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轸有什么实力?辅佐晋文为春秋五霸之一

先轸有什么实力?辅佐晋文为春秋五霸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181 更新时间:2024/1/11 9:49:58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元帅先轸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先轸(?—前627年),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故又称原轸。先轸曾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屡出奇策,并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挥城濮之战、崤之战,打败强大的楚国和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

晋国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从小就喜欢结交士人,十七岁(公元前673年)时就有五位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先轸就是其中一个。

前656年,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公子重耳的五位朋友追随他逃到了狄国。

前636年,在宋国、楚国、秦国等多方帮助下,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重用先轸与狐毛、狐偃、赵衰等人,一时之间晋国国势强盛,贤臣良将蔚然于晋室。

这个时候,齐已无力争霸,秦又偏处西隅,只有楚国和晋国有力量争取中间地带从而称霸。所以,晋楚城濮之战是决定春秋中期局势的关键性战役。

公元前633年,楚国组织诸侯联军攻打宋国,宋派人向晋求救。

晋是否救宋是建立霸权的关键问题。如果不救宋,不仅失去宋国,也将失去其他小国对晋的信任。救宋,楚国实力比晋国强;而且晋国距离宋国较远,并且有曹国、卫国——两个楚国盟国隔在中间,劳师远征,困难很多。文公因此犹豫不定。先轸向文公进言,认为必须出兵援救宋国,这关系着晋国的前途,而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他向文公分析救宋的重要意义:报答宋国对曾流亡的文公所施的恩惠,解救宋国因为背楚附晋而遭到的危难,树立晋国在诸侯心目中的威信,奠定晋国建立中原霸权的基础,全部在此一举。狐偃赞成他的看法,并且提出攻曹、卫以解宋国之围的建议。于是,于是文公下定决心,出兵援宋。

晋国将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先轸为下军佐,辅佐下军主将栾枝。

前632年,晋军借道不成之后绕路渡河,侵曹,伐卫。晋军用先轸的计谋,在几天内攻陷了卫国的五鹿(今河南濮阳县南)。

二月,晋国中军主将郤縠去世,文公任命先轸为新的中军将。

三月上旬,晋军攻入曹国都城。这时,宋国国都被楚军包围,被迫再次向晋告急。晋文公想要与楚交战,却为身后的齐、秦两国态度不明而感到进退两难。先轸提出建议:可以指使宋国贿赂齐国、秦国,让齐、秦替宋求情,劝楚撤兵;同时晋国再扣住曹国国君,将曹、卫的部分土地划分给宋国,以此激怒楚国,迫使其拒绝齐、秦的调停。这样齐、秦二国既接受宋国贿赂,又被楚国驳了面子,必定会与晋国合作,共同讨伐楚国。文公很高兴,采纳实行了先轸的建议。

一切都按先轸的计划进行着。楚成王决定知难而退,他撤回大军,把统帅子玉留在宋国驻扎,嘱咐他不要出战晋军。但是以善战闻名的子玉却执意请战。楚王十分不满,又拿他没办法,于是只给他派了少数兵力。

子玉为求胜利,想出一个计谋。他派出使者来到晋国,提出只要晋国放过曹、卫,退还土地,楚军就解除对宋国的包围。狐偃听后很愤怒,认为子玉作为楚臣,却要用一个宋,来与晋国君主换取曹、卫两国,是对国君无礼,应该马上攻打楚军。而先轸却看出了子玉的如意算盘:子玉这一句话就使对宋、曹、卫三国都一下子安定下来。而如果晋国拒绝,就是得罪这三家,也等于抛弃了之前要救援的宋。楚国得到三项恩惠,晋国却得到三项怨仇,怨仇太多,晋国还怎么称霸?不如将计就计:一面针对曹、卫急于复国的心理,允许其秘密复国,并乘机离间其与楚的关系;一面囚禁楚国使者,激怒楚国。先打起仗再说。文公听了很高兴,立即照办。于是曹、卫二国各自派使者与楚国断绝了关系。

子玉果然大怒,率军撤围北上攻打晋军。文公听从狐偃的建议,遵守当年与楚王的诺言,让军队后撤九十里,暂时避开楚军锋芒,同时也为了取得有利的地理位置。即成语“退避三舍”的出处。子玉不顾众人意见,执意要追击晋军。

