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为何不愿葬在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为何不愿葬在开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54 更新时间:2024/3/29 10:09:50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名盖世豪杰,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兵不血刃地登上了帝位,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但奇怪的是,这样一位英雄的陵墓多年来却默默无闻,更为蹊跷的是,这位祖籍河北、定都开封的北宋开国天子死后竟然葬到了远离国度的巩义?

一支响箭决定的陵墓

从河南巩义市出发,沿郑洛公路西南行40里,再徒步南行约七八里,就到了一个名叫“龙洼”的地方。这里,四周台地层层,远处是簇簇青山,中间是一片平川。就在这平川上,有一座古代陵墓高高隆起,它就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墓地“永昌陵”。

网络配图

永昌陵统领着北宋皇帝的陵寝群——宋陵。整个宋陵区的规模不小,散落在巩义市区和下辖的芝田、西村、回郭三镇。北宋有七帝葬于此(除徵、钦二帝被虏,死于北国之外),加上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永安陵,统称“七帝八陵”,还有后妃、功臣如包拯寇准墓,据考证有300多座,是一个巨大的陵墓群。

北宋定都开封,为何要将陵寝建于远离国都的巩义呢?这还要从开国之君赵匡胤说起。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五代时的一位高级将领,长期驻军洛阳,所以赵匡胤出生地是在军营——洛阳夹马营。他在洛阳度过了童年,当了皇帝后,常到各地巡视。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春,他又到西就(洛阳)视察,顺便回到夹马营旧居参观,忆起儿时嬉戏情景,留恋之情溢于言表。他指着一处地方对随从人员说:“我幼时有一心爱玩具小石马,后来把它埋藏在这里,不知现在还能不能找到?”说罢命人去挖,果然找到了小石马。赵匡胤拿起来爱不释手,就带在了身边。当他返回东京的途中,行至巩县时,又亲往父母茔地——永安陵进行祭奠。祭毕,他又登上陵园神墙的西南角楼向四处遥望,当看到远处的不老青山、近处的悠悠流水时,顿时引发了今昔之思,不禁一阵唏嘘感慨。于是,赵匡胤抽出一支响箭,搭上弓向着西北方向射去,那箭直飞到400米以外才落下。赵匡胤长叹一声,对随从大臣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终须有归宿之地。你们记住,今日箭落处,就是我百年后长眠之所。”说完,取出石马,命人埋在箭落处为记,又亲自拟了名称——永昌。

网络配图

赵匡胤死后,灵柩停放于万岁殿,由皇弟、后妃、皇子、文武大臣每日致祭。第二年四月,灵柩运往皇陵——今巩义市芝田乡安葬。护送灵车的官员、卫士、仪仗队伍及皇宫妃嫔人等共3

000多人,二十五日到达了这片太祖早已选好的陵地。

赵匡胤选择远离开封的巩义并非只是巧合,而是有其深层次的政治意图,即为了迁都洛阳做好准备。

赵匡胤生于洛阳,深知洛阳和开封作为首都的优劣:北宋都城开封四周都是平地,无险防守,城中所需物资全仗水路由外地运送,万一开封被围,后果难以想象。如此朝廷就必须派出大量的军队用于防守国都,将造成军队数额的急剧膨胀;而洛阳固若金汤,大可依据山河的形胜而去冗兵,以安天下。

然而,当赵匡胤提出迁都洛阳时,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是时,社会的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以南,大量的粮食要靠运河(当时的汴河)从南方运过来,而汴河到开封以后再北上就不好走了,大臣们考虑到汴河经济命脉的地位,大多不愿意迁都洛阳。

网络配图

群臣的谏阻没有动摇赵匡胤迁都的决心,太祖依旧坚持,这时他的弟弟赵光义站出来说:“为政在德不在险,何必一定要耗费民力迁都呢?”一句“在德不在险”让宋太祖哑口无言,只好长叹说:“不出百年,中原人民叹也。”行伍出身的赵匡胤只好用一支庞大的禁卫军来保卫京都开封,而把洛阳作为陪都,他幻想着,总有那么一天能迁都洛阳。也正是从迁都洛阳出发,他决定将皇陵建在靠近洛阳的巩义,希冀为迁都洛阳垫一块踏脚石。

历史的车轮转到了北宋立国167年的1127年,宋太祖的话应验了,这一年金兵长驱直入,攻破开封,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这一年北宋灭亡。永昌陵的绝好风水,却没能护佑住大宋帝业永昌。假如北宋迁都了洛阳,金兵能否还那般轻易肆虐中原?假如太祖再坚持,历史是否会往新的方向发展?或许,九天之上的太祖也正在默默的悲伤,静静地思考着这些问题。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都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实际上他的才华远超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禅

