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颢是什么出身?他与白敏中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郑颢是什么出身?他与白敏中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76 更新时间:2023/12/14 12:21:37

郑颢出身荥阳郑氏南祖,唐朝大臣,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俗话说人生有两大喜事让人难忘,一个是“洞房花烛夜”,一个是“金榜题名时”。大中四年(850年),状元郑颢与万寿公主成婚,成为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可在这大喜的日子里,郑颢却闷闷不乐,对宰相媒人白敏中恨之入骨。为何郑颢会怨恨让他成为驸马的白敏中呢

一,出身名门

元和十二年(817年),郑颢出生于河南道郑州荥阳县,为兵部尚书郑祗德之子。由于荥阳郑氏为唐朝有名的世家大族,因此郑颢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小时候就十分聪明,受到士人的称赞,说他以后必定不凡。郑颢长大后博闻强识,博览群书,立志要高中进士。

二,考中状元

会昌二年(842年),二十五岁的郑颢前往京师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果然一举夺魁成为状元。郑颢因此名震京师,成为众人眼里的青年才俊。此后郑颢步入仕途,担任校书郎、右拾遗等职,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少年得志。

大中二年(848年),唐宣宗之女万寿公主年已笈笄,到了该出嫁的时候。唐宣宗本就对这个女儿十分喜爱,因此想要为她在世家大族中找一个好夫婿,便把择婿的任务交给了宰相白敏中。白敏中千挑万选,发现郑颢才高八斗,年轻有为,便把他推荐给了唐宣宗。

唐宣宗见郑颢出身名门,又很有采,因此对他十分满意。白敏中也在旁边极力推荐,称郑颢与万寿公主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极为般配。唐宣宗因此下定决心,把待字闺中的女儿嫁给郑颢。但唐宣宗知道世家高门多担心公主刁蛮任性,不愿与皇室结亲,便询问白敏中对策。白敏中于是提议唐宣宗直接下诏赐婚就行,郑颢一定不敢违抗皇命。唐宣宗同意,直接给郑家下达了赐婚诏书。

三,迎娶公主

当时郑颢已与范阳卢氏的女儿定亲,正在前往迎亲的路上。白敏中得知此事,于是急忙派人前去追赶郑颢,让他退掉与范阳卢氏的亲事,回长安迎娶万寿公主。郑颢对此十分气愤,但又不敢抗旨不遵,只得派人去向范阳卢氏退亲,然后返回长安,准备与公主的亲事。

大中四年(850年)二月,郑颢与万寿公主正式成亲,还获封银青光禄大夫、行起居郎、驸马都尉。在成亲的日子加官进爵,可以说是双喜临门,但郑颢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怨恨白敏中毁了自己与卢氏的美好姻缘,对妻子万寿公主也是爱答不理。万寿公主原本就是娇生惯养,盛气凌人,因此对郑颢的冷落十分不满,与他感情不睦。

一天,郑颢之弟郑顗(yi)病重,郑颢对此是心急如焚。可万寿公主作为郑顗的嫂子对此却不以为意,还像往常一样到慈恩寺看戏。唐宣宗派御医为郑顗诊治,得知万寿公主之事,十分生气地说:“难怪士大夫不愿与皇家结亲,原来是因为这样。”

然后唐宣宗急召万寿公主进宫,对她怒目而视,不发一言。万寿公主吓得大哭起来,跪着向父皇请罪。唐宣宗这才说道:“岂有家里人病了,还跑去看戏的。”接着唐宣宗把女儿送回郑家,嘱咐她恪守妇道。万寿公主这才收敛刁蛮任性的脾气,对郑颢百依百顺。

四,深恨媒人

大中五年,敏中免相,为邠宁都统。行有日,奏上曰:“顷者,陛下爱女下嫁贵臣,郎婿郑颢赴楚州,会有日。行次郑州,臣堂贴追回,上副圣念。颢不乐国婚,衔臣入骨髓。臣在中书,颢无如臣何;一去玉阶,必媒孽臣短,死于种矣!”上曰:“朕知此事久,卿何言之晚耶?”因命左右便殿中取一柽木小函子来,扃锁甚固。谓敏中曰:“此尽郑郎说卿文字,便以赐卿。若听颢言,不任卿如此矣!”(东观奏记)

郑颢当了驸马后多次在唐宣宗面前进谗,诋毁白敏中。唐宣宗自然明白郑颢的意图,所以对他的话并不采信。大中五年(851年),白敏中出任邠宁节度使,担心郑颢会陷害自己,于是在向唐宣宗告别时说:“郑颢不愿娶公主为妻,对臣恨之入骨,臣在朝廷,他不能把我怎么样。现在臣到藩镇任职,他一定会诋毁我,恐怕我死期不远了。”

