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和明朝争斗失败多次都没事 清朝一战失败后为何就不行了

李自成和明朝争斗失败多次都没事 清朝一战失败后为何就不行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16 更新时间:2024/2/10 9:11:53

还不知道:自成和明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和明朝打了十几年,败无数次,为何被清朝打败一次就不行了?

1629年,李自成被迫参加起义,加入了左挂的农民军。从1629年开始到1644年进入北京,李自成和明朝打了整整十五年的仗。在这十五年里,李自成和明朝互有胜负。最惨的时候身边只有十多人。不过每一次李自成都可以从头再来。最终在1644年占领北京,推翻了明朝统治。不过李自成入主北京以后,清军开始入关,李自成开始和清军对抗。李自成和清军基本上是一战定输赢,李自成一共只败了一次。但仅仅是这一次失败,李自成之后再也没有崛起。很多人好奇,李自成和明朝打了十几年,败了无数次都没事,为何在清朝面前败了一次就不行了呢?

李自成和明朝斗争败的案例可以说数不胜数,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里看到过。最惨的时候,被打逃入山林。但不管结局如何,每一次李自成都可以重新崛起,还是能组建自己的队伍。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确切的说和清朝只交手了一次。李自成先是出兵和清朝在山海关大战,战争失败后,李自成再也没能力组织一次有力地抵抗,可以说是节节败退。一直到1645年被杀为止,可以说一直在逃。

可以说李自成在和清朝的斗争中和之前完全不一样,感觉像是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这一点还是很奇怪的,毕竟李自成之前什么事都遇到过,什么样的败仗都打过。但每一次都能顺利崛起。为何面对清军,李自成就没有招架之力了呢。不是清军强大,而是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出现了重大问题,我们看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首先是失去民心,这一点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李自成在和明朝的斗争中,之所以每次失败后都能重新翻身,主要是有百姓的支持。不过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不仅老百姓不支持李自成了,连当年投降他的明朝官员都开始反对他了。

老百姓不支持李自成原因很简单,因为李自成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李自成当时起义最出名的一个口号就是“均田免赋”。这个口号在历史上很多次起义中都有提过。就是大家平分所有的土地,还不用交税。这个口号确实有吸引力,不过说起来容易,却没有办法付出实现。先说均田,这个几乎无法实现。明朝全国这么大,土地、人口这么多。想要平均起来的话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要平均又以什么为标准,这个都无法制定。再说一下免赋,这个就是胡扯。确实,李自成在最初起义的时候可以做到免赋税,因为他们可以抢一些地主家的粮食和财宝。但当他打下天下之后,天下都是自己的了,就没有地方可以抢了。如果不收税的话,就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要是收税的话,就违反了自己的口号。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之后,很多百姓发现,现在李自成已经成功了,但还是没兑现均田免赋的口号。而且他们发现李自成可能永远都兑现不了。这些人此时不反对李自成才怪。

明朝投降的官员最初的时候是支持李自成的。说真的,崇祯虽然是个勤政的皇帝,但绝不是个好皇帝,也正因如此,崇祯死后,明朝百官才几乎都投降了。对于他们来说,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能保障他们的利益就行。李自成刚进城的时候,最初做的都还可以。不过进城没多久,手下就开始乱来了。这些人在北京城到处抓官员,抄他们的家,甚至屠杀人家的家人。这下这些人不干了,自己的性命都没有保证,谁还愿意跟着李自成混。而且现在选择非常多,可以选择清朝、南明,不管对方对自己怎么样,都不会比李自成差。就这样,这些人纷纷反对李自成。要知道这些人影响非常大,他们只要反对李自成了,那意味着很多读书人几乎都会反对的。

其次,李自成没有自己的地盘。任何一个时候,想要成功必须有自己的地盘和人,李自成虽然有人,却始终没有自己的地盘。明朝之所以不能剿灭这些起义军,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流动性非常强,他们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在一个地方只要输了,立刻去其他地方,一直来回跑。李自成一直都是这样的,哪里明朝势力弱,他们就进攻哪里。而且占领一个地方之后并不派人守着。虽然他们打的地方很多,自己真正能有效统治的却几乎没有。

李自成进入北京的时候,虽然在西北占领了很多地方,不过这些地方并不是李自成自己人管理的。这些地方都是明朝的降将管理。试想一下,当李自成再失败的话,这些降将会支持李自成吗,肯定不会的。而且李自成在北京的所作所为也传到了这些人的耳朵里,这些人肯定不会一直拥戴李自成,只要有机会,他们肯定会反对李自成的。

当李自成在山海关失败之后,李自成之前的地盘几乎都反对自己了。连李自成最主要的根据地河南都反对自己了。也正因如此,李自成后来才只能跑到其他地方去。

第三,李自成本身实力并不强。李自成虽然占领了北京,崇祯都被逼的自杀了,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纵观明朝末期的起义,起义军根本就不是明朝的对手。只要明朝稍微用一点军队,这些起义军几乎都被剿灭的差不多。而李自成后来之所以能占领北京,并不是说自己多能打,或者多得民心。最主要的是明朝军队的主力都用来对抗清军了,说白了明朝是多面作战。也正因如此,李自成才有机会占领北京的。