    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史称后主。应该说,刘禅接手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外部,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内部,精兵良将已所剩无几,雪上加霜的是,朱褒、雍闿、高定、孟获等数郡又先后叛乱,政权随时可能倾覆。真可谓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这么糟糕的局面,即便

  • 雍正皇帝杀了他是因为鸟尽弓藏还是功高盖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汉军镶黄旗人,生年不详(一说生于康熙十八年,即1679年)。其父年遐龄官至工部侍郎、湖北巡抚,其兄年希尧亦曾任工部侍郎。他的妹妹是胤禛的侧福晋,雍正即位后封为贵妃。年羹尧的妻子是宗室辅国公苏燕之女。所以,年家可谓是地位显贵的皇亲国戚、官宦之家。虽然年羹尧后来建功沙场,以武功着

  • 秦始皇死后三十三个子女竟都遭到了灭顶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可谓是中华民族第一个皇帝,其凭借强大的军力,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气势何等磅礴。而且给自己取始皇帝,指望着后代子孙能够传万代千秋。但是,他想不到的是,自己死后,33个子女都遭到了灭顶之灾,32个死于非命。网络配图在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秦始皇到底生育了多少子女,有名有姓的只有扶苏,胡亥,公

  • 揭秘汉高祖刘邦身边最恐怖的阴谋家竟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高祖刘邦

    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免不了有一大帮文臣武将来辅佐,很多辅佐功臣也都会同那些个“X太祖”一样彪炳史册,他们中间有战功卓著的,有运筹帷幄的,有举贤任能的,反正都有“一技之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很有建树,这里还不能忘了一个专业,那就是专门玩“阴谋权术”的,有时这种“专家” 的功劳恐

  • 历史上的夏侯杰真的是被张飞吓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夏侯杰,曹操,张飞

    夏侯杰生平是这样的。历史上的夏侯杰是曹操的侄子,长得高大,相貌英俊。夏侯杰的胆子非常大,在乡间很有盛名。传说夏侯杰七岁的时候,一个玩伴跌进了大水缸,有人就想破缸救人。夏侯杰却不费吹灰之力将人捞出来。夏侯杰从小极善骑射,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毫发无伤的回来。二十一岁的那年,夏侯杰成为了曹操的麾下军官,一直跟

  • 汉景帝皇后薄皇后被废竟是因为不能生育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薄皇后

    薄皇后是薄太后的娘家远房孙女,是薄太后的同族。薄姬本来是项羽原来部将魏豹的小妾,在魏豹被韩信俘虏后,刘邦看到薄姬长得很漂亮,颇为心动,就下旨让薄姬进宫,但是进宫后薄姬从来没有见过刘邦。刘邦在管夫人和赵子儿封谈笑中知道了薄姬,因为怜悯薄姬,当天晚上就召薄姬侍寝,后来怀孕后生下刘恒。之后薄姬被吕后放行随

  • 李世民和项羽两个同为贵族但结果却大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

    唐太宗李世民和西楚霸王项羽,一个千古一帝,一个西楚霸王;一个帝王之范,一个英雄盖世,他们二人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首先,他们二人在历史上的地位都很高,并且鼎鼎有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次,他们二人都是少年得志,李世民十几岁从军打仗,四方征战,平定海内,二十九岁登基为帝,白居易的《七德舞》说,“二十有四

  • 道光皇帝竟抠门到新年大餐荤菜只是鸡蛋炒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道光

    清代的诸多皇帝之中,过年最忙的,当属雍正无疑。网络配图其实,雍正的忙,不只是过年,平常更是如此。不说清代,哪怕和其他朝代相比,雍正的勤政也是罕有敌手的。哪怕过年,这位勤政的皇帝都忙得团团转。还在登基的第一年,雍正就没闲着。照理说,熬了这么多年,才如愿登上了帝位,又是登基后的第一个新年,雍正怎么说也该

  •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谋士:卧龙诸葛亮竟然垫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谋士

    中华五千年,人才辈出,英雄涌现,朝代更替铸造了一位又一位伟大的帝王,也成就了一位又一位的智谋之士,他们运筹帷幄,却决胜千里,站在帝王身后出谋划策,今天,小编根据自己的想法,细数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五大谋士:网络配图第五名 诸葛亮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谋士,宰相,是蜀国的策略担当,虽然其能力更侧重于政治,但

  • 霍去病为何会英年早逝 为你详解他的“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霍去病

    汉代最著名的大将军霍去病,一生短暂,遭遇传奇,他的生平被后人一直称颂。也有很多人为其短暂的生命大感遗憾!对于霍去病之死,至今仍是个谜。目前,坊间传闻很多霍去病的死因,我们一一看看真假如何?霍去病的战绩惊人,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就可以领兵打仗,首战便攻克了当时强大的匈奴骑兵。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获得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