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顺治帝对董鄂妃到底有多深情?

历史上顺治帝对董鄂妃到底有多深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2 更新时间:2024/1/22 1:10:22

董鄂妃入宫之前,顺治已经立过两位皇后。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董鄂妃和顺治相处的时间不长,她既没有显贵的出身,也没给顺治留下子嗣,可是,为什么她却能成为顺治最得宠的妃子呢?

我们先来看看董鄂妃有哪些得宠的表现。

一是晋升飞速。

按清制,入侍宫中往往先从品级最低的答应开始,一步步慢慢晋升。能被封妃,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可董鄂氏初来乍道,便被封妃。

仅一月有余,顺治又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再次晋封她为皇贵妃。

在整个清朝,晋封速度能赶得上董鄂妃的,没有第二个。

二是册典隆重。

顺治不光为董鄂妃举行了隆重的册封典礼,还颁诏,天下告之,并为此大赦天下。

按清制,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时,才可以大赦天下。顺治册立皇贵妃就大赦天下,这在清王朝的皇帝中,没有第二位皇帝干出过这样的事来。

三是生子宠极。

董鄂妃生下皇四子后,顺治根本不考虑他前面3个皇子的存在,直接颁诏天下,称皇四子是他的第一子。对皇四子的疼爱,超过了嫡出的皇子。不论言语还是举动上,都有想立他为太子的意愿。

可惜皇四子无福,未过数月竟夭折了。

顺治悲痛不已,又超越祖制将这个襁褓中的婴儿封为和硕荣亲王,并按亲王丧葬礼仪,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顺治之所以会这样做,自然是爱屋及乌,宠爱董鄂妃的缘故。

不光如此,就在董鄂妃入宫第二年,“世祖(顺治)责后礼节疏阙,停用中宫笺表,下诸王大臣议论废后事宜”。结果由于孝惠章皇后病得及时,随后孝庄太后身体有恙,因此废后之事未遂。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悲痛不已,把她追谥为端敬皇后,不光为她大办丧事,还打算让30名太监和宫女为她殉葬,以让她在另一个世界依然能得享服侍。

董鄂妃的离去,让顺治一直不能从悲痛中自拔出来。在她离世不到半年,顺治便也一病呜呼,追随董鄂妃而去。

那么,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董鄂妃究竟凭着什么,让万人之上的顺治为她付出这么多呢?

顺治先后有过两任皇后,但都是政治婚姻。特别是第一任皇后,虽说容貌秀美,人亦巧慧,可是善妒、好奢华,和顺治三观也不合,因此两人婚后争吵颇多。仅过了两年,顺治就被折磨得积郁成疾。最后不得已,顺治只得废掉了她的皇后之位。

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亦和顺治婚后不睦。但由于她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又吸取了第一任皇后被废的教训,因此才得以保全了皇后之位。

董鄂妃初入宫中,便因过人的容貌得到了顺治的青睐。

但是以色侍人,并不能使宠爱长久。董鄂妃能成为顺治的红颜知己,自然还有别的原因。哪些原因呢?

