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赵高是秦朝的“掘墓人”?赵高是个怎么样的人?

为什么说赵高是秦朝的“掘墓人”?赵高是个怎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74 更新时间:2024/1/21 13:27:2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赵高之名对于不少读者朋友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这个人也真正做到了“遗臭万年”,如果没有此人对秦二世胡亥的教唆,对大秦丞相李斯的误导,相比大秦帝国能够扭转局势,成为像汉、唐那样的长命朝代。但可惜的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出身低微、官职也不大的人能够日益深入帝心,忠厚的外表下竟藏在一颗要将世俗大权悉数收入囊中的野心。赵高成功了,他取代了李斯成为秦相,位极人臣,当然他的下场也极惨,被一刀砍死不说还被秦王子婴夷灭三族。那么这位大秦帝国的“掘墓人”是个怎样的人呢?在他身上又发生过哪些事呢?

一、隐宫出生,逐入帝心

赵高之恶行就连司马迁也不屑为之立传,与赵高有关的记录只能在《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才得见一二。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赵高是否为宦官,但可以肯定的是赵高的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被收入“隐宫”,赵高和自己的兄弟皆出生于此。然而出身卑微的赵高没有放弃,不仅自学了秦法,据说造诣不下当时的廷尉,还写得一手艳冠秦朝好书法,“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赵高得到秦始皇的赏识。

虽然只是职位不高的中车府令,但赵高逐步成为了秦始皇的心腹,不仅有翻阅秦始皇办公文案的便利,秦始皇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这时的赵高决定做一次豪赌,就像当年的吕不韦一样,他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这也为他日后发动“沙丘政变”埋下伏笔。所谓“狡兔三窟”,赵高在“投资”公子胡亥时,也不忘记献媚于秦始皇,尤其是当嬴政以“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传後世”,下令上至丞相、御史大夫,下到诸议郎共议帝号时,就连李斯也没能让秦始皇满意,反而是赵高的奏折让秦始皇大悦,上面写道:“陛下已功盖三皇,德超五帝,不论皇、帝,皆不能涵盖陛下功业,三皇五帝相加,或可。”

看到这里,那个秦始皇心中早有定数的尊号,已呼之欲出了,三皇五帝相加,自然是“皇帝”!赵高精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在奏折中说出“皇帝”的称号,因为在秦始皇看来,身为上位者,君主的原则,在于不能被臣下看透,而平时大臣中或有人想要隐瞒自身想法,但诏书一下,所有人都不敢沉默,只能出声,在奏折中,一些平日里所隐藏的心思和政见,便袒露无遗。不过,若是有人不偏不倚将陛下所想的事全然猜出,并且得意洋洋地说出来,将会受到他的忌惮,李斯与赵高都是极其聪明之人,前者看似随大流,但与后者同时猜出陛下的意图,只不过相比李斯,赵高职位较低,又是陛下身边的近臣,自然能够说出来。自此以后,赵高便简在帝心,扶摇直上了。

二、长袖善舞,其心已改

简在帝心的赵高还是一不小心触犯秦法,至于赵高犯下何种大罪,并未留有任何记载,只知道蒙毅不敢违背律法,要按律处以赵高死刑,可“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相必秦始皇是想运用权术使赵高对自己更加惶恐忠心,因为蒙氏是秦能一统六国的重要支柱,赵高无权无势,便只能依附秦始皇,但此举却错失了这唯一能杀掉赵高的机会,还使得赵高与蒙毅和整个蒙氏结仇。也就是因为这件事,赵高一方面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变得更加谨慎;另一方面是他发现了秦法的漏洞——皇帝,只要操控了皇帝,便是将天下大权尽掌于手,于是乎一个胆大包天的想法占据他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赵高自然是不能控制秦始皇的,但他把目光放到了公子胡亥身上。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的负担并不轻松,每天都要批改繁重的公文让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随着病势一天天加重,秦始皇深知自己的大限已到,于是召来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的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要立扶苏为储君,然而赵高与扶苏不合,他害怕扶苏继承帝位后,自己的个人地位不利,而胡亥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更容易控制,于是赵高假意允诺,但暗中扣压了遗诏。随着巡游的车队行驶至沙丘,秦始皇嬴政也驾崩了,“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所以秦始皇之死只有公子胡亥、赵高和几名近臣知道。

赵高也知道机会来了,带着扣压的遗诏来见胡亥,劝他取而代之,等到胡亥松口后又转而劝说李斯,被李斯严词拒绝后赵高话锋一转:“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此话戳痛了李斯,于是二人决定矫召,立胡亥为二世。为决出后患,赵高又炮制一份诏书送往上郡,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扶苏与蒙恬自裁。不仅胡亥称帝,是为秦二世,“高为郎中令,任用事”,简在帝心的赵高已深入帝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了。

三、奸不当立,下场悲惨

赵高掌握实权后,开始着手排除异己,首先便拿蒙氏开刀,赵高“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子婴进谏无果,蒙恬、蒙毅兄弟冤死。赵高也没放过李斯,他又设计陷害李斯、李由父子,尽管李斯已经看出赵高的阴险狡诈,指出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提醒二世当心。但此时赵高的权势如日中天,李斯、冯去疾等大臣被他关押入狱,最终李斯被判腰斩,此时的李斯悔不当初,临死前他看到了秦必亡的气息:“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秦朝的气数,在胡亥与赵高的统治下,已丧失殆尽。

