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靖皇帝是个掌控帝王术的高手!十几年不上朝依旧能将权力掌握手中!

嘉靖皇帝是个掌控帝王术的高手!十几年不上朝依旧能将权力掌握手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23 更新时间:2024/1/19 22:53:41

嘉靖皇帝是个掌控帝王术的高手!十几年不上朝依旧能将权力掌握手中!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壬寅宫变后,嘉靖皇帝开始逐渐怠慢政事,并且十几年不上朝,不过朝中大权依然牢牢握在嘉靖手中。其实嘉靖皇帝是一位玩弄帝王之术的高手,朝中无论是能臣还是奸臣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看似他长期被严嵩父子耍的团团转,实际上他也知道严嵩背地里的那些勾当,嘉靖帝的处事之道不是常人能猜透的。但嘉靖帝绝对是个聪明人,只是在一些事件后他突然迷失了自我,导致长时间没办法从阴影中走出来。也间接造成了明朝的衰落。

嘉靖帝从成为皇帝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利用自己对权术的天才理解,玩弄无数人于股掌之间。

公元1521

年,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突然死亡,并且没有留下继承皇位的太子。太后和大臣们几经斟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世子朱厚熜(音cong,读“囱”)继承皇位。朱厚熜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就藩于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与明武宗朱厚照的父亲(明孝宗朱祐樘)是亲兄弟。

是时,朱厚熜年方十五。北京使团到安陆后的第6 天,朱厚熜踏上北去路程。跟北京使团只用12

天就赶到安陆不同,朱厚熜花了近20天,才走完相同的路程。尽管前后已有一个多月国家无主,举国翘首企盼新君早日莅临,但年方十五的朱厚熜显得相当沉稳,他知道,此时不宜表现出任何急切的心情。

朱厚熜到京后,暂驻城外,静候朝廷出具有关他继位的礼仪细节。当有关安排呈上时,朱厚熜怫然不悦:由首辅杨廷和会同礼部商议的方案,是朱厚熜将以“皇太子”身份继位为君。这意味着,在登基之前,朱厚熜须先完成成为皇太子的仪式,然后再择日加冕为皇帝。

15

岁的少年以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政治敏感,立刻表示拒绝。他说:遗诏说得很清楚,我将直接即位为君,丝毫不曾提及需要先立为皇太子之事。朱厚熜斩钉截铁地将继位方案退回礼部,命其重拟。对此,当朝首辅杨廷和出乎意料,率群臣以上疏的方式,敦促朱厚熜接受和履行礼部所拟程序。朱厚熜再次加以断然拒绝,双方僵持不下。

国家无君一月有余,新君明明已迎奉来京。却迟不即位。这种局面拖不得,拖下去,人心浮动,乱由隙起,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朱厚熜吃准了这一点。无形中,他以国家为质,来逼迫对方满足自己的条件。

最终,双方达成妥协:新君直接入宫;在派遣官员为代表告于太庙和社稷坛的同时,新君本人前往武宗灵前谒见,然后叩拜张太后;做完这两件事,就直趋奉天殿(即今太和殿,民间俗谓“金銮殿”)。此仪式从实质上省却了取得皇太子身份的环节,而直接临朝称制。

在握嘉靖帝上朝不久,就发动了一个“大礼议”的政治运动,把朝廷上下官员全部牵扯进去了。

当时,嘉靖帝下令群臣议定明武宗的谥号及生父的主祀及封号。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中大臣援引史上先例,认为嘉靖既然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尊奉正统,要以明孝宗朱祐樘(注:嘉靖帝的伯父)为皇考,而将兴献王朱祐杬(注:嘉靖帝的父亲)改称“皇叔考兴献大王”,母妃蒋氏为“皇叔母兴国大妃”,祭祀时对其亲生父母自称“侄皇帝”。

对嘉靖帝而言,这绝对是不可接受的,双方产生僵持。公元1524 年,200

多个官员一起向嘉靖帝抗议,强迫他不许认自己亲爹,嘉靖大发脾气,这些官员被罚廷杖,结果16 个人被当场打死,134 人被关押起来。

当时,新科进士张璁上疏支持世宗,认为朱厚熜即位是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张璁建议朱厚熜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朱厚熜见此奏章后大喜。

