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晚年为太子刘据平反 却为何不为皇后平反

汉武帝晚年为太子刘据平反 却为何不为皇后平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24 更新时间:2024/4/19 18:53:46

汉武帝晚年下罪己诏为太子刘据平反,却为何不为皇后卫子夫平反?大家要知道,“巫蛊之祸”跟别的冤案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这个事件中子夫确实是打开了武器库了,参与释放犯人并支持太子起兵了,太子确实也是是用了父亲的军队和武器起兵造反了,还引用了外援(尽管没引用成功),造成了长安城内激战五天五日,死伤无数。如果整个事件中没有起兵这件事,只是单纯的皇后太子受人污蔑含冤而死,武帝没为娘俩平反大家可以肆无忌惮的去骂他,甚至鞭尸都不解恨,但是这件事涉及到了在历朝历代都这么敏感的“起兵”,(而且太子起兵还不是在皇帝说了要杀太子之后,而是“先下手“为强),那么整个事件就复杂了。

网络配图

古语云,君让臣死,臣都不得不死,更何况是起兵造反这么大的事情,历朝历代,管你什么原因,管你冤不冤屈,只要是起兵造反都是诛族的重罪,太子可以以“子弄父兵”为理由平反,但是皇后可以用什么呢?“妻弄夫兵”?古代男尊女卑,妻子就是丈夫的附属品,不管丈夫怎么样对妻子,妻子都得对丈夫百依百顺,“妻弄夫兵”完全没有可以原谅的理由啊,我觉得武帝心里肯定知道卫后委屈,但是古代委屈和被逼迫都根本就作为不了起兵的可原谅理由,古代男人观念中女人根本就没有反抗的权利,嫁给什么人给你什么样的人生你都得认。

武帝确实冷血,但是对子夫真的算真爱了,子夫是真真实实参与到造反中了的,如果站在男人的角度想一想,自己的妻子反自己,还是用自己赋予她的权利,任何一个男人都要气死了,汉武帝这样杀人不眨眼和大权独揽的冷血帝,在这么生气的时候,在还没认识到皇后太子冤枉的时候,也没舍得杀她,甚至诏书中都只是收回玺绶而没提废后迁宫的事,如果换了其他女人,后果不要太惨啊!

网络配图

所以有没有可能后期武帝一点不提子夫,一方面是因为皇后的定性问题,没有办法去定性,太子的定性是有罪,只不过是小罪,罪当笞(还是挖空心思想出来的了,想出这个定性的田千秋还被升到了宰相),但那是儿子,妻子如果定为有罪那一种,肯定不止苔这么简单了

武帝知道皇后是被逼无奈没有办法,肯定不想将皇后归为有罪一类,但是说皇后没罪呢,也没有合适的理由,毕竟不管在委屈在无奈参与太子起兵是事实,拿着皇帝给的权利去抵抗皇帝也是事实,而且起兵事件又闹的那么大,长安城和全国的百姓都看着呢,连儿子都定性为有罪,这妻子找什么理由去定无罪呢。

网络配图

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在当时大多数人眼中子夫得是诛族的重罪,不提也就让其他人不敢提,也可以让卫家得以保全,(整个巫蛊之祸中,卫家肯定也是帮太子出了不少力的了。但是貌似只有卫伉是受牵连而死,还是死在太子起兵之前,太子起兵之后并没有卫家人牵连被诛的记录,以前也有很多人分析过,卫氏悉灭并不代表族诛应该更多的是代表家族没落了,凡是族诛的家族都清清楚楚写明族诛了的)。

标签: 汉武帝

更多文章

  • 最受乾隆宠爱的女儿和孝公主:嫁给和珅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和孝公主

    乾隆共有十个女儿,其中五个早夭,长到成人的只有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其中,乾隆最宠爱的就是这个最小的女儿,和孝公主。和孝公主出生时,乾隆已经65岁,和孝公主是乾隆的第十个女儿,也就是十公主,是当时的惇嫔所生,生了这个女儿后

