨坚之下,杨素为何甘愿称臣?要是能力强的人,都跑去称帝了,那权力的游戏还怎么玩下去?杨素的确能力很强,甚至不在隋文帝杨坚之下,可是他自愿投靠隋文帝杨坚,后来又自愿辅佐隋炀帝杨广,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 朱棣坐上皇位长达22年时间 朱棣为何期间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标

    还不了解:明代朱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当上皇帝二十二年时间,为何没能生下一儿半女?朱棣,明三代帝王,朱元璋册封他为燕王,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长子的儿子,也就是朱允炆,朱棣对这件事十分不满,便谋反了自己的侄子,成为了皇帝,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言,说他

  • 姐妹俩一同入宫为妃,最后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清朝

    姐妹俩一同入宫为妃,最后结局分别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所有朝代的王室都非常关注妃子的出生。无论是进入宫殿,册封还是受到青睐,都与妃子的家族史密切相关。但是真正的贵族很少,因此在清代,经常出现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妇女都被选进皇宫。曾经有一对姐妹作为妃子进入宫殿。姐姐与顺治

  • 孙策继承孙坚的部队后,在军事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策,东吴

    孙策,字伯符,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策性情豁达,喜说笑爱结交名士,名声渐广。孙坚死后,孙策投奔袁术,并继承了孙坚的部队。其纪律严明,严禁掳掠百姓,因此获得百姓拥戴

  • 郑庄公是如何成功继位的?他在历史上有何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郑庄公,春秋

    郑庄公,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前743至前701年在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作为春秋小霸的郑庄公,在历史上可谓是赫赫有名。每一位英雄造就,都免不了经历许多磨难,郑庄公也不例外,面对强敌的压迫,他选择了隐忍,终究成为一带霸主。这个故事要从郑庄公

  • 后世如何评价孙皓?他有哪些成就与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皓,东吴

    孙皓,即吴末帝、归命侯,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三国时期东吴末代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趣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后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令晋武帝感到惶怖。 天纪四年(280年),东吴被西晋攻灭。孙皓投降后,被封为归命侯。太康五年(

  • 郭德成是什么人?他与朱元璋之间有何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德成,明朝

    郭德成,明初功臣,郭兴弟,凤阳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每一个皇帝在登基之后,都会清理内政,稳固自己的掌控。所以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试探自己大臣的忠诚度。我国明朝皇帝朱元璋更是如此,要说猜忌心最强的皇帝,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不过就有一个这样的人,不仅成功地应

  •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之后,为什么没有流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戚夫人,人彘

    众所周知汉朝时刘邦的妃子戚夫人惨遭酷刑,这个酷刑就是人彘,但是戚夫人被斩断四肢、做成人彘后,为什么没有马上流血而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戚夫人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刘邦甚是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出生在贫家,但是虽然戚夫人出身低微,可是她的祖辈却是周王室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