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在选择继承人时,为何都充满无奈与辛酸?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在选择继承人时,为何都充满无奈与辛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98 更新时间:2024/2/12 1:29:25

秦始皇建立秦朝到清朝覆灭的这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开国皇帝在后续继承人问题上都充满诸多无奈,每个王朝可谓是一把辛酸一把泪,各自有苦说不得。有的所立继承人不是自己想立的,有的自己中意的继承人先自己一步离世,有的在还没想好选择立哪个儿子时自己突然崩殂,总之几乎每个开国帝王都有自己的无奈之处,那么,其中最无奈的开国帝王是谁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秦朝我们都知道千古一帝秦始皇最中意的继承人非扶苏莫属,不然秦始皇也不会让他与自己最信任的大将蒙恬一起北筑长城,御匈奴。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壮年的秦始皇突然在巡游时暴毙,这给了有异心的人可乘之机,原本按照秦始皇所想自己百年后由扶苏继承皇位(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结果却被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夺得先机,若胡亥是明君倒还罢了,可偏偏他不仅不是,还把自己辛苦建立的江山拱手让人,另外自己的所有子女也全部被胡亥杀掉(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秦始皇若是泉下有知,恐怕会有杀了胡亥的心吧。

汉朝的建立者刘邦在继承人问题上也充满了无奈,原本他最喜欢的是像自己的刘如意,但在吕后和大臣的干预下,最终只能选择“不类己”刘盈。诸多心酸与无奈,只有刘邦自己体会。(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三国曹魏的建立者曹丕能继承曹操的衣钵完全要感谢自己的弟弟曹冲,在曹操属意的继承人中曹冲排第一,史书记载曹操非常喜爱曹冲,多次表达了想让他继承自己衣钵的打算即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可惜令曹操心痛的是,曹冲还未成年时便夭折了,当时曹丕曾劝谏曹操不要太过心伤,曹操沉思后说的这一句更能印证他对曹冲的看重,他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最终无奈之下曹操选择了曹丕为继承人。

晋朝的建立者司马炎在继承人选择上也是充满了无奈,晋武帝司马炎一共有26个儿子,可他倒好,不选其他没问题的儿子偏偏选择了一个“智障”司马衷作为继承人,原因主要在于对自己原配皇后武元皇后杨艳的承诺,杨艳临终前曾让司马炎答应不要更换继承人司马衷,司马炎答应了,结果司马衷继位后,由于无能,晋朝陷入八王之乱的内斗,最终引发五胡乱华。

隋朝隋文帝杨坚最开始看重的是自己的长子杨勇,但在孤独皇后的干预下和杨广的伪装下,隋文帝更换太子,结果铸成大错,可惜等他想要纠正时为时已晚,只能发出:“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的临终遗言。万般憋屈与无奈,结果却是无人听。

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相比于其他开国帝王,其心酸与无奈程度绝对可以名列前茅,本是开国之祖,结果却被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夺走皇位,自己所立太子也被斩杀,最后为了苟活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其在继承人选择上也是充满了无奈,自己有儿子却不能传给自己的儿子,不想传给自己的兄弟但碍于自己母亲昭宪太后临终前的遗言,自己又不能明面拒绝(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结果在自己突然崩殂后,自己辛苦建立的江山落入自己弟弟赵匡义手中。

元朝开国之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原本属意的继承人是自己的嫡长子孛儿只斤·真金,可惜孛儿只斤·真金早他一步离世,他将目光放到了真金的儿子答剌麻八剌身上,谁知答剌麻八剌在真金太子去世7年后也病逝,最终无奈他选择了真金的第三子铁穆耳为继承人。

明朝开国之祖朱元璋也同样遇到了忽必烈晚年所遇到的事,不过不同的是忽必烈所选择的继承人安稳继承皇位,朱元璋所选择的继承人被人推翻。朱元璋属意的皇太子朱标早他一步离世后,他选择了皇长孙朱允炆为继承人,按说皆大欢喜,可历史的发展却推翻了朱元璋的美好想象,他的第四子朱棣不满朱允炆当政,通过靖难之役将朱允炆抹杀,这恐怕是朱元璋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清朝的开国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太极之前努尔哈赤建立的是后金,皇太极继承汗位后于1636年建国号大清)由于突然去世未预定储嗣,结果在其死后其弟多尔衮与其长子豪格关于谁能继承皇位展开激烈争夺,最后经过各方妥协皇九子福临继承大统,这恐怕绝非皇太极所愿。

至于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开国皇一代与继承者皇二代之间也是充满各种无奈与妥协,甚至发生皇二代为了皇位刺杀皇一代的现象,比如后梁开国者朱温的儿子朱友珪为了能继承皇位派人将朱温弑杀。因此皇位看似美好,实则风险万分,皇一代打江山难,选择一个合格的守江山者更难,毕竟每个开国帝王都想让自己所创立的基业能长久流传,不是么?

