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竟是王羲之粉丝为得到兰亭序竟派卧底

唐太宗竟是王羲之粉丝为得到兰亭序竟派卧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46 更新时间:2024/4/11 17:58:39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叫《兰亭序》、《临河序》、《楔序》、《楔帖》)是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它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有关它的轶闻趣事就接连不断,如今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一幅《萧翼赚兰亭图》,就记载了其中的一个传奇故事。

在唐代,“萧翼计赚辩才”的故事就已经是当时画家喜欢的题材,唐代画家阎立本将之绘成《萧翼赚兰亭图》。有人认为,辽宁省博物馆现藏的《萧翼赚兰亭图》就是北宋摹本,而台北所藏的是南宋摹本。在这幅画中一共有5个人,辩才和尚居中,他对面是萧翼。辩才口沫横飞,萧翼恭谨露阴险,表现的是当时萧翼欺骗辩才和尚、取得其信任的一个场面。

“萧翼计赚兰亭”的故事最先出现在唐代何延之所撰的《兰亭始末记》一文中,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搞到《兰亭集序》,竟然派官员从当事人手中骗取重宝的故事。

李世民念念不忘《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自写成之后,王羲之自己十分宝爱,决意将其传之子孙。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继承了王羲之的衣钵,精勤书法,一直活了将近百岁才去世。临去世的时候,将《兰亭集序》墨迹传给了弟子辩才。辩才俗姓袁,是梁朝司空袁昂的玄孙,博学多才,精于琴棋书画,他得到《兰亭集序》后,十分珍视,密不示人,在自己居住的房间房梁上掏了一个暗龛,专门用来贮藏《兰亭集序》。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十分推崇,还为此诏令天下,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对《兰亭集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来,李世民得知,《兰亭集序》真迹在辩才和尚手中,李世民马上将辩才请到长安,委以官职,热情款待,然后借机向辩才打听《兰亭集序》的下落。但无论李世民怎样百般盛情,辩才只是装憨作痴,推说自己年轻时在侍候先师智永的时候确实见过《兰亭集序》,但经过几十年的战乱,早已不知去向。

如此几次三番,辩才就是不承认自己手中有《兰亭集序》,李世民无奈只好放辩才回去。但李世民并不死心。他不止一次地和心腹大臣们说起这件事:“《兰亭序》真迹肯定在辩才和尚手里,可以找个聪明有计谋的人,从辩才那里设法取来。

”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就推荐了监察御史萧翼。

萧翼是梁元帝萧绎的曾孙,为人狡黠多诈。当唐太宗要他去取《兰亭序》时,他提出两个要求:一是不要公开派他去,二是请皇上借给他三四件王羲之的真迹字帖,以便见机行事。唐太宗欣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萧翼就乔装打扮成一个穷愁潦倒的山东书生,搭乘商船来到浙江绍兴,日落时分,他来到了辩才和尚所在的永欣寺,故意在庙廊里观看壁画。辩才看见萧翼一派落魄书生的模样,顿生怜悯之心,便主动打招呼。

萧翼说他是北方人,这次是带了蚕种到南方来卖,凡有寺庙的地方,都顺便来观看一下。辩才邀他入房交谈,两人很投机,下棋、弹琴、谈诗论文,相见恨晚,辩才还命人打开新酿的酒待客,酒酣耳热之际,二人诗酒唱和,通霄达旦,一直玩到天亮。萧翼离开时,辩才和尚还依依不舍地说:“施主有空就来玩儿啊!

于是,萧翼过了两天就“自带酒水”,再次来到永欣寺,专门找辩才喝酒谈诗。这样一来二去,俩人厮混了好几个月,慢慢熟络了起来。有一天,萧翼拿出了自己模仿梁元帝画的一幅《职贡图》,辩才十分欣赏,并就此和萧翼谈论起了书画。萧翼趁机说:“我从小就跟家父练习二王的书法,现在虽然流落他乡,身边还带了两幅二王真迹呢。

”辩才说:“明天带过来瞧瞧。 ”

后来,萧翼果然带来了两幅二王真迹,辩才反反复复看了好半天,然后说:“真迹倒是真迹,但却不是最好的。我也有一个真迹,而且绝对是最好的!

”辩才告诉萧翼,自己藏有《兰亭集序》,萧翼听了,假装不相信,哈哈大笑说:“《兰亭序》早就在兵荒马乱中烧毁了,现在哪儿还有?你就是有,也一定是假的!

”这一激将法果然起了作用:辩才让萧翼明天过来看。

第二天,萧翼按时前往,辩才亲自登上木梯,从屋梁上的小洞里,把《兰亭集序》真迹取下来。萧翼看了之后,故意指出了几处“疑点”,并说:“果然是假的。

”俩人争论了半天,谁也没有说服谁。萧翼故意把他带来的那几件真帖,放在辩才那里,请老和尚随时比较参看。

从此以后,辩才就不再把《兰亭集序》放回暗盒,而是把它和萧翼拿来的几件王羲之墨宝,一齐放在书案上,没事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同时,萧翼也彻底取得辩才和他的弟子们的信任,可以自由来往。有一天,萧翼得知辩才外出,趁机来到寺里,对老和尚的徒弟说,有两本书,搁在老和尚屋里了,要取回去,那些徒弟就叫他自己去取。萧翼就把书桌上辩才的《兰亭集序》和他带来的那几件墨宝一起拿走了。