唐宣宗回答说:“朕早就知道了,爱卿说得恐怕有点迟了。”然后唐宣宗命人取来一个小盒子,拿出里面的奏折说:“这都是郑颢弹劾你的奏折,都给你了。朕要是信他的话,怎么还会用你呢。”白敏中连忙称赞皇帝圣明,然后回去就烧了郑颢的奏折。

大中十年(856年),郑颢升任户部侍郎,对成为宰相是念念不忘,于是极力谋求出任宰相。郑祗德听了写信告诫他说:“听说你已经管理户部,那就是我的必死之年。现在你又要谋求宰相,那就是我的必死之日了。”郑颢看了十分害怕,于是多次向朝廷请求辞官。此后郑颢又担任礼部侍郎、兵部侍郎、河南尹等职,直到大中十四年(860年)病逝。

总的来说郑颢是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但作为世家大族出身的他明显不想娶公主为妻,因此深恨宰相媒人白敏中,必欲置其于死地。幸亏唐宣宗贤明,知道郑颢的意图,保全了白敏中。

标签: 郑颢.唐朝

更多文章

  • 虞姬死后都能被厚葬 项羽为何落到被分尸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项羽,虞姬

    对项羽和虞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大家都看过哥哥张国荣所拍的那部霸王别姬吧,这两位主人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虞姬是一个有着美貌和智慧并存的青年她的舞姿优美,动人心弦,特别出色,除此之外,她还会舞剑,这更是为她增添了一份神秘魅力。虞姬也是西楚霸王项羽最爱的

  • 在曹操统帅的曹魏政权中,担任前将军和后将军官职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小字阿瞒,是汉末时期的权臣、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末三国时期,武将官职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等,其中,刘备时代,著名的四方将军有: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刘备称汉中王后,封了四方将军,都

  • 朱棣夺取朱允炆的皇位后 朱棣为何不敢抹黑朱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朱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不抹黑朱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棣为什么不抹黑朱标,却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好名声。如果朱标不英年早逝的话,朱棣所谓的靖难之役就成了传说。当年朱标在朝中的威望很高,代理朱元璋处理朝政十几年,在朝中人脉资源非常丰富,且将国家治理得有

  • 荀彧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荀彧,三国

    荀彧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与功臣,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荀彧不仅有奇才,品德高洁,而且,史书记载荀彧相貌英俊,仪表不凡,也就是说,人长得帅,也很有气质,才德兼备,又才貌俱佳。其实,荀彧不仅相貌英俊,气质高雅,而且,身上有香气,与人见面,别人经常能闻到

  • 乾隆为什么对李卫如此痛恨 李卫巅峰时期权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李卫

    对乾隆痛恨李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真实的李卫,最大的官就是从一品文职外官,直隶总督。乾隆有些讨厌李卫,是因为李卫做事的确太不像话。不过,乾隆还是对李卫非常非常好。李卫官阶最高时是在雍正十年,那是他的巅峰时期,任直隶总督。他的职权,从这个官职的全称可以

  • 袁绍和曹操身为好友为何不联合起来 二人反目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袁绍

    还不知道:袁绍与曹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袁绍原本就是儿时的玩伴,可最后为什么反目成仇呢?听笔者娓娓道来!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决战就是官渡之战,官渡之战的交战主角就是曹操和袁绍。很多人都知道曹操和袁绍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袁绍出自一

  • 李石山高力士虽然是宦官但也成功娶妻,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力士,唐朝

    高力士是唐代时期的著名宦官,冼夫人的第六代孙,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高力士虽然是宦官,但最后却娶了妻子。不光娶了妻子,他娶得这个妻子,还是个美女,堪称大唐国家级美女。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就得简单说一下高力士这个人了。高力士原本其实并不叫高力士,而叫冯元一。高力士出身

  • 范纯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范纯仁,宋朝

    范纯仁是范仲淹的次子,宋朝时期的名臣,人称布衣宰相。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苏轼因劝谏宋哲宗而遭保守势力谮言诬陷,陷入政敌围攻之中。在万马齐喑时,宰相范纯仁挺身而出,“奏轼无罪......不可因谮黜官。”数年后,苏辙因在谏书中将宋神宗与汉武帝相提并论,惹得宋哲

  • 康熙和乾隆相比 两人谁的功绩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乾隆

    对康熙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康熙和乾隆,谁的功绩更大?笔者认为,答案显而易见,一定是康熙皇帝。因为在康熙年间,清朝刚刚建立政权,还不是很稳固。康熙在位期间做了几件大事,也为清朝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康熙八岁即位,十六岁击败权臣鳌拜。军事上缩小三

  • 刘备汉室后裔身份是真的吗 刘备投奔他人为何还受欢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出身和四处投奔,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备是中国三国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的身份可以说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他是汉中靖王的后代,拥有一定的家族背景和历史渊源;另一方面,他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早年经历了许多艰苦的挣扎和努力,是一个自力更生、勇于进取的人。在历史上,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