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明武宗为什么杀刘瑾?刘瑾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上明武宗为什么杀刘瑾?刘瑾做了哪些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63 更新时间:2024/2/21 10:09:05

历史上明武宗曾经无比宠爱刘瑾,当时正德帝朱厚照被称为“坐皇帝”,刘瑾被称为“立皇帝”,并是“八虎”之首,可见其权势之大。

那么后来明武宗为什么又要杀他?

刘瑾掌权后,结党营私,纳贿自肥,鱼肉百姓,做了不少坏事,对此,朱厚照并非全然不知,但他实在离不开这个忠实的玩伴,因此,他从不对其有所苛责,即使朝臣攻击刘瑾的奏折如雪花般飞来,朱厚照仍护犊子到底。但是,刘瑾的危险还是到来了。因为,一旦这个维护他的人不再信任他时,他离死就不远了。

正德五年,安化朱寘鐇起兵叛乱,赋闲在家两年的杨一清恢复了三边总制的官位。这就是刘瑾倒霉的开始。

安化(今陕西庆阳一带)这个地方刘瑾并不陌生,因为他派官员在陕西地区征收高额田税,创收很多。对于欠税的人,他动辄打骂,导致死伤无数。而当时欠税的往往是驻扎在陕西的戍军士兵,容易聚众闹事。朱寘鐇看此时正是反叛的好时机,便开始准备,妄图冲进皇宫,取朱厚照代之。

起兵之前,朱寘鐇发了一篇檄,宣称自己发兵的目的是“清君侧”,帮皇帝除掉身边的奸臣。

刘瑾得知朱寘鐇造反,很慌张,立即想办法将这篇檄文向朱厚照隐瞒下来,同时派杨一清前去征讨,并派“八虎”之一的张永做监军。可是,没等杨一清到陕西,叛乱就已经被他以前的部下镇压了,于是他们押着朱寘鐇回京复命去了。

杨一清明知张永是八虎之一,却一路上与他相谈甚欢,他利用张永和刘瑾平日里的不和,趁机说服张永一起除掉刘瑾。张永一直犹豫不决,杨一清耐心为他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并向他保证,只要张永向皇帝跪地苦劝,他们一定可以达到目的。而且,以现在的形势,刘瑾很快便会发动叛乱,到时候,张永也会面临危险。张永思索再三,终于答应了杨一清的要求。

此时的刘瑾,正沉浸在叛乱被平定的无限喜悦中。他立刻向朱厚照传达了喜讯,同时没忘将功劳加在自己头上。然而此时,却发生了一件让刘瑾乐极生悲的事——他的哥哥景祥死了。刘瑾追封景祥为都督同知,决定为他办一场宏大的葬礼。

经过测算,下葬的日子定在八月十六日。八月十五日夜,刘瑾将全城戒严,他知道,第二天会有成百上千官员来送葬。不过,也有史书记载,刘瑾是在打着送葬的幌子策划谋反。

八月十六日,杨一清和张永还朝,献上了朱寘鐇之后,朱厚照请张永吃了一顿,而刘瑾则一直在皇帝身边陪侍。直到夜幕降临,刘瑾才退出去,准备送葬仪式。张永抓住时机,拿出了在陕西搜集到的朱寘鐇起兵檄文给朱厚照看,还一并递交了杨一清所写的弹劾文书。

在这封奏疏中,杨一清列举了刘瑾的十七条罪状,证据确凿,句句置刘瑾于死地。谁知朱厚照竟不以为意。张永一看,慌了。如果这事现在不能解决了,拖到第二天,他跟杨一清就完蛋了。于是,张永当机立断,说出了刘瑾要谋反的情况。朱厚照顿时清醒了,下令立即逮捕刘瑾。

刘瑾虽然下狱,然而,朱厚照跟刘瑾的关系太深了,他觉得凭张永几句话就关了刘瑾有点不厚道,于是,当夜就给刘瑾送去了御寒的衣服。第二天一早,朱厚照召集群臣商议对刘瑾的处罚办法,他不想要刘瑾的命,于是将张永告发刘瑾的事情公之于众,命大臣起草诏书,将刘瑾降为奉御,贬到南京,废除刘瑾设立的新税法。

然而群臣却不想放过他,他们众口一词,非杀刘瑾不可,还强烈要求皇帝亲自去抄刘瑾的家。朱厚照面前再次充满的奏章。

对于这个建议,爱玩爱胡闹的朱厚照没有拒绝。谁知,这一抄家,竟让他意外地发现伪造的玉玺等物品,刘瑾平日用的扇子里还藏着两把匕首。朱厚照恍然大悟,刘瑾果然要谋反。看着这些东西,朱厚照反反复复地只说一句话:“瑾负我!瑾负我!”最后,他终于下决心,下旨将刘瑾凌迟处死。