出了寺门,萧翼立即找到当地的官府,亮明了身份,说明了事由,并让人请来了辩才。此时的辩才还在别人家里作客,听说御史召见,连忙赶来,一看这位御史就是自己的好朋友萧翼,再一听圣旨,知道《兰亭集序》序已被偷走,当时就惊倒在地,很久才醒过来。

萧翼弄来了《兰亭集序》,唐太宗非常高兴,分别奖赏给房玄龄和萧翼许多珍宝器玩,还给他俩升了官儿。对于辩才,唐太宗油也没有打击报复,而是下令赐给他许多钱物作为补偿款。但辩才无心享用这笔巨款,而是用来造了三层精美的宝塔。

辩才因为这件事惊怒攻心,深感愧对先师,后来慢慢地吃不下饭,只能喝点粥,一年多之后,辩才就去世了。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唐太宗对功臣元勋念念不忘下诏绘24功臣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太宗对功臣元勋念念不忘下诏绘24功臣像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他励精图治,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唐太宗对跟随他东征西战,出生入死和出谋划策的功臣元勋念念不忘。643年3月23日(距今已1374多年)(唐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下诏:在凌烟阁中绘制24位功臣之像。他们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宫龄、高士廉、尉迟

  • 梦三国之司马懿传奇人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

    要说司马懿的人生是个传奇,一点也不为过。从心系汉室,遇见亦师亦友的荀彧,为大汉巩固天下,到看着荀彧被曹操害死,曹操封公夺权,司马懿心灰意冷,现在的曹操已经不一样了。他默默累计,等待爆发。终于,曹爽继位,他知道时机来了。司马懿一心只忠于汉室,信守承诺,为荀彧,为梦想灭了魏国。从出仕到归西,他一直知道自

  • 古代唯一“吃素”皇帝竟对后宫佳丽都不感兴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萧衍

    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而言,不仅生杀予夺,掌握万千人的命运。更能妻妾成群,妻天下之女,享后宫佳丽三千。而且古代皇帝那都是“吃荤”的,也就是好色的,很多甚至是操劳过度而死。但是下面这位堪称唯一“吃素”的皇帝,40多年不近女色,将后宫佳丽晾在一边,而且最后的死因更是奇葩到了极点。网络

  • 曹操将自己的3个女儿嫁给汉献帝 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

    作为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他的一生颇有争议,有人说他为人非常的豁达,而且知人善用,对于为自己卖命的手下都非常的重视,也有开阔的胸襟,遇事沉着冷静,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现出来,在军事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网络配图可是也有人说曹操为人非常的自私自利,他所有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一己私利。而

  • 曹丕赐死夫人 为什么要在妻子口中塞满米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丕

    世人皆知曹操喜欢霸占别人的妻子,却不知道曹操的儿子原来也有这一爱好,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曹操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以后,曹丕就喜欢上了袁绍儿子袁熙的夫人甄氏,她的紫色虽然比不上大小乔,但是也是一个大美人。据说曹植的《洛神赋》中洛神的原型,就是甄氏。网络配图曹操也知道这件事了,就干脆成全了儿子,过了不久,这

  • 溥仪真实的婚姻生活:竟曾向妻子下跪求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溥仪

    李淑贤的人品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我去溥任先生家。寒暄过后,溥任先生的夫人张茂莹托我一件事,要我帮她把时令鲜果送往载涛遗孀王乃文处。我与王乃文长辈虽不熟稔却也相识,她是载涛先生的三太太,按我儿时管载涛叫七爷爷推论,该称她七奶奶。可人家本身是三太太,称七奶奶会有歧义,大为不妥,所以,家中长辈让我叫她

  • 清朝光绪皇帝是如何召幸珍妃的?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珍妃,光绪

    瑾妃“在西安,我们住在北衙(南衙是总督衙门,北衙是巡抚衙门。老太后先住南衙,后搬到北衙)时,因为地方窄小,皇后和皇上住在一间大房子里,中间用隔扇隔开,两屋通联。这可能是老太后的巧安排吧,但光绪从来不理皇后,而皇后呢?也从来不服气!网络配图“有人说,自从珍妃死了以后,光绪把爱珍妃的感情移到瑾妃身上了,

  • 揭秘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姚苌竟是被噩梦吓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姚苌

    他因为杀死了主子,也就是前秦皇帝苻坚,自己当了皇帝后,就再也没过过踏实的日子。这件事几乎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一直困扰、侵蚀着他的神经。姚苌日日夜夜都做噩梦,最终让他落得个发疯发狂、惊惧而死的悲惨结局。如此死法,发生在一个万人景仰的一国之君身上,听起来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可笑。网络配图姚苌(330年393年

  • 大老粗皇帝朱元璋的白话圣旨 读后大家忍俊不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濠州(今安徽凤阳)贫苦人家。根据《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为生。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最后落户濠州。朱元璋从小受苦,是个放牛娃,还出家当过和尚。没有上过学,是个大老粗。元朝末期,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

  • 黄飞虎的泗水大战:揭封神榜黄飞虎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黄飞虎

    封神榜中的黄飞虎,虽然生前是武城王死后也被封为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但是其实他的命运是非常悲剧的。他的接发妻子因为被残暴昏庸的纣王看上,不仅遭其调戏,还被其逼死。他虽然生了四个很棒的儿子,但是除了三子黄天爵之外其他的儿子都死于非命。黄飞虎的整个人生实在是非常的痛苦。网络配图先来说说黄飞虎的大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