标签: 开国皇帝

更多文章

  •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忌讳“随”字?杨坚忌讳“随”字的理由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出身于上流社会,是北周武帝时柱国大将军,随国公杨忠的儿子。他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很忌讳“随”字,那么隋文帝杨坚为什么忌讳“随”字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树底下好乘凉,杨坚十四岁时,就步入了仕途,十六岁被提升为骠骑大将军。杨坚小小的年纪就当了那么大的官儿,其实

  • 为什么说狄仁杰桃李满门?狄仁杰桃李满门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狄仁杰,武则天

    很多朋友都想了解为什么狄仁杰可以桃李满门?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答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武则天对于反对她掌权的人,进行无情镇压;但她又十分重视任用贤才。她经常派人到各地去物色人才。只要发现谁有才能,就不计较门第出身、资格深浅,破格提拔,大胆任

  • 诸葛亮做了三件有损阳寿的事导致借命失败 诸葛亮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阳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原本可以借助七星灯续命三十年,结果因为三件事情,最终倒是失败,诸葛亮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诸葛亮为蜀汉尽心尽力,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在他去世之前,他曾摆下七星灯,向上天祈求延续寿命,然而终没能成功。据说,诸葛亮原本可以借七星灯再延续

  • 晋简文帝司马昱:东晋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昱,东晋

    司马昱,即晋简文帝,晋元帝司马睿之子,生母是简文宣太后郑阿春,东晋第八位皇帝,在位共八个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昱历仕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先封琅玡王,后徙封会稽王,历任散骑常侍、右将军、抚军将军等职。穆帝即位后,由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司马昱升任

  • 晋简文帝司马昱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昱,东晋

    司马昱,即晋简文帝,晋元帝司马睿之子,生母是简文宣太后郑阿春,东晋第八位皇帝,在位共八个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昱历仕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先封琅玡王,后徙封会稽王,历任散骑常侍、右将军、抚军将军等职。穆帝即位后,由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司马昱升任

  • 关羽和张飞不是卖枣就是杀猪的 他们的武艺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张飞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和张飞,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和张飞出身都是民间,两人为什么都有高超的武艺?他们的师傅是谁?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文官武将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时代;其他时期虽然也有闻名古今的文人志士或威慑四方的勇猛将军。但同时期相比较,远远比不上三国的富有。三国不仅有智勇双全

  • 晋孝武帝司马曜:东晋第九位皇帝,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曜,东晋

    司马曜,即晋孝武帝,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生母是李陵容,他是东晋第九位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372年晋简文帝驾崩前夕被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时年十一岁。最初由大司马桓温辅政,373年桓温死,又由从嫂崇德太后褚蒜子临朝听

  • 历史上乌雅氏在后宫的地位如何?她的晋封之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乌雅氏,清朝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近些年,清宫剧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从《宫锁心玉》开始,很多人对清朝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一部《甄嬛传》更是成为了百看不厌的经典。其实,有些真实的历史往往要比影视作品还要精彩,比如今天要说的康熙皇帝的乌雅氏,她的一生就

  • 关于宋武帝刘裕,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裕,南朝宋

    刘裕,即宋武帝,字德舆,小名寄奴,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也是南朝时期刘宋开国君主,在位共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裕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著。后功高震主,代晋自立,建立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征伐北魏,尚未出

  • 康熙第八子胤禩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胤禩,清朝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太子之位暂缺。各位皇子们开始蠢蠢欲动,按捺不住对权力的渴望,纷纷加入争夺皇位的斗争之中。其中八皇子胤禩,文武双全、待人随和,人缘甚好。在朝中上下拥有很多支持者,是最有可能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