对刘瑾的行刑持续了三天,一共割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明朝的法律规定,死刑的犯人应秋后处斩,也就是霜降之后,冬至之前统一执行死刑。但是,刘瑾属于大罪,不受这个限制。曾经被刘瑾谋害过的官员和百姓的家人,纷纷走到街上观看,很多人还用一分钱的代价买下刘瑾身上割下来的肉吃掉,表发愤恨之情。

标签: 明武宗刘瑾

更多文章

  • 从忠臣到造反 司马懿想过篡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魏,司马懿

    对司马懿有篡位之心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曹魏政权最后落于司马氏之手,司马懿起了奠基作用。同是权臣,司马懿与曹操有相似之处。但相比于曹操复杂的形象,除了一部《军师联盟》,司马懿在各类文学影视作品中一直呈现出老奸巨猾的阴谋家面目,在民间的评价里,

  • 桥瑁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桥瑁,汉朝

    东汉末年董卓进京随后控制朝政,各地义兵蜂拥而起就是一个非常适合造就英雄的时势。初平元年,假作京城三公书信,发檄文传至各镇诸侯,同袁术等起兵讨董卓,推袁绍为盟主。后因与刘岱不和,为岱所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桥瑁是刘岱的盟友与下属,还是当时名士,到底做了什么,惹得刘岱非要将其杀

  • 甄宓死后被发遮面,以糠塞口 曹丕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甄宓

    甄宓被赐死后,下葬时曹丕为什么要将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甄宓,三国时期著名的大美女,是曹魏魏文帝曹丕的妻子,后面因为年老问题导致失宠,最后被赐死。甄宓都已经被曹丕赐死了,曹丕为什么还要将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呢?两人夫妻关系有那么差吗?要知道,甄宓

  • 历史上诸葛丰是什么形象?他的仕途之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丰,汉朝

    历史上诸葛丰是什么形象?他的仕途之路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人,西汉官员,他也是诸葛亮的祖先。据记载诸葛丰自幼聪慧,喜欢读经阅史,长大之后也凭着这个本事被举荐为文学侍御史。黄龙元年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诸葛丰被汉元帝

  • 秦王李世民杀兄夺嫂是真的吗?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唐朝

    秦王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夺取皇位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战争和政治斗争。其中最著名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杀兄夺嫂的故事。据历史记载,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和妹妹李元吉曾经反对他继位。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李世民决定采取行动。在一次宴会上,他借着酒劲,命令手下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暗杀。之后,他又将他们的头

  • 武则天都已经嫁过人了,李治为何不嫌弃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治,武则天

    李治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他的妻子是武则天。在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女性,有人认为她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也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有能力的女性领袖。然而,不管怎样,李治却一直没有嫌弃武则天,这让人们不禁想知道,他为何会这样看待自己的妻子呢?第一段:李治和武则天的爱情故事李治和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

  • 康熙皇帝东巡三不做:不封禅不拜王不看舍身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有过六次著名的南巡,而六次南巡又有三次在山东停留,东巡泰山、曲阜。这期间,他做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同时,也有三件事他坚决不做,这同样反映出他思想进步的一面……只祭山,不封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深秋,康熙第一次东巡来到泰山。他刚在山下的泰安城驻跸,侍臣便向他建议,应效法古

  • 唐朝历史上武则天上位靠什么?书法好或成绝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历史,武则天

    前段时间的热播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年轻时的武则天在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中,因聪慧、果敢、善良、正直而立于不败之地,而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仅靠“宫斗”自然是不能上位的,成为一代女皇,还需要更多“利器”,学识是最重要的一项,从她存世的书法作品中可见一斑。史上女书法家,“后宫”居上品能够进入中国书法史的

  • 解密:书生陆逊为何成了刘备关羽兄弟的“催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陆逊,刘备,夷陵之战,

    提起书生,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迂腐怯懦”、“百无一用”等词,而在三国时代,“书生大将”陆逊的横空出世,一改书生的传统形象。谈笑中,他计袭荆州、火烧连营、决胜石亭,不但使万千敌军士卒魂归黄泉,也成了关羽、刘备和曹休的“催命人”。这位书生因此名扬天下。陆逊,字伯言,出身江南仕族,是“小霸王”孙策的女婿,他

  • 揭秘:张居正用什么不齿手段让明朝延续了6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居正,明朝

    张居正被梁启超称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他以帝王师的身份辅佐万历皇帝拯救了处在崩溃边缘的大明帝国。但另一方面,他在世时却饱受非议,死后更被抄家夺爵。是什么导致了如此悬殊的毁誉呢?百万级畅销书作家度阴山在他的热卖新书《帝王师:张居正》中认为,张居正作为政治家,只要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便毫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