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关羽必须死?关羽之死背后的秘密!

为什么说关羽必须死?关羽之死背后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79 更新时间:2024/1/16 10:06:1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说关羽必须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有一文一武两大“灵魂人物”,文臣代表自然是运筹帷幄,足智多谋的“卧龙”诸葛亮,武将代表则是“武圣”关羽,这二人共事于刘备麾下,是刘备得以“三分天下”的最大倚仗!

按理来说,二人同属刘备“集团”,彼此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当不会有什么分歧与摩擦,但近年来史学界兴起一股“三国阴谋论”,认为关羽之死乃是诸葛亮所为,背后甚至有刘备的影子!

也就是说,关羽表面上败于“进退失据”,实则是被诸葛亮和刘备一同谋害!这种说法乍一听颇为可笑,实属无稽之谈,但深究之下,却又并非空穴来风!

事情真相究竟如何?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武圣”陨落——关羽之死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决意北上攻曹,率荆州三万精锐“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荆州大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逼降于禁、擒获庞德,水淹七军,各方势力纷纷来投,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就连曹操都心生忌惮,产生了迁都以暂避锋芒的念头!

然而正当关羽走上“人生巅峰”之时,之前一直曲意逢迎的孙权行动了,东吴小将陆逊“白衣渡江”,从背后突袭关羽,断其后路,而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难以继续北上,北上无门,后路被堵,关羽只得“败走麦城”,并向镇守在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救,但二人拒不出兵,无奈之下关羽只得冒险突围,不料失手被擒,与其子关平卒于临沮。

从“威震华夏”到兵败被杀,不过短短五个月的时间,一切好似“梦幻泡影”一般,亘古一人,忠义无双的关羽竟然如此丧命,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深究起来,这其中疑点重重,不由得让人心生疑惑!

首先,关羽率荆州精锐围攻襄阳的做法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制定的“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战略相背,诸葛亮足智多谋,必然能够看出关羽此举颇为凶险,为什么不出言提醒呢!

其次,关羽败走麦城后,向镇守在上庸的刘封与孟达求救,刘封竟然拒不出兵,而他是刘备的义子,胆敢如此行事,必然是受了“上面”的指示,而这个“上面”非诸葛亮和刘备莫属!

综上所述,关羽很有可能是被诸葛亮与刘备暗中谋害!

原因有二:

其一,诸葛亮出山之时就定下“联吴抗曹”的战略,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但镇守在荆州的关羽却成了此战略实施的最大障碍,荆州地处战略要冲,与孙吴一江之隔,关羽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蜀吴二国的“外交关系”,然而关羽为人骄横,自视甚高,看不起孙权,孙权为了巩固联盟,不惜自降身份,为其子向关羽之女求婚,不料关羽不仅严词拒绝,还不屑地撂下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这句话彻底的得罪了孙权!

所以关羽的存在必然会成为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最大障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他彻底消失,因此诸葛亮在关羽大意出兵时,没有及时劝诫!

其二,刘备已然容不下关羽。关羽亘古一人,忠义无双,之所以愿意辅佐刘备,为的是匡扶汉室,而不是与刘备之间的兄弟“小义”。关羽投降曹操后,曹操借汉献帝之名封其为“汉寿亭侯”,这本是曹操拉拢人心的手段,但关羽极为重视,认为这是汉献帝所封,出自“正统”。

甚至在回到刘备身边后都以“汉寿亭侯”自称,这不得不让刘备心中多想,为了试探关羽,刘备派关羽于华容道堵截曹操,果不其然,关羽放走了曹操,自此兄弟二人心生间隙,越行越远!

而对关羽来说,当他发现刘备的真实目的是自立为王,而不是当初所说的匡扶汉室时,他的心中也颇为不满,所以当刘备自立“汉中王”,派人去荆州加封关羽时,关羽直接就是一句“汉中王封我何爵”?

语气中充满了不屑,随后又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为借口,不肯接受刘备的任命,关羽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反应是因为他不认为刘备有资格加封自己!

既然关羽已然离心,为了铲除后患,刘备很有可能会“痛下杀手”,授意刘封“坐山观虎斗”,不得出兵救援关羽!