赵高还把事情做绝了,不仅唆使胡亥诛杀自己的亲兄弟,还以“指鹿为马”之事杀尽大秦最后的贤臣。眼看反抗军的势力做大做强,为避祸端,赵高与弟弟赵成、女婿阎乐制定了弑君政变的计划,逼迫昏庸的秦二世胡亥自裁。阎乐将胡亥的死讯回报给赵高,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同时想仰仗着自己也有着嬴姓赵氏的血统,准备宣布登基。但群臣皆低头不从,不得已,赵高另立王室成员子婴,由于秦的力量已大为削弱,子婴只得取消帝号,复称秦王。子婴知道自己的王不是个真王,铁定要受到赵高的控制,于是他与贴身宦官韩谈定计杀了赵高,并灭其三族。

阴险、狡诈、残忍、老奸巨猾,都是形容赵高最好的词语。有人认为赵高本为赵国公子,因痛惜自己的国家被秦所灭,因此他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自宫后进入秦宫引发秦朝内部一系列争斗,杀尽秦朝宗室,灭亡秦朝赵高的所作所为志在复仇。但笔者并不认为是这样,赵高是嬴姓,赵氏,哪怕血缘再偏,但从他最后杀掉胡亥,想自立时可以看出他的野心并不是光复赵国,而是成为他敬仰的皇帝,一切的起因在于赵高曾经犯下的重罪。赵高犯下重罪,侥幸免除一死,恢复官位,但他也看到了秦帝国最为致命的漏洞——皇帝,他长袖善舞,只为了依附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复仇”比不上对权势的渴望,赵高颠覆了大秦的统治,但下场也极其凄惨,最终还为别人做了嫁衣,令人唏嘘。

标签: 秦朝赵高

更多文章

  • 曹操离世后,曹丕是怎么对待他的妃子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值得我们去琢磨,其中曹操爱好人妻的性格就经常被人拿来调侃。影视剧《新三国》就有一个改编的桥段让人觉得有趣:在曹操歼灭吕布后,貂蝉就落到了他的手中。这样的剧情无疑是在调侃曹操的行事作风。正所

  • 李纯:唐朝最惨的皇帝,被自己的妃子算计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纯,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纯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李纯自从继位以来,就在政治上有十分大的成就,不仅惩戒了一些不作为的官员,还提拔了一些有才能有作为的官员。百姓们对于这个皇帝还是很满意的,觉得自己的日子总算是有了一些盼头。除此之外,他还发动了一系列的战役,就是为了收复藩镇割据掉的土地,他

  • 曹操作为一个大气能包容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陈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陈宫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不杀陈宫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曾把陈宫视为心腹,但曹操对汉末名士太过残忍,这让陈宫感到曹操并非志同道合之人,因此转投吕布,成为旗下首席谋士。但吕布显然不是曹操的对手,最后在白门楼前,陈宫和吕布一同被拿下,曹操其实并不想杀陈宫,觉得陈宫

  • 宋徽宗被虏到黑龙江生下14个孩子,宋徽宗的后代姓赵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宋徽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宋徽宗的后代传承,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有句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届皇帝的变更必然会随着朝代的变更而改变。但并不是每一届的皇帝都能像李世民那样,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尽力,就比如北宋时期的宋徽宗和宋钦宗,提起来这两位皇帝可以说是一言难尽。不说把祖先留给自己的国

  • 康熙心中最理想的接班人是谁?传位诏书内到底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康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传位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有过太多的朝代和皇帝。在这些皇帝中,康熙是非常少见的有作为的皇帝,甚至,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不仅在位的时间非常长,而且,学术修养跟武艺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在位期间,曾做过许多令人称

  • 从贤妻良母变成了心狠手辣的毒妇,吕雉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雉,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皇后吕雉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她做下“人彘”恶行的狠毒。其实不然,在浩瀚的史海中也记载了她曾是位贤妻良母。今天我们就来浅析吕雉为何从贤妻良母变成了狠毒悍妇?吕雉出生于公元前241年,字娥姁。及笄之年的吕雉生有大富大贵的不

  • 古代第一位太后,揭秘宣太后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宣太后,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宣太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一、出身宣太后姓“芈”,其名不详。“芈”姓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姓氏,是周朝楚国贵族之祖姓。而从其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可断定宣太后的母亲曾改嫁过。这在当时讲究《周礼》的楚国,身份高贵的贵族女子是不会改嫁的。由此可知宣太后的

  • 南宋良将被迫害,草包将军却被屡屡擢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岳飞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草包将军却被屡屡擢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都说“南宋无良将”,这话虽说比较夸张,但也体现了南宋皇帝不能慧眼识人,就拿骁勇善战的刘整来说,他多年里抗击元军让忽必烈都毫无办法,但却因为吕文德的嫉妒以及皇帝的昏庸,让他备受排挤,没办法刘整投靠了元军。正是他的投敌,结束了宋

  • 清朝将领岳飞之后,岳钟琪买官重振先祖雄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岳钟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岳钟琪买官重振先祖雄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清廷的276年历史上,战争时常会出现,也正因此才打出了那么大的版图。不过清廷的武将很多,但要说汉人大将军就只有一个了,此人就是岳钟琪。他其实出生在名门之后,祖上是岳飞大将,和金国进行了数次的战争。当然他的父

  • 僧格林沁之死有什么历史意义?晚晴的军事格局因此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僧格林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僧格林沁之死有什么历史意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即公历1865年5月18日),在山东曹州吴家店(今山东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发生一个重大事件:满清世袭罔替(俗称铁帽子王)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率兵轻进追剿,被捻军包围杀死。一名铁帽子王战死所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