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选择迎接汉献帝,并与袁绍决裂的原因是什么?

曹操选择迎接汉献帝,并与袁绍决裂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17 更新时间:2024/2/19 14:54:45

曹操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为“奸雄”,集狡猾奸诈与雄才大略于一身,实在无人可比。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194年,曹操率军攻打徐州,当时镇守东郡的陈宫趁机劝说张邈背叛曹操,并迎接吕布坐镇兖州,张邈听从了陈宫的建议,于是他背叛曹操,并迎吕布为兖州牧,兖州其他郡县也纷纷背叛曹操,一时间,除了鄄城,以及和范与东阿两县之外,其他地方都已经背叛曹操而响应吕布,当时的形势一下子变得十分紧张,曹操得知消息后,担心进退两难,于是立即率军赶回兖州。在返回的途中,曹操听闻吕布并没有攻下兖州州治鄄城,而是驻军于濮阳,他认为吕布虽然得到了兖州之地,但却不并能拒险截击自己的军队,反而屯于濮阳,可见吕布不会有太大的作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当即率军攻打濮阳,不过因为吕布与陈宫让阳大姓氏行反间计,导致曹操轻易入城而被吕布击败。

初战落败后,曹操制作攻城器械反复进攻濮阳,后来蝗灾四起,曹操和吕布只能引兵退走,暂时息战。当时袁绍看曹操失去兖州,军中又无粮草,于是派出使者让曹操归附,只要曹操将家属派送前往邺城,袁绍就可以支助曹操,由于缺兵少粮,曹操本有同意的打算,但在程昱的意见下,曹操还是拒绝了袁绍的建议。第二年春,曹操再度攻打吕布,他先将吕布在定陶击败,又在巨野击败了吕布的部将薛兰和李封,等吕布率军前来时,战事已经结束,吕布见无力回天,只能退走,曹操就此诛杀了薛兰等三人。后来吕布率领一万大军反攻曹操,此时曹操兵力不足千人,但他并未惊慌,而是在营外设伏,以计大败吕布,并就此收服定陶,在此之后,曹操分兵平定各个郡县,并逐步将兖州收复,之后,汉室正式册封曹操为兖州牧,而兖州也再一次回到了曹操手中。

曹操后来会选择迎接汉献帝,并与袁绍决裂,其实与这一次兖州之争有很大的关系。在曹操成为兖州刺史时,正是曹操对袁绍的依附最深的时候,曹操出任兖州是袁绍任命的,在这个时候,曹操的军事行动一直受到袁绍的影响,当时曹操与张邈私交甚笃,但他们的关系最终破裂,与袁绍对张邈的记恨不无关系。在曹操离开兖州,东征陶谦时,袁绍同样出兵相助,可见当时曹操与袁绍的利益是分不开的。

但当时袁绍最希望做的事情是拥立刘虞为帝,就此建立新的汉王朝,而这在传统士大夫看来是极其叛逆的行为,正因如此,在这个时期依附袁绍的曹操也就此失去了对兖州的控制,而当初曹操在关东军中独自追击董卓而建立起的良好形象,也因为依附袁绍而崩塌,支持并追随曹操的这些士族也因此放弃了曹操。

正因如此,在这件事后,曹操明白了两件事,一件就是汉室在士大夫心中依旧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盲目的改立帝王或者自立为帝是不现实的,正因如此,他才会抓住机会迎接汉献帝,就此开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生涯。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曹操如果继续依附在袁绍麾下,迟早有一天,曹操会丧失所有的独立性而成为一个普通的将领,正因如此,曹操恢复兖州之后,逐渐与袁绍貌合神离,以至于在袁绍击败公孙瓒后,双方在官渡展开了一场大战,最后让曹操赢得了统一北方的机会。

笔者认为,正因为兖州之变对曹操影响巨大,迫使曹操做出改变,他才能迎接汉献帝,并与袁绍决裂,并在后来一统北方,并建立曹魏政权。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是什么形象?又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包拯,宋朝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应该是中国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因其铁面无私的正直形象被人们誉为“包青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提到包拯,人们总会想到他黝黑的皮肤、额头的月牙状印记,以及许多经由他手得以公正审理的复杂案件。除此之外,“御猫”展昭、师爷公孙策、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等

  • 戚夫人被吕后制成人彘后 吕后为什么强迫自己的儿子去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后,汉惠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后和汉惠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后,吕后为什么强迫汉惠帝去看?吕后心里是怎么想的?我认为吕后之所以这样做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要在精神上控制儿子!我们都了解,刘邦在成事之前经常被项羽追着打,好几次都差点死于非命,与家人别说团聚了,估计连见个面的机会

  • 汉宣帝传位太子刘奭的原因时什么?他别无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宣帝,汉朝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创造了“孝宣之治”,完成武帝未竟之业——彻底击败匈奴与让匈奴臣

  • 宋朝兵部尚书李涛是什么来历?他真是唐朝皇族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涛,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南朝刘宋政权末代皇帝刘准,十岁时遭遇萧道成政变,临死之前留下“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一语道尽宗室身份荣华富贵背后的无尽

  • 曹操的一生有哪些令人佩服的地方?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敬佩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曹魏

    曹操是东汉时期权臣,也是曹魏的奠基者,是个典型的枭雄式人物。回顾曹操的一生,实在是让人心生佩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155年,曹操出生。曹操出生的时候,老爹曹嵩已经是汉朝的高层官员。曹嵩的养父曹腾,虽然是一个宦官,但却是一个好宦官。此时在位的汉桓帝刘志,能

  • 李善长都已经告老还乡了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和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李善长

    李善长告老还乡都已经77岁了,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已无官职的李善长?朱元璋为什么将他家族灭口?主要原因有三点,胡惟庸的定时炸弹胡惟庸作为李善长的学生,此人野心甚大,在老师的提拔下,胡惟庸很快成为权臣,作为当初和朱元璋打下来的人,他们都是淮西人,不管是在打下来,还是打下天下,他们都得到重用。不久,廷渐渐形

  • 历史上萧太后对辽朝有何贡献?她创造的奇闻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萧绰,宋朝

    太后,封建社会帝王母亲(包括嫡母、生母、养母)的尊称。始于秦昭襄王,汉承秦制,以后历代皆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位“萧太后”,但最出名的萧太后,莫过于辽景宗的皇后萧绰,又名萧燕燕,也就是“杨家将”时期辽国的当政者。辽朝,作

  • 陆逊和诸葛亮都是出名的谋士 两人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陆逊

    还不了解:陆逊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陆逊和诸葛亮都是三国出名的谋士,陆逊和诸葛亮相比,两者差距到底有多大?公元221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率领70万军队讨伐东吴。孙权十分害怕,忙派人出使魏国,甘愿称臣,要求曹丕派兵援助。临时封大将陆逊为兵马大都督

  • 司马懿甘居人下多年 司马懿最后为什么突然就造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曹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造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懿辅佐过曹魏三代皇帝,最后在发动政变造反,司马懿为什么等了那么多年时间?当时司马懿作为朝政真正的掌权人,想要改朝换代是迟早的事情,司马懿一直活到了70岁,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关于司马懿的历史,我们都应该了解,有一些野史小说也描述过

  •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建宁公主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建宁公主,清朝

    历史上真实的建宁公主是怎样一个人?她最后是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确有建宁公主其人,她是皇太极最小的女儿。皇太极去世时,她还不到3岁,13岁时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14岁时晋封为和硕长公主,16岁时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来又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需要说明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