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一战后白起为何没有乘胜追击攻打齐国攻陷邯郸

长平一战后白起为何没有乘胜追击攻打齐国攻陷邯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09 更新时间:2023/12/9 0:47:37

在历史上,能称得起“战神”和“杀神”的,只有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白起。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白起,战国末年的“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极善用兵,擅长大兵团作战,最喜欢采用歼灭战的方式杀伤敌方有生力量,使敌方兵力蒙受巨大损失。白起一生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一场战役莫过于长平之战。这一战,白起作为秦军主将,面对着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军主将赵括,利用其心高气傲、鲁莽轻敌的特点,示敌以弱诱敌深入,将赵军引入自己预设好的埋伏圈后,再将赵军分而围之,切断赵军的粮草供给,逼迫赵军匆忙决战。

结果,此战赵军主将赵括被射杀,赵军四十几万人投降后被白起欺诈坑杀,一战消灭赵国士兵四十几万人,只留下了240人回到赵国通报消息。这一战彻底击垮了赵国,使其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与秦国争锋的底气。按理来说,既然白起在长平一战中已经基本将赵军主力消灭殆尽,那么攻占赵国首都邯郸,并得以击破赵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结果却是白起到死都没有带兵攻陷邯郸,这是为什么呢?

长平之战刚刚结束时,这时的白起不攻邯郸,并不是他不想攻,而是因为秦国内部的原因导致他没攻成。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军大获全胜,持续好几年的秦赵长平之战,最终以秦军消灭赵军四十几万人的结果落下帷幕。此时白起认为应当乘胜追击,一举攻下邯郸,灭亡赵国。

但是,赵国不会坐以待毙,唇亡齿寒的韩国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赵国走向灭亡。所以,韩国与赵国一方面派人花重金试图贿赂秦国宰相应侯范雎,另一方面又对范雎采取语言攻势。他们对范雎表示,白起现在已经斩杀了赵括,围住了邯郸。一旦赵国灭亡,秦王就有了称帝的资本,而白起的功劳之大必定被封三公,而到时候您地位就只能在他之下,并且就算灭亡赵国,赵国的百姓也不愿接受秦国的统治。与其这样,还不如让韩赵两国割地求和,同时也使白起不能得到灭亡赵国的功劳。

范雎在韩赵两国的金钱攻势与言语攻势中被说服了,他找到秦昭襄王,表示秦军经过了长平之战的损耗,已经很疲惫,非常需要休养,希望允许韩赵两国割地求和。秦昭襄王觉得言之有理,就答应了。并且与韩赵两国达成了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座城池,正月休战的承诺。从而让白起乘胜追击的设想落了空。

不久后,秦国再次出兵攻打邯郸。这次白起正好身患疾病无法走动,就让另一位将领秦国的五大夫王陵去攻打邯郸,结果损兵折将。这时秦王准备再次用白起,让他再次攻打邯郸,但这一次,白起却坚决不从,称病推脱。

其实作为名将的白起自己很清楚,攻占邯郸灭亡赵国的最好时机已经失去了。其实,在长平之战后,赵国的主力军队基本上都被消灭了,赵国想要再次迅速组织大规模的军队来抵抗秦军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的结果是几乎所有东方诸侯都没有想到的,原本强大的赵国转瞬之间就变得岌岌可危,其余的诸侯国根本没有反应时间,更何况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打算,好些诸侯国其实对于秦赵两国之间的较量本来就是持观望态度。

那时候乘胜追击灭亡赵国时最好的时机。但秦王与韩赵两国议和后,使得赵国有了喘息时间,诸侯有了反应时间。所以,休战几个月后再打邯郸是很不明智的。白起向秦昭襄王表示,邯郸本来就很难攻克,而且赵国与多个诸侯国接壤,要是其他诸侯发兵救赵,很快就能到达前线。加上各诸侯国对秦国一直充满怨恨,虽然赢了赵国但秦国自己也受了不小的损失,国内空虚。要是赵国在国内坚持抵抗,其他诸侯在外策应,秦军必败。所以不能攻赵。

秦王不信邪,换了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还增派了十万兵力围攻邯郸,但依然陷入僵持,秦军死伤过半。而白起的判断是没错的,赵国在秦军不断增强的攻势中逐渐不支,于是向魏国和楚国求救。这其中还诞生了很多著名的典故,比如“毛遂自荐”“信陵君窃符救赵”等。战国四公子中的三位都投身于这场救援赵国的战争中。