  • 姜子牙封神:姜子牙为什么不给自己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子牙

    历史中的姜子牙是西周的开国元勋,而且是齐国的开国君主。他在83岁高龄时选择从隐居处出山帮助周文王伐纣,在商朝为官时他并没有帮助纣王,因为纣王实在是荒淫无度他因为受不了这种生活就去隐居了。姜子牙这么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他属于什么教派的呢?在小说中的姜子牙是阐教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弟子。阐教是元始天

  • 他醉酒后一夜风流为中国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景帝

    大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辉煌的一个时代,有着很多优秀的帝王和可以名垂千古的功绩。不说汉武帝,就说说汉景帝和汉文帝吧。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了“文景之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好的名声。今天要聊的主人翁是汉景帝,他没有汉武帝风流,也没有汉武帝功绩那么多。但是,他的醉酒一夜风流,却间接为中国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帝

  • 春秋战国众多人才谁最聪明:是鬼谷子还是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老子

    春秋战国经历近550年,春秋300年是奴隶社会瓦解,战国250年是封建社会兴起,550年间近550个国家兴亡,象孔子那么伟大的人物近百人,但是没有文字保存。网络配图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其后两千多年,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封

  • 三国四位功高震主者的结局:有一人没有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周瑜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是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任何危及到皇帝权力的大臣,特别是功高震主的臣子,不仅会遭到君主的猜忌,甚至会因此丢了性命,比如抗金名将岳飞,就被莫须有的罪名而处死。就三国时期来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势力的长期较量,让不少文臣武将手握大权,也即达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 宋徽宗赵佶:一位投错胎确当皇帝的艺术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徽宗赵佶

    说到宋徽宗的兴趣爱好,那还真是一时半会儿说不完。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除了做皇帝敢做的之外,几乎什么都喜欢,越是风流无道,越是享受奢靡,赵佶越是欢喜。总得来说,宋徽宗爱好大致有那么四类。其一:喜欢诗书画。宋徽宗不仅喜欢自己创作画像,还独创一种特殊的“瘦金体”,这在赵佶的诗书画中都可以看出。宋徽宗赵佶喜欢

  • 曹操的特种部队强弩之末竟打得刘备丢盔弃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

    “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进降江陵。”以前在《三国演义》里看到曹操的“五千铁骑”把刘皇叔追得如丧家之犬时,总一眼带过。翻《三国志》和《魏书》才明白,这支被孔明称为“强弩之末”的部队就是曹操最精锐的“虎豹骑”,也是三国时代最强悍的一支特种部队。网络配图《三国演义》的基本精神是

  • 汉高祖刘邦晚年难以逾越的“四座大山”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从一个亭长(相当于派出所长兼邮政交通站长)开始发迹,直至称王称帝,一生中几乎没有啥越不过的坎儿。但刘邦在晚年,却遭遇到难以逾越的“四座大山”,由此也改写了西汉的一段历史。刘邦登大位后,封发妻吕雉为皇后,立吕雉所生之子刘盈为太子。话说定陶女子戚夫人娇柔迷人,能歌善舞,深受刘邦宠爱,并生下赵王

  • 宋徽宗:一个被皇帝耽误的艺术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徽宗

    在《水浒传》第二回,一段关于介绍赵佶的文字:“乃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御弟,见掌东驾,排号九大王,是个聪明俊俏人物。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琴棋书画,儒释道教,无所不同,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网络配图 那时候的他还是端王。他写诗、作画、

  • 张居正身后奇冤 家破人亡饿死17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做首辅的十年间,为推行 “ 万历新政 ” 鞠躬尽瘁肝脑涂地。倾其心血培养万历皇帝,想让他做自己的接班人继续把新政发展下去利国利民。可心思缜密的张居正万万没想到,自己死后不久,辛苦培养的接班人不但断送了新政的生命,还害死自己家17口人的生命!师生的情感在暗中决裂张居正一心想把万历皇帝培养成自己的