小结:

综上所述,关羽之死很有可能与诸葛亮,刘备脱不了干系,其实从关羽的谥号我们就能看出很多,关羽遇害后,刘备并未为其追谥,关羽“壮缪侯”的谥号还是后主刘禅在景耀三年为其追谥的!

更为重要的是,“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壮缪侯”这一谥号是说关羽“名不符实”,这可不是什么好谥号!

而刘禅在位之初,蜀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尽在诸葛亮之手,这一谥号必然是诸葛亮的意思,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标签: 三国关羽

更多文章

  • 包拯为人清廉公正,那你知道他的年薪有多少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包拯,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包拯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据《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记载: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包拯声名远扬,世人皆知“包青天”对于包拯,相信各位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作为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父母官,在他的审判下,使得无数的冤案得以真相大白。据《宋史·卷三百一十

  • 袁术称帝是因为手中握有玉玺吗 究竟是玉玺厉害还是背后势力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袁术,东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袁术称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袁术很多网友应该知道这个人其实戏份也挺多的,还有一个叫袁绍的,但是小编也分不清楚这两个人到底是谁,反正就是感觉很有背景的样子,其实在当时袁术是称帝了的,而且凭借的东西就是玉玺了,那么有的人就有疑问了,这到底是玉玺厉害,还是袁术本

  • 盘点蜀汉五位“前将军”,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前将军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前将军,官名。战国已有。秦因之。汉不常置。金印紫绶,位次上卿。职务或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在汉末三国时期,前将军是一个地位相对较高的武将官职,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而且,在前后左右这四方将军中,前将

  • 他是晚清著名清官,靠借钱过日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曾国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给大家的印象是什么?我想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是说到一点,大家一定会非常的赞同,那就是“有钱”。清朝官员克扣之风盛行,无论是什么事情,都能夹杂不少的钱,其中和珅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朋友一

  • 姚继可:三朝元老宰相,死后以国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姚继可,明朝

    在历史长河中,姚继可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姚继可是明朝后期的一位政治家,由于他敢于担当、功绩卓著,很受皇帝垂爱。可聪明诙谐的他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赋税,竟几次斗胆戏弄皇帝。嘉靖登基后,在京城开始拆毁佛寺、尼庵,大建道观,至嘉靖中期达到高潮。上行下效,全国各

  • 康熙打赢雅克萨之战,为何还要将大部分土地让给沙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康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康熙在打胜仗后为何还放弃土地?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若说在版图方面的战略眼光,朱元璋可能真的比不过康熙。能种的地在朱元璋的眼里才是地,朱元璋起初打天下,他的目的是为了吃饱饭,等真的有了自己的地盘之后,他干的是封藩建卫,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庶子,都是为了藩屏他的嫡系王室。

  • 如此平庸的道光皇帝,曾经竟是乾隆最器重的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道光皇帝,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道光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历史功绩上看,道光皇帝乏善可陈,大清王朝在他手中江河日下,走向了迟暮。在位三十年,鸦片战争爆发,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国门,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五口通商。道光死后一年,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清朝

  • 历史上的韩信实力有多强 从参军到大将军只用了四年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一时间天下群雄响应,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秦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正式爆发。这一年,20岁刚出头的韩信参加了起义军,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在这之前,韩信是一个落魄流浪汉,虽然顶着贵族的头衔,但一无所

  • 宜妃为康熙帝生育了三个儿子,晚年真被赶出皇宫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宜妃,清朝

    对宜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微服私访记》这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该剧讲述了康熙年间黄河连年泛滥,沿岸百姓苦不堪言,康熙皇帝体恤民情励志治河,亲自九下江南巡视黄河灾情,更由此引出了一幕幕传颂一时的传奇故事。剧中除了由张国立扮演的康熙帝外

  • 吴三桂占据半壁江山之际 吴三桂为什么不直接北上进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三桂,清朝

    对吴三桂北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占据统治地位的情况很少,比较有名的也就元朝和清朝。相对而言,清朝则比元朝更成功,因为,它存活的时间更久,民族也相对更加团结。话说,在明朝末年,满清兵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入主中原,这与吴三桂、尚可喜、耿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