一是对孝庄太后孝顺有加。

董鄂妃每日对孝庄太后请安问好,并随侍左右,对她照顾得颇为周道。

孝庄太后身体有恙时,董鄂妃不顾自己身体虚弱,更是衣不解带,日夜悉心照料,直至孝庄太后身体恢复才肯休息片刻。

反观孝惠章皇后,虽是孝庄侄女,却不光不探望不问安,就连一句问好的话也不曾有。

由于有比较,顺治愈发为董鄂妃的孝心感动不已。

二是对顺治关怀备至。

董鄂妃自入宫后,对顺治一直体贴入微,对他照顾得极为细致。就连吃饭,都是先站着侍奉光顺治吃完,她才草草地吃上几口。

顺治出巡归来,董鄂妃必到宫门口接驾,并嘘寒问暖,唯恐顺治在外面的生活太过艰苦。

逢年过节,顺治要参加宴会庆典等活动时,董鄂妃必会再三嘱咐顺治身边的太监,要他们一定多多提醒顺治不可饮酒过量,伤了身体。

顺治若是出宫围猎,董鄂妃又会百般叮嘱,要他务必小心谨慎,切不可贪痛快,使身体受伤或太过劳累。

总之,董鄂妃的表现,完全符合妻子对丈夫关爱的行为,所以顺治非常享受这种被关爱。也正是在董鄂妃这里,他才终于感受到了婚姻带来的幸福。

三是两人有共同的爱好。

顺治为了能得到更多的学问,设置了经筳日讲。

每次听完课回来,董鄂妃都会打听课堂内容。顺治见她好学,于是便再为她讲演一遍,董鄂妃每次听得都非常高兴。

除此外,信奉佛教的顺治还常给董鄂妃宣传佛法。董鄂妃受其影响,专心研习佛学,并常以禅宗经学上的问题,和顺治讨论。因此二人很聊得来。

四是做事知分寸懂退让。

董鄂妃被封为皇贵妃后,在顺治的命令下,她代孝惠章皇后统管后宫。她虽身体虚弱,但一直恪尽职守,处事公允。因此后宫中,不论是嫔妃还是太监宫女,对她都非常敬重。

另外,董鄂妃对孝惠章皇后也非常恭敬,顺治在《孝献皇后形状》中曾记载说,董鄂妃像孝顺母亲一样孝顺她,事事勤勉。若是孝惠章皇后身体不适,她必亲身侍奉,不知疲惫。

对顺治帝,董鄂妃亦十分恭顺。若是有什么行为使顺治不悦,她必会及时反省,然后向顺治主动认错。

五是生活节俭顾大局。

由于清朝才入中原,叛乱不断,朝廷为了平定叛乱,开销很大,因此国库吃紧。

董鄂妃从不铺张浪费,生活非常俭朴。在她的鼓动下,后宫嫔妃亦多朴素。

顺治看到这种情形,大为感动,同时亦很欣慰。

董鄂妃临终前,还曾留下遗言,要求不要用金银玉器等名贵的物件来陪葬。

这话让顺治愈发怜惜疼爱董鄂妃。可惜,任他如何请医问药,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年轻的董鄂妃的命。

标签: 顺治帝清朝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大战的时候 两人到底谁强谁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官渡之战,曹操

    还不知道:官渡之战时曹操与袁绍谁强谁弱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的实力强于袁绍。这一点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然而,曹操的实力确实比袁绍强。一、地盘。从这时到官渡之战,袁绍只灭了公孙瓒,拥有幽、冀、并三州及半个青州。曹操则占了李催郭汜、袁术、刘备,拥有兖、豫、

  • 曹操一个空盒就让荀彧自杀 曹操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荀彧

    对曹操杀荀彧后果有多严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在这个波澜不惊的时代,英雄豪杰倍出,有勇有谋之士层出不穷,都在寻求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带领国家走向统一,走向光明。三国乱世中有一个大人物饱受争议,那就是曹操。曹操在历史的形象都是奸诈、奸

  • 李世民为什么才51岁就英年早逝?爱子爱女接连离世打击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唐朝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英明神武,开创大唐盛世,“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那么李世民为什么才51岁就英年早逝?其实这是因为受到了来自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痛失爱妻公元636年7月28日,唐太宗的发妻长孙皇后去世,长孙皇后和唐太宗是少年夫妻,感情极其深厚,两人自从成婚以来整日如胶似漆,生育了整整七个子女

  • 年羹尧到底做错了什么 雍正为何要杀年羹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年羹尧

    雍正为什么要杀掉年羹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年羹尧是清朝历史上极其具有争议的一位臣子。他是一位功臣,曾经为了雍正能够夺下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除此之外,在雍正皇帝继位后,年羹尧与隆科多,张廷玉以及怡亲王允祥并称为雍正四大臣。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

  • 单雄信会被李世民所杀的真相是什么?二人之间真的有某种瓜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单雄信,隋朝

    单雄信骁勇矫捷,勇武过人,号称“飞将”,是隋末唐初时期的猛将。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历史上真实的单雄信,可以说和演义小说里描写的基本一致。不过,史书上对于单雄信的记载,并不是那么详细。所以在很多细节上,民间就进行一定程度的创作,让演义小说当中的那个单雄信,变得更加有血

  • 何承矩是什么人?他修筑水长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何承矩,宋朝

    何承矩字正则,是宋代官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何承矩是将门虎子,智勇双全,幼随其父何继筠在军中,磨练了胆识与视野,为棣州衙内指挥使,少年时随父讨伐北汉刘崇,两军阵前勇擒其将胡澄而扬名军中。其父何继筠去世,何承矩任闲厩使,又知河南府,随后到潭州任职六年,得到

  • 李世民是陇西李氏吗?家庭背景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的名字在中国人心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和爱好者:李世民是陇西李氏吗?第一段:李世民的家族背景李世民的家族背景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他的祖父李渊是隋朝末年的一位大将,曾经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父亲

  • 刘伯温为什么斗不过李善长?立场只是其中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善长,刘伯温

    刘伯温和李善长都是明朝的著名人物,他们各自有着卓越的才华和出色的战绩。然而,在历史上,刘伯温却曾经斗不过李善长,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第一段:刘伯温和李善长的背景介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刘伯温和李善长的背景。刘伯温是明朝初年的一位重要将领和政治家,他曾经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如靖

  • 忽必烈最看重的一位南宋大臣竟是“奸臣”贾似道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忽必烈,贾似道,奸臣,

    《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坏事。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况且《元史》里也记载了在鄂州之战后期,忽必烈曾当着众人的面夸奖身为南宋守将的贾似道:“彼守城者只一士

  • 明武宗好色不顾选秀规则:抢民女寡妇也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武宗,明朝,皇帝

    朱元璋下葬时有46妃“生殉”,陪葬于孝陵。明世宗宫女近千仍嫌少,明代的宫女比清代多许多,用度奢靡。清代康熙皇帝有感于此,不仅对妃嫔的数量作了明确规定,且对宫女数额也作了限制。他曾对阁臣们说,“明季宫女至九千人,内监十万人,今则(指康熙朝)宫中不过四五百人而已”,明宫人由于人多,有的宫人连饭都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