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之谜,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窃国大盗的猝死呢?

历史之谜,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窃国大盗的猝死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98 更新时间:2024/2/9 1:39:12

在中国近代史上,北洋军阀的领头人物袁世凯是个知名的风云人物,野心家、独裁者、卖国贼是其无法去掉的三块络印。

袁世凯是个典型的官二代加富二代,他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曾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他的生父是袁保中是地主豪绅。袁世凯自小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小小年纪的他曾说过一句比肩项羽刘邦的豪言壮语:“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但青年时,屡考乡试而不中,后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清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1912年,袁世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逼使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而他取而代之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袁世凯一年一个台阶,可谓平步青云。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袁世凯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袁世凯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法,史称“洪宪帝制”。

但是,袁世凯在称帝前却做了一件丧权辱国的事——接受日本提出的无理要求,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以换取其支持复辟帝制。因此,不得人心的他称帝后,成了众矢之的,举国声讨中,引发了蔡锷为首的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突然死亡,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窃国大盗的猝死呢?

就袁世凯本人来说,他在奄奄一息时,说出了最后几个字:“是他害了我!”但这五个无厘头的字中的“他”是谁,引起了世人人的大猜想。

首先,有人说袁世凯说的“他”是指他的两个儿子。

相传袁世凯进入中年后患了尿毒症。佚名《袁世凯全传》称袁世凯所患,“相传为尿毒症,因中西药杂进,以致不起。”佚名《袁氏盗国记》还作了详细说明:“五月二十七日,经中医刘竺笙、肖龙友百方诊治,均未奏效;延至六月初四日病势加剧,即请驻京法国公使馆医官博士卜西京氏诊视病状,乃知为尿毒症,加以神经衰弱病入膏肓,殆无转机之望。”

《袁世凯盗国记》、《袁世凯全传》都是袁世凯死后推出的出版物,自有其可信处,因而20世纪50年代刘厚生在《张謇评传》中说:“袁世凯患尿毒症,如果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决无生活之。可是在医疗方案上,袁世凯的两个儿子意见分岐,大儿子袁克定相信西医,主张动手术;二儿子袁克文则竭力反对,相持不下,贻误时机,终致不治。”

因此,袁世凯含恨而去前,口称误他的是其实是自己的两个固执己见的庸弱儿子。

其次,也有人说袁世凯说的“他”是指术士。

据说,当年袁世凯在彰德休养时,有一名当地知名术士给他算命,称“袁世凯活不过五十八岁”。

袁世凯问:“有何禳解否?”术士曰:“此事甚难,非得龙袍加身不可”。

袁世凯听后没说什么,赐酒给术士,术士出门后就死了,大家都猜测是袁世凯害死了术士以灭口。从此以后,袁世凯便有了称帝之心。

1915年,袁世凯称帝,其后事事不顺,众叛亲离。于是,袁世凯积忧成疾,昏迷之中,总看见术士前来索命。有人服侍他吃药,他总是不吃,因为药很像当年他给术士喝的毒酒,他周围亲近的人都知道原因,但都不敢明说,最后改用针灸治疗,却也没能保住性命。

因此,袁世凯临终前所指害死他的便是“术士”之魂魄。

再次,还有人说袁世凯说的“他”是指 “二陈汤”。

“二陈汤”指的是三个人。

第一“陈”是指四川督军陈宦。

陈宦既是袁世凯在西南倚重的将军,又是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的把兄弟,私人感情甚笃。据说,陈宦带兵入川前夕,向袁世凯辞行时,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礼,真可谓是阿谀奉承到了顶峰,使袁世凯对他感觉甚好,以为只要陈宦坐镇成都,便可万事大吉。

然而,陈宦到了成都后就来了个“万事皆空”——反叛,宣布“代表川人,与项城告绝,自今日始,四川省与袁氏个人断绝关系”。陈宦的宣告独立,对毫无思想准备的袁世凯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此外,陈宦又为袁世凯其他亲信的反叛起到了带头作用,陈宦宣告独立之后,陕西的陈树藩和湖南的汤芗铭随即也宣布了独立。所以,有人说:“袁世凯最后服了一贴‘二陈汤’以致送命,这三个人对他宣布独立是出乎他所料的,中外环迫,羞愧、愤怒、怨恨、忧患之心理循声迭起,不能自持,因此被活活气死了。”

