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出汉中能夺取天下 刘备出汉中为何结果不同

刘邦出汉中能夺取天下 刘备出汉中为何结果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69 更新时间:2024/4/15 19:19:36

还不了解:刘邦刘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啥刘邦可以出汉中夺取天下,刘备就不行?

后世的人们常常会把历史上的王侯将相拿出来做比较,看看谁更厉害,为了公平起见人们还会分析出在处理同一个问题时,哪个皇帝处理的更圆满。

刘备和刘邦都是汉皇室的人,也逃不了人们的一番评比,单从夺取汉中一事上看,刘备可远远不及刘邦厉害,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分析这其中的缘由。

刘备和刘邦

如果想要比较刘备和刘邦首先就得把二人的关系摆出来。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为汉朝平定了江山,是功绩优秀的老祖宗,而刘备是汉朝末年时期的一个皇室宗亲。在历史的记载中,刘备属于边缘人员,能沾亲带故和刘邦扯上关系,足以光宗耀祖。

说完他们二人的关系,才能正式开始比较到底谁更厉害,先说说刘邦是怎么建立的汉朝。其实刘邦要感谢一个关键人物,就是他的死对头项羽。秦朝末年,国家动荡,秦二世的胡作非为让百姓苦不堪言,农民揭竿而起,而刘邦就是起义者之一。

但是刘邦是个有头脑的,他了解自己出身于农户人家,地位低贱,想要做成大事不容易,于是投靠了项羽的叔叔,因此认识了项羽,也激励了刘邦成才。因为项羽是大将军的后代,他想成功要比刘邦简单的多,刘邦看着两人悬殊的差距心里多少有些嫉妒。

再加上项羽平时对刘邦非常轻视,刘邦就想将项羽踩在脚下,来证明自己寒门出贵子,凭借着这个念头,刘邦和项羽打斗了很多年。期间,刘邦也算是用尽了小人手段,最后把西楚霸王逼到乌江边。

项羽自刎后,刘邦才正式建立了汉朝,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个过程中,刘邦经受了很多磨难和心酸,他忍辱负重,面对项羽的种种轻蔑和屈辱,都咬牙挺过来。最后才能拥有这么多褒奖,也算得上是苦尽甘来,但是刘备和刘邦比起来就没那么辛苦。

刘备是汉朝末年人士,那时汉朝的威风已经遍布了九州大地,刘备单是拿汉室宗亲这个名头就能招贤纳士,助自己建立蜀汉政权。而刘邦那时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帮助,全都是靠自己摸爬滚打。

这样一比较,刘备的成功就要比刘邦简单得多,同时也反映出刘备和刘邦相比能力还差得远呢!其次,刘邦当时想要成功非常困难,因为处处都有项羽和他争抢,刘邦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但刘备仗着自己是皇家后裔,总是拿这件事来压别人一头。同样是发展初期,刘备的地位要远远凌驾于刘邦之上,这就看出刘备后来能打下蜀汉江山,也离不开刘邦留下的深远影响。

也有人说这样比较不公平,刘邦是祖宗,刘备不敢超越他,其实,还可以拿夺取汉中一事来作比较,就能一见高下了。

夺取汉中

汉中一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它位于巴蜀地区,地形特殊,所以夺取汉中就意味着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刘备和刘邦能发家也都是依靠占据了汉中一地,如果按照地域的大小来比较的话,刘备确实要比刘邦占据的地盘更大一些。

因为刘备将汉中夺取后,便开始向南北两地发展,而刘邦夺取汉中后只向北方发展,这样一来,刘邦就失去了巴蜀汉中南部的地盘,以刘备在这一点上要超越刘邦。但是只有地盘还不行,关键在于二人能否将汉中守住。

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后,虽然扩大了地域面积,但只是空有地皮。当时双方矛盾激化,曹操打不过刘备,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带领百姓不断迁移,以防百姓在战争中遭难。

刘备虽然战胜曹操得到汉中,但汉中一地的百姓经过两次迁徙,早就不在汉中生活。而他夺汉中不单单只想要这块地,还想要在这里生活的人,因为有了人口,才能发展经济,扩大队伍,以此来保障军事储备。

如果没有了人,刘备就需要浪费更多的兵力来把守汉中一地,兵力是有限的,领地不断扩大,浪费兵力把守,到时候魏国吴国来攻打就非常危险。再加上刘备不断向四外扩张,就更是将自己陷入了一个艰难的处境当中,相比刘备,刘邦的手段就高明多了。

刘邦在夺得汉中后,并没有像刘备一样立即拓展疆土,而是先稳定汉中,等待自己已经再次发展壮大后,才继续扩展领域。

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就足以看出刘邦考虑的要比刘备更加周全。其次刘备还有一点是远不及刘邦的,那就是他们二人最初的目的。