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就此展开。

四月初,晋、齐、秦、宋四国的军队来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驻扎。

几天后,晋军在城濮以南的有莘与楚军对阵。晋下军佐胥臣用虎皮蒙马,率先攻击楚军战力较弱的右军,右军溃败退却。同时晋上军将狐毛竖起将、佐两面大旗向后退去,下军将栾枝用车拖曳树枝,扬起尘土,伪造出撤退的假象。楚左军果然步步紧逼,导致孤军突出,暴露了侧翼。先轸便率领中军拦腰袭击楚左军,伪退的晋上军也迅速折回,向楚左军发起反击。楚左军也溃退了。楚军全部遭遇惨败,子玉立即收回败退的军队,撤出了战场。城濮之战至此结束。

战后,晋文公朝觐天子,会盟诸侯。周天子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而楚军统帅子玉则在不久后的回楚途中引咎自尽。

城濮之战一改自古以来固定的战争模式,创造了战场机动用兵,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先例。决战当中,晋军针对楚军部署及其主帅骄躁轻敌的特点,采取避强击弱,佯退诱敌,各个击破的战法,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成就了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

争议:这段历史有少许疑点,因此也有学者做出假设:此战中晋军实施的所谓战法可能只是因为迷路而歪打正着的结果。其依据有二:《左传》中提到此战中晋中军曾因遭强风而迷路,陷入沼泽并且丢失了一杆军旗,这可能就是狐毛另竖将旗的原因[26]

;《国语》中提到城濮之战之前,又或者过程中,先轸曾因某种原因打算撤军,是楚王孙为他分析了楚军有几大致败的因素,才使先轸改变主意决定出战,最终获胜。

前628年冬,晋文公逝世,晋襄公继位。秦国乘其霸业动摇的时机,发兵私越晋国国境,长途奔袭郑国,没料想在半路上被郑国发觉,于是秦军临时改变计划,灭掉了晋的邻国滑国后便返回了。

晋文公还没下葬,晋国的霸权便遭重大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先轸当机立断,率先主张阻击秦军。而襄公与栾枝等都认为,没报答秦国出兵平乱、拥立晋文公的恩施,反而攻打他们的军队,会愧对死去的先君。先轸力排众议,认为不为友邻君主吊丧已经是于礼不合,而秦国更不顾忠臣谏言,为贪婪而趁机动兵,在不借道的情况下擅自越境,企图攻灭晋国的同姓国,既然秦国这样狂悖无礼,晋国也不需要再讲什么恩施了,今日攻秦正是接下先君的重托,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必须马上出兵阻击秦军。于是晋国紧急动员军队,把丧服染成黑色,用先轸的意见在崤(今河南陕县东南)的狭路设伏,拦截秦军。四月中旬,秦军经过崤,遭到晋军伏击而惨败。这一战,秦军孟明视等三名主将被俘虏,军队也全军覆没,甚至有记载称秦军没有一个人逃脱。史称“崤之战”。

崤之战是历史记载中第一场伏击战,从此之后战争基本改变了约期阵列而战的运动会形式,进入了战争艺术时代。

争议:先轸在秦国强大之前抓住战机,狠狠打击了这个潜在的敌人,挫败了秦国控制晋国并且进取中原的战略企图,秦国从此后只好向西发展;而同时,此举也提前激化了秦、晋的矛盾,以至于两国公开决裂,为秦、楚联盟埋下种子,加上北方的戎、狄乘机侵扰,最终造成晋国三面受敌的战略局势。因此后世对先轸这次的决策褒贬参半。

晋襄公的嫡母怀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她请求将俘获的三名秦将释放回国,让秦国去惩罚、杀死他们,以免两国结怨过深。襄公答应了,随即将三人释放。

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囚犯,襄公告诉他已经释放了。先轸勃然大怒:将士们不知多少花费力气和生命才擒获的敌军主将,却因为妇人的几句巧言而在转眼间被轻易赦免!像这样毁伤自己的战果,长敌人的志气,晋国要不了多久就会灭亡了!先轸越说越气,头也不回,狠狠啐一口唾沫就离开了。襄公醒悟了,急忙派人追赶,但为时已晚,秦将已经渡河。

先轸一时盛怒,不顾尊卑而口不择言,又当着襄公的面“不顾而唾”。然而襄公却没有责怪先轸,甚至还反过来为了释放战俘的事向先轸道歉。先轸越发自责。

同一年,狄人攻打晋国,晋国出兵抗击。八月,晋军在箕(今山西蒲县东北)击败狄军,俘获一名狄军首领,史称“箕之战”。战后,先轸脱下头盔铠甲,冲进狄军中战死,以此讨伐自己冒犯襄公的罪过。狄人将先轸的首级送还给了晋国,其面色如同活人一般。

先轸以死明志,这是坚守清白的古人的作风,是他高尚精神的体现.