李自成军队虽然说有百万之众,但这些都是军队带着家属的,能打仗的士兵最多也只有十多万人。而且这十多万人里面很多都是没受过正规训练的,真正能作战的也不过四五万人。在这些能作战的军队中,还不是很团结。比如牛金星和李岩就不对付,他们经常说对方的坏话。李岩最后虽然被杀了,但支持他们人可是一直反对牛金星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一条心的。用这样的军队对付清军,怎么可能不失败。

这就是李自成军队的大致状况,从这里可以看出,李自成的失败是必然的。即使没有清军入关,李自成也坚持不了多久。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但是和李自成相比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比如清朝坚持汉人的制度,正因如此,很多汉人并不反感清朝;其次清朝对那些官员和知识分子也还不错,所以这些人才支持清朝;第三,清朝入关之后最初并没有乱来,百姓对这些人感觉也还不错;第四清朝统一全国的速度非常快,李自成不能再像之前在明朝那样打一仗换一个地方了。毕竟现在没什么人支持自己了,自己想换地方也没有人了;第五,而且清朝军队由于长时间和明朝作战,实力并不比明朝军队弱。人家是团结一致,目标明确就是统一全国。在和这样一支专业的军队面前,李自成怎么可能不失败。

现在看来,李自成失败一点都不亏。毕竟他进入北京后做的事错的太离谱了。但凡靠谱点,也不至于落得后来的下场。

标签: 明朝李自成清朝

更多文章

  • 明武宗真的是昏君吗?详解毁誉参半的明武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武宗,明朝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明武宗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明武宗都有哪些功过呢?请听我详细道来。如果把明朝16位皇帝的军事才能做个排名,明武宗朱厚照肯定能排进前五,甚至前三。为什么这样讲呢,具体理由和例证如下:第一,明武宗重视边防和军队建设,他在位期间一扫前朝

  • 刘病已继承皇位之后 他为什么不追尊刘据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病已,刘据

    还不知道:刘病已和刘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宣帝刘病已继位后,为何称爷爷刘据为戾太子?为何不追尊为帝?要说起汉武帝的这个儿子刘据,也真够悲催的。正宫嫡出,还是汉武帝的长子,名正言顺的大汉储君,结果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巫蛊之祸,落得自尽身亡的下场。他的子孙后

  • 霍光把持朝政之后 霍光为何没有给卫子夫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霍光,卫子夫

    对霍光和卫子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把持朝政后,霍光为啥不替卫子夫平冤昭雪?霍光是汉武帝病重后钦定的辅政大臣,他在汉昭帝登基后尽力辅佐。此后又经历了汉废帝、汉宣帝,可以说霍光是当时权倾一时的权臣,已经到了废立皇帝的地步。那么既然已经掌控一切了,可霍光并没有替

  • 雍正登基之后胤禵为何没有造反?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胤禵,清朝

    清朝康熙帝在位后期,围绕着储君之位,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后人称其为“九子夺嫡”。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皇帝去世以后,雍正自己宣布自己继位当了皇帝,这让胤禵等人很不服。胤禵不服,实际上他想反抗是很容易的。因为当时他手握十多万重兵(号称30万)。如果带领这

  • 蓝玉最后被朱元璋所杀,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蓝玉,明朝

    蓝玉是明朝开国功臣,曾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大破北元,彻底击碎了元朝的统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蓝玉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是常遇春妻子的弟弟,是安徽定远人。蓝玉后来因为战功被封为大将军,凉国公,地位显赫。然而,蓝玉最后却被朱元璋杀了,剥皮后填草,传示各地。如此凄惨下场,令人遗憾

  • 盘点宋真宗最具代表性的“五鬼”,他们为什么被称为“鬼”?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真宗,北宋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炅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朝,在整体上给历史留下“积贫积弱”的印象,在经济上

  • 姜维作为诸葛亮精挑细选大将 姜维后面为何“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姜维

    对诸葛亮和姜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精心挑选的大将姜维,为何后期却“不堪一击”?“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利用自己的雄才伟略帮助刘备在三国纷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 姜维作为蜀汉中后期的栋梁 姜维的能力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蜀汉

    还不知道:蜀汉姜维实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蜀汉中后期的军事支柱和国家脊梁,姜维实际的能力怎么样?刘禅投降,蜀汉未亡,姜维身死,蜀汉才彻底画上了历史的休止符。但有一口气在,不让寸土河山,在魏蜀决战后的舍命一搏中,让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背影,在蜀地的秋风中

  • 夷陵之战陆逊都击败了刘备 最后为何会被孙权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逊,孙权

    还不知道:陆逊之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将入相,又打败了刘备的陆逊,为何最终被孙权给逼死了?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决定亲率大军进攻东吴,结果被东吴的陆逊给打得惨败。要说陆逊出自孙权的幕僚,与他还是亲戚关系。此后,陆逊深得信任,出将入相,统领吴国

  • 襄樊之战时奉命救援樊城的张辽一直未到,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辽,三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襄樊之战”之战爆发,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襄樊之战,曹操派于禁督七军和庞德一起救援樊城,当时偏偏赶上秋雨连绵,结果汉水暴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吓得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另一方面,樊城还得救,毕竟曹仁在那里,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