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情愿让位这句话有什么深意?宋江因何会经常说

情愿让位这句话有什么深意?宋江因何会经常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30 更新时间:2024/2/11 12:10:57

宋江因何会经常说“情愿让位”这句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看过《水浒传》的读者们都知道宋江是出了名的孝义黑三郎。宋江孝顺父亲、友爱兄弟、对朋友讲义气、忠于朝廷。宋江除了生得黑、长得矮这两个外貌上的不足外,其他方面我们根本找不出他的缺点。施耐庵几乎给了他完美人设。

我们不能以貌取人,因宋江的长相而否定他的才干,要学学梁山兄弟,他们很多都比宋江帅气,可他们依然发自内心的爱宋大哥,因为宋大哥有学识、有才能,还把他们当成自家的亲兄弟看待。宋江每次见到武功特好的兄弟,他是一面好言安慰,让兄弟们简直如沐春风;一面给兄弟们许诺“大秤分金银”,让他们甘愿留在梁山。宋江甚至为了让某些特别优秀的好汉上山,还说出了“情愿让位”的话。只要这个他欣赏、对梁山不可或缺的人能来梁山,梁山泊主之位让给他又如何。只要这个新泊主能让梁山兄弟走正道,不做泊主就不做泊主吧。

不过能享受宋江让位待遇的人不多。呼延灼、关胜、卢俊义这些紧缺型人才才能让宋江说“情愿让位”的话。呼延灼、关胜不仅是将门之后,而且懂兵法,正是梁山发展所需的人才。宋江能不想法把他们留下么。呼延灼是呼延赞的后人。关胜是关羽关公的后人。关羽的名气比呼延赞大很多。关胜上梁山,宋江相当于给梁山请来了保护神。关羽是正义的化身。关羽的后人都成了梁山头领,谁还敢说梁山头领都是些不忠不义的人呢。

话是说出口了,但宋江这话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呢?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读者都会认为这是假的。宋江为了能当上梁山泊主是劳心劳力。三番五次带人下山去附近的大村庄、大城镇借粮。有一次累到发背疮,差点死在路上。宋江是不会让别人当泊主的。当然宋江身为泊主,他的“情愿让位”虽不是什么金玉良言,但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的话。宋江这样说,有很重要的原因在里面。

宋江为什么要说“情愿让位”的话?要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们得从宋江收服人的策略说起。

宋江在江湖上行走,或在战场上看中了某个身手不凡的将领,他最先做的是什么?就是一起喝酒吃肉、谈理想,谈着谈着发现宋大哥跟大伙儿的目标一样,于是乎大家都争着给宋江当合伙人。就像相亲一样,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之后,互有好感,于是交换电话号码,约下次一起吃饭看电影,加深感情,慢慢地两人就走到一起。宋江这种“温柔”的攻势还真起到了作用,因此很多头领在与宋江的第一轮较量中,很快就败下阵来了。黄信就是被宋江等人的软语劝上梁山的。

当然这种攻势也有不起作用的时候。遇到这种时候,宋江接着出下一招,就是宋江常挂在嘴边的“招安”。招安这一套对朝廷败将是最有用的。朝廷派来征讨梁山的将领虽然因各种原因打了败仗,但他们始终想着朝廷能再次让他们重返战场。再做朝廷的官,前提是先得活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再加之宋江又亲口许诺招安,便再也找不出不上梁山的借口了。凌振龚旺丁得孙宣赞郝思文韩滔等等降将就是因听信宋江说的招安才由朝廷武官变为水泊草寇的。

宋江对梁山兄弟说,招安是为了全忠义。每当宋江这样说时,金圣叹就会说宋江行的是假忠义。金圣叹说“为王干城,如秦明、呼延等;世受国恩,宠绥未绝,如花荣、秦明;奇才异能,莫不毕效,如凌振、索超、董平、张清等;虽在偏裨,大用有日,如韩滔、宣赞、郝思文、龚旺、丁得孙等。是皆食宋之禄,为宋之官,感宋之德,分宋之忧,已无不展之才,已无不吐之气,已无不竭之忠,已无不报之恩者也。乃吾不知宋江何心,必欲擒而致之于水泊。悉擒而致之,而或不可致,则必曲为之说曰:其暂避此,以需招安。强盗则须招安,将军胡为亦须招安?身在水泊,则须招安而归顺朝廷;身在朝廷,胡为亦须招安而反如水泊?”金圣叹问的也好,答的也好,败将们原本就是朝廷的人,又何须宋江招安。金圣叹撕开了宋江戴在脸上的假面具,让我们看清了宋江的真面目。

