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英宗朱祁镇被软禁7年,他如何度过的?

明英宗朱祁镇被软禁7年,他如何度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55 更新时间:2023/12/8 17:40:38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任皇帝,他在位期间正值年少气盛,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太监王振的煽惑下朱祁镇御驾亲征,为了证明自己,当时的明英宗不顾朝上大臣的反对,率领了50万大军去攻打瓦剌,这里面包含明朝的一些满朝文武,这些大臣都是当时明朝的中流砥柱。

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追上明军,将明英宗等人困在土木堡。趁明军不备,发动总攻,一举歼灭。导致,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而跟随朱祁镇的明朝大臣也几乎被乱兵所杀,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瓦剌原以为擒住了明英宗,就可以要挟明朝获得好处。但是,面对这种情况,群臣奏请了孙太后,请求立郕王为帝,在得到太后恩准后,英宗封为太上皇,代宗朱祁钰称帝。

“土木堡之变”后, 明英宗被俘,其弟朱祁钰上位

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它让明朝20万的精锐主力以及随同英宗一起出征的明朝六部九卿全部战死,一时间让明朝朝堂为之一空。

也正是因为明英宗被俘,让朝廷很多人都束手无策,有主张投降的,也有主张决一死战的。为了杜绝瓦剌“挟英宗以令明朝”的幻想,在于谦等人的扶持下,明代宗朱祁钰继位,次年改年号为景泰,称为景泰帝。

景泰帝在位期间,首先在政治上,景泰帝朱祁钰重用于谦等正直的人,让当时明朝渐开中兴,由乱而治;经济上又广施仁政,开仓赈粮,鼓励生产;军事上又粉碎了蒙古瓦剌的阴谋,和于谦等人一起保住了北京城没有被沦陷。

当初如果不是英宗被俘,我想景泰帝也是没想到自己能当上皇帝。就在众人提议下,景泰帝朱祁钰当上了明朝的第7任皇帝,还封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瓦剌原以为通过俘虏英宗能从明朝那边获得好处。但是,景泰帝朱祁钰上任之后做的事情,在瓦剌人眼里觉得,明英宗没有了利用价值。后来,瓦剌见势头不对,便将英宗归还回去了。

“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之路的开始

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明英宗朱祁镇回去之后,让现任的朱祁钰有点为难,于是便说出“朕非贪天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意思是说,当时英宗被人抓走,让我当皇帝的是你们,现在太上皇英宗被放回来,让我迎接太上皇的也是你们,那太上皇回来了,我该怎么办?

于谦对朱祁钰说天位已定,这才让朱祁钰以一乘轿子、两匹马来迎接太上皇。在此之后,太上皇朱祁镇被软禁在南宫长达7年之久,在这7年里朱祁钰从来没有想过害朱祁镇,只是希望他安居在南宫,不干预朝政就好了。而朱祁镇心里想的应该是等朱祁钰死后,让朱见深(朱祁镇之子)即位,那么皇权还是在英宗这边。

事实上,英宗朱祁镇在亲征之前,是让年仅2岁的朱见深为太子的,虽然朱祁镇被俘虏,应国家需要朱祁钰上位是没什么问题的,即便朱祁钰退位后,皇位依然是英宗朱祁镇儿子的。

但是景泰帝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父有天下必传于子”,所以在景泰三年,朱祁钰废掉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封杭氏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不幸的是,朱祁钰的唯一的儿子后来夭亡,自己又没有其他子嗣。理论上说,这个时候应该再立朱见深为太子,但是朱祁钰拒绝复立。

本来朝廷大臣对于朱祁钰前期做出的贡献是予以称赞的,但是后期朱祁钰的一己之见,让朝廷上一些有其他想法的小人抓住了机会。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于是在景泰八年,趁着朱祁钰病重,

武清候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大宦官曹吉祥等发动“夺门之变”,协助太上皇朱祁镇复辟,自此,明英宗朱祁镇重新坐上了皇帝的位子。

英宗复辟,对其弟弟朱祁钰也是软禁吗?