在得到两国的大力支援后,邯郸之战的形势逆转了,秦军不断地作战失败。白起听到后还表示,正是秦王不听自己的劝告,才落得这个结果。秦昭襄王闻言大怒,强迫白起出兵攻赵。白起仍然表示病重,哪怕范雎亲自请求依然不为所动。因为生病不方便的原因,白起没有立马启程赶赴战场。在他拖延的这段时间里,秦军战败的战报不断传来。

秦王坐不住了,让白起立马上路,不得逗留。当白起到达杜邮这个地方的时候,秦王和范雎商量后认为,白起多次推辞、拖延是有怨言,不服命令,于是派使者赐剑让其自刎。白起举剑自刎前,仰天长叹,问自己是犯了什么罪过,才有如此下场。最后他想到自己坑杀赵国降卒的事情后,认为用欺诈的手段坑杀降卒的自己确实该死,于是拔剑自刎。

标签: 白起战国

更多文章

  • 在古代皇都有哪些称呼?为何会有这种叫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帝,汉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君王、国王自称为寡人、孤、孤王等,这也就是南面称孤、称孤道寡。当然从秦始皇始称皇帝开始,皇帝则自称朕。那古代君主、国王、诸侯为什么管自己叫寡人呢?小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听到那些君主

  • 三国时期陈群为何会跟随曹操?在曹魏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群,三国

    三国时期人才的比例即便放到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较高的,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中国的古代史源远流长,中华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而这种场景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顶峰,就有孔子、老子、韩非子、荀子等一系列杰出的人才,还有项氏家族、赵氏家族、魏氏家族、韩氏

  • 陈庆之是如何成为萧衍心腹的?他为什么被称为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庆之,南梁

    陈庆之,字子云,南朝梁名将,他身体文弱,难开弓弩,不善骑马,但善抚军士,富有胆略,善于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翻开中国古代历史的画卷,我们会发现,以文治国,而以武戡乱,成为了封建王朝更迭的历史常态。放下王朝盛世不说,单说乱世的

  • 探索贺铸倒霉的一生,他经历了哪些坎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贺铸,北宋

    贺铸,字方回,北宋时期词人,自称是贺知章的后裔,因为贺知章居住在庆湖,所以自号庆湖遗老。因为长相奇丑,所以也被称作“贺鬼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贺铸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01生来丑陋公元1052年,北宋贺氏迎来了一个新生小儿,新生儿丑陋的长相惊到了包括稳婆、产妇等在内的一种人。好在稳

  • 沈炼为人忠义,为什么他的结局那么悲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沈炼,锦衣卫

    沈炼,字纯甫,明朝时期官员、锦衣卫,他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曾弹劾严嵩父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锦衣卫,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是现在,锦衣卫也经常被搬到荧幕上。在明代这是一个令人胆寒又憎恨的部门,毕竟其直接对皇帝负责,权力是大大的。很多人认为锦衣卫都是

  • 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真实形象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治,唐朝

    李治小名雉奴,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唐朝第三代皇帝,在位34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随着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大明宫词》等电视剧的热播,大家对李治和武媚娘的爱情故事都津津乐道,李治将名义上属于自己父亲的小老婆娶回家,立为皇后,甚至于赋予她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切都让大家

  • 唐朝历史上李世民有过一次想要自杀的行为?真相是谁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 唐朝第二位皇帝,武德九年即皇帝位,年号贞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杀是一门艺术,太快了不行,太慢了也不行,尤其是政治人物的自杀,太快了真的就死掉了,太慢了又被认为是作秀。旁边一定要有一个忠心的人物,眼疾手快,一把拉住,痛哭流涕地说,使不得呀,使不得呀,

  • 历史上古代四大刺客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专诸,春秋

    刺客这一职业,在很早就已存在。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高度赞扬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人为“义”而慷慨赴死的壮举,他认为这五人的侠义之举虽然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他们的

  • 柴荣:五代时期少有的明君,他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柴荣,后周

    柴荣,即柴世宗、周世宗,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他的功绩虽然不及秦皇汉武,却也是一代明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少有的明君。他生于乱世之中,年方十八岁之时,便投身于行伍之间,并且24岁就已经升任为大将军,这样的经历似乎

  • 探索历史上真实的颜真卿,他用一生捍卫了大唐的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真卿,唐朝

    颜真卿,唐朝时期名臣、书法家,他所创的“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们回顾中国历史的时候,总会在不经意间,将文臣与武将分开来谈。毕竟其中一个是以文治国,而另一个则是以武功戡乱。但是真实的历史又是什么样的呢?其实在历史中,有许多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