嘉靖皇帝与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进行的长达5

年的“大礼议”之争,最后以君权的高压结束。反对“大礼议”的内阁首辅杨廷和最终被罢官。经过“大礼议”之争,朱厚熜已经羽翼丰满,他体会到了如何行使皇权的无上威严,此后变得独断独行。

嘉靖皇帝在政权稳固之后,日渐腐化,大肆兴建土木、迷信方士、又好长生不老之术。在过去的历史上,以及明朝本身,都不乏因为荒嬉或沉溺于私趣而“不理朝政”的皇帝,朱厚熜的行径,乍看跟他们很像,他在统治晚期埋首求道,藏在西内(今冲南海一带)基本不露面,许多臣子甚至20年不曾睹“天颜”一次。

如果就此以为,朱厚熜是一个“不理朝政”的皇帝,则大错特错矣。据《世宗实录》记载,嘉靖帝“晚年留意于玄道,筑斋宫于西内”,但“虽深居渊穆而威柄不移”。

什么叫威柄不移?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印把子嘉靖皇帝始终攥得牢牢的,根本不曾松手。他虽然深居简出,但对一切都保持高度警惕,从来对外面发生的事放心不下,也没有什么能够逃过他的耳朵;不仅如此,他虽然不公开露面,却不曾放弃对文件的批阅,重大决策都由他本人亲自作出,经常召见少数重臣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

这里有一个佐证。当时有人在徐阶(注:嘉靖年间最后一任内阁首辅)家中,亲眼见过嘉靖的手谕和所批阅过的奏章。徐阶代拟的所有旨意,嘉靖不仅亲自审阅,而且一一作过改动,由此可见其认真至极。然而,这不只是认真而已,更主要的,是作为权力归属的标志,作为对大臣的无声的警示和提醒:我是皇帝,权柄在我。这就叫“威柄不移”。

说起来,明朝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对权柄都抓得很牢,但那是宵旰忧劳、起早贪黑换来的,而嘉靖皇帝躲在幕后,足不出户,照旧一切尽在掌握中。其权谋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嘉靖作为高明的权术家,他参透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权力稳固与否,与是否勤政爱民根本无关,关键在于控制力:控制力强,哪怕躲到九霄宫静养,照样操纵一切;控制力弱,就算废寝忘食、没日没夜扑在工作上,该不济还是不济。什么是控制力?简而言之,就是如何用人驭人。

多年来的实践却证明,嘉靖是个控制力奇强的厚黑天才。他先是把张璁等特调来京,打倒首辅杨廷和,却不急于重用他们,仍让自己所衔恨的蒋冕等掌管内阁。此后,宁肯招来已退休的先朝老臣杨一清接替首辅,也不用在“大礼议”中立下大功的张璁等人。这便是欲扬先抑,特意地冷一冷张璁等的心,好教他们不敢得意忘形。

直到嘉靖六年(公元1527

年)十月,张璁才首次入阁,又过一年多,命桂萼入阁。但仅隔六个月,嘉靖就找了个由头,忽然责令张璁归乡省改,命桂萼致仕(交还官职退休的意思)。张璁离京不久,九月,马上又接到宣召他重新入阁的旨意;十一月,桂萼也同样被召再次入阁。此后,单单张璁就被这样又重复折腾过两次,末了,嘉靖十四年四月,终于让他彻底退休,不再折腾。

前后算起来,从嘉靖六年到十四年,张璁总共“三起四落”。嘉靖驭人手段之厉害,可见一斑。他明显是刻意的,以猫戏鼠的手法,擒而复纵,纵而复擒,“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张璁之后,夏言成为第一红人,备受信用,但嘉靖对其再施猫戏鼠之故伎,使之“两起两落”,终于在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

年)先罢官,再逮其下狱,斩首。因夏言被打倒而崛起的严嵩,老奸巨猾,赔着小心媚事嘉靖十几年,炬赫一时,最后也被解职、抄家、儿子被处决,自己则死于孤独和贫困。

标签: 明朝嘉靖

更多文章

  • 李元吉在战场上屡战屡败 为何裴寂要主动请缨出战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李元吉