在英宗朱祁镇复辟的第二天,他将朝上支持朱祁钰的官员进行逮捕,这里面就有于谦等人,随后一并进行了处决。复辟后的明英宗朱祁镇,将朱祁钰这个“先帝”废为郕王,软禁到西内永安宫,所以在此之后的一个月,朱祁钰就死了。

朱祁钰怎么死的?历史上到现在都没有说清楚,在明史的景帝本纪上也是短短的交代朱祁钰的死亡。

“王薨于西宫,年三十。谥曰戾。毁所营寿陵,以亲王礼葬西山。”——《明史·景帝本纪》

有人说朱祁钰之死被宦官蒋安勒死的,仔细想想,朱祁钰在位期间,朱祁钰仅仅软禁了朱祁镇,并未想过去杀害朱祁镇。而朱祁钰软禁了一个月,就莫名其妙的死了。

不仅如此,死后的朱祁钰还让朱祁镇专门下诏责骂,赐恶谥“戾”,称为“郕戾王”,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还派人将朱祁钰原先修建好的陵墓捣毁,安排朱祁钰葬于西山,景泰帝朱祁钰也因此被称为唯一没有被葬入帝陵的明朝皇帝。

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虽然朱祁镇对朱祁钰增恨,但是朱祁镇死后朱见深还是给叔叔朱祁钰恢复了帝号,给于谦也是平反了冤情。如果朱祁钰不做“易储”之事,一直让朱见深当太子,那么,他对明朝的贡献,以及后世对他的评价,我想都会非常高。不过,封建王朝里的残酷,尤其在争夺帝位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给后世也是带来了无尽的思考!

标签: 朱祁镇明朝

更多文章

  • 南唐后主李煜被俘虏后,作为囚徒过着怎样的日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煜,南唐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的故事吧。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正月,南唐后主李煜被押送到京城

  • 王徽之有多喜欢竹子?是什么将王徽之推上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徽之,东晋

    王徽之是东晋名士、书法家,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很多人都知道他雪夜访戴的典故,却不知道他爱竹成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山阴城的冬季,窖藏了无数士族子弟浪漫的过去。而这样的浪漫,绝大多数都与琅琊王氏有关。那个“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家女,最终成为了王家妻;那个山阴道

  • 徐庶能力到底有多强 徐庶真的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庶,刘备

    还不了解:徐庶和刘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徐庶能力到底有多强,徐庶为什么不愿意归顺于刘备?徐庶是怎么想的?徐庶,字元直,是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期间结交的好友。后来,在北方难以立足的刘备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被刘表安置在新野,徐庶久闻刘备之名,于是主动前往投效,被

  • 刘备得知张飞死后是什么态度?副手吴班为何没被治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飞,三国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了解三国人物,不能仅看《三国演义》,因为那本书尊刘贬曹,是一定要可以掩盖一些刘备集团的内部矛盾的:关羽张飞跟诸葛亮闹过意见,关羽跟马超差点打起来,关羽不但要跟

  • 曹氏家族7000人被司马懿诛杀的时候 曹操旧部为何不敢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曹魏

    对司马懿和曹氏家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在诛杀曹氏家族约7000人?曹操旧部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没有站出来反抗?大部分人公认的一个说法就是曹操乃一代枭雄,当时天下一片混乱,各路英雄好汉层出不穷,曹操在这么多卓越的人之中硬是杀出了一条成功道路,建立魏国,

  • 吕布作为刘备的救命恩人 刘备最后为什么一心想杀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布,刘备

    还不了解:吕布和刘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布当初救过刘备一命,作为刘备的救命恩人,刘备最后为什么一心想杀掉吕布?说起三国第一武将,吕布总是排得上资格的,虽然他有勇无谋,但也凭靠着力冠三军的武力值在杀伐混乱的三国时期打下了自己的一片领土,在历史下留下了颇有

  • 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元昊,西夏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最后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作为并非传统中原王朝的开国之君,李元昊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我们先来说说,这个李元昊是何许人也。夏州党项李氏,夏州地区长期的统治者李元昊出生于党项族平夏部拓跋氏,其远祖是鲜卑拓跋氏,也就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族,鲜卑消亡之后,

  • 三国时期刘备统一天下后一定会除掉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

    《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名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兔死狗烹”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熟悉了。它的意思是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在三国之前,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霸业

  • 张廷玉身为三朝元老 最后为什么会被乾隆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廷玉,乾隆

    还不了解:张廷玉和乾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廷玉作为三朝老臣,张廷玉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乾隆最后为什么将他抄家了?乾隆十五年,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张廷玉的几乎全部财产都被没收充公了,后来念及老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只是罚了一些钱了事,但乾隆让老张把

  • 历史上是谁杀的颜良和文丑 他们是死于关羽之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羽,颜良

    还不了解:颜良文丑之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斩杀颜良和文丑的人是谁?两人真的都是被关羽所杀吗?真相是什么样的?其实现在很多历史都难以区分真伪,因为民间传说实在是太广泛,直接导致淹没了真实的历史。比如说三国当中就有很多杜撰出来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根本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