当然,以上还没有最终定论,袁世凯终究是怎么死的,这是后人一个待解之谜。

标签: 袁世凯

更多文章

  • 宋徽宗的一生为什么说是错位的一生,他是北宋的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的一生宋徽宗的一生可以说是错位的一生,他是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爱好风流,但是他的骨子里是文人的血液,他的文艺天赋很高,尤其以书画出名。如今我们使用的“仿宋”字体,就是由他的瘦金体衍生而来的。宋徽宗的一生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因才华继位,以书画传世,因玩乐而丧国。按照当时的社会传统来说,宋徽宗是

  • 司马师到底多牛多狠,废皇帝,眼珠掉出来竟然还要出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师,曹操,

    历史上的司马昭,远比司马师出名,除了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还有一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但若论军政能力及历史地位,是远远不及司马师的。司马懿一共生了九个儿子。司马师少年时,便有雄才大略,与何晏、夏侯玄齐名,三人是很好的朋友。作为国家组织部长,何晏识人还是有一套的,他说:“看问题深刻,

  • 司马家取代曹魏,并非是靠忍和无耻,主要是遇到猪一样的曹氏宗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叡,司马懿,曹爽,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看出不安于人臣的风险,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氏篡汉的一幕。司马懿能够成为魏国的权臣,前期主要靠熬,司马懿极有谋略,善于韬光养晦,多疑的曹操并不信任他,但他能够一再忍让、明哲保身,后期主要靠无

  • 慈禧有段时间特别沉迷于一道菜,但当她知道原材料,一怒砍了百名厨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

    大家都知道慈禧最出名的就是她的懦弱,也正是因为她的懦弱而导致了满清的最终灭亡,和我国首次被人轻视的历史发生。同时慈禧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吃。要说起慈禧对吃的爱好可以说是我国第一大吃货的。慈禧爱吃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别的先不说单单是每天的两顿正餐,每顿上有108道菜,当然这个数值是否准确已经不能确定了

  • 古代皇帝为方便享乐可以说是奇思妙想,想出了哪些奇葩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武帝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而处在金字塔顶端的皇帝,更是享受着来自统治下的所有好处。每年一度的妃子选秀,让来自全国各地的适龄少女趋之若鹜,而普通人家的百姓,也以能够成为皇帝的妃子而感到骄傲。而且皇帝为了享乐可以说是奇思妙想,想出了不少的奇葩方法。 一,羊车召幸法晋武帝司马炎穷奢极欲,荒淫无度,登基后,便选

  • 历史上死因最奇葩的6个君王,因为一句话被自己的妃子捂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秦武公,齐桓公,朱由校

    中国历史悠久,王朝更替就如家常便饭一般频繁,而作为每个王朝的君王更是数不胜数,因此也产生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虽说君王是九五之尊,然而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君王也不例外,可是下面这几位君王的死因,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不知道你知道其中的几个呢?第一位秦武公嬴荡,由于《芈月传》的热播被大家所熟知,这个哥

  • 他是乾隆皇孙,乾隆最想传位给他,他的身份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孝贤皇后,永琰

    乾隆十三年三月,乾隆嫡妻孝贤皇后病逝于山东德州,乾隆对此是悲痛欲绝。孝贤是乾隆一生的至爱,伤心难过算是很正常的,此外,孝贤皇后之死对于政治的影响也是很深的,因为它令乾隆传位于嫡子的希望落空,不得不重新考虑选立继承人的问题。乾隆继位后,曾一度想效法汉族将皇位传给嫡长子,所以皇储人选首先落在了皇次子永琏

  • 作为中日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井上陈政有哪些重要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

    井上陈政(1862年——1900年),原名楢原陈政,1862年出生于江户没落楢原家,后因家贫被迫过继到井上家,故改名井上陈政。井上虽少时坎坷,但学业不辍。1877年即进入日本大藏省造币局制版部,学习洋学、汉学等课程,并得造币局局长德能良介的赏识,专研汉学,造诣极深,也打下了日后从事中日外交事务的学术

  • 朱元璋除夕夜必做的一件事,有一家人没做差点被砍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春节是中国人的节日,要说春节上最典型的一种活动,莫过于贴春联,而春联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期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但真正让这项活动变成全民的活动,这要

  • 你还以为慈禧会傻傻的为咸丰帝守寡了几十年,其实不是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咸丰,李莲英,

    慈禧的私生活传闻很多啊。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况有一帮奴才忠心耿耿地为他谋事,总有办法解决自己的守寡问题的。早在90年代,一位叶赫那拉氏的皇亲后代,根据家族中听说的慈祥故事,写了一本慈禧的历史,虽不登正史之高阁,但其中细节也不会凭空捏造,毫无根据的空穴来风。比如他在书中举了个李莲英伺候慈禧沐浴的情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