    还不知道:裴寂为何要请缨出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当时历史人物的描写,但是我们也知道,在这样的一个历史世界,肯定有着非常多的与当时事实不符合的事情发生,因为我们都知道有句话说得好,历史都是王者写的,可以说不管是现在还是之前的人们阅

  • 秦襄公大智慧指的是什么?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襄公,战国

    秦襄公建国的大智慧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庄公居其故西犬丘,生子三人,其长男世父。世父曰:“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遂将击戎,让其弟襄公。襄公为太子。——《史记·秦本纪》一、血性男儿世父1、主动放弃权利,为祖父报仇。世父作为庄公的长子,原本是可以继承庄公的爵位

  • 秦庄公为什么没有灭掉西戎?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庄公,战国

    对为什么秦庄公在已经击败西戎的情况下没有乘势灭了西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国为什么在春秋时期的存在感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来自于西部犬戎的威胁。秦人和西戎斗争了数百年,根本无暇也无法全心全意东进,当然,也正是和西戎之间持续数百年的战斗,才使得秦人尚武,战

  • 朱允炆削藩有错吗?最后只是可怜了宁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允炆,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允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朱允炆作为朱元璋指定的继承人,只在皇帝的位置上待了四年,而且这四年还基本都在和自己的亲叔叔朱棣打仗,最终年纪轻轻便丢掉皇位,落了个失踪的下场,因此说他是明朝最憋屈的皇帝也不为过。众所周知,朱棣之所以不顾朱元璋遗训,悍然发动靖难之役,

  • 为什么说唐武宗是最有可能扭转乾坤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武宗,唐朝

    中晚唐一代雄主唐武宗,为何会是最有可能扭转乾坤的皇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唐朝历史中,中晚唐时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不同于盛唐时期的盛世景象,中晚唐时期的唐王朝一直都处在濒临崩溃的边缘。可正如那句“乱世出英雄”所说的一样,中晚唐时期同样也是雄主辈出,而在这

  • 他是汉室少有的纯臣,却入魏书阴差阳错成了汉室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荀彧

    他是汉室少有的纯臣,却入魏书阴差阳错成了汉室掘墓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这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汉之纯臣。这是那个时代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这是那个时代才貌双全、德厚流光的完美男子。这个汉之纯臣、谦谦君子、完美男子,一生都在小心翼翼的拿捏着曹操与汉室那尴尬的分寸,在曹操这个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还

  • 齐闵王被杀,淖齿阴谋被揭发!田单因此上位成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战国,田单

    齐闵王被杀,淖齿阴谋被揭发!田单因此上位成将军!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齐闵王从临淄出逃之后,先是去了卫国。当时卫国的国君卫平侯,对齐闵王一行给予了极其殷勤的接待。卫平侯自称为臣,让齐闵王住进自己的宫殿,供奉酒食,提供用度。可笑的是,卫平侯的雪中送炭没有使得齐闵王有丝毫愧疚。他不

  • 咸丰皇帝为什么朝会都让大臣先走 他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咸丰

    还不知道:咸丰皇帝为什么朝会都让大臣先走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的皇帝都是天潢贵胄,九五之尊,但凡是有一丝的不尊敬,都是要论罪的。每次举行朝会商议家国大事,退朝的时候都是让皇帝先走,以示百官对皇帝的尊崇。但是清朝有那么一个皇帝每次举行朝会都会让大臣们

  • 陆贽:唐朝第一清官,穷得连皇上都看不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陆贽,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陆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僚体系可谓是腐败不堪,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官员贪污反而成为了一种默认的潮流,甚至许多帝王还纵容下属贪污,让人诧异。即便是身处污浊的官场,在古代也不乏有很多清官,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西

  • 宋太祖赵匡胤,他为什么要鼓励官员经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匡胤,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他为什么要鼓励官员经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朝在经济制度安排上有个特殊的政策,就是公开允许官员经商。而宋太祖赵匡胤大概是仅有的一位允许甚至鼓励官员经商的开国皇帝了。仅在宋代私营邸店业(货栈和客栈)的致富官吏,文官方面就有宰相赵普、何执中等,武官方面有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