刘邦当时面对的是时局动荡不安的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暴政让他不得不为农民站出来。刘邦的目的是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推翻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为农民争一口气,而刘备的目的却并不像刘邦那样单纯。

刘备虽然也面对汉朝末期的动荡时局,但他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收买人心,随着三国政权逐渐确立,此时的刘备已不再是单纯的想要为百姓而战,他更想要的是从魏国和吴国那里得来更多的领地,想将他们的势力全部收入自己的囊中。

结语

由此见得,刘备已经忘却初心,原本为百姓的战争已经上升为政治战争。刘备是想要更多的权利,而刘邦是想建立大统一的国家,切实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这也是汉朝更声名远扬的原因,而刘备不能夺天下也是有迹可循的。

标签: 刘邦刘备

更多文章

  • 太穆皇后窦氏与李渊是如何结为夫妻的?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穆皇后,唐朝

    太穆皇后窦氏(569年~613年),唐高祖李渊妻子,北周文帝宇文泰外孙女,神武郡公窦毅的女儿,母为襄阳公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窦氏出生名门贵族,鲜卑人。北周大司马窦毅之女,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有见识且性格刚毅。隋文帝杨坚篡夺窦惠舅舅北周武帝江山,窦氏大哭

  • 张邈与曹操的关系那么好,为何最后会背叛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邈,三国

    汉末三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曹操为中心人物而展开。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董卓入京后,袁绍、曹操等人纷纷逃离洛阳。公元189年,曹操在陈留己吾“散家财,合义兵”,首倡天下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曹操是沛国谯郡人,为何不回自己家乡募兵,反而在陈留起兵呢?

  • 清朝皇帝为什么要修建避暑山庄 皇帝真的是为了避暑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皇帝

    对清朝避暑山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建避暑山庄,真是为了避暑吗?乍一看这个问题,感觉有点好笑,为什么建避暑山庄?都说是避暑了,那还不是清朝的皇帝怕热,因此,才要建一个清凉舒服的地方,供自己享受。但是,事实真的如我们字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吗?大家都知道,清朝

  • 楚汉之争时项羽占据优势 项羽为什么一撤退就开始兵败如山倒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刘邦

    还不知道:楚汉之争项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楚汉对峙时,项羽占尽优势,为何一撤退就兵败如山倒了呢?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在彭城大败后,项羽一直把刘邦压着打,但是鸿沟和议之后项羽撤军后,刘邦撕毁协议,引兵追击。刘邦联合诸侯大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项羽军被围困。最

  • 徐达作为明朝第一功臣究竟是怎么死的 徐达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达,朱元璋

    明朝第一功臣徐达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是倒数第二个封建大一统王朝。清朝为了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对明朝有不同程度的抹黑,所以最近这一百年内明朝的风评不算太好。但最近十年明朝的风向标变了,究其原因,或许跟一些网络文学和历史

  • 朱标身为太子却突然暴毙 朱标是被人谋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标,朱元璋

    还不知道:朱标之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太子朱标突然暴毙,是正常死亡,还是被人谋杀?古代怪事代代有,只是明朝特别多。说起那些个明朝有意思的事儿,几乎每个明朝皇帝的故事都能让您听着喝两盅,比如说痴情皇帝朱祁镇,娶了大自己十七岁的奶妈当妃子的朱见深,手工活

  •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刘封地盘 刘封为什么会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关羽

    还不知道:刘封不救关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败走麦城,刘封为何见死不救?当时驻守上庸的除了刘封之外还有副将孟达,孟达这个人能识时务,也可以看清天下大势。年轻的时候感觉家乡将会受到战火波及,于是就迁往蜀中定居,因为有才能被刘焉任用,十几年间多次提拔。刘备

  • 不甘傀儡反抗被杀 曹髦的死对司马昭的伤害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魏,司马昭

    很曹魏皇帝曹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髦不甘做傀儡皇帝,奋起反抗被杀,到底对司马昭造成多大伤害?东汉末年分三国,战乱连年不休。东汉末年由于皇帝不中用,导致朝廷内外一片混乱。在这个时候,有三家强大势力涌现出来,他们各自霸占一方土地,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在这其中

  • 高季式:北魏北齐时期将领,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季式,北齐

    高季式(516-553年),字子通,渤海郡蓨县( 今河北景县)人。北魏北齐时期将领,司徒高乾第四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颇有胆气,勇猛过人。中兴初年,拜镇远将军、正员郎,迁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领主衣都统。太昌初年(532年),除尚食典御。天平年间,

  • 高诞:西晋时期大臣,生性放纵但果断刚烈超过常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诞,西晋

    高诞(生卒年不详),陈留圉城(今河南杞县南)人。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高柔次子。历任徐、雍二州刺史。官至太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高诞为曹魏太尉高柔的次子,生性放纵没有规矩,但果断刚烈超过常人。与弟弟高光的品行不同,高诞常说高光拘于小节,总是轻慢欺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