但也有不吃宋江这一套的人。这个人就是呼延灼。当众人把呼延灼押到宋江面前时,宋江便开始了他的老把戏,先给呼延灼解绳子,接着把呼延灼扶到椅子上坐好,最后轻轻对呼延灼说招安。呼延灼毕竟是老将,听出宋江话里的破绽,你宋江说招安无门,我呼延灼回去就给你宋大头领寻门路。呼延灼来个将计就计,便回了宋江一句“兄长尊意莫非教呼延灼往东京告请招安,到山赦罪?”回去了,谁还管你宋江招安的事。

宋江见上面两招都不管用,便使出杀手锏,把梁山大头领的位子让给呼延灼。宋江说出“情愿让位与将军”。言外之意就是你呼延灼要什么给什么,甚至包括这大头领的位子,但你呼延灼必须上梁山。呼延灼当然明白宋江的意思,在宋江的软硬兼施下,只能同意入伙。

宋江经常说“情愿让位”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招安二字不能起到让降将们上梁山的作用,不得已才用让位来威逼这些个朝廷败将们上山。这句话比招安还管用,降将们只得乖乖跟着宋江回山,一同除暴安良。

标签: 宋江宋朝

更多文章

  • 还要强于卢俊义的金剑先生李助,是什么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助,宋朝

    大家好,说起李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广为人知,即便算不上全民普及,至少也是其他文学作品所无法比拟的经典了,这部作品留给读者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书中那些梁山好汉们的英勇事迹,尤其是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桥段深入人心,而关于“《水浒传》中最强好汉”的争论时至今日也依

  • 他是乾隆帝的外甥,桑斋多尔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桑斋多尔济,清朝

    1765年,也就是清朝的乾隆三十年,乾隆帝下旨,将喀尔喀札萨克和硕亲王、多罗额驸、驻库伦办事大臣、喀尔喀副将军桑斋多尔济监禁,同时削去他的一切职务、爵位,并进行抄家。说起桑斋多尔济,此人与乾隆帝关系非常特殊,他既是乾隆帝的外甥,还是乾隆帝的妹夫,并且忠心耿耿、战功显赫,那么他为何却被抄家呢?感兴趣的

  • 武则天的母亲作为一个44岁“大龄剩女” 她为何那么晚嫁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武则天的母亲嫁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则天一直健健康康活到84岁的高龄才去世,而她的母亲—— 这位44岁才出嫁的女人杨牡丹更是厉害了,愣是活到了92岁,才在武则天如日中天时享尽了荣华富贵和无上荣耀中离世。在古代,这母女俩都能活到那样的高寿,实属罕见。武则天和她的

  • 朱元璋用膳时吃到头发,大厨一句话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明朝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古代的皇帝乃是全天下最尊贵的人,正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若是一不小心把皇帝惹毛了,恐怕就会遭致灾祸。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刘邦和朱元璋二人虽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但他们坐上皇位后对功臣下手的做法也令人颇为不齿,难道所有与他们亲近之人都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吗?其实不然

  • 王允为什么没把貂蝉占为己有?是不敢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允,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王允。这都是因为王允早就将貂蝉占为己有,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罢了。貂蝉此人历史上是否存在并不清楚,但真的按照历史来讲,吕布确实与董卓一婢女私通,在《后汉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刘焉袁术吕布列传》载:“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之

  • 完成史家绝唱的司马迁,他的死真的是必要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迁,汉朝

    完成史家绝唱的司马迁,他的死真的是必要的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司马迁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写成了鸿篇巨制《史记》,这本书的价值不用多说了,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自己的《史记》中曾经写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因为被毛主席在《

  • 溥仪被赶出皇宫之后 他的妃子和宫女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溥仪

    对溥仪和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皇帝是一国之主,万人之上。他们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还坐拥后宫佳丽三千。虽说皇帝至高无上,也很有权力,但是当皇位被人夺取之后,皇帝的下场就很惨了。众所周知,每当改朝换代之时,前朝的皇帝都是要被新任皇帝所祭天的。在

  • 刘邦后宫有哪三个重要的女人?她们分别有着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后宫

    这里主要讲三个女人,刘邦后宫的三个女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宫第一夫人:吕雉。吕后是刘邦的元配夫人,当年身为富婆的她委身下嫁刘邦,后又在楚汉之争中被项羽擒至楚营中达三年之久,但好在最终在“求和阴谋”中成功逃出了魔爪。都说人是会变的,刘邦当了皇帝后,吕雉也完成

  • 朱元璋能打下江山做皇帝 朱元璋打仗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上百位皇帝。在这百位皇帝中,只有两位皇帝比较特殊,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要说这两位皇帝比较特殊,是因为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汉高帝刘邦,天资聪颖,为人还有一些小手段,刘邦是个小混混,

  • 诸葛亮不肯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是因为他不想冒险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三国

    每当一提起诸葛亮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228年,诸葛亮屯兵汉中,并向刘禅上书《出师表》,表明了自己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想法,在得到了刘禅的应允后,诸葛亮开始出兵北伐。在出征前,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魏延认为可以由他率精兵五千,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