先轸死后,其子先且居继任中军将,成为晋国主帅。

前596年,也即先轸死后不到三十年,先氏子孙先榖因惧罪而逃奔狄国,并且阴谋伐晋,最终被灭族。先氏家族从此退出了晋国政坛。

标签: 先轸春秋

更多文章

  • 阿济格为什么会被毒杀?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阿济格,清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阿济格的文章。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其中阿济格是第12子。阿济格勇猛善战,加上又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嫡福晋,阿巴亥所生,所以深受努尔哈赤喜爱,且在其诸子中身份尊贵。虽然阿济格出生的时候,努尔哈赤已经拿下大半个建州女真部落了,不过龙生龙凤生凤,阿济格从小就遗传了父

  • 历史上真实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别被电视剧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贵妃,清朝

    大家好,说起高贵妃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满清皇室的女性一般都是母凭子贵,只要是后宫的女人能够为皇上诞下皇子,那么晋升和地位自然不会低。乾隆皇帝自16岁大婚开始,前后共封了35个妃嫔,在他还是宝亲王的时候,雍正已经为他安排了很多出身显赫的女儿。乾隆最为喜爱的女人倒也不多,除了富察皇后外,就当属使

  • 郜国公主是什么人?她是怎么害死自己的女儿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郜国公主,唐朝

    对郜国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公主最幸福的时代就是唐朝,唐朝的公主不守礼法,又任性又自由,过得十分潇洒。很多公主都不肯当贤妻良母,不守妇道,婚外恋之事层出不穷,比如说最著名的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唐朝的公主有婚外恋并不算什么,可是唐朝有一位

  • 古代武将为什么都是大肚腩?武将有大肚腩影不影响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将,大肚腩

    古代武将为什么都是大肚腩?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南宋初年的中兴四将,闻其名,思其容,然而当我们看到南宋宫廷画师的传世名作《中兴四将图》这些将军居然个个是宽脸圆肚的大胖子,说好的勇猛如虎、雄姿英发呢?微胖的大圆脸、丰腴的双下巴、圆鼓鼓的大肚子……这就是古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毒妇,第一名堪称毒妇开山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五大毒妇,妲己

    很多人都不了解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五大毒妇,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虽然经常有奸臣当道,他们违纲乱纪,无恶不作,是被历史唾弃的人。这些人会被后世所指骂,是因为他们被历史推到前面。在男权当道的封建社会,需要用于表现,才能站在权力的巅峰。但是其实很多女子的残忍程度不输男子,只不过她们表面

  • 余化龙是什么实力?力斩金国驸马,与岳飞和陆文龙打成平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余化龙,宋朝

    余化龙是什么实力?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说岳全传》中,余化龙是在康郎山投至岳飞帐下效力的将领。他原本是鄱阳湖贼寇中的猛将,骁勇善战,武艺高强。岳家军奉命前往鄱阳湖剿匪期间,余化龙在康郎山下战败岳家军的前锋大将牛皋,并与岳飞大战四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此后,余化

  • 燕昭王是什么人?在动乱中即位,一生在为灭齐而奋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燕昭王,战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燕昭王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前318年,燕国发生了一场令天下人震惊的闹剧——燕王哙在大臣苏代、鹿毛寿的鼓动之下,效仿上古先王,将燕王之位禅让给了燕相子之,并且将太子平废掉,又把国内三百石以上的官印全部收回,由子

  • 长平之战的背后推手是谁?跟蔺相如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蔺相如,战国

    长平之战的背后推手是谁?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2000多年来,我们中国人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蔺相如推崇备至,几乎成为正义的化身,是爱国英雄的榜样,感动

  • 揭秘:卫青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外甥霍去病有名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卫青,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卫青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武帝东征西讨,力挫北方匈奴,战绩赫赫,当时他麾下名将辈出,不仅有知名大将卫青,还有战神霍去病。奇怪的是卫青当年立下许多战功,功劳甚高,可为什么不比自己的外甥霍去病有名气呢?汉朝名将系列中,卫青名气非常高,是汉

  • 洪秀全反抗大清14年,最后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洪秀全,清朝

    在历史长河中,洪秀全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关于洪秀全之死,史学界存在病死和自杀两种说法,洪秀全病死一说,大部分源于太平天国内部自述记载,少数见于清廷方面的史料。太平天国败落之后,恤王洪仁政、誉王李瑞生、昭王黄文英等多篇自述一致认为天王洪秀全系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