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谋士郦食其向刘邦献过两条奇谋分别是什么?为何会被称为亡国之计

谋士郦食其向刘邦献过两条奇谋分别是什么?为何会被称为亡国之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739 更新时间:2024/2/10 1:47:23

郦食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说客,他好饮酒,因此自号“高阳酒徒”;

他好读书,却被人称“狂士”;

他是儒生,但其策略与作为又像极了纵横家;

他曾向刘邦献过两条奇谋,一条被张良否定,称之为亡国之计;

另一条直接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而且还被丢到热锅里烹杀,下场极其的惨。

他就是刘邦手下谋士郦食其,他生于魏国陈留高阳,早年爱读书,关注各国局势,秦灭六国后,因家境贫寒便在陈留当门吏,后来各地纷纷起义讨伐暴秦,路过此地的豪杰也有不少,但胸怀大志的郦食其看不上他们,直到刘邦的到来,决定追随刘邦,他托人介绍见到了刘邦,郦食其明知刘邦最讨厌儒生,却偏偏一身儒生的打扮去见刘邦,没想到刘邦会拿他的帽子当尿壶,刘邦压根没把他放在心上,郦食其见刘邦对自己毫不在意,便夸夸而谈,给刘邦分析了当今天下大事,刘邦听后便对立即刮目相看。

郦食其为了得到刘邦的赏识,建议留刘邦先打下陈留,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有着地利的优势,并且城中还有很多的存粮,并且跟刘邦说道,我和陈留的县令交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一趟,我来劝说他向您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刘邦听从了他的建议,顺利拿下了陈留,就这样在刘邦手下得到了重用,此后向刘邦献了两大策略,这两个大策略刘邦都准备执行,结果都被刘邦的另两个重要手下给否定了,一个是张良,一个是韩信

第一个策略发生在荥阳,当选那刘邦被项羽大军团团围困,这时候郦食其向刘邦建议平我们的实力很难打败项羽,要派人寻找被秦所灭的六国后人,然后封他们为王,让他们拉起队伍联合对抗项羽,刘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这时候张良恰巧归来,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劝阻刘邦,还称之为这是亡国之计,他分析道,就算能把六国后裔拉起来,但将来他们能一条心对付项羽吗,万一将来他们势力大了,那时候他们还会听你的吗,还有万一他们临阵倒戈投奔项羽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刘邦听后晃然大悟,因此此计策没有实行。

正如张良所说,这确实是一条亡国之际,试想如果六国真的把军队拉了起来,刘邦就要给他们分地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项羽在咸阳分封天下的翻版,其后的弊端显而易见,就又会变成当下的局面,各路诸侯纷争不断,就算他们能够一心拥护刘邦,刘邦登上帝位后面临的就是要再加六个异姓王,他的江山能坐稳吗?

第二条策略是劝降齐国,当时刘邦派韩信一路北上疯狂抢地盘,韩信经过在井陉的背水一战击败赵国,进而进占赵地,若渡过黄河便是韩信大军的下一个目标齐地,这时郦食其向刘邦献计要自告奋勇去说服齐王田广,齐国是富庶之地,兵员众多,韩信想要拿下齐国,想来要费不少的功夫,如果能够说服齐王归顺,那么就可以大大的减少汉军的伤亡,刘邦心动了,决定双管齐下。

一方面派出了郦食其,另一方面下令韩信出兵,郦食其见到齐王之后给齐王分析了天下大势,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顺利说服了齐王,这个时候的韩信正准备进攻齐国,得知齐国正准备投奔刘邦的消息后便准备罢兵,但是他的谋士蒯通问他,汉王又没下令让你罢兵,那你就继续打呀!如果罢兵那就是公然违抗汉王的命令,汉王追究起来你可承受不起,再说大将军你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也不过打下50余城,他郦食其凭一张嘴就拿下了70余城,这不是显得我们很无能吗,再说现在齐国对咱们毫无防备,这到手的军功不要白不要。

就这样韩信心动了,随即便突袭齐国,等到齐王田广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田广认为郦食其是刘邦派来迷惑他的,大怒之下下将郦食其烹杀,就这样郦食其丢掉了性命,齐国也被韩信轻而易举地拿下,另一边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怒,大骂韩信害他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

在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刘邦真心采用郦食其的建议,没打算让韩信攻打齐国,在得知齐国归顺后下令让韩信把兵,但由于韩信速度太快,军令没有来得及传达到韩信手中,韩信便打下了齐国。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都是刘邦的手段,郦食其只是他抛出的烟雾弹,在他得知郦食其说服了齐国后,故意没有给韩信下罢兵的命令,目的就是想趁齐国毫无防备的时候将齐国一举拿下,但小编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因为韩信在打下齐国后,最得利的便是刘邦,虽然说齐国已经同意归顺,但归顺和收服完全是天差地别。

虽然田广归顺了刘邦,那是因为他听信了郦食其的话,将来刘邦夺得天下后势必要分他一杯羹,如果到时候再分封上领田广不满意,那么田广就存在着造反的隐患,刘邦想要一劳永逸,唯有将其拿下才能永绝后患,郦食其其实有生还的可能,那就是齐王发现韩信出兵时,逼郦食其去说服韩信退兵,但郦食其宁死不从喊出了这么一句话,“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

前一句是站在刘邦的角度上为了维护刘邦的做法,意思是说要想成就大业牺牲一个辩客又如何,后一句则是表示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刘邦称帝后,在分封列侯功臣时很是思念郦食其,破例封其子郦疥为高粱侯。

标签: 郦食其汉朝

更多文章

  • 皇后作为后宫一宫之主,每一年的俸禄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后,清朝

    你真的了解皇后作为后宫一宫之主,每一年的俸禄是多少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如《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古代时中国的皇后被嫔妃、侍女等称为娘娘(殿下)。在西方称呼为陛下。在宫廷戏之中大家常常能看到皇后这个人物,皇后作为后

  • 耿恭有多忠心?汉军为什么要跨越那么远的距离前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耿恭,东汉

    耿恭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战争,这是一个人们不想提起的词语,毕竟它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现代化战争还是古代战争,受伤害的永远是人民,不过有一些战争是必须要进行的,如果不进行战争,人民会受到伤害,国家会受到危险,有些战争也被我们称作是正义的

  • 汉武帝当初为什么要杀钩弋夫人 所谓的子弱母壮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钩弋夫人

    你真的了解钩弋夫人被杀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汉武帝65岁时东巡路过河间县,对一个非常漂亮又奇特的少女产生了兴趣。传说这个少女手心握有一件宝物,十多年不能伸开,只有碰到有缘人,才能展现人间。汉武帝听到这个传说后,就把这个少女唤到行宫来。说来也奇怪,当这个漂亮少女把手伸到汉武帝

  • 从傀儡到霸主,宇文邕如何完成逆袭一统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宇文邕,南北朝

    宇文邕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自迈入东晋时代,辽阔的北方就脱离了中原政权的控制。分裂、攻伐、对峙……成了原本富庶繁荣的北方的新状态。然而如此的乱局,其结束者却是一位“傀儡皇帝”。或者说,北方的动荡和政权的更迭,”意外地”塑造了一位优秀的帝王。一、以周代魏与傀

  • 黄巢是被谁杀掉的?宋江为何嘲笑他不是大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巢,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黄巢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宋江在浔阳楼血的第二首反诗,有读者说这首诗根本就不合辙押韵,也有精通音律的说, 吁读作嘘,跟吴、夫同属姑苏辙,宋江这首诗虽然属于打油体,但在辙韵上还算凑

  • 张辽和张郃同为曹操五子良将之一,他们各自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辽,张郃

    说到张辽和张郃,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们俩都是曹操的手下,而且是同为曹操五子良将之一。正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姓张,所以很多人都很好奇其二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常常会将他们二人拿来对比比较,毕竟都是五子良将,谁更厉害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魏名

  • 关羽死后,和他关系要好的赵云是何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云,三国

    说到赵云,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蜀汉势力中,刘关张三位关系最好,其次就是刘备和赵云之间的关系最为值得称道。赵云为救刘备儿子刘禅,七进七出,将生死置之度外。而刘备也因为如此,将阿斗掷于地下(个人怀疑阿斗是不是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摔傻了)。刘备和赵云关系这么好,那关羽和赵云的关系好吗?为何在关羽死后,刘备张飞都

  • 匡衡是如何成为西汉丞相的?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匡衡,汉朝

    还不知道匡衡是如何成为西汉丞相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是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著称。汉元帝时位至丞相。汉元帝封其为乐安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

  • 王政君为什么能成为汉元帝的皇后?她与汉元帝的感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政君,西汉

    王政君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到历史上的长寿皇后,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王政君了,她历经七个朝代,多位皇帝,一生尊贵的不能再尊贵了,不过她这样尊贵的人生也有缺憾,那个缺憾就是她的婚姻,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王政君是如何坐上皇后宝座的?汉元帝是否喜爱她?王

  • 越王勾践宠姬毛嫱 ,沉鱼之姿故事的真正女主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毛嫱,春秋

    人们一般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用来形容女子的绝佳容貌,两大成语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四大美人,其中沉鱼落雁讲的是西施和王昭君。“沉鱼落雁”这一词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由此可知,“沉鱼”真